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基本情况汇报【推荐3篇】
县教育基本情况汇报 篇一
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提升。下面我将从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县教育的基本情况。
首先是教育资源的配置。我们注重教育资源平衡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目前,全县共有小学30所、初中20所、高中10所,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我们投入大量资金改善校园环境,更新教育设施,提升学生的学习条件。同时,我们还加强对特殊教育的支持,设立了特殊教育学校,为特殊儿童提供了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其次是教育质量的提升。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我们加强学校管理,建立了健全的考核制度,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目前,我县中考升学率达到了90%,高考升学率达到了80%以上。
第三是师资队伍建设。我们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的教师来我县任教。同时,我们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目前,我县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他们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最后是学校管理。我们加强学校管理,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模式。通过加强对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督导,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我们注重学校的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我县教育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为全县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县教育基本情况汇报 篇二
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各项指标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下面我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县教育的基本情况。
首先是学前教育。我们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大力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县共有幼儿园50所,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80%以上。我们加强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我们注重学前教育的质量监控和评估工作,确保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
其次是义务教育。我们坚持义务教育的普及与提质并重,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目前,我县共有小学30所,初中20所,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我们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学督导,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我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是职业教育。我们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我县共有职业学校5所,培训机构10家,职业教育覆盖率达到60%以上。我们注重职业教育与实际需求的结合,开设了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最后是高等教育。我们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机会。目前,我县共有高中10所,高等教育覆盖率达到50%以上。我们注重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开设了与当地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综上所述,我县教育工作在各个层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县教育基本情况汇报 篇三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全县教育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新和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实现教育内涵发展、规范发展、均衡发展为工作目标,依法治教,深化改革,改进作风,强化管理,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县城学校布局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惠民实事进展顺利,高考
一、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绩
其次,通过布局调整,进一步整合了优质教育资源。我县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从开始启动,通过连续几年的调整,全县共撤并100余所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了逐步整合,显现出良好的运行效益。去年,依照中央和省、市的一系列决定,结合全县教育实际,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32万元,市补助105.66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资金482万元,县财政安排304.18万元);安排校舍维
修改造资金为211万元(其中中央147万元,省级64万元);全年补助寄宿生生活费80万元,补助人数1111人。与此同时,县政府从开始,对全县所有孤儿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救助,使每个孤儿享受从小学到高中12年全免费教育,免费总金额为30万元。第
与此同时,全县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民办教育等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负荷运行。二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面临“瓶颈”,不能一步到位。
按照《平定县关于进一步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实施意见》要求,我县力争到使保留学校都能达到办学标准。目前,调整工作正在进行,但全县还有47个教学点没有撤并,百人以下的小学校还不少。主要原因是保留学校不具备接受被撤并学校的条件。布局调整后新建的寄宿制学校需要更多的教室、师生宿舍、生活教师、工勤人员、炊管人员等,需要政府进一步的资金投入,才能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这些d级危房多数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设计不够合理规范,其中砖混预制板、砖拱和石拱结构的校舍根本不具备抗震能力,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省政府要求此项工程必须尽快实施,其中资金分担比例为省、市、县4:3:3,我县正在测算投入预算,以期进快开工建设。
四是教师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当前,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不太合理、质量不高、数量不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长效机制,与人民群众的期望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偏远农村学
校更为严重,还需要聘任大量的代课教师。五是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不良影响日益严峻,需要全社会的综合治理。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淡漠、不学法、不能遵纪守法的现象。除了家庭教育因素外,主要是社会环境的污染。很多社会丑恶现象乘虚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渲染、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文化市场,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长体健康,使部分涉世不深和意志薄弱的青少年腐化堕落,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另外,遍布城乡的网吧、游戏厅、台球厅等更是诱发青少年赌博犯罪、抢劫犯罪的温床。要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需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净化社会环境,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共青团、公安、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应联合行动,对学校周边的各种娱乐场所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彻底的清理、整治,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危害学校正常秩序,侵害青少年学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对文化市场、娱乐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努力消除精神“污染源”。保障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今后的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
根据全县教育现状,我县今后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
源共享,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具体标准可以概括为:全县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基本一致,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达到或接近全市水平;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生均占有校舍资源、教学设备、图文信息资源、公用经费基本一致;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同类学校教师的文化、业务水平大致相当,教师待遇相同;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接近县城同类学校,城乡居民(含外来民工)子女跨县、乡级行政区域入学,除本人择校外,不受任何限制。
具体的保障措施是:
1、政府主导,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县级政府的统筹力度,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发展。
2、统筹规划,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要按照全县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一体化总体方案,认真规划城乡中小学布局。制订好新一轮布局调整规划。城乡中小学新学校建设统一实行城市学校的建设标准。在新校建设、布局调整过程中进一步消除农村薄弱学校,缩小城乡学校的硬件建设差距。
3、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快改善办学条件。
4、塑造品牌,全力推进名师、名校长工程。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依法保障教师待遇,真正做到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工资水平,城乡教师待遇基本一致。切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教师继续教育,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培训,积极鼓励优秀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为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5、重视教研,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科研为先导,以改革促发展,强化督导评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全面提高青少年科技意识和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
6、立足创新,突出职教成教效益。继续完善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扩大办学规模,因地制宜地设置专业,重点突出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和提高就业率三项工作。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要重点承担农民培
训任务,真正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中央、省、市关于教育发展的有关精神,按照《新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快实施科教支撑战略,精心谋划教育发展,大力推进教育进步,力争使我县的教育工作再上新水平,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