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实践报告【推荐3篇】
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实践报告 篇一
标题: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的重要性及实践经验分享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参与相关实践活动。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实践经验。
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关注弱势群体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社会的一员,大学生应该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改变他们的命运。其次,关注弱势群体有助于拓宽大学生的视野。通过与弱势群体的接触,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增长见识,培养宽容和同理心。最后,关注弱势群体也是大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那么,如何进行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的实践呢?以下是一些实践经验分享。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项目。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长选择合适的实践项目,例如参与志愿者活动、开展社会调研等。其次,加入相关组织或团队。大学生可以通过加入学校的志愿者协会、社会实践团队等组织,与其他有相同志向的同学一起进行实践,共同成长。再次,与弱势群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应该与弱势群体建立真诚的互动关系,尊重他们的权益和需求,倾听他们的声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最后,及时总结和反思。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应及时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的实践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机遇。通过关注弱势群体的实践,大学生可以不仅为社会做出贡献,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到关注弱势群体的实践中去,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实践报告 篇二
标题: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的意义与挑战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大学生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心逐渐增多。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的意义,同时也会提到其中所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的意义在于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弱势群体往往处于社会的边缘,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通过关注弱势群体,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也能够传递出一种正能量,影响更多人关注和关心弱势群体。此外,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还能够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通过与弱势群体的接触和交流,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提高自己的社会意识和人文素养。
然而,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可能会导致实际效果不佳。大学生在关注弱势群体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其次,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也是一个挑战。大学生在学业和其他活动中已经非常忙碌,要想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弱势群体,需要做好时间管理和资源配置。最后,与弱势群体的沟通和理解也是一个挑战。弱势群体往往面临着各种困难和压力,他们可能对外界抱有怀疑和防备的态度。大学生需要通过真诚的沟通和理解,才能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大学生也应该注重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学习和培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此外,与弱势群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也是关键,大学生需要尊重他们的需求和权益,倾听他们的声音,与他们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的意义和挑战同样重要。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意义和挑战,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投身于关注弱势群体的实践中,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实践报告 篇三
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实践报告
[摘要]:近些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而随之而来的一些附加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据调查,中国60岁的老年人已达1.44亿,老龄人口问题步步逼近,成为了全国的公共问题。在假期,我回到家乡新疆乌鲁木齐市,对当地的养老服务行业进行了相关的调研,认识到了家乡养老服务业的现状及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增进了我对家乡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的认识及家乡的老人们现今的生活水平及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我脑海中一直好像都离我们好远,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现状。直到在前不久看到了一则报道:按照国际标准,我国1999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型社会。才发现我们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而在20xx年底,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65岁以上的老
人968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7.6%。进一步超过了老年型的标准,呈现了老人基数大,地区不平衡,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老”的特点。我的家乡乌鲁木齐也和全国一样,现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全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20多万,并在以年均3.34%的速度增长。一些资料显示,约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院的愿望,而实际入住率只有0.86%。可见,为保障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探索适合现状的养老方式,是亟待解决的。
在为期三十天的假期中,我先后来到了乌鲁木齐市的几所老年公寓,新疆乌鲁木齐市老年病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及市和水磨沟区的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走访,向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与老人进行访谈,进行资料整理等方式对家乡养老服务业现状及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的家乡乌鲁木齐位于天山中段北麓,准葛尔盆地南缘,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的枢纽,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全市现辖7区1县,拥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等49个民族。总人口208.2万人,是个远离内地其他城市的大城市。
它的发展与中国其他大城市不同,受到了地理位置、交通、环境、人口、宗教等因素的制约。相较于内地其他相同规模的大城市,我的家乡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家乡在发展,在变化。新一代的人口开始进入老龄化。其独立消费的能力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固守“能吃饱穿暖就行”的消费观念。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健康和娱乐支出更多的费用。老年市场的服务需求也将随之不断的增大,可以说这个市场的开发潜力巨大。此次回乡调查,通过走访及查阅相关资料,我发现家乡的老龄产业服务与开发远远落后于市场的要求,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以养老院的发现现状来说,就有以下几方面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
一:养老服务机构单一,不能满足大众需求。
一个有着20多万老龄人口的城市里,只有19家养老院,且鱼龙混杂。民政局公布的对全市养老机构进行的年检结果显示,其中只有16家机构被认定为养老“正规军”。公办企业两家,公办民营机构四家,其余为民办机构。按照全国约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院的愿望计算,这些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入住的需求,有大量的老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先现今都找不到合适的住所,这样的现象数见不鲜。
二:老年公寓分布不合理,民营机构举步维艰。
这个假期,我来到了新疆民政厅老年公寓,在那里。我看到了全院近一百多张床位几乎全部都有人住。在这里,我从一位姓张的老人那里知道:张爷爷已经73岁高龄了,前几年张爷爷的老伴离开了人世,而家里也什么人也没有。所以,就入住了养老院。可是,在住之前,光是等床位,就足足等了三个月。随后,我向院里的负责人了解情况,童主任告诉我,现在全院的136张床位已经全部住满。而在20xx年来报道的老人已经超过了200多人。许多老人还在不同的地方等着入住。与此相比的位于市郊安宁渠的一所民营老年公寓,在那里的50多个床位只住了8个老人。经过一些资料的显示,由于历史原因,乌鲁木齐市老年公寓分布不合理,老城区养老设施需求量大,而养老公寓少。偏远城区需求量小,而新建老年公寓多。一些民办公寓由于建在离市中心较偏远的地方,社会认知度较差,交通不便,影响了老人入住。而在市里,民办养老机构并不能在房屋建设、用地、征税以及天然气、煤气、暖气费等相关费用上有太多的优惠政策。其次,在和一些老人及家属的交谈过程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人还是认为“公办养老院比较正规,收费合理,入住放心。”对民办公寓还有戒备的心理,所以,他们宁愿在家等公办公寓的床位也不愿意入住民办的养老机构。加之,一些民办公寓的收费并不合理,影响了老人们的入住积极性。由于民办老年公寓入住条件低,投资大,大多负载累累,经营举步维艰。
三:针对老人的医疗服务机构较少,护理条件令人忧。
在上网看相关资料的同时,这样的一所养老院引起了我的关注。那就是位于我家所在区域 的爱心老年偏瘫护理中心。它主要以生活困难、无人照顾的偏瘫老人为服务对象,整个公寓都是为老人的生活起居而精心建造,有专门的轮椅通道,由于一些原因,我没有身临其境去感知,通过媒体的相关报道,可以感受到这样的一所兼有医疗服务的机构受到了公众的青睐。与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老年病医院做护士的小姨的聊天中,我读到了一些信息另一方面的意义。就医难、看病贵是现在公众多普遍反映的问题。那么,一些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的医疗费用将成为家庭的大包袱。一个很简单的事例,现在,许多大的医院都不再使用尿布,而是改用了一次性的尿片。这样,无疑增加了看病的成本。因此,在我小姨所在的医院,许多病人家属都表示,对于医院这样的举措,他们不能接受,特别是一些医院里的常驻户更是有苦难言,唯有联系一些具有医疗条件的养老院。减小家庭的经济负担。而无奈,市里具有医疗条件的养老院少得可怜且常年爆满。这样的状况,医院里同样有难言之隐。护工的常年缺失,加剧了护理的难度。而作为公共事业及健康事业的人力资本保障,国内现今的护理人员培养还处在摸索的阶段,其次,受到环境的影响,人们对于护理人员这个职位在思想认识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学历低、薪酬少,劳动量大,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专业护理人员的严重缺少也阻碍了养老院构筑医疗体系的进程。就我看来。除了人力资本,设施、地理环境、资金等方面的因素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条件。毕竟,具有福利性质的医疗机构不是如此容易就能发展起来的。
政府意识到了这些方面的问题,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促进并保障着我市养老服务也的发展。2006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转发自治区老龄委办公室和自治区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的通知》新政办发〔2006〕157号中指出,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积极支持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认真落实国家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有关优惠政策。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应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思路,鼓励全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
这些政策无疑对我市的养老服务业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我回家乡的前不久,在我们水磨沟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上,就有了一项关于此方面的提案。就是将位于水磨沟区七道弯路50号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所遗留的旧址改建成为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养老院。这里原先是一所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省级综合医院,也是国家卫生部首批评审认定的“三级甲等医院”。在20xx年,该院迁址。而遗留下的原先的院址里设置病床600张,有较为优越的硬件设施。而医科大学所培养的专业护理人员成为了未来养老服务业的后备军。我区的人大代表在征求了民意之后,将此作为一个提案想上一级的部门进行了反映,为民众解决了一些切身的问题。
春节将至时,我在市里的有关新闻中看到了领导们走进养老院对孤寡老人嘘寒问暖的身影。大中专院校的慰问小分队也会定期的走进老人们的身边,为他们带来歌声与欢笑。人们在关注着这个弱势群体,在逐渐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我的家乡在变化,家乡的人民在为家乡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我衷心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忘记了弱势群体的存在,不要忘记保障他们的切身利益,不要忘记为了祖国的和谐、昌盛而担负的责任与使命。相信,通过社会的关怀与帮助,家乡的老人们定会在那里找到幸福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