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民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精简3篇】
关于全区民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全区民生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通过对全区民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我们发现,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区民生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下是我们对全区民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首先,在教育方面,全区政府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改善教育设施等措施,全区教育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学校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有效改善,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均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全区还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扶贫助学政策,确保了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其次,在医疗卫生方面,全区加大了基层医疗服务的建设和改革力度。通过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全区居民享受到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全区还加强了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了远程医疗平台,让偏远地区的居民也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此外,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全区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政府积极推进就业创业政策,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同时,全区还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确保了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全区民生工作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城市地区的民生工作相对较好,但农村地区的民生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其次,居民对民生工作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虽然全区民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有一部分居民对民生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对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综上所述,全区民生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建议全区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民生工作支持力度,加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民生工作的均衡发展。同时,政府应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我们相信,在全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区民生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
关于全区民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三
(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是惠民.这个民是全体人民,这个惠是普惠,就是把科学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改善民生,普惠于民,是对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的尊重和落实.人民不仅是实践的主体,也是价值的主体,要使人民群众在推动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充分地享受自己劳动的丰硕成果.改善民生,普惠于民,彰显了我们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都过上好日子.改善民生,普惠于民,是构建社会主义 (三)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民生工作应当得到不断改进和加强,主要应在以下方面努力:
一,政府转型,逐步向民生政府方向努力.经济和社会转型要求政府进一步向民生政府的方向转变.政府应当管经济,可是,只能是从宏观上管,用方针,政策去管,而不是直接插手企业,更不能成为企业的主体.政府直接的职能应该是管社会,民生工作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头戏.民生政府要求有民生财政,也就是说政府财政要向公共财政转变.财政要逐步减少营利性,经营性领域的投资,大力压缩行政事业经费,把经营性事业单位推向市场,将财力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保障.我区的矛盾还在于:财政的总收入虽然不少,但由于税源结构不够优化,上交比例高等原因,一般性财政收入并不多,可用财力盘子小,除去供养范围的刚性支出和必要的建设外,能够用来改善民生的余地并不大.这就决定了我区的民生改善,只能是低水平进入,小步快跑,根本的途径是加快发展,做大税源蛋糕,民生改善的水平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
二,普惠于民,逐步向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方向努力.着力增强改善民生的普惠性,这是加快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需要.要完善和落实改善民生的普惠政策,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发展包括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就业培训,环境保护等与人民的生活安康息息相关的社会
事业,努力实现社会基本保障全覆盖,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要加大公共财政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益文化,群众体育,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等的投入力度,促进城乡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民生普惠性的实现,需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键是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合理确定利益分配,使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得到保障,被拆迁居民的住房得到改善,分流安置职工的利益得到补偿,下岗失业人员的冷暖得到关心,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权益得到维护.新增社会公共服务资金和项目要向薄弱地区,薄弱领域,弱势群体和农村基层倾斜.比如优质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倾斜.针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存量不足,且不断向城区流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师资素质,教育质量等存在不小的差距,采取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选派城区教师下乡支教等办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养老保险要更多地关注农民和困难群体.要提高政府补贴标准,增加新农保的吸引力;要实现养老保险体系的多层次化,分层分类推进城镇"低保"人群,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各类困难人员养老保险.农村的低保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户机制有待完善,让符合五保条件的孤寡老人都能享受五保保障.
三,健全机制,逐步向系统化,制度化,项目化方向努力.
民生工作系统化.按照"五有"健全五大民生系统,五大系统协调平衡,构成总系统.应该说这个系统的框架全国从上到下都已经建立,现在主要是对该系统进行具体化,个性化的充实和完善.总系统和每个系统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民生目标是一个不断提升,不断完善的动态系统,它要随着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升.我们要按照"当前可承受,未来可维持"的要求进行制度设计,既抓紧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有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保障水平.当前首先是落实好国家,省出台的公共政策.民生工作力量包括政府和社会两方面.要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强化政府在政策,规划,投入方面的职责,不断增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建设公益性事业.要教育引导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除了对国家交税,对职工发工资,还要对社会捐赠.民间组织贴近基层,贴近生活,最了解民生的深浅,冷暖,政府可以向社会
组织购买服务.民生工作制度化.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上升为公共政策,形成规
范的制度安排,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使民生问题得到长效化推进.建立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全方位,多领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要使职工最低工资随经济发展相应增长,低收入群体收入随社会平均收入增加相应增长,社会保障水平随经济发展相应增长,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每年都有新改善;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部门分工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党委政府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头等大事来抓;建立统一协调的民生政策机制,避免出现政策不统一和难以执行,衔接等问题;健全民生问题政策机制,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发挥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在参与决策中的积极作用;落实财政投入和保障水平正常增长的长效措施,确保用于发展民生事业的资金逐年增加,确保公共财政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逐年增加;加强城乡一体,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对从事民生工作的机构人员实行"一室多牌,一人多岗,一岗多职",建设上下信息互通,部门资源共享的城乡基层民生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立科学合理,导向鲜明的考核评价制度,在考核干部政绩时定出民生重点,探索构建民生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加强民生工作.民生工作项目化.运用项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发展社会事业,解决民生问题.这样做可以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短期内可以使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切实解决.我区连续多年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就是民生工作项目化的有益尝试.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社会关注,群众欢迎"的原则,区政府每年向社会征集下一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召集相关部门充分论证,由常委会确定,并向人代会报告;项目实施明确主办单位,层层分解,落实责任,明确序时,从人力,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区政府领导亲自部署,深入检查,会办协调,区有关部门竭尽所能,通力协作,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区政府将督查工作贯穿始终,并适时向人大常委会汇报进展情况,在一年一度的人代会上也将为民办实事情况作为必报告内容.这样的机制使民生改善工作的社会关注度,领导重视度,各方配合度,人财物的保障度都很高,有利于民生工作的落实.这样的民生工程要继续办下去,并不断
创新,逐步完善,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