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调查报告【经典4篇】
食用菌调查报告 篇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食用菌的消费量逐渐增加。为了了解市场上常见的食用菌品种以及消费者对它们的认知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食用菌调查。本报告将对我们的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调查范围:我们在城市中的五个超市和农贸市场进行了调查,共计调查了200名消费者。
调查内容:
1. 食用菌种类:我们调查了市场上最常见的食用菌品种,包括香菇、金针菇、杏鲍菇、平菇和牛肝菌等。调查结果显示,香菇是最受欢迎的食用菌品种,占据了调查样本的30%。
2. 消费习惯:我们询问了消费者对食用菌的消费频率和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每周会购买一次食用菌,而有些人则每月购买一次。此外,烹饪是最常见的食用菌消费方式,超过8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会将食用菌用于炒菜或汤料。
3. 购买决策:我们探讨了消费者购买食用菌的决策因素。其中,品质和价格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消费者普遍认为,食用菌的新鲜度和质量对购买决策至关重要。此外,价格也是消费者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希望能够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获得合理的价格。
4. 健康认知:我们调查了消费者对食用菌的健康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认为食用菌富含营养,对身体健康有益。他们普遍认为食用菌可以增强免疫力、调节胃肠功能以及预防肿瘤等。此外,一些消费者还表示,他们选择食用菌是因为它们可以提供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
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对食用菌的需求和喜好。香菇是最受欢迎的食用菌品种,消费者普遍认为食用菌对健康有益。在购买食用菌时,消费者更加关注品质和价格。我们建议食用菌生产商和销售商应该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保持合理的价格,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食用菌调查报告 篇二
近年来,食用菌的消费趋势逐渐增加,为了了解消费者对食用菌的认知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食用菌调查。本报告将对我们的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调查范围:我们在城市中的五个超市和农贸市场进行了调查,共计调查了200名消费者。
调查内容:
1. 食用菌种类:我们调查了市场上最常见的食用菌品种,包括香菇、金针菇、杏鲍菇、平菇和牛肝菌等。调查结果显示,香菇是最受欢迎的食用菌品种,占据了调查样本的30%。
2. 消费习惯:我们询问了消费者对食用菌的消费频率和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每周会购买一次食用菌,而有些人则每月购买一次。此外,烹饪是最常见的食用菌消费方式,超过8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会将食用菌用于炒菜或汤料。
3. 购买决策:我们探讨了消费者购买食用菌的决策因素。其中,品质和价格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消费者普遍认为,食用菌的新鲜度和质量对购买决策至关重要。此外,价格也是消费者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希望能够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获得合理的价格。
4. 健康认知:我们调查了消费者对食用菌的健康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认为食用菌富含营养,对身体健康有益。他们普遍认为食用菌可以增强免疫力、调节胃肠功能以及预防肿瘤等。此外,一些消费者还表示,他们选择食用菌是因为它们可以提供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
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对食用菌的需求和喜好。香菇是最受欢迎的食用菌品种,消费者普遍认为食用菌对健康有益。在购买食用菌时,消费者更加关注品质和价格。我们建议食用菌生产商和销售商应该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保持合理的价格,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食用菌调查报告 篇三
前言
食用菌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也是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报告分析了食用菌生产、销售、价格、保鲜技术以及深加工技术等情况,结合郴州食用菌产业的现状,浅谈了几点关于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希望能为促进我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一、世界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近几年来,全球食用菌销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04年全球食用菌消费量为1,953万吨,2010年达到3143万吨,年均增长8.26%。世界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有双孢菇、香菇和平菇等。其中,双孢菇是欧、美国家的主栽品种,而香菇则在亚洲国家占主导地位。美国、荷兰、法国、西班牙等欧美国家和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是世界主要的食用菌生产大国,其中中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居世界首位。美国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品种为双孢菇,还有少量香菇、平菇等其他品种。据美国农业统计部门统计,2009-2010年产季,美国食用菌总销量为36万吨,总销售额为9.25亿美元。荷兰、法国、西班牙是欧洲的食用菌主产国,生产的主要品种均为双孢菇,2010年上述三国的产量分别达到23万吨、14吨和14万吨。日本是亚洲食用菌生产大国,主要生产品种有香菇、滑菇、金针菇、平菇、真姬菇等,2010年日本食用菌总产量约为42万吨。韩国食用菌工厂化发展很快,产量居前的品种分别为平菇、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菇等。1978年韩国食用菌产量为3万吨,2010年约为20万吨。、
二、我国食用菌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一)我国食用菌总体市场容量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食用菌栽植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真菌物种资源。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统计,全国现已查明真菌种类达1,500种以上,其中已人工驯化栽培成功的有60多种。我国不仅是食用菌生产大国,也是食用菌消费大国,所生产的食用菌绝大部分用于国内消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食用菌产量还不足10万吨,产值不足1亿元,而到2010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达到2261.8万吨,总产值达到1272.7亿元,其规模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菜、果而居第六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食用菌产业大国,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黑木耳、银耳、滑菇、灵芝等产品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食用菌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容量不断增加,食用菌产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
(二)食用菌出口情况
我国食用菌主要是国内消费,出口量不大,但2003年至2008年我国食用菌出口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年均增长9.53%。近几年来,因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食用菌出口量有所回落。2010年出口量为49万吨,创汇17.5亿美元,食用菌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为2.23%。
(三)我国食用菌产业主要生产区域
我国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遍及大江南北,从南到北,从山区到平原,食用菌产业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食用菌区域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结果表明,产量超百万吨的省有山东、江苏、河南、福建、河北、四川、黑龙江等7省,占全国总产的63%;50-100万吨的有广东、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广西、辽宁、吉林、安徽等9省。这16省的产量占全国总产的93.8%。
三、食用菌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一)传统五菇三耳
香菇:2011年,香菇的价格在不同的栽培方式和不同时期和区域差异较大。大棚反季节香菇,比传统栽培香菇在价格上高出约15%左右。2010年香菇栽培数量有所减少,2011年出口货源也相应减少,香菇干品收购每千克的价格在往常收购基础上高出5~8元,出口规格菇收购价每千克在部分地区达42元左右。
草菇:草菇由于产区有限,生物转化率较低。市场价格在2011年相对平稳,只是节假日期间,受需求量增大的影响,高于平常价格。草菇全国年均价格在10元左右徘徊,节假日期间一般维持在15~16元。
金针菇:作为常见的菇品,金针菇近年供应量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特别是金针菇适宜工厂化的特性,导致金针菇在部分地区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鲜品价格与一般蔬菜价格持平,全国年均价4元左右。但是绿色无公害养殖方式培育的金针菇特别是白金针菇依然维持在较高的价格水平,比常规栽培的价格要高出约2倍左右。
平菇:平菇是菇品中供应量明显高于需求量的一个食用菌品种。近年来,平菇价格一直是菇品中价格最低的一个品种。2011年平菇全国市场价格一直在每千克1.2~2元之间浮动。
凤尾菇:凤尾菇因其特性,一直是酒楼饭店菜谱和食客中较受欢迎的一个品种,凤尾菇鲜品在消费市场中的需求远远大于干品需求,干鲜品利润差异不大,所以凤尾菇加工品及干品极少。2011年全国均价每千克售价8元左右。
黑木耳:2011年黑木耳出口内销销量同比增加13%左右,价格稳定在每千克干品36~46元,小朵形、色黑、质脆的品种市场价格和利润空间都比较大,而黄褐色或红褐色的大叶品种市场则受欢迎程度不高,木耳鲜品的价格主要维持在5元左右上下波动,波动幅度在2元左右。
银耳:2011年银耳市场销量持平,银耳价格出现南高北低的态势,北京新发地均价70元/公斤,呼伦贝尔均价达到80元/公斤,北方地区辽宁价格最低,也达到60元/公斤。南方大部分地区则维持在42元/公斤左右。广东东莞银耳跌幅最大,由最高价100元/公斤下跌至56元/公斤。银耳每千克干品产地收购价变化不大,一直稳定在20~26元,国内主要地区银耳价格集中在55-65元/公斤,目前市场均价58元/公斤。
毛木耳:2011年毛木耳每千克鲜品全国均价在2~3元,干品则在10~14元区间范围内波动,由于毛木耳容易栽培,产量高,价位与蔬菜接近,受欢迎程度也比较高。
(二)新兴的10种菇品价格
白灵菇:白灵菇属于低温型菇类,产区限于北方,市场仍处于供求不平衡态势。2011年国内主要地区白灵菇价格集中在10-16.4元/公斤,地区间的差距差价缩小。
杏鲍菇:是秋冬主栽品种,从南到北秋冬均适生产,近年被白灵菇冲击,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国内多数地区杏鲍菇市场价格走势平稳,价格基本维持在每千克鲜品8~10元,价格波动幅度在1.0-2.0元/公斤。
茶薪菇:国内主要地区茶树菇鲜品价格集中在8-12.6元/公斤,鲜品消费市场仍处于升温,产区不断扩延,2011年秋冬产量将同比增加23%,干品价格每千克保持在32~48元区间范围内浮动,节假日前后波动幅度较大,一般波动幅度在每千克4~5元左右。
鸡腿菇:2011年鸡腿菇价格基本平稳,但地区间差价较大,在同期不同地区差价达三倍之多。从全年价格统计情况看,鸡腿菇每千克鲜品为8元左右,干品28~35元,尽管地区间差价较大,但鸡腿菇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大,收益明显。
大球盖菇:口感好,加工盐渍品市场受欢迎,但是目前仍没有形成大规模栽培,2011年价格维持在均价每千克鲜菇12元左右,地区之间价格差异较大,差价幅度最高可达五倍之多。
滑子菇:市场逐步扩展,盐渍品销往全国市场每千克16~18元。滑子菇市场价格呈现稳中有升的局面,其涨幅度在1.0-1.5元/公斤,国内主要地区滑子菇价格集中在14-15元/公斤。
金顶蘑:又名黄金菇、玉皇蘑、榆黄蘑。产区不普及,市场缺货,每千克鲜品区间在5~6元。
黄落伞:因其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和效果,黄落伞消费呈现逐年扩大趋势。市场售价每千克在40元左右浮动,干品价格则在110~120之间波动,市场较为稳定。
真姬菇:也被称为蟹味菇,每千克鲜品收购价10~12元,零售价格30元左右。
灰树花:又名粟蘑,灰树花2011年每千克价格约在30~35元,在不同时期有3元左右的浮动。
(三)野生菇菌六奇珍
松茸:国际市场活跃,供不应求,每千克鲜品收购价60~160元不等,主要保鲜出口,市场价格较高。
牛肝菌:天然珍稀菇品,鲜菇收购价每千克15~16元,可切片加工成干品,每千克收购价70~80元。
红菇:东南亚市场热销,主要是干品,河南、福建、四川产区正红菇收购价每千克80~120元,货源紧缺。
鸡枞菌:风味清甜营养丰富,市场奇缺,每千克鲜菇收购价12~18元,加工盐渍品每千克26~30元。
虎掌菌:肉质柔软,风味独特,成为菜馆不可多得山珍,每千克鲜菇12~15元,加工盐渍品25~28元。
绣球菌:干品每千克150~200元。
四、食用菌行业主要技术
食用菌是继植物性、动物性食品之后的第三类食品菌物性食品,其味道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被世界公认为健康食品。食用菌具有含水高、组织脆嫩,在采收和贮运过程中极易造成损伤,引起变色、变质或腐烂等特点,加强实用型的食用菌贮藏保鲜和高技术含量的深加工技术研究和开发已成为食用菌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食用菌栽培技术
我国从事现代栽培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2年,我国在国际上首先人工驯化栽培猴头和银耳取得成功。70年代初,木耳、香菇、银耳的纯菌种生产的制种技术获得突破,并广泛用于栽培。70年代中期,我国发明了香菇袋料栽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了双孢蘑菇堆料二次发酵技术。80年代实现了平菇、凤尾菇、滑菇、金针菇毛木耳的袋料栽培。随后,我国食用菌栽培技术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先后在灰树花、鸡腿菇、杨树菇、长根菇等10余个品种的人工栽培技术上获得成功,极大地丰富了人工栽培食用菌的种类,使我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迅速上升。
(二)食用菌保鲜技术
由于食用菌含水量高、组织脆嫩,在采收和贮运过程中极易造成损伤,引起变色、变质或腐烂,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因此严重地制约了食用菌的生产。为了减少损失,调节、丰富食用菌的市场供应,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提高食用菌产业的效益,大力推行实用型的食用菌保鲜贮藏和深加工技术显得日趋重要。生产中常用的保鲜方法有辐射保鲜法、冷藏保鲜法、休眠保鲜法、气调贮藏保鲜法、硅窗袋保鲜法、化学药剂保鲜法等,上述方法各有其自身的优点。
一是辐射保鲜法。对防止开伞、保持质地、抑制呼吸和微生物繁殖有较好的效果,缺点是对色泽维持的效果不理想。
二是冷库保鲜法。采收的鲜菇经整理后,放入筐中,用多层湿纱布或麻袋片覆盖。阴凉处放缸,缸内盛有少量清水,水上放置木架,将筐放于木架上,再用薄膜封闭缸口。
三是休眠保鲜法。采收后于25摄氏度以上室内放置3-5小时,使其旺盛呼吸,然后再于0摄氏度左右的冷库中静置处理12小时左右,20摄氏度左右保鲜期约为4-5天。
四是气调贮藏保鲜法。以纸袋包装,加上天然去异味剂,在5℃左右条件下贮藏,可保持蘑菇15天基本无褐变。该技术使用简便,适用于农村生产条件下的食用菌保鲜,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五是硅窗袋保鲜法。将硅橡按比例地镶嵌在塑料包装袋壁,就形成了具有保鲜作用的硅窗保鲜袋。该塑料袋能依靠硅窗自动调节袋内氧与二氧化碳的比例。从而达到使鲜菇安全贮藏的目的。
六是化学保鲜法。化学保鲜就是利用化学物质来抑制食用菌的呼吸强度,并防止腐败性微生物的活动。食用菌化学保鲜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保鲜程度高等优点。
(三)食用菌深加工技术
食用菌食品多为传统的干鲜品和盐渍品,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改变目前食用菌产业所面临的困境,需要认真探索、深入研究食用菌的化学组成、物化性质和贮藏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为食用菌的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加强深入研究食用菌深加工新技术和各种食用菌的活性功能成分,为开发食用菌药用价值打下基础;加强食用菌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是现场在线快速检测技术,为食用菌产业无公害和有机食品生产建立起良好的技术支撑平台;构建食用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HACCP质量体系,努力提高食品安全控制的能力,保障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给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更美好的前景。
一是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发酵工程属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范畴,是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它在食用菌功能性食品开发中已得到深入研究和广泛的应用。食用菌研究人员认为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比传统的食用菌生产方式有明显的优越性,在液体深层培养中,菌丝细胞能在反应器内最适的环境下生长,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代谢废气又能及时排放,因此新陈代谢旺盛,菌丝生长分裂迅速,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菌丝体和特定代谢产物。深层培养食用菌生产的菌丝体营养价值高,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均超过了子实体。因此,进行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研究,找出食用菌悬浮培养规律,可以用于食用菌功能性食品的有效生产。
二是超细粉体技术。目前国外对粒径小于3m的粉体称为超细粉体,超细粉体通常又分为微米级、亚微米级和纳米级粉体。超细粉体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食用菌子实体、菌丝体干品、浸提物精粉和多糖粉经超细化后,粉体表面积增大,使食用菌功能因子的利用率、吸收率和疗效得到提高。食用菌经超细化后,不但在内服上能提高利用率、吸收率和疗效,在外用上还可扩大其疗效,如防脱发、促生发、护肤祛斑作用。
三是微胶囊技术。微胶囊技术是用成膜材料将三态物质包覆使之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形成的大小在微米和毫米之间的
微小粒子叫微胶囊。胶囊内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灵芝等食用菌精粉的功能因子中的三萜类,味道极苦,经微胶囊包覆后,即起到掩盖不良味道的作用。食用菌的功能因子,用亲水性半透性壁材包覆后,可使食用菌的功能因子通过微胶囊技术起到缓释的作用,达到长效的目的。目前,利用微生物为原料制备微胶囊技术,已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实际的应用。
四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已得到较快发展的高新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下,所具有的优良溶剂特性来分离固相或液相混合物,最终达到提纯目的。该技术可以较好地避免传统食用菌在提取过程中的缺陷。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可将萃取、分离(精制)和去除溶剂等多个过程合为一体,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率,并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食用菌中的功能因子可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从精粉中提纯三萜类活性成份。食用菌中的多糖类活性成分,因极性较大,单用纯二氧化碳提取效果不佳,需与提携剂并用,才可把多糖中具有活性的多糖成分提纯出来。
五、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食用菌产业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保证安全,食用菌生产开始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特色菇业、生态菇业、休闲菇业和保健菇业等多元化发展成为食用菌产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一)特色菇业
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市场和技术等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引进或开发12个适合当地发展名优珍稀品种,实施产业化开发,形成从菌种生产、商品菇种植、病虫害防治、产品包装和加工等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并组建科技、信息以及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和远销组织等为一体的服务体系,最终形成规模特色。
(二)生态菇业
无公害种植技术,把保护菇业资源与环境和菇类产品的卫生安全融为一体,最终实现菇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加入WTO后,必须发展生态菇业技术,只有实现无公害种植,才能生产出安全的菇类产品,这样,我们的菇类产品就更易打入国际市场。
(三)休闲菇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假日增多,人们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对菇类产品的需求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食用,而且要满足休闲度假,美化环境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应将菇产业种植生产与旅游观光、采摘自食、观赏、盆景等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建立一批环境优美的休闲菇业基地,通过食用菌观光旅游,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了解一些菇业基本知识,欣赏购买新特菇菌,采摘鲜菇菌子实体,体会一下收获的喜悦。与之相关的设施菇业,盆景制作技术,珍稀品种栽培技术和配套相关产品开发技术将得到发展,成为菇产业中的一项新型产业。
(四)保健菇业
食用菌目前主要用于菜肴,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誉称为山珍。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健类的菇产品越发偏爱,把食用菌所具有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糖成分等渗透到各种糖果中,或把食用菌直接制成风味食品,使消费者在食用这些产品时,一方面获得美味享受,一方面又获得食用菌提供的营养和免疫保健功能。如木耳糖、香菇笋豆、油浸金针菇、蜜银耳、菇类豆酱等。另外,食用菌还有经过精加工的口服型和外用型的美容制品以及灵芝胶囊、菇菌片、密环菌片、云芝多糖片、健肝片、舒筋散、云芝肝肽等产品。
总之,食用菌产业发展要在产品结构上,发展优势产品,开发珍稀品种;在生产技术上,向机械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在生产经营上,坚持走精深加工的道路,开发保健食品,提高综合效益;在产品流通上,发展专业批发市场,在大中城市建立配送中心和连锁店,使小包装鲜菇直接进入超市柜台。在食用菌消费上,努力宣传食用菌文化,食用菌产品已作为健康、时尚食品摆上家庭餐桌。
六、郴州市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郴州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郴州食用菌企业发展达到百余家,年总产量20多万吨,总销售额约10亿元。郴州安仁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郴州开发的天扶品牌获食用菌产品金奖,清生品牌获食用菌优质产品奖。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郴州的特色产业之一。
食用菌调查报告 篇四
近年来,我县立足资源优势,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建设原料基地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无公害生产为方向,面向市场需求,整合多方力量,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
一、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规模化基地基本形成
基地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我们按照在最适宜地区生产最好的产品、用最低成本生产最多的产品、用最少投入发挥最大效益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去年,全县发展袋料菇230万袋、黑木耳1260万棒、竹荪5500亩。建成100亩以上段木密植黑木耳示范场3个,50亩以上竹荪示范园4个,10万袋以上的香菇示范场5个。形成了骑马乡等2个竹荪专业乡,里坪等4个专业村;板桥乡等7个黑木耳专业乡,红旗村等9个专业村;营盘等5个香菇专业乡,黄水村等5个专业村。培植2亩以上竹荪大户560户、2万根棒以上段木密植黑木耳大户102户。全县实现袋料菇230吨、黑木耳945吨、竹荪300吨,食用菌产值达8208万元,利润4104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95元。山珍之最在青川,黑木耳种植规模已进入全国十强县,建成了全国森林蔬菜八强县和食用菌示XX县、生态农业试点县。今年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目前袋料香菇已备料404万袋,新增黑木耳1072万棒、达到2060万棒,竹荪3294亩,预计年底,全县可实现袋料香菇404吨,黑木耳1500吨,竹荪165吨,食用菌产值达10560万元,利润528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51元。
(二)标准化生产全面实现
品牌是产品通向市场的通行证,打造农产品品牌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的过程。我县以标准化生产为方向,着力打造特色品牌。目前,36个乡镇的黑木耳全部通过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黑木耳获第二届西博会金奖,香菇、竹荪获第二届西博会优质奖。青川黑木耳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天马牌商标被省工商局认定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天马牌黑木耳被省政府授予 四川名牌。
(三)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
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县紧紧围绕黑木耳、香菇、竹荪等主导产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目前,已培育食用菌类龙头企业3家,其中川珍实业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龙头企业,去年,产值达6500万元,今年,可进入亿元企业行列。青川农友食用菌开发公司和林源公司正在申报为市级龙头企业。成立食用菌总协会3家、分协会9家、支协会28家,形成了公司+协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龙头企业和协会带动基地农户人均增收350元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理清思路谋发展
青川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森林覆盖率达68.7%,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立体气候十分明显,黑木耳、竹荪、香菇等食用菌品质独特,素有山珍之最在青川的美誉。近年来,我们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生态立县、产业XX县、工业强县、和谐XX县的总体思路,把XX县的产业放在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上,提出了打生态牌、念科技经、走特色路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思路,采取有力措施,整合力量推进,食用菌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围绕资源抓规划
青川有十分丰富的山林资源,有林地330万亩,森林210万亩,活立木储量为1335万立方米,人均林地15亩,是四川省林业基地县。全县有优质青冈林70万亩,其中进入投产期的有60万亩,年可轮伐成林面积8万亩,年可栽培段木黑木耳3000万根。陕西宁强、甘肃XX县等周边县区有大量的耳林资源待开发,如何让这些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如何让周边市县的资源为我所用?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按照林、菌、禽、板、肥的生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确立了两江一河的食用菌产业带:即青竹江流域千吨黑木耳、白龙湖库区万亩竹荪、乔庄河流域百万袋香菇产业带。
(三)依靠科技增效益
一是积极开展科技联姻。聘请了四川省农科院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姜邻为总顾问,与川农大、省农科院菌研中心等科技院所开展校县合作,与湖北省XX市真菌研究所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共有10余专家教授长年指导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二是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全县先后建立了食用菌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配备了36名科技副乡长、202名科技村干部,建立了板桥等7个食用菌科技成果推广示范乡镇、川珍等3个食用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形成纵横交织的食用菌科技成果转化网络。三是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全县每年都要引进1至2个食用菌新品种和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筛选、推广,先后引进推广了长裙竹荪1、短裙竹荪d30、香菇939、黑木耳139、916、新科等新品种。成功探索并推广青冈树综合开发利用技术,黑木耳单产净增3倍,每年节约成本560万元。探索并推广玉米套种长裙长竹荪新技术,不仅玉米不减产,每亩比单种玉米净增收入4000元。菌料还田还可培肥地力,实现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优化了产业结构,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目前,全县食用菌技术覆盖面积达90%以上,农户的培训面达85%以上。四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我县大力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积极制定实施黑木耳、竹荪等4个食用菌产业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严格产地环境监测和农用物资的监督管理,禁止使用和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重金属超标的化肥,提高了食用菌产品质量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培育龙头壮产业
食用菌产业化的关键是龙头企业。我们按照引进培育大型企业,扶持发展中型企业、整顿规范小型企业的原则,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化经营,努力构建山珍大产业的格局。一是强化招商引龙头。千方百计抓食用菌项目的包装、推介,在北京成功召开了黑木耳新闻发布会,积极宣传推介黑木耳等食用菌资源。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工作,积极引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培育引进了浙江食用菌加工企业落户青川。二是制定政策扶龙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在用地、用电、用水、用气、行政事业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在资金、运输等方面加大协调支持力度,使龙头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强。三是加大投入壮龙头。2015年县财政投入86万元、协调贷款1000万元、争取项目资金270万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川珍等3家龙头企业去年内完成了技改扩能,新研发产品3个,新增生产能力1360吨,新增产值4700万元。四是做活做好专业协会。按照不下指标任务,不搞一哄而上,不拔苗助长,不定条条框框,不搞固定模式的五不要求,规范食用菌专业协会2家、新建1家。2015年,我县为食用菌协会投入财政补助资金达到20万元,支持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如骑马竹荪协会会员人均增收470元,比普通农户人均增收高310元。五是培育产业大户。近年来,共培育食用菌产业大户662户,壮大了产业,带动了农户。如食用菌业主高建勇,去年投入60多万元,在板桥乡上马坊村建立40亩段木密植集约化栽培黑木耳示范园,耳棒达到20万根,在他的带动下,板桥乡有216户农户发展段木密植集约化栽培黑木耳,占地400亩,耳棒达到230万根,全乡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052元。
(五)创新机制增活力
一是创新产业推进机制。成立了食用菌产业推进办公室,配备专业技术人员5名。坚持县级领导挂联食用菌产业,部门划片帮扶食用菌产业,形成了部门围绕产业转、乡镇职能围绕产业建、农民围绕产业干的产业运行新格局。二是创新激励机制。2015年县本级财政拿出专项资金62万元对川珍公司盐渍黑木耳生产线、青川农友食用菌开发公司等3家龙头企业实行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投入58万元对种植大户(业主)直补,较好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有效地拉动了产业发展。全县新增食用菌加工能力360吨,新增产值1770万元,大户带动农户2370户,新增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2600亩。三是创新投入机制。按照企业投一点、民间筹一点、银行贷一点、财政扶一点的办法,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全年共打捆项目资金300多万元用于食用菌产业发展。坚持把信用乡、村建设作为解决投入的重要抓手,建成信用乡镇10个,信用村100个。信用农户达到51280户,信用贷款总额达到2.3亿,解决了农户产业培植自身投入不足的瓶颈问题。四是创新督查、考核机制。改变过去对乡镇、部门各项指标全面考核的办法,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优势资源乡镇突出食用菌产业发展重点,对相关部门突出项目争取、招商引资、服务食用菌产业三个重点,严格考核,实行未完成倒扣分办法,有效的激发了各级各部门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
(一)食用菌生产原料资源利用不充分。每年生产段木密植黑木耳产生的枝丫可作为袋料香菇或长裙竹荪栽培原料,但事实上大部分枝丫被作为燃料使用或滞留山林被腐烂。
(二)耳林资源保护不力。耳林资源是生产段木密植黑木耳的最佳原料,应得到有效保护,但目前乱采滥伐现象突出,用耳林树烧炭行为屡禁不止。
(三)食用菌菌市场管理松散。一是现在市面上出售的菌种均无标识;二是菌种生产经营企业生产条件参差不齐,按照国家《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管理办法》执行的力度不够。
四、建议
(一)加强国家《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
(二)加强食用菌生产原料资源的培植,保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将耳林资源纳入限额采伐管理,防止过度采伐,造成黑木耳产业委缩,同时加强资源保护,杜绝将耳林资源挪作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