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报告:GDP目标8年来首次不保8(精选3篇)
篇一:两会报告:GDP目标8年来首次不保8
近日,全国两会召开,各地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审议报告。其中,备受关注的GDP目标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GDP目标首次在8年来没有保持稳定的8%增长,引发了各界对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担忧。
过去的8年中,中国始终坚持了8%的GDP增长目标,这一目标成为了评价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然而,今年的两会报告中,GDP目标首次下调至6%至6.5%。这一调整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投资和出口,这导致了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问题。然而,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中国的外部需求逐渐减弱。同时,国内投资的效益也不再明显,传统的投资驱动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调整GDP目标,减少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转向更加注重内需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其次,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艰巨。过去几年,中国一直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试图通过减少过剩产能和优化产业结构来提高经济效益。然而,这一任务并不容易完成,目前仍然存在着产能过剩和结构性矛盾的问题。因此,调整GDP目标,减缓经济增长速度,为结构调整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是合理的选择。
最后,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近年来,金融风险、债务问题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等风险逐渐显现,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适当调整GDP目标,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有助于防范风险,稳定经济运行。
总之,今年两会报告中GDP目标首次不保持8%增长,这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反映。调整GDP目标,减缓经济增长速度,更加注重内需和结构调整,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篇二:两会报告:GDP目标8年来首次不保8
近日,全国两会召开,各地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审议报告。其中,备受关注的GDP目标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GDP目标首次在8年来没有保持稳定的8%增长,引发了各界对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担忧。
过去的8年中,中国的GDP增长一直保持在8%的高速增长水平,这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过度追求GDP增长速度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过快的经济增长导致了资源环境的严重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其次,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了产能过剩和结构性矛盾的问题。因此,适当调整GDP目标,减缓经济增长速度,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今年的两会报告中,GDP目标首次下调至6%至6.5%。这一调整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阶段,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减缓经济增长速度,中国经济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适当降低GDP目标,也有助于防范风险,稳定经济运行。
调整GDP目标,减缓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将出现滑坡或停滞。相反,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积极变化,是为了实现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中国经济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巨大的潜力,通过优化结构、推进创新和深化改革,中国经济仍然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总之,今年两会报告中GDP目标首次不保持8%增长,这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反映。调整GDP目标,减缓经济增长速度,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中国经济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巨大的潜力,通过推进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中国经济仍然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两会报告:GDP目标8年来首次不保8 篇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温家宝在报告中提出了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回顾以往,2004年我国曾将GDP预期增长目标定为7%,自2005年开始,这一预期目标连续七年被确定为8%。对于这一预期目标的调整,温家宝解释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
温家宝指出,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要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决不懈怠,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温家宝从九个方面报告了2012年的主要任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温家宝还就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国防和军队建设,香港、澳门发展和两岸关系,以及我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阐述。
报告进行了110分钟,会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
摘要
1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深化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改革,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事业、收入分配等改革,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创新,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政府。
今年改革重点任务
一是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二是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三是深化价格改革。
四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五是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六是加快推进政府改革。
摘要2
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温家宝强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
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要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要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
摘要3
严厉查处操纵价格行为
温家宝提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是关系群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要在有效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管好货币信贷总量、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
要增加生产、保障供给。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要搞活流通、降低成本。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推动流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要多管齐下,切实把流通效率提上去、中间成本降下来。
要加强监管、规范秩序。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价格和医疗、通信、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坚决治理交通运输领域乱收费乱罚款,纠正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违规收费行为,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
摘要4
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增长
温家宝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让农民无论进城还是留乡,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摘要5
不能侵犯农民宅基地使用权
温家宝提出,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要认真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严格保
护耕地。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国有农场、林场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