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基层统计工作报告【优秀3篇】
乡镇基层统计工作报告 篇一
乡镇基层统计工作报告
近年来,我乡镇在统计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等措施的实施,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各项统计任务,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首先,我们注重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统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个统计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对统计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建立了统计数据共享机制,提高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其次,我们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引进统计软件和设备,提高了统计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效率。我们建立了统一的统计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同时,我们还加强了统计信息的发布和宣传工作,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向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及时的统计信息服务。
再次,我们重视统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经验交流和学习研讨活动,不断提升统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我们还加强了统计人员的队伍建设,招聘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了统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最后,我们不断优化统计工作流程和服务方式。通过简化统计报表、优化数据采集流程等措施,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们还加强了对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统计监测,及时掌握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之,乡镇基层统计工作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组织领导、信息化建设、人员培训和服务优化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乡镇基层统计工作报告 篇二
乡镇基层统计工作报告
近年来,我乡镇在统计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推动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等措施的落实,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各项统计任务,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首先,我们注重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乡镇统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个统计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统计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们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建立了统计数据共享机制,提高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其次,我们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的统计软件和设备,提高了统计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效率。我们建立了统一的统计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同时,我们还加强了统计信息的发布和宣传工作,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向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及时的统计信息服务。
再次,我们重视统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经验交流和学习研讨活动,不断提升统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我们还加强了统计人员的队伍建设,招聘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了统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最后,我们不断优化统计工作流程和服务方式。通过简化统计报表、优化数据采集流程等措施,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们还加强了对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统计监测,及时掌握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之,乡镇基层统计工作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推动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将继续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乡镇基层统计工作报告 篇三
层统计工作是统计大厦的基石。近年来,**县统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广大统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统计工作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者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但相对来说,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与国家进一步加强基层统计工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找准乡镇统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突破口,切实加强乡镇统计工作已刻不容缓。
一、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岗位轮换频繁,队伍不稳定
目前,**县18个乡镇全面恢复了统计站,明确了主管领导和专兼职统计员。但是,乡镇统计人员不仅承担着繁重的统计工作,还兼任着其他工作,统计工作缺乏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加之乡镇工作条件艰苦,干部岗位轮换频繁,造成统计队伍不稳定。按《统计法》规定,更换统计人员必须征求上级统计部门的意见,但实际操作中根本没有执行。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造成了统计资料遗失、统计数字不能衔接、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滞后,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县乡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要求统计工作做相应的变化,而多年来,农村统计制度一成不变,农业是一个受自然影响大的行业,因自然灾害和农民生产趋向而改种、弃种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报表却不变。如春夏播种面积和全年播种面积调查表,上半年报的数字,下半年不得做任何改动,而实际的情况有时却有很大的出入。这既不能反映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进度,更凸现出统计制度和统计报表呆板,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三)统计数据处理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
在一定程度上,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报表收集和初级数据汇总整理,而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职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基层统计人员少,而各种统计调查过多,个人承担的工作过重,无暇开展统计服务;另一方面,部分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缺乏应有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必要的专业知识。**县18个乡镇的统计工作是分散的,农业统计、工业统计、人口统计分别由不同的统计人员承担,也没有专职的统计人员对全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提供的材料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满足不了乡镇党委、政府对全乡镇经济形势全面分析的要求。
(四)统计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工作清苦
大部分乡镇财政、民政、土管、计生等工作人员均有工作津贴,而统计部门因自身经费严重不足,没有能力给基层统计人员予以补助,统计人员没有任何补贴,有的乡镇统计人员连送报表的旅差费都不能保证,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解决乡镇统计工作问题的对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指出﹕"要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切实加强和搞好基层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源头的真实可靠,成了当前各级统计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根据**县实际工作情况,为了加强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我们应当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基层统计工作,避免统计人才流失
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指导和监督作用,为各级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乡镇政府要重视统计工作,把统计工作当作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统计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统计人才不断创新,要使统计人员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自身价值不断得到实现。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福利待遇,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在工作环境、办公条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增强统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严格执行《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基层统计人员变动必须征得统计管理部门的同意,统计员必须持证上岗,统计员不得随意变动。
(二)不断加强统计业务学习,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
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主要决定于源头数据,而源头数据的准确与否主要决定于统计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县统计主管部门要抓好乡镇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乡镇统计人员要统筹安排工作,在工作中挤时间,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为领导当好参谋,为基层群众指津引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三)尽快实现基层统计电算化,提高工作效率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对统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从统计报表指标复杂化,还是从报表的趋势上看,统计工作网络化、信息化是必然趋势。还有一部分乡镇统计人员做报表还处在"手工作业"水平,及时性、准确性等方面受到限制,这就要求所有乡镇都要配备电脑设备,统计人员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快速提高统计工作的服务水平。
(四)健全制度,严格考核
严格实行《乡镇统计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统计报表报送制度》、《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和《统计数据责任追究制度》,用这些制度来规范乡镇统计工作,管理约束统计人员,逐步使乡镇统计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可靠。
(五)加强统计执法,杜绝统计腐败
《统计法》颁布实施已经二十多年,基层统计有法不依、违法难究、执法不严的问题仍然存在。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执法是保证统计质量的根本,加强统计执法,杜绝基层统计水份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