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推荐3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 篇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调查报告旨在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调查对象为某省下属的一个农村村庄,共有100个家庭参与。调查内容包括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情况、转移方式、转移地点、收入情况以及对农村家庭的影响等。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谈的方式,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
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比例较高。在调查的100个家庭中,有80%的家庭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或其他地区工作。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农村家庭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其次,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选择了务工的方式进行转移。调查结果显示,80%的转移劳动力选择了在城市找工作,其余20%选择了在其他地区务工,如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或沿海地区。这与城市就业机会更多、工资待遇更好有关。
再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因素。调查结果显示,70%的转移劳动力表示,他们主要出于增加收入的目的而选择转移。农村地区的农田收益有限,农民们通过转移来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以改善生活条件。
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家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80%的家庭表示,劳动力转移后,家庭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劳动力的收入不仅可以满足家庭的日常开销,还可以用于购买农田、养殖业和创办小企业等。此外,劳动力转移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村家庭的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农村家庭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尽管转移劳动力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工资待遇不稳定和生活成本上升,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家庭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相关政策应该进一步支持和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保障措施。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 篇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差距的缩小具有重要意义。本调查报告旨在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调查对象为某省下属的一个农村村庄,共有100个家庭参与。调查内容包括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情况、转移方式、转移地点、收入情况以及对农村家庭的影响等。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谈的方式,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
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比例较高。在调查的100个家庭中,有80%的家庭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或其他地区工作。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农村家庭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多样。调查结果显示,有30%的转移劳动力选择了进城务工,40%的转移劳动力选择了在其他地区务工,还有30%的劳动力选择了创办农业合作社或小企业。这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已经从单一的务工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形式。
再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家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80%的家庭表示,劳动力转移后,家庭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升。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提供了更高的工资收入,还带来了新的经济机会,如农田收购、养殖业和创办小企业等。此外,劳动力转移还为农村家庭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技能,促进了农村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农村家庭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样化方式和积极的影响对农村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政策应该进一步支持和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保障措施。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 篇三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日趋庞大,第一产业已经不能容纳和消化这些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资源会在全社会各行业进行重新配置,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庞大的农村就业队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性、阶段性的转化过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持续不断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山区地区,耕地在逐渐减少,信息闭塞,非农产业不够发达,对转移劳动力更是困难重重,进而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
我所驻的xx镇xx村是位于富阳市以南约20公里,是灵桥镇的一个经济薄弱村。xx村地处山区,地理位置并不十分优越,但20xx年全村平均收入却有5618元,具备典型的尚未开发的农村的特征。作为xx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我是带着“尽己所能为提高农民收入寻求一个好的切入点”来开展工作的。两个月来,我和村两委的几位同志通过上门走访、座谈等形式,掌握了制约xx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手资料;联系周边地区的经济情况和xx村的历史,经过分析后觉得:xx村靠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特色经济、搞实业办工厂来发展经济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见效也不会很明显;xx村的出路在于高质量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
一、xx村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第一,转移不够。截止到20xx年12月,xx村农村总人口692人,劳动力总数约为370人,各类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有172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46。5%左右。xx村第二村民小组是全村外出务工最多村民小组,其总人口218人,劳动人口87人,外出务工55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劳动人口总数的63%。第五村民小组则相反,总人口131人,劳动人口68人,外出务工17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劳动人口总数的25%。
第二,文化程度较低。xx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有很大一部分甚至为文盲。以第二村民小组当前外出务工人员为例,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0人,占70%;高中文化程度12人,占13。8%;中专5人,占5。7%;文盲10人,占11。5%。
第三,男性较多。xx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约146人,占84。9%左右;女性约26人,占15。1%左右。
第四,技能较差。目前外出务工的人员中,只有部分受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劳动力,而这鸿世电器公司和电动工具厂。大部分未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主要分散在各造纸厂。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xx村外出务工人员年龄普遍在18~45岁之间,为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绝大多数涌向电器或造纸行业,从事简单的低技能的体力劳动。外出务工人员地区分布亦不平衡,绝大部分集中在附近的地方,较远相对比较少。
二、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1、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随着城镇企业转制改革,企业下岗人员增多,并且受基础设施限制,城镇不能容纳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发挥山区优势,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应成为当前的举措。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向农业深度和广度进军,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把一些中低产田改造好,种植一些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根据调查,xx村在白扬尖曾有茶叶地200多亩,可以通过引资将其扩大,产出高质量的茶叶。因此
,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继续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作用。一是增加投入,保障农业生产的后劲。对农业的'保护和投入,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开发山区山地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农业地位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二是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机制。按照“保障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三是努力培育农村市场体系,培育一个包括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健全、开发的农村市场体系,重点是深化流通体系改革,就地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2、努力提高山区劳动力素质,增强转移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前面所述,不管是已工作的劳动力,还是未就业的劳动力,xx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还是较低的。文化程度低下,只能从事重体力的第一产业劳动和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一些急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等行业严重不足,这就要求培养一支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以扩大就业面。长期实际情况表明,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劳动力的速度要高于素质低的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方式的转变,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在招工时,不但要求管理人员要具有一定的学历和技术职称外,连一般工人也要各种的就业证书,这说明了提高劳动力素质的紧迫性。由于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决定转移的速度与成效,所以加强农村青年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当前要围绕农村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行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各种成人教育中心、成人培训
学校。培训农电技术人员,注意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与实用技术培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切实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
3、完善劳务市场管理体系,确保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
山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是近年来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是很多劳务市场不归范,招工既滥又乱,以招工之名行骗财之实屡见不鲜,甚至引发社会治安不稳定,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那些缺乏文化的青年经常受骗。因此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规范好城乡劳务市场应下大力气,建议全市甚至全国用工单位要通过政府部门统一招工,与外出人员签定正式的招工合同,完善招工手续,明确劳动保障。
规范管理好农村劳务市场,不仅可以避免上当受骗,也有利于外出劳动人口的计生、治安管理,防止盲目外流,造成城乡混乱,增加外出人员不必要的开支,还可以进行集中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务工的素质和效率,减少劳务浪费,避免造成农村无人种田等多种问题,这是当前农民企盼的一件事。应做到:⑴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发展劳动力职业介绍所。⑵采取政府民间多种形式对农电进行职业培训,增强适应能力。⑶对劳动力转出地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和管理,以保护输出地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