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报告(经典6篇)
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篇一
家乡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我们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进行了一次调查,并整理出以下报告。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家乡居民,包括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群。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了180份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
1. 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家乡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其中有80%的受访者表示对家乡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愿意深入了解。
2. 家乡传统文化的传承:调查显示,家乡传统文化在家庭中得到了较好的传承,有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从小就接触到了家乡传统文化,其中有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将家乡传统文化传承给下一代。
3. 家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受访者普遍认为家乡传统文化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有60%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有50%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
4. 家乡传统文化的现状:调查发现,家乡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边缘化。有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很少参与到家乡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有3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对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仅限于表面。
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家乡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面临着一些困境。为了保护和传承家乡传统文化,我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家乡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应加大对家乡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家乡传统文化。
2. 政府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家乡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鼓励和支持有关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活动。
3. 加强社区和家庭的传统文化活动:社区和家庭应组织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艺术展览、民俗活动等,提高居民对家乡传统文化的参与度。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家乡传统文化,让它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篇二
家乡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根基,它承载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我进行了一次调查,并整理出以下报告。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家乡居民,包括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群。
调查方法: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共访谈了20位家乡居民。
调查结果:
1. 家乡传统文化的特点:通过访谈,我了解到家乡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家乡传统文化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工艺等多个方面,其中以传统音乐和传统舞蹈最为突出。
2. 家乡传统文化的价值:受访者普遍认为家乡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家乡传统文化是居民们的精神寄托,是他们认同家乡的重要标志。
3. 家乡传统文化的传承:调查发现,家乡传统文化在家庭中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从小就接触到了家乡传统文化,通过家长的传授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他们对家乡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4. 家乡传统文化的现状:调查显示,虽然家乡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传承和保护,但在现代社会中面临一些困境。受访者普遍认为家乡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关注,特别是在年轻人中的传承情况不容乐观。
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家乡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现状。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家乡传统文化,我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大对家乡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大对家乡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2. 加强家乡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家乡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传承意识。
3. 政府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扶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家乡传统文化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活动。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家乡传统文化,让它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篇三
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篇四
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篇五
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篇六
调研地点:
湖南省凤凰县麻冲乡老洞村、扭仁村、高通村
调研对象:
当地居民、学生、游客等
调研时间:
20xx年7月7日至20xx年7月16日
1、苗歌
听扭仁小学龙校长、麻老师及麻志官老人说起:苗歌对上一辈的人来说就像我们现在的必修课,它主要包括感恩歌,祝酒歌,贺喜歌,庆典歌,其中用到了许多隐喻和暗喻等修辞手法,且这些喻体大都来自自然的花草树木和虫鱼鸟兽;因此唱出的歌也都是取自生活反映生活,需要演唱者有较高的观察、鉴别、领悟和创作能力;可称得上是心灵的造化,自然的灵现。苗歌一般没有音乐伴奏。
2、苗鼓
居村民介绍,凤凰苗族鼓舞,大体上可分为猴儿鼓和花鼓两大类。猴儿鼓是娱乐者模拟猴子的动作翩翩起舞,其动作诙谐,难度大,舞得好的人不多;花鼓特别柔美,特别抒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凤凰腊尔山、山江、麻冲、落潮井一带苗区十分流行。
打花鼓(即花鼓舞)一般是两个人,但也有四人、八人的,另外还有一个站在鼓旁敲击鼓梆,控制舞蹈节奏的,谓之敲边鼓。花鼓的基本功有三:一是手功,二是腰技,三是步法。步法有快三步慢三步两种,步法是否踩到点子上,直接关系到花鼓的“套路”,因此至关重要。
3、苗舞
盛传在湘西凤凰的苗舞主要包括:竹竿舞和三人鞋,这两种舞蹈简单易学。例如竹竿舞据说是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平行摆开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最好能跳出潇洒自然的动作(我们的两位队员尝试了一下,跳了几下下就被吓得跳了出来)。
三人鞋也是很有趣的,三个人同穿一双“鞋”(两根长板),苗家姑娘们很厉害,还能跳出优美的舞姿,节奏感很强,游客观众们惊叹不已。
4、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主要表现在:服装、头饰、银饰、银梳、银镯、银项几个方面,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现在他们只有在传统节日、喜庆的日子才穿上本族传统服饰。
5、苗族传统节日
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开年节、四月八、龙船节、六月六。节日那天,村民都身穿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
6、苗族待客礼仪
当游客们进入苗寨时,苗家人们会进行苗家拦门“三道卡”风俗,即“卡歌”、“卡鼓”和“卡酒”。所谓“卡歌”,即当远方的客人到苗寨来做客,苗寨里的青年男女要肩拱肩、手拉手,用对歌的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卡鼓”,即在进苗寨的路上,苗家阿姐阿嫂们会用击鼓拦门的方式,同客人比试鼓艺,并展示苗家人多姿多彩的鼓舞智慧;“卡酒”,即好客的苗家人在寨门口端着自家酿造的包谷烧或米酒拦门,苗家人将农事或家事编成苗歌后向客人提问,客人答对并喝下拦门酒,则表示客人看得起苗家人,客人方可入寨并被试为最尊贵的客人。这是非常典型苗族村野文化。
7、湘西苗族文化现状
苗族人们的能歌善舞以及对歌舞的热爱在这里表露无遗。记得我们到达的那天已经晚上十一多了,可村里面那回荡的苗歌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一直延续到晚上十二多才停下来!调研中还得知扭仁村是周围人口较少然喇叭最多的村,通宵达旦的歌声在这也是常有的事。
调查中发现这里的小孩几乎都不懂不会这些传统的东西,一方面是他们的父母很少有时间也没有这份心去教他们,另一方面是他们自己不喜欢难得静下心来学习。当然这其中更大的是没有被重视起来,社会风气和现状的驱使,大家都在忙于为生计奔波跟本就难以顾及这些。平时的对唱更多注重于各自的一种休闲和爱好,而没有想过如何继承和发展。这些事实的反映不得不让我们为祖国文化遗产的继承感到担忧,即使在这种地方都被利益深深的覆盖那些所谓的保护政策起到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当然这也不是一个政策那么简单的事情,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整体形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更需要苗族同胞们乐于奉献,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和继承祖辈的传统。这些都需要社会力量和国家政策的相应扶住,毕竟民以食为天只有在解决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后人们才能把多余的精力投入到精神世界里。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回来的前一天,麻老师跟说了许多关于苗族文化方面的事,最后还
拿出了他自己的一本根据一段发生在清初民国时期的追求爱情自由的故事。并告诉我们他将用他的一生来继承祖辈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并将其传承下去。
返回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