小城镇建设的社会调研报告【最新3篇】
小城镇建设的社会调研报告 篇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为了解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研。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两种方式,分析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一、调研方法
1. 问卷调查:我们在多个小城镇的居民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集到了500份有效问卷。
2. 实地观察:我们选择了5个小城镇进行实地观察,包括城市规划、交通状况、环境卫生等方面。
二、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城市规划不合理:许多小城镇的规划存在问题,如道路布局不合理、公共设施不足等。
2. 交通状况不畅:小城镇的交通状况普遍不畅,道路狭窄、交通拥堵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的出行。
3. 环境卫生问题突出:一些小城镇的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存在垃圾乱倒、污水排放等问题。
三、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总结出以下问题:
1. 规划缺乏科学性:部分小城镇的规划缺乏科学性,没有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
2. 投资不足: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不足,导致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3. 管理不规范:一些小城镇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环境卫生管理等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四、小城镇建设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规划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注重城市发展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
2. 增加投资力度: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提升公共设施建设水平。
3. 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小城镇管理机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的监管。
五、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小城镇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小城镇建设的社会调研报告 篇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为了解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研。本文将通过深度访谈和数据统计两种方式,分析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一、调研方法
1. 深度访谈:我们对小城镇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居民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小城镇建设的看法和问题的认识。
2. 数据统计:我们收集了小城镇的相关数据,包括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指标、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数据。
二、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通过深度访谈和数据统计,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人口流失严重: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和就业机会不足,一些小城镇的人口出现了大规模流失的现象。
2. 经济发展不平衡: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小城镇依赖单一产业,缺乏多元化发展。
3. 环境保护意识不足:一些小城镇的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存在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问题。
三、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总结出以下问题:
1. 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缺乏多元化发展,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2. 人才流失严重:小城镇的人才流失严重,缺乏高素质人才支撑,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3.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小城镇的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没有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四、小城镇建设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鼓励小城镇发展多元产业,减少对单一产业的依赖。
2. 引进人才:加大对小城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小城镇的人才素质。
3. 加强环境教育:加强对小城镇居民的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小城镇建设,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推动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建设的社会调研报告 篇三
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和谐创业,加速崛起已经成为省市的发展主题、工作主线、民意主流;也带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发展是崛起之本,创业是发展之源,和谐是创业之基。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任务,在认清当前干事、创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引领全民和谐创业,实现富民强县。要实现这个目标,有方方面面的工作要去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要解决。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解决我县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创业问题。我县经过这几年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各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我县基础薄,起点低,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仍占据主要地位。这些人的就业、创业问题没有解决,富民强县就无从谈起。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做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加快小城镇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力,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小城镇地处农村,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的社会成本要低的多。促进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即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又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工业化进程。一方面,随着农民不断向小城镇转移,土地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促进农业转向集约化经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可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等行业发展。人口的集中使乡镇企业产品有更多的销路,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企业发展的同时又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2004年我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为23.7。造成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就是我县城市化水平低,不能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条件和相应的产业载体。没有城镇,就没有人口的聚集,也就没有第三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县在小城镇方面取得不少成绩,像X、Y、Z、M四重镇建设和发展可以说是成绩显著,有目共睹,积累了许多方法和经验。我们先来看看李渡的城镇建设:
X镇在城镇建设方面走在全县的前列.X镇,镇域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镇域总人口49829人.2002年国内生产值3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9.42亿元,区域财政收入20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9元.城镇建成区面积近2平方公里,人口近2万人,成为A县的经济重镇,跨入全省“百强乡镇行列,今年6月份被省建设厅确立为省级重点示范镇。李渡镇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主要做法:
1、科学合理,准确定位,高起点规划小城镇世纪。1986年,X镇聘请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在全县率先编制《1987-2010年X小镇建设总体规划》;2000年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专家编制《2001-2020年X镇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2002年省、市专家组评审和县政府批准,新规划把X的远景定格为镇区面积5.38平方公里、镇区人口36000人的现代化历史古镇、工贸强镇、旅游重镇、江南名镇.2004年,请南昌大学设计专家进一步对世纪大道、李桐渠、医疗器械城、文化广场进行了控制性详规,为今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创新机制,多元投入,高标准建设小城镇。创新融资机制,多元化筹措城镇建设资金。一是土地生一点。二是财政挤一点。二是争取上级政策拔一点。四是向外引一点。五是民间融一点,六是群众自愿情一点。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小城锦载体功能。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实
现了四通一平,建起了两座大桥,贯通硬化了近30公里主次干道,镇区形成了三纵三横的道路网络,开通4000门程控电话,完成了日供水量5000吨的自来水工程。树立精品意识,打造城镇亮点:2000年,兴建世纪大道;2001年,对城中湖鲤湖进行了清淤整治和绿化、美化、亮化,使其成为休闲娱乐场所;2002年,对主干道李渡大道、世纪大道和工业园区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2003年,我们将着力对世纪大道、李桐渠进行硬化改造和美化、亮化,使之成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景观带。
3、严格规范,提升品位,高效能管理小城镇。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小城慎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村镇规划管理办公室,严把审批报建关,推行“一书二证”报建程序;设立专职保洁员,实行动态评估,落实责任制,聘请老干部为义务监督员,
4、依托优势,主攻工业,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立足工业基础优势,坚定不移地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和培植骨干企业?促进土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了占地面积6000多亩的三个工业园区,引进园区企业72家;二,是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03年共引进项目8个,达成投资意向项目4个,其中省外项目7个,合同资金123亿元,实际到他资金l900万元,出口创汇110万美元。
三是着力培植发展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李渡烟花集团公司、江西益康医疗器械集团公司、江西锦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李渡酒业有限公司为主体四大骨干企业,形成烟花鞭炮、医疗器械、白酒三大产业。
X镇的小城镇建设是成功的。但是其他乡镇特别是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的乡镇城镇建设不尽如人意,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镇财政困难、基础设施欠帐多,拖了城镇建设后腿。现行财政体制使乡镇财政仅勉强保证公教人员人员工资,无力再搞建设。城镇供水、排水、供热、环卫、防洪、路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出现了家家打小井,户户上锅炉,路上倒污水,处处放垃圾的局面。
2、城镇建设盲目攀比,不结合本乡镇实际,搞形象、政绩工程,没有量体裁衣、看菜吃饭,摊子铺得大,财力跟不上,最后收不拢。导致城镇建设,有头没尾,虎头蛇尾。
3、建镇时间长,旧城区改造量大,拆迁成本高,土地价格一时又上不来,影响了建设进度。
通过对X镇城镇建设成功经验和其它乡镇存在问题总结,对今后小城镇化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小城镇建设要准确定位,小城镇建设必须以产业为依托,增强小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产业是立镇之本,产业是兴镇之基。只有产业的发展和推动,城镇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才能实现。李渡镇就是依托三大产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挥它们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
因此,要先研究产业主体,靠什么立业才能把小城镇支撑起来,要突出特色,不能千篇一律。像南台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再如罗溪可以依托资源优势和农产品优势建设交易市场,努力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集散能力的农产品、工业品市场,发展商贸,搞活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