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设施农业发展与提高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优选3篇】
促进设施农业发展与提高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设施农业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提高
摘要:设施农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并研究了如何进一步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和建议。
一、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设施农业是指利用温室大棚、塑料大棚等设施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设施农业的面积和产值逐年增长,设施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农业的发展主要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政府的支持。然而,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设施农业的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不高以及市场开发不足等。
二、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
1. 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设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2. 提高设施农业的规模和产能。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增加设施农业的产能,提高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
3. 建立健全设施农业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调研,推动设施农业产品的销售,促进设施农业的市场化发展。
三、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和建议
1. 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设施农业生产水平。
2. 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通过农业合作社的组织,实现设施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提高农民的收入。
3. 提供金融支持。加大对设施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贷款和融资服务,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结论:设施农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设施农业的规模和产能,建立健全设施农业的市场体系。同时,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促进设施农业发展与提高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增长的路径分析
摘要:设施农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设施农业的发展路径,探讨了如何通过设施农业的发展来提高农民收入。
一、推动设施农业的技术创新
1. 发展高效的设施农业技术。加强设施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2. 推广设施农业的科学管理模式。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实现设施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加强设施农业的市场开发
1. 提高设施农业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提高设施农业产品的品质,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2. 拓宽设施农业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强市场调研,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提高设施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指导
1. 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设施农业生产水平。
2. 建立农民合作社。通过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实现设施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提高农民的收入。
四、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1. 提供金融支持。加大对设施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贷款和融资服务,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2.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设施农业的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结论:设施农业的发展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路径。要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设施农业的管理水平,拓宽设施农业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供金融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等措施。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才能实现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促进设施农业发展与提高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 篇三
自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隆胜村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创新思路、和谐发展、团结奋斗”这一主题,结合隆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成立领导小组,对村里设施农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和研讨交流。调研小组深入到设施农业基地对有关调研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次调研对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种植大户,采取了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先后开展村两委班子、党员、村民代表、服务对象及设施农业大户座谈会4次,累计参加人数达89人,深入到塑料大棚区走访设施农业种植户50家,以不同形式和方法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查找制约本村发展的突出问题,问计于民。按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从实际出发,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综合各种因素提出解决办法,充分认识已具备的优势,就如何促进设施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隆胜村位于隆昌镇南部,与阿旗接壤,有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11773亩,水浇地面积2400亩,林地总面积7400亩,人口总数1292人。外出人口386人,常住人口906人。党支部1个,党员总数33人,蔬菜协会1个,2010年人均收入4856元。
二、村里现状和优势
隆胜村自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村两委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突出特色,强化力度,力促设施农业建设,积极打造隆胜村特色农业“万亩田园”,有力地推进了设施农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村农业发展实现了四大历史性转变:即在发展观念上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产品结构上由单一粮油作物向蔬菜、马铃薯、特色果品多元结构的转变;在经营方式上由农民“单打一”向多种经营形式的转变;在发展模式上由“小规模”向“大规模”、“大群体”的转变。主要表现在:
(一) 规模优势初步显现、农民增产增收明显
现在,全村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隆胜村西部为主的温棚产业带,集中连片百栋以上的温棚基地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并且呈现出由北部地区向南部宽广地区发展的良好势态。2010年全村共建成蔬菜标准化规模种植小区1个、规模蔬菜大棚181栋,全村实现增收757112元,全村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实现农民人均增收586元,占到种植业新增收入的76%。设施农业已日益成为全村力促的重要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二) 区域特色日渐突出、区域布局更趋优化
近年来,隆胜村根据自身的气候、地理和市场条件,按照“宜菜则菜,宜菌则菌,宜花则花”的原则,努力培育自身的特色,形成了一批集中连片、规模相当的特色蔬菜、瓜果种植区。与此同时,全村积极推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农产品,卓有成效地增强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蚕豆、大蒜、猪肉等已全部出售外地市场。全村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隆胜村西部为主的温棚产业带,集中连片百栋以上的温棚基地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并且呈现出由北部地区向南部宽广地区发展的良好势态。
(三)地理位置与资源优势
首先,是区位优势,隆胜村靠近政府所在地,北与隆昌镇接壤,同时靠近交通便利的省际大通道,有了便利的交通,使往来于此的客商能够方便运输;其次,是资源优势,隆胜村有耕地面积11773亩,其中水浇地面积2400亩,发展优势产业尤其是设施农业具有优越的资源优势,对农业提质增效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三,是劳动力优势,隆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全村有劳动力1246人,为发展设施农业和养殖业提供了充分的劳动资源。
三、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业结构调整滞后
隆胜村的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种植品种单一,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且多以零散种植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三)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四、建议和对策
隆胜村设施农业和养殖业近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还存在基础设施缺乏配套、科技服务跟不上、地域特色不突出、集约化发展水平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组织建设仍然薄弱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解决。根据调研,我们对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隆胜村村在原有蔬菜生产的基础上,紧紧抓住特色农业、绿色农业不放,积极引导农民做大做强大棚
蔬菜的种植,在多方吸取经验的基础上,改变种植模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二)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
高标准暖棚、节水灌溉、引电入棚、道路畅通是发展设施农业养殖业的基本条件。由于资金缺口较大,目前全村设施农业养殖业的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都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农业和养殖业标准,增强综合配套能力。一要重视加大对落后设施的改造力度,新建设施要高标准,适度超前,力争设施一定时期内不落后。二要积极整合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资金,对181栋的设施农业基地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建设,提升设施农业的综合配套水平。
(三)大力推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设施农业科技含量
设施农业的发展,必须以科技为先导。一要有效整合各种农技培训资源,加强对设施农业经营户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方位培训,通过现场“手把手”以及外出观摩学习等形式,保证每家至少有一个接受不间断技术培训的劳动力,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先进种植业技术,有效提高农民的整体技术水平。二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其他地区设施农业的成功经验。三要加强技术引进和推广工作,重点引进一批优质、高效、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良品种,示范推广一批节本增效配套技术及高效种植模式,增强科技成果吸收、转化能力,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转变领导观念
在广大党员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激发党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上进心,主动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伟大实践。广大党员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引导和教育群众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重农轻商、小富即安和等靠要等落后观念,树立不进则退、苦干还要巧干、勤劳加科技才能奔小康等新的观念,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坚持把提高农村党员综合素质与增强农民致富能力相结合,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创新农民致富手段。选派一批上进心强、接受能力强的党员到经济发展快、农村工作搞得好的地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实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