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家庭暴力调查报告【精彩3篇】
妇联家庭暴力调查报告 篇一
妇联家庭暴力调查报告显示:关注儿童家庭暴力,构建和谐家庭
在当今社会中,家庭是一个人们温暖的港湾,是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场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家庭暴力问题在我国依然存在,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升温趋势。为了深入了解家庭暴力的现状,妇联进行了一项家庭暴力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暴力主要集中在妇女和儿童身上。其中,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比例高于儿童,占总数的60%以上。而儿童在家庭暴力中的受害程度也不容忽视,他们不仅身心遭受伤害,还可能对家庭暴力行为形成模仿和学习。
导致家庭暴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家庭关系紧张和压力过大。调查显示,近70%的家庭暴力事件发生在夫妻关系紧张的家庭中,而家庭经济压力过大也是导致家庭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还对整个家庭和谐产生了负面影响。
针对家庭暴力问题,妇联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首先,要加强对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要加强对受害者的帮助和保护,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法律体系。此外,要加强家庭关系的疏导和调解,帮助家庭解决矛盾,构建和谐家庭环境。
妇联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关注儿童家庭暴力问题,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家庭暴力问题,为妇女和儿童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
妇联家庭暴力调查报告 篇二
妇联家庭暴力调查报告揭示:建立家庭暴力监测机制,加强预防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庭暴力问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妇联进行了一项家庭暴力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暴力在我国依然普遍存在,而且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其中,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60%以上。儿童也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他们在家庭暴力中承受了身心的伤害,甚至可能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模仿和学习。
针对家庭暴力问题,妇联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建立家庭暴力的监测机制,定期调查和统计家庭暴力的发生情况,为相关机构和社会提供参考数据。其次,加强对家庭暴力的预防教育,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和警惕性。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家庭暴力。
此外,妇联还呼吁加强对受害者的帮助和保护。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法律体系,确保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同时,加强家庭关系的疏导和调解,帮助家庭解决矛盾,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
妇联认为,解决家庭暴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同时,媒体和社会组织也应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和重视程度。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家庭暴力问题,为妇女和儿童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妇联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关注家庭暴力问题,共同努力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妇联家庭暴力调查报告 篇三
家,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温馨的字眼。而和睦、安宁的家庭关系,不仅是每个家庭成员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家庭的和谐与文明也在日渐形成,但家庭暴力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而且时有发生。家庭暴力作为一个社会公害,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而且还会破坏每个家庭的稳定和安宁,这是与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的。本人从事妇联工作以来,经常接到家庭暴力的投诉案子,我从所接触的家庭暴力案例进行综合的分析,对当前的家庭暴力基本现状、产生原因和主要对策等方面也进行客观的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和现状
**妇联余2012年9月在所辖社区开展了家庭暴力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0份,全部收回,合格率为90%。
(一)家庭暴力表现形式
(二)家庭暴力现状
从2007年以来我区妇联信访案件有50余件次,其中出现明显家庭暴力的有17件次。
1、从投诉群体来看,以无业妇女、外来妇女为多。而一般在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大工程企业单位工作的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是极少出现。
2、从年龄结构上来看,以35-55岁年龄段的妇女人群为多。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家庭也是正好处于婚姻的动荡期,很多因素造成家庭的不稳定。
3、从文化层次上来看,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学历在高中以下占81%。由于自身的修养低在家庭中处于劣势,又因为自身学历低,在处理家庭纠纷矛盾过程中缺乏一种合理的方式方法。
5、从参与者上来看,家庭暴力施暴者更宽泛,大多文化素质较低,76%只有高中以下文化水平,以个体经营者、工人居多,其中不乏无固定职业人员;但近年来高学历层次家庭中的家庭暴力也时有发生,文化素质、知识水平都较高,国家干部、公司管理人员,这些人都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文化水平,近三年的接访情况看,在虐妻的丈夫中,受过大专以上高等教育的占到了18%。
6、从影响上来看,家庭暴力使受害人产生屈辱、恐惧、无价值感等,以致兴趣减弱、胆小怕事、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同时给孩子许多负面影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整个家庭的和谐稳定,成为婚姻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
二、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
发生家庭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任何家庭暴力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只有对家庭暴力现象进行综合的分析与判断,才能够为这些受家庭暴力所害的家庭成员提供各方面的帮助。
1、历史原因
受传统的文化因素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文化对当今的家庭观念还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人们的头脑意识中,父权和夫权的思想还有很大的市场。
2、社会原因
受清官难断家务事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对家庭暴力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简单地把它归为家庭纠纷,客观上助长了家庭暴力的肆虐。
在接访中,我们发现有80%的妇女在遭遇家庭暴力时,直接报110或直接到当地派出所报案,还有的妇女到妇联寻求帮助,处理方法也只是批评教育了事,使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的实施暴力行为,而使众多受害人投诉无门。
社会舆论在法制宣传和教育方面开展得不够广泛和深入。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打老婆应该,谁也管不着,打也没人管,因此,把老婆作为发泄的工具。而妇女这个弱势群体,在遭受家庭暴力后,65%的妇女怕被人笑话、瞧不起等,使她们只能忍气吞声,不能理直气壮地寻求法律帮助。
3、经济原因
从调查的情况看,74.5%的女性在经济上没有独立性,致使其过分依赖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丈夫,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内在地决定了家庭暴力的实施。
4、妇女自身原因
家庭暴力是男性对女性人权的侵犯,由于妇女自身素质、文化水平、个性心理等原因,许多妇女在遭受家庭暴力之后,顾虑重重,屈尊忍让,遮掩,妥协,一味迁就,自身的软弱和无知、无疑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使得施暴者心理上更占优势,胆大妄为。
三、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对策与建议
(一)宣传教育
1、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我们必须注重改变传统观念、提高社会性别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长期开展普法学习和培训,举办家庭学法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面向妇女、面向家庭、面向社会,广泛宣传;通过定期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利用社区家长等教育平台以案说法,教育社区群众学法、知法、守法,不断增强反家暴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力;通过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5.15国际家庭日等节日即时进行聚焦宣传,组织文艺演出,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横幅、标语等,进行反家庭暴力法律咨询,较好地形成反对家庭暴力、鄙视施暴者的良好氛围。
2、要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我们要把反家庭暴力工作作为社区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平安家庭、文明家庭等家庭美德和和谐家庭创建工作紧密结合,并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强化对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
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婚恋观,提高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约束引发家庭暴力的不良行为。(二)救助援助服务
1、法律援助。依托各社区设立妇女法律援助站,成立维权志愿者队伍,组建妇女维权法律顾问团,开通妇女维权热线,义务宣传法律知识,为家庭暴力受害妇女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务。使家庭暴力不再是家务事,让受侵害妇女群众咨询有指导,投诉有渠道,求助有人帮。
2、经济救助。针对经济不独立的妇女选择远离家庭暴力的同时要面临就业、住所等生存问题的挑战,我们要加强对这些妇女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服务,鼓励妇女自立自强。使这些妇女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提高自我生存能力。
3、心理疏导。一方面要注重发挥社区(村)妇联组织在家庭暴力矛盾方面的调解和心理疏导作用,做到工作入家入户,对于家庭暴力问题突出的家庭,特别予以关注,发现矛盾及时化解,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遏制家庭暴力的发生。我们要通过心理咨询服务等为家庭暴力受害妇女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等服务,从而为引导阳光情绪送上心灵鸡汤。
(三)反家庭暴力工作的内涵
1、要着力提升妇女法制观念。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切实提高广大妇女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要通过社区的妇女学校,每年组织妇女维权知识培训班,使更多的妇女能够接受法律维权知识培训,切实提高维权意识。
2、要着力提升妇女平等地位。尽管市场经济条件下已出现全职太太现象,但我们仍不能忽视经济收益对妇女家庭地位的主导作用。为进一步促进社区及农村闲散妇女就业及劳动力转移,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推进家庭和谐和社会安定,我们要引导中青年妇女实现自我就业和创业。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劳动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妇女的劳动技能,并要多方协调企业和相关部门,为妇女就业创业牵线搭桥。
3、要着力提升妇女综合技能。家庭暴力有时因女方素质不高引起,因此提升妇女的综合素质,确立新时期家庭主妇的良好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妇女现代文明知识、文化基础知识、家庭教育方法、生活实用科技、健康卫生等众多领域的培训。与此同时,我们要高度关注外来妇女的培训教育,切实提高外来妇女的综合素质和家庭关系处理能力,切实增强外来家庭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