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精简4篇】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篇一
地质学实习是我大学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实践,我对地球的构造和演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这次实习中,我有幸参观了地质学研究所,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以下是我对实习的总结和感悟。
首先,实习中我参观了地质学研究所的实验室和地质标本馆。实验室里设备齐全,有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我学习了如何使用这些仪器进行地质样本的分析和测试。在地质标本馆里,我看到了各种珍贵的地质标本,包括岩石、矿石和化石等。通过观察这些标本,我更加了解了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质历史。
其次,我还参与了一次野外考察,这是我最期待的部分之一。我们去了一个地质遗迹保护区,这里有着丰富的地质景观和地质标志。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观察了不同类型的岩石和地层,学习了如何识别它们并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我还学会了使用地质工具,如锤子和放大镜,来观察岩石的结构和组成。这次野外考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地质学的实践应用。
最后,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参与了一项地质样本的实验研究。我选择了一个感兴趣的矿石样本,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包括物理性质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通过这些实验,我得到了矿石的详细性质数据,并对其成因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实验让我更加熟悉了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通过这次地质学实习,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地质知识和实践技巧,还深刻体验到了地质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密切相关,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对地质学的兴趣和热爱更加坚定了,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篇二
地质学实习是我大学学习生涯中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通过这次实习,我进一步了解了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下是我对实习的总结和感悟。
首先,在实习中我参与了一次地质勘探的实地考察。我们去了一个潜在的矿产资源区,通过观察地质地貌和地层,我们了解了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和潜在的矿产资源。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仪器和工具,如测距仪、钻探机等,进行地质勘探和样本采集。这次实地考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地质勘探的实践过程和技巧。
其次,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参与了一次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预测。我们分析了一个潜在的地震活动区,通过收集地震数据和地质资料,我们预测了该区域可能发生的地震活动。我学到了如何使用地震仪和地质图来分析地震活动的规律和趋势,以及如何评估地震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这次研究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范。
最后,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参与了一次地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收集了一批地质样本,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通过分析样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我们得到了它们的详细数据,并进行了地质解释和推断。我学到了如何使用地质软件和数据处理工具,对地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个实验让我更加熟悉了地质学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通过这次地质学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质知识和实践技巧,还培养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地质学的本质和应用。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地质学水平,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篇三
(2011-12-2812:33:16)
三、元谋地区
1、朱布超基性岩体概况
岩体侵入于前震旦系元谋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其规模不大,岩体北、西、南三面接触带近于直立,并向深部岩体内倾斜,东部接触带向西倾斜。
岩体分异较好,据垂直分带,有上而下一般可分为:辉绿辉长岩带、辉长岩带、辉石带、橄榄辉岩带、橄榄岩带,各带为渐变过渡关系。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有蛇纹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
岩体虽小,含铂达到工业品位要求,是含铂矿体。可见磁黄铁矿、黄铁矿、铂矿、孔雀石、黄铜矿。硫化物含量与铂品位呈正比。
2、黄瓜园大桥元谋群变质岩
该变质岩系主要分布于元谋县龙川江西侧,呈南北向展布。属于元古界变质岩。由新至老为:
海资哨组:浅灰色千枚岩、云英片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厚约598m。
凤凰山组:上部细晶大理岩夹千枚岩,下部夹中至粗粒大理岩,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铁矿及沉积型菱铁矿,厚约1430m。
路古模组:眼球状云母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石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角闪石片岩等,厚>1000米。
另外还观察到了河流地质作用及河流地貌,上游的侵蚀作用,下游的沉积作用及形成的蛇曲河、河心摊及肥沃的河漫滩。还有很多远距离搬运形成的磨圆度较高、抗风化能力较强的鹅卵石。
3、德大、那化花岗岩体
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
黑云母花岗岩:浅灰色,略呈粉红色,粗至中粒结构,局部为粗粒结构。主要由正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蚀变矿物为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
闪长岩:暗灰、绿灰色,多为细到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有斜长石、角闪石及少量石英组成。暗绿色角闪石呈柱状。并有绿泥石化的蚀变现象。
除此之外,岩体中还见闪长岩脉、辉绿岩脉及大量暗色析离体团块,还可见到后期辉绿岩中捕掳有前期的花岗岩。
4、弯堡土林
弯堡位于元谋北西20公里,这一带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碎屑沉积物,为一套黄灰色沙砾石、粘土及粉砂沉积物,其成岩作用差,结构疏松,经过三百多万年的风化剥蚀和地表流水冲刷,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地貌景观
——土林。
早在三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草丰盛的浅湖,气候温和、凉爽,湖中繁衍着浮游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动物活跃。后来由于入湖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加上后期的地壳抬升,使它出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炎热、气温高、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在漫长的岁月里,泥土不断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地面发生了龟裂,加上雨水沿着裂缝不断地流蚀、冲刷,又使地面裂缝渐渐加深,使这里显露出一座座土柱。土林之所以能够保存,是由于土柱顶上有含铁质(氧化铁)砾石层覆盖,形成一层保护伞,使松散堆积物保存下来。由于气候干旱,树木被硅化,在土林中到处可见硅化木转石和被剥蚀出来的埋藏在土层中的硅化木,古老树干的外形及内部的纤维构造都清晰可见。
千姿百态的土峰造型令人无限遐思,是一处有待开发的宝贵旅游资源。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篇四
(2011-12-3112:35:19)
第三章结束语
一、在此次实习中,我对西山小石林的岩溶地貌很感兴趣,结合查阅的资料在这里简单谈一下我的见解。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岩溶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岩溶地貌下往往存在有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在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态,而地下则发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被人们开发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
二、小结:这一星期的实习,我深切地感觉到,只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知识牢固地掌握,并熟练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我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协作。这些天虽然辛苦,但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同学们在生活上互相帮助,感情更加深厚了。老师不辞辛劳地跟在我们队伍中讲解,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他们的伟大,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敬业的精神,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必备的精神素质。这一星期的实习,令我在艰苦和学习中得到了成长,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次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