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经济工作情况汇报(通用3篇)
全县经济工作情况汇报 篇一
我县经济工作在过去一年取得了稳步发展的成果。在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紧密合作,积极探索创新,全面提升了全县经济发展水平。
首先,我们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已经建立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在过去一年中,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这些主导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了其发展壮大。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我们加强了与农民合作社的对接,提供了技术培训和市场拓展支持,帮助他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升了我县农产品的竞争力。
其次,我们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和我县资源优势,我们精准定位目标产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在过去一年中,我们成功引进了一批重点项目,涵盖了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这些项目的引进不仅为我县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就业和税收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我们还注重提升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通过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我们积极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科技交流和培训活动,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创新研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总的来说,过去一年全县经济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我们的主导产业还相对单一,需要进一步加大产业多元化的力度。其次,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最后,我们还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发展壮大。我们将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继续努力,不断推动全县经济工作取得更大的发展。
全县经济工作情况汇报 篇二
我县经济工作在过去一年取得了长足发展的成果。在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紧密配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职能作用,推动了全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县资源禀赋,我们坚持以新兴产业为重点,推动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加大了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向高端、绿色、智能方向发展,提高了全县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我们在就业创业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通过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合作,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招聘活动和创业培训,帮助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创业。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贷款、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帮助其稳定发展。
此外,我们还注重保护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我们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加大了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绿色化和清洁化。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扶持,鼓励企业投资兴办相关项目,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综上所述,过去一年全县经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对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我们有信心在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推动全县经济工作取得更大的发展。
全县经济工作情况汇报 篇三
一、县情慨况我县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现辖9镇、1乡,分别是环峰镇、林头镇、运漕镇、东关镇、铜闸镇、陶厂镇、清溪镇、仙踪镇、河刘镇和昭关乡,总人口45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含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农业已形成优质米、优质油、特种动物、经果林、蔬菜五个农业主导产业和鹿、红瓜子、名优茶、优质油四个产业化工程以及鹿系列产品、青虾、螃蟹、山羊、红打瓜、名优茶等特色农产品,初步建成六个主要基地,分别是苍山、长山山脉的养羊基地,长山、横龙、刘武的茶叶基地,铜闸和运漕的优质棉基地,巨兴的红瓜子基地,福山的苗木花卉基地和沿裕溪河、清溪河流域的水产养殖基地,同时,正在申报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工业已形成建材、酿造、日用瓷器、磨料磨具、机械铸造和针织服装六大支柱。
建材业有巢东水泥集团、铁道部杨山水泥厂等企业,水泥年生产能力达200万吨,另有3条日产50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正在建设。陶厂石膏矿由皖北煤电集团投资,已成功开采出优质石膏。
酿造业龙头——金太阳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年啤酒生产能力已达12万吨。运漕酒厂去年底被私企收购,新产品已全面上市。
机械铸造业年生产能力达20万吨,林头铸造小区是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业铸造小区。含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日用瓷5000万件,年出口瓷器1500万件,成为安徽省最大的日用瓷生产企业。
巢湖砂轮公司年产磨料磨具5万吨,生产规模位居全国砂轮行业第四位。“东关牌”水泥、“皖中牌”瓷器、“巢湖牌”砂轮被评为部省优产品、省政府推荐的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等。
20xx年,含山县被省政府列为全省十五个工业主导县之一。三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40。
特别是旅游业发展迅猛,已形成两大风景区,一是褒禅山风景区,包括褒禅山和华阳洞、褒禅寺、古昭关、仙踪江淮桥、大城墩古遗址等景点;二是太湖山风景区,包括国家二级森林公园——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江北“小九华”——太湖寺、华东地区最大的养鹿场——太湖山养鹿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凌家滩古文化遗址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和村村通电话。20xx年底投资1.43亿元的古塔路全线通车,塔(岗)运(漕)路正在建设之中;完成了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含城城网改造和东关110KV变电所建设工程;实施了杨柳圩堤防达标和得胜河治理等工程,提高了防洪能力,消除了水利隐患,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
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两基达标县、科技工作先进县、广播电视工作先进县、村民自治模范县和全省文化先进县、双拥模范县。含山中学被评为“安徽省示范高中”,含山二中被评为“巢湖市示范高中”。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着力组织实施科教兴含、工业强县、外向带动、城镇拉动、旅游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富民强县为主题,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和招商引资为抓手,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xx、20
xx年连续两年在全市县(区)经济综合考评中位居第二,20xx年在全省县(市)经济运行考核中,宏观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位居第13位。
二、今年以来经济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县政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保持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1-6月份,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9亿元,同比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27.7;一般财政预算收入9456万元,增长2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亿元,增长1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增长40.4;外贸进出口总额347万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89元,增长13.9。
回顾今年以来的经济工作,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一个核心,加快工业化进程取得新的进展一是全面实施“5523”工业发展计划。年初,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今年工业发展目标,着力实施“5523”工业发展计划,力争到年底全县实现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5个、超5000万元企业5个、1000-5000万元企业20个、500-1000万元企业30个,形成既有“顶天立地”、又有“铺天盖地”的企业群。
为保证该计划顺利实施,县几套班子负责人每人联系2户企业,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环境、资金等相关问题,目前各企业生产经营势头良好。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9亿元,利税358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4.9和73.6。
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7.4。二是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步伐。
围绕年初确定的重点项目,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及时掌握情况、查摆问题、研究措施,着力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和新兴支柱产业,重点抓好恒泰公司年产30万吨石膏深加工、铁鹏海豹日产2500吨干法水泥、金太阳啤酒公司4万吨纯生啤、润基水泥公司日产5000吨干法水泥等工业项目。目前,重点项目进展比较顺利,金种子集团年产4万吨纯生啤、大平工贸集团绿色保健茶油、威达公司除尘设备生产线等项目竣工投产;恒泰公司年产30万吨石膏粉体深加工、铁鹏海豹日产2500吨干法水泥、润基水泥公司日产5000吨干法水泥、大平工贸集团双低油菜籽深加工和中药饮片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可望年底前竣工投产。
林头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完善,入园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园区经济增势强劲。三是加大企业改革力度。
为实现“全面、规范、彻底”的改革总体目标,3月初,县委、县政府分别研究了供销系统、粮食附营企业和瓷业公司的改制方案。目前,粮食附营企业和供销系统部分企业改制工作已全面推行;瓷业公司改制工作已于4月30日全部结束,全县国有、集体、国合流通企业分别完成改制面的
100、
100、92.2。与此同时,由县经贸、乡企等部门牵头,国土资源、房产、劳动保障等部门参与,对全县已改制企业组织一次“回头看”,帮助企业解决土地、房产证照办理等一些遗留问题,促进了企业规范运作、健康发展。
(二)抓住两个重点,招商引资和农民增收取得新的成效第一,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和“一号工程”,继续实行“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广泛动员全县上下开展全方位招商引资。
进一步明确招商的主攻方向,即工业是招商的重点方向,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招商的重点区域,投资规模较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产品出口创汇是招商的重点项目,并积极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和资源项目招商。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组团参加省、市组织的皖粤经济贸易洽谈会等活动的同时,精心筹办了含山籍南京老乡联谊会,衔接了一批项目。为进一步营造全县上下想招商、议招商、抓招商的良好氛围,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县委、县政府把
5、6月份作为招商引资促进月,重点抓好调整充实领导组、出台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加强项目工作、充实招商小分队、建立涉企检查申报和收费明白卡制度、严格督查、强化宣传等十项工作,积极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招商网络,增强招商合力。1-6月份,全县共引进项目110个,协议引进资金23.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4亿元,增长60;引进外资项目2个,引资额208.5万美元,增长73.5。
项目工作扎实推进。紧紧抓住国家各种政策机遇,围绕我县资源优势、企业现有条件、市场需求,做好项目的筛选、编制和储备工作,目前入库项目已达162个;在项目争取上,已上报24个项目,可望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20xx多万元。
第二,切实做好农民增收工作。一是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
年初中央1号文件和省贯彻意见下发后,县委、县政府认真组织了学习和讨论,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以此统揽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通过广播、电视、宣传车、公开栏、发放致种粮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有效形式,广泛宣传中央和省里的政策,力求家喻户晓。
由于受政策激励和粮价上涨双重因素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大增强。上半年,午季作物增产增效,油菜籽产量达4.1万吨,增长25.4,加上价格上涨,油菜籽累计增收2073万元。
水稻种植面积达26万亩,较上年增加8万亩。二是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按照“养殖业调强、品种品质调优、亩均效益调高、特色经济调大”的总体思路,抓重点牵动、示范带动和政策促动,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方面,重点在“调优、调特色、上规模、上档次”上做文章,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扩大“双低”油菜、蔬菜、杂粮、牧草、棉花等经济作物面积。
畜牧业方面,努力克服禽流感的影响,以抓好畜禽产品安全生产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动物疫病防治力度,大力发展以鹅、鸭等为主的家禽养殖,继续组织实施山羊养殖“三个一”工程,巩固扩大特种动物养殖规模。上半年畜牧业出现恢复性增长,实现产值1.72亿元。
水产业方面,重点发展河蟹、青虾等特种水产品养殖,不断提高效益。三是加快实施农业三大工程。
在继续扶持壮大国家级龙头企业华阳牧业公司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把省级龙头企业益和棉业公司培育成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企业加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加收入。
充分发挥河刘杂粮、祁门麻油、巨兴红瓜子、运漕水产品的市场优势,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整合麻油、茶叶、红瓜子等3个农产品品牌资源,提高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积极争创好再来卤制品、粉丝、河蟹、鹿系列产品、皮蛋、金针菇、麻油等7个农产品为无公害产品。四是着力培强劳务经济。
通过加强培训、建立基地、发布信息、广泛联系,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上半年全县已外出务工8.5万人,较上年新增2300多人。
(三)积极壮大三个增长点,经济发展后劲得到新的增强一是加速发展民营经济。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谋划思路、营造环境、搞好服务上下功夫,民营经济的规模不断膨胀、素质不断提高、活力不断增强。
加快建设特色经济区域,围绕巢宁路、合裕路、大江路三条线,并以大江路沿线乡镇为重点,培育工业走廊,构建块状经济,壮大水泥、石膏、铸造、麻油、棉业、板材、针织服装7个区域特色经济。进一步扩大县担保公司的股本金和贷款规模,今年以来为民营企业累计提供担保贷款1102.7万元。
通过采取重点帮扶和组建行业协会等措施,铸造、麻油、棉业、针织等特色经济日益显现,目前铸造企业已发展到413户,棉业加工企业发展到42户,麻油加工企业发展到57户。5月份,县委、县政府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中小企业法人代表培训班,切实提高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自主创业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激发他们做大做强的创业热情。
1-6月份,全县个体私营企业增加到4893户,注册资本总额8.1亿元,分别增长17.3和4.5。二是加速小城镇建设。
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强化国有土地资本运营,努力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含城建设按照“加速膨胀新区、适度改造老区”的总体思路,以规划为龙头,以新区开发为重点,以配套建设为依托,以严格管理为手段,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含城新区2平方公里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通过加快建设鼓楼小区、阳光世纪城、褒禅山路、环城东路、档案馆和体育中心等工程,逐步拉开新区框架。此外,陶厂、仙踪、运漕等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城镇化率逐步提高。
三是加速发展旅游业。组建太湖山风景区管理处,理顺了太湖山林场和太湖寺之间的关系,实行景区门票“一票制”,较好地解决了多头管理、相互制约的问题。
加大景区开发力度,力促华阳洞二期开发早日动工;太湖山休闲度假中心已经竣工,即将投入运营;已与上海绿房子投资公司签订了昭关景区开发协议,正在商谈整体开发事宜。
三、农业产业化工作情况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稳定繁荣的一项战略举措。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全县已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8个、面积16万亩,其中订单农业面积10万亩;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124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2户、市级龙头企业4户。
(一)构建农产品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针对县内优质油菜、棉花、麻油等农业资源优势,我们筛选确定了一批农业主导产业,着手搞好农产品生产区域规划,县里成立了高规格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指挥部,全面负责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指挥部下设优质油菜、优质稻、河蟹等专业组,每个产业由县几大班子每人分工负责一块,并相应明确县农委、粮食、供销社等牵头单位和技术负责人,落实对口农业龙头企业。同时,按照“公司 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采用农业订单形式,建立了利益分配机制,全县每年发展优质油菜、优质稻、出口蔬菜订单分别达10万亩、7万亩、2万亩,基本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
(二)整合民营企业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做大做强农字号企业实力,我们加大了企业改制力度,采取兼并、租赁、拍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农业企业“国退民进”步伐,并把企业改制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制定优惠政策,降低门槛,着力构建政策洼地,引进外来客商投资办厂。目前县油脂公司、太湖山养鹿场、棉麻公司等30多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已成功改制,进一步优化组合了民营企业,全县农字号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实力不断增强。
这里想特别汇报的是,巢湖市民营企业家魏国平于1999年租赁原县油脂厂成立大平油脂公司,通过几年的滚动发展,在成功收购油脂厂的基础上,兼并县太湖山养鹿场、环峰种羊场等,组建了县华阳牧业有限公司,成为集菜籽加工、梅花鹿、山羊养殖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利税823万元,现已成功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原县油脂有限公司在改制为民营企业后,重新焕发生机,联合含城轧花厂、仙踪轧厂组建了县益和棉业公司,企业生产由单纯的油菜籽加工扩大到菜籽、麻油、食用菌等多种农产品精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断提高,生产规模逐步壮大,一举跨入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目前,全县农业产品加工企业种类较多,分布在粮棉油、养殖等诸多行业,其中粮油加工企业32户,棉花加工企业43户,禽蛋、茶叶、瓜子、杂粮加工以及农业商贸服务企业49户。
(三)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我们按照巩固一批、建设一批、拓展一批的原则,着力构建农产品流通市场。一是积极发展遍布城乡的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点,充分发挥现有农贸市场优势,培育各类中介组织,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
围绕优势农产品,重点建设了河刘杂粮大市场、运漕和铜闸水产品市场、巨兴红瓜子市场、祁门麻油市场等专业市场。同时积极引导大平油脂公司、益和棉业公司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积极开拓市场,通过农产品收购、加工、包装等多种手段,实现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对接,进一步搞活流通。
二是建立全县品牌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创建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赴江浙开拓市场,主动参加每年在上海举办的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展示展销会,加强与苏浙沪等沿海地区联系,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全县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份额逐步扩大。
上半年全县4个专业农产品市场年销售额达2.8亿元,现有各类协会37个,已创建国家级名牌产品6个、省级名牌产品1个、市级名牌产品7个,“运漕”牌冻青虾、“大平”牌纯正葵花籽油、“昭关翠须”牌茶叶、“巢红”牌红瓜籽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四)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推进农业产业经营中,我们坚持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重点,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在具体工作中,紧抓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企业联系制度。由县负责人联系1-2户民营企业,定期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与金融部门联系,搞好银企关系,积极争取金融部门贷款。
县担保公司成立3年来,也为50多家农字号企业累计提供贷款担保1600多万元。二是运作好项目。
利用国家加大对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的有利时机,加大跑省跑部力度,争取项目资金。20xx、20xx年我们共申报成功农业和产业化经营项目14个,争取上级财政资金1100万元。
三是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制定并完善了考评细则,每年评比出200名从事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大户,进行表彰奖励。
四是强化协调服务。实施了遍及全县的“一站通”工程,协调县农委、财政等部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落实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为企业和农户提供信息、政策、营销等方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