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抗战历史调查报告【经典3篇】
身边抗战历史调查报告 篇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战成为了一个遥远的历史事件,但是在我身边,我发现仍然有一些活生生的抗战历史。在这篇报告中,我将介绍我身边的一个抗战老兵,他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我所调查的这位抗战老兵名叫李先生,今年已经九十岁了。他出生在一个小村庄,家境贫寒。在他十七岁那年,日本入侵中国,他毅然决定参军抗敌。他加入了中国军队,被派往前线。
在前线,李先生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毁灭。他参加了许多战斗,为保卫国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告诉我,那些战斗中的场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让他终身难忘。
李先生回忆说,在他参军的第一年,他经历了一次特别惨烈的战斗。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肉搏战,敌我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李先生身边的战友们在这场战斗中纷纷牺牲,他自己也受了伤。尽管如此,他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并成功保卫了自己的阵地。
除了战斗的残酷,李先生还经历了许多艰辛的日子。他告诉我,战争期间,他们经常缺乏食物和衣物。有时候,他们甚至要吃树皮和草根来充饥。但是,他们从未放弃,他们相互支持,共同度过了那段困难的时光。
在战争结束后,李先生回到了家乡,但是他的家乡已经被战火烧毁了。他和他的家人只能从头开始,重建他们的生活。尽管经历了这么多的困难和痛苦,李先生从未放弃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通过这次调查,我深深地被李先生的故事所感动。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为了国家的安全和自由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的经历让我意识到,我们现在享受的和平与幸福都是这些抗战老兵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想向李先生和所有为抗战做出贡献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的勇气和无私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维护和平的宝贵。
身边抗战历史调查报告 篇二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介绍我身边的一个家庭,他们在抗战期间经历了许多困难,但仍然坚持抵抗。他们的故事让我对抗战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所调查的这个家庭是我的邻居,姓王。在抗战期间,王家住在一个小村庄里。当日本侵略军进入他们的村庄时,王家的家庭成员决定组织抵抗。他们和村里的其他家庭一起,建立了一个小小的游击队,秘密地进行抗日活动。
王家的父亲是游击队的领导者,他负责组织抵抗行动和向其他村民传授军事知识。他告诉我,他们使用了各种战术,如伏击、破坏敌军的后勤线等,以削弱日本军队的力量。尽管他们规模很小,但他们的行动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王家的母亲也积极参与了抗战活动。她负责给游击队提供食物和衣物,并为伤员提供护理。她告诉我,她常常不眠不休地工作,以确保游击队的成员能够有充足的食物和舒适的环境。她的努力使得游击队的士气始终保持高昂。
在抗战期间,王家还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痛苦。他们的家庭成员常常被敌军追捕,他们不得不四处躲藏。他们的家庭也遭受了许多的破坏,他们失去了许多亲人和朋友。然而,他们从未放弃,他们坚持抵抗,直到战争结束。
通过这次调查,我深深地被王家的故事所感动。他们是普通人,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勇气和决心。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每个人都可以为抗战作出贡献,无论是大还是小。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想向王家和所有为抗战做出贡献的家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是抗战的英雄,他们的奋斗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维护和平的宝贵。
身边抗战历史调查报告 篇三
一、调查资料
史料统计,8年抗日,出川抗日川军多达300余万人,伤亡共计64万多人,参战人数和伤亡人数居全国之冠。
(一)
青白江家珍公园湖畔,矗立着一座高近两米的“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由红砂石修建,碑座为正三角形,碑身正面刻字“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两侧各有“耿营长明抗倭死事纪念碑”、“易营长明道抗倭死事纪念碑”字样。从简短的碑文上可以了解到,耿、易两位营长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均牺牲于抗战爆发的1937年,不同的是一位牺牲于上海南口战役,一位在南京保卫战中就义。而后,他们的灵柩被送回四川,由本地人出资修建纪念碑。
(二)
“我从1937年就参军,既然承认我是抗战老兵,我希望不是说工龄多少,而是军龄。”97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张文治谈起自己的心愿时,满是褶皱的双手不禁微微颤抖。抗战期间曾有300万名川军开赴前线,抵抗日本军队的侵略,而张文治正是其中之一。“我们用徒步、轮船等方式先后经武汉、南京、苏州抵达上海,参加淞沪战役,守陈家港、吨悟寺一线,坚守了八天八夜。”尽管事隔超过半个世纪,张文治对于初入战场的回忆却依旧清晰,他并不后悔倾尽青春保卫家园,但当年的付出没有得到认可是这位年近百岁老人心中最大的遗憾。
(三)
家住资阳的94岁远征军老兵朱守信,他总是回想起自己投身抗战的日子:
二、调查结果
时光荏苒,全民族抗战爆发迄今为止已有78年,许多抗战时期留下的痕迹还在,而当年风华正茂的战士们如今却早已过了耄耋之年。现在全川只有100多名川军抗战老兵了,而在我所在的地区还在世的老兵
已经寥寥无几。比之更少的,却是世人对老兵们的关怀。像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联合省内多家机构和志愿者们共同发起的“四川老兵关怀计划”这样在全省范围内征集抗战老兵线索,寻找川籍或者现居四川的老兵,为老兵们提供物质援助和精神关怀的项目并不多,而那些战死的烈士们更是无人问津,除了一些将领外连荣誉称号都没有。除此之外,抗战老兵们当初所在阵营不同,现在所受的待遇也不同。三、调查分析
所有的抗战老兵,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是为祖国而抗日的。但是,老兵们的待遇却不是一样的。留在大陆的国民党抗战老兵迟迟没有受到重视和扶助。他们大多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这个世界,很多人最大的愿望却是活的一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同样身为国军的台湾抗日老兵却有每月至少6万台币约人民币15000元的“终生俸”.这主要是因为台湾省实施的“终生俸制度”,可以一次领取,也可以每月领取,而一次性领完的人还可以每个月领取“生活费”.
中国现存的很大的问题便是养老问题,政府基本无关注,特别是经济较落后的地方。在这样的背景下,抗战老兵们现在正好处于养老阶段,因此生活困难的大有人在。因为人口基数过大,以我国目前的经济能力无法做到较好地使老人们安心养老。
在抗战老兵中的待遇也有不同,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抗战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现在国军老兵们的待遇极低。
四、问题与建议
中国国军抗战英雄在大陆的不公平遭遇,是历史上沉重的一页。曾几何时,他们是浴血奋战在抗日疆场的民族英雄,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炎黄铁汉。从我个人的观点出发,国家既然倡导我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那么我们就更不应该遗忘那些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战场上牺牲的烈士们,更离不开如今健在的老兵们。
结语
无数抗战老兵,带走了他们全部的人生故事。他们活着的时候,没有人采访他们;他们走了,当然,也很少有人能知道他们,想起他们了。
老兵不死,却终究会渐渐凋零,而今已有成千上万的老兵,带着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细节和故事,悄声无息地从我们身边匆匆离去,如今健在的每一位,都是一段亟待挖掘、抢救的活的历史。
老兵们不仅是历史、细节和故事,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经历了种种坎坷、磨难,这对他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百味错杂,甘苦自知。今天哪怕是最“年轻”的抗战老兵,都已是耄耋老人,记住他们,不仅要承认他们的抗战历史功绩,更应该给予其应有的待遇和照顾。
距离抗战胜利已过去70年,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虽然能看到一些当年战争留下的痕迹,但是人们却是已经远离了那个时代,如今人们所追求的东西让大家遗忘了,在70年前,有怎样的一代人为我们的国家奋斗着,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坎坷走到了今天,他们付出了多少的代价换来了今天的平安。我们都无法知道尚还健在的老兵们怀揣着怎样的一份记忆坚持活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