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调查报告四篇【精选3篇】
学生调查报告四篇 篇一:学生对线上学习的看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线上学习成为了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新方式。为了了解学生对线上学习的看法,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首先,我们调查了学生对线上学习的喜好程度。结果显示,有60%的学生表示喜欢线上学习,主要原因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主学习,不受固定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此外,线上学习资源丰富,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参与在线讨论以及做在线作业等方式进行学习,这也是学生们喜欢线上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对线上学习表示不太喜欢。其中,有20%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缺乏面对面的互动,无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实时交流和讨论,影响了学习效果。此外,还有10%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容易分散注意力,缺乏学习的纪律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接下来,我们调查了学生对线上学习的学习成效的看法。结果显示,有50%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对他们的学习成效有积极的影响。这些学生认为线上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然而,也有30%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对学习成效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认为线上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一样,只是一个学习的方式不同而已。
最后,我们调查了学生对线上学习的改进意见。大部分学生希望在线上学习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例如在线讨论和小组活动,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此外,也有学生希望线上学习平台能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以方便他们的学习。
综上所述,学生对线上学习的看法存在差异。尽管有部分学生对线上学习持负面态度,但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线上学习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了提高线上学习的效果,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线上学习的优势,加强互动和合作,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学生调查报告四篇 篇二:学生对校园餐饮服务的评价
校园餐饮服务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了解学生对校园餐饮服务的评价,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首先,我们调查了学生对校园餐饮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显示,有40%的学生表示对校园餐饮服务比较满意,他们认为食品质量好,价格合理,服务态度良好。然而,也有30%的学生对校园餐饮服务表示不太满意,他们认为食品质量一般,价格偏高,服务态度不够友好。另外,还有30%的学生对校园餐饮服务没有明确的评价,他们认为校园餐饮服务和其他地方的餐饮服务差别不大。
接下来,我们调查了学生对校园餐饮服务的改进意见。大部分学生希望校园餐饮服务能提供更多的菜品选择,以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此外,还有学生希望校园餐饮服务能提供更多的健康饮食选项,如蔬菜沙拉、水果等,以促进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另外,也有学生希望校园餐饮服务能提供更多的优惠和折扣,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最后,我们调查了学生对校园餐饮服务的消费频率。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每周都会在校园餐饮服务中消费,他们认为校园餐饮服务方便快捷,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然而,也有部分学生每周只在校园餐饮服务中消费一两次,他们认为校园餐饮服务的食品质量和价格不够吸引人。
综上所述,学生对校园餐饮服务的评价存在差异。为了提高校园餐饮服务的质量,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多的菜品选择和健康饮食选项,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经济负担,提供更多的优惠和折扣。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对校园餐饮服务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学生调查报告四篇 篇三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4篇,欢迎大家分享。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与利用方面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而大学生健康、高雅、有益的休闲, 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 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群体的休闲选择和价值取向。休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从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对社会的态度, 反映出其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因此我们对此展开了调查。
(二)研究目的: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大学生如何利用课余时间以及他们对课余休闲生活所持的态度和阻碍学生选择休闲方式的因素有哪些,为解决大学生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同学们选择更好的休闲生活提供一个依据。
(三)研究内容:
1.问卷设计
问卷分别设计了性别、年纪、主要的休闲方式、休闲活动的目的、休闲活动的影响因素、休闲活动对自己的影响因素、休闲娱乐的频率、觉得自己的课余时间是否足够等问题。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大学生
(2)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问卷通过互联网发放及回收。
(3)研究方法。课题问卷统计方式采取数据与总调查人数百分比的方式,以及分类统计方式。
二、关于大学生休闲方式的概述
对于休闲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一般认为休闲是人们摆脱生产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从语义上讲,汉语中的休闲包含两层含义:休,停止劳动,休假,休息;闲,闲适,悠闲的状态。
大学生休闲活动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求学时期,在闲暇时间里所从事的除了完成作业、个人事务及满足生理需求的各种活动。我们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休闲行为总体特征表现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从众性与时尚性(这一点在女性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休闲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延伸性学习活动
学习专业性知识,阅读课外书籍,进行科学实验,参加辅导班与培训班、选修课、学术专题讲座、座谈会、研讨会、参观艺术展及博物馆等。部分大学生继续从事与专业学习有关的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文化素质,提升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2社会实践活动
家政服务、勤工俭学、公益活动、公司兼职等。这类活动已经不再仅仅是家庭困难的学生所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通过此种活动,熟悉社会、追求独立、拓展能力,为未来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3娱乐休养活动
户外漫步、逛公园、旅游、野炊、跳舞、唱卡拉OK、观赏影视等。在闲适与轻松中,大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与舒展,人际关系更加融洽,陶冶情操。
4体育健身活动
球类活动、舞蹈、体操、武术、气功、滑翔、冲浪、蹦极与美容等。体育休闲与大学生的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个性相吻合,受到普遍青睐。在体育休闲活动中,大学生能够展现活力,结交朋友,强身健体,平衡心态,回归自然。
5社团活动
由各种大学生社团组织,主要有文化、运动、科技、艺术和社会交往等活动。这类活动能够提供一种有益的环境和氛围,激发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大学生潜能,让大学生自由意志得到发挥,不断超越自我。
6消极活动
睡觉、侃大山、打牌、逛街、沉迷网络、看黄碟、酗酒、放纵自我、甚至违法犯罪等。这部分学生对休闲时间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跟着感觉走,从事休闲活动只是为了消磨过多的闲暇时间与过剩的精力。
不同的休闲方式有着不同的结果。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它包括对智能、体能的调节和生理、心理机能的锻炼。相反,不科学,不合理的休闲方式,则会影响自身的学业和加重身体负担,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倡导健康积极的休闲方式。
大学生的休闲方式,精彩纷呈,现代大学生热衷于上网,看书,听音乐,看电影或电视等室内活动亦或是旅游等户外活动。
休闲活动的有多种,如何进行休闲活动,也是当代大学生当前面临的问题。合理规划休闲活动,需要大学生充分认识休闲。
三、大学生课余时间休闲方式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总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2份,其中男生57份,女生95份。
(一) 休闲类型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休闲活动的内容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中男生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有看书,上网玩游戏,浏览新闻,体育运动,听音乐,看电影。女生中比重较大的有看书,听音乐,看电影,逛街购物,上网浏览新闻。相比而言,女生更倾向于娱乐消遣。
现今,网络休闲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随着网络遍布全球世界的同时,与其相关的活动方式越来越占据学生的休闲时间,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等等,渐渐成为大多数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项休闲娱乐方式。有的甚至沉溺于其中。相比而言,女生上网更多的是网络社交,各种聊天,而男生更多的是网络游戏。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上网所占比重相当大,说明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上网方面。在“一般情况下,您上网时都做些什么?”的问题中52%的人看电影,听音乐,28%的人浏览新闻,通过网络学习,12.0%的人玩游戏,8%的人聊天。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还是能够比较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当然也有一些同学是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
(二) 休闲娱乐时间
在“您平均每天的娱乐时间有多长?”的问题中,60%的人每天的娱乐时间为2~4h,16%的人每天的娱乐时间为少于2h,12%的人每天的娱乐时间为4~6h,12%的人每天的娱乐时间为6h以上。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娱乐时间还是比较长的。
在“您一个月去几次休闲场所?”的问题中, 16%的人不去休闲场所,32%的人一个月去休闲场所的次数不固定,28%的人一个月去2~4次休闲场所,16%的人一个月去1次休闲场所,,8%的人去4次以上休闲场所。从数据来看,大多数人每个月去的次数平均为2次,不算多也不算少。
(三) 休闲活动的目的
调节身心
消磨时光
增长见识
从“您进行娱乐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多选)”这道题的调查来看,大学生的休闲目的有:76﹪的人选择调节身心,64﹪的人是为了增长见识,64﹪的人主要是为了消磨时光,36﹪的人是为了增进同学感情,也有20﹪是为了锻炼身体,还有24﹪的人的休闲是为了达到其他目的。经过总结分析,休闲活动动机可以分为①健康动机: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②松弛目的:放松再学习,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和自身状况;③娱乐动机:消磨时间,寻求发泄;④交往动机:交友,增进了解,增强巩固友谊⑤成就动机:拓展知识面,增长见识,培养能力。
(四) 影响休闲活动的因素
在“您觉得是什么因素影响你选择休闲?(多选)”的问题中,60﹪的人认为制约休闲的因素是经济因素,80﹪的人认为与个人兴趣爱好有关,60﹪的人认为与时间有关,56﹪的人认为与交通便利程度有关,56﹪的人觉得与休闲地点环境与设施质量有关,还有40﹪的人认为与安全情况有关,以及15%的人认为与网络传媒有关。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休闲质量的高低直接受经济因素,个人因素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休闲活动的高消费性和独立性。这也说明了大学生选择休闲活动方式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和经济状况,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达到休闲目的,增进同学间感情锻炼身体其他。
(五) 休闲娱乐经费
大学生还属于消费者,还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父母。因此生活费没有很大的结余,从而在娱乐活动方面所花的钱并不是很多。在“您每月娱乐的消费大概是多少?”的问题中,64%的人每月娱乐消费在101~300元之间,24%的人每月娱乐消费在100元以下。12%的人每月娱乐消费在301~500元之间,高于500的人所占比例较小。
(六) 休闲效果
休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工作以外参加的一些自己感兴趣且能够放松身心的活动。那么在休闲过后,大学生生活都得到了怎样的改善呢?调查显示,48﹪的人身心得到了放松,44﹪的人增加了自己的见识,敢于在人前表现自己,8%的人增进了与同学间的情谊,至于认为休闲对之没有影响,或者认为休闲花费过多时间,影响正常学习的比例较少。这说明了,适当的休闲娱乐是必须的。
四、当代大学生休闲状况的特点分析
经过以上多大学生休闲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休闲状况是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休闲时间充裕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业负担减轻了,闲暇时间也多了,视野也变宽了,校园生活也更丰富多了。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体现了休闲时间充裕这一特点。每天有3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各种不同方式休闲娱乐活动。
2、休闲取向多样化
大学生的休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追求物质上的,又有追求精神上层面上的愉悦。主要休闲活动有:逛街,勤工俭学,聊天社交,看书,听音乐,看电影,体育活动,旅游,上网,网络游戏,打牌等娱乐游戏,闲聊,唱K泡吧以及其他活动。
3、大学生的休闲质量偏低
虽然大学生都热衷于休闲,对自己的休闲生活有高的追求,但是限于经济,学校氛围,校内外设施,学业负担,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休闲娱乐状况有待改善。
4、消费观较成熟
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人家庭条件的不同,能够用于休闲娱乐的开销也不同。但是大部分人的开销都较合理,有了比较成熟的消费观。虽然如此,因为上大学后可支配自由时间和金钱的增多,也有不少人人娱乐花费很大,并不合理。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一、 大学生班集体意识现状及分析
调查采用问卷与访谈结合的办法,发出44份调查表,收回有效问卷41份,问卷有效率100%。分析结论如下。
(一)
1、集体主义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
(
1)在对班集体的认知上,集体主义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
76%的学生认为大学集体是温暖的家,心灵的归属,有10%的学生认为集体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另有14%的学生不清楚大学对于他意味着什么。这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能将集体置于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将大学集体看的很淡。
(
2)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认同。
40%的学生认为大学能给自己带来温暖,32%的学生认为大学能给自己带来热闹,21%的学生觉得大学能给自己带来荣誉,仅有7%的学生认为大学给自己带来了麻烦和束缚。大学生在集体中,大多数恩能够生活的比较开心,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舒心,仅有少部分无法正常融入集体当中,这说明,集体带给学生的多是积极的影响,而学生对这种影响给予了正面的认知与反馈。例如:
学生对班级开展班级活动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认为根本没必要看站班级活动。
2. 大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目的
在调查的41为大学生中,只有14位同学选择了参加班级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树立班级形象,而选择活动本身意义的同学有2位,还有5位同学觉得参加班级活动是为了好玩。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班级的凝聚力,而是取决于活动本身对自己是否有益。
3. 不想参加班级活动的原因
抽取问卷中的第17题:你不想参加班集体活动的原因是?(选项后的数据是该选项被选择的次数)A. 活动太无聊 9 B.有事要忙,没空参加 30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D.对自己没有帮助 1 E. 其他 1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不想参加班级活动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自己有事要忙,没有时间参加,大多数学生是因为这一方面的原因不想参加班级活动;第二个方面是活动本身的原因,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班级活动太无聊;第三个方面是认为班级活动对自己没有帮助,这是极少数人的原因。
大学生对班级活动的参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班的班级凝聚力。在班级活动中,能更好的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情感沟通,让班级更加和谐,也让班级成员有一种集体认同感。但是从这份问卷中也可以看出,当今的大学生对班级开展的活动,是有选择的参加,大多数人
更愿意参加那些有意义的班级活动或者是对自己有益的班级活动。所以要提高班级活动的参与度,必须提高班级活动的质量。(三)班级管理模式及参与度
班级是高校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事务与每一位同学息息相关,每一位同学都应尽量参与其中,为班级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学生的班级意识主要体现在对班级事务决策以及班级管理方面的参与度。
(一)班级事务决策
1.63.4%的同学会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可见这部分同学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决策,关心班级的发展,为班级的进步献计献策,这是班级意识强烈的一种表现。我们要明确知道,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班级的发展与个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们要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
2. 还有很多同学对班级事务不闻不问,或是持观望态度,这是对班级不负责任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由当前大学生的突出特点引起的,现在的大学生想法多,实践少,集体意识淡漠。很多学生对班级的民主管理更是懒得参与,认为这是“为他人做嫁衣”的“赔本买卖”。加之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中庸”、“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思想的消极影响,一些原本积极参与班级事务民主管理的学生也因怕被同学说三道四而畏缩不前,甚至采取置身事外的态度。
此外,我们还分析了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如班内有12.2%的同学会积极参加班内事务的讨论,有56.1%的同学是比较积极地参加讨论,这部分同学认为他们在班级决策中扮演了参与者或是助手的角色,能够为班级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有37.1%的同学讨论活动持一般态度,这些同学中有一部分认为自己扮演了观众的角色,并没有为班级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是这个班级中没有同学会不积极参加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结果,说明大家都有比较好的班级意识。
(二)班级管理模式
大学的班级都是由学生直接管理的,少数情况下会有班主任的指导性参与,这体现了高校班级管理相对民主的特点,尤其是允许学生轮流当值管理,这在很大成度上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学生的民主管理应当走在整个社会的前列。作为身兼民主管理主体之一和被管理对象双重角色的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更自觉、更主动,民主参与热情更高,他们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管理班级的必然性。同时每个同学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是学生具有班级意识的体现。由此可知,该班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具有很强的班级意识。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该班的班级管理模式属于学生管理的民主模式,理论上应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管理模式,但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仅有10%的学生非常满意这种模式,66%的学生比较满意,还有7%的同学不满意这种模式。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结果呢?
首先,在高校中,班级事务民主管理理应重视学生民主参与精神的培养和民主决策过程的体现。
但因受我国传统文化和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多有一种思维定势:管理就是如何顺利处理行政事务,提起民主就容易和自由、无序划等号,因此真正的民主很难实现。
其次,班团委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班团委是学生参与班级事务民主管理的最主要形式,应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对班级事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很多班级的班团委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班团委干部应该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参加班级的管理工作,让所有人对班级事务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班级意识与班级荣誉感。
(四)人际关系
对于大学生而言,人际交往对学习、生活和健康都有很大的意义。大家在大学生活的交往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许多的问题。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氛围中,应该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加强人际交往,是每个大学生都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
大学生在与班级成员的相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很注意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常能考虑他人的感受,并且他们认为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但是也应该看到少部分学生认为班级同学的关系不太热情,或者觉得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根本无所谓。
2. 少部分学生不合群的原因
(
1)心理闭锁。主要表现在对同学不信任,在自己和他人之间架起一道无形的墙。有的大学生与人交往时,喜欢主观猜测,怀疑对方。对他人的敌意和猜疑,他人也会以同样的态度作为对等的回报。这样,无疑会给人际交往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
2)自私自利, 求全责备。目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但又普遍缺少社会的磨练,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出现偏差。这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认为他人为我是理所当然的,我为他人是难以接受的。这类大学生只能让人敬而远之,难以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
(
3)自卑与清高。自卑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有的大学生对自己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也有的大学生自命不凡,以为自己高人一等。这种孤傲的心理使人在交往过程中容易摆出“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的态势,这难免引起对方的厌倦和反感。
(
4)嫉贤和报复。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嫉贤妒能,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讽刺、挖苦、中伤,或者在别人遭遇困难和挫折时, 幸灾乐祸;另外与嫉妒心理相伴而行的还有报复心理,使交往双方本来可以化解的矛盾不仅得不到化解,反而加剧。
(
5)人格缺陷。人格的缺陷常常直接引发交往中的冲突,如有的人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对人充满敌意、态度生硬或是自我陶醉,孤芳自赏,苛求于人;有的人虚伪奸狡,为人心术不正。这些都是极易引发人际交往冲突的因素,是人际交往障碍的重要原因。
二、高校班级建设的策略
由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现在多数高校学生的班集体意识比较强,但仍有部分同学十分缺乏这种意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自我意识膨胀,团队协作意识的缺失;学生过分强调自我,遇到问题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集体利益。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班级建设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 班级似乎是少数人的班级, 有些大学生对班级事务不感兴趣;不积极参加班级各项集体活动;不能很好的处理好与同学间的关系。大学生这些不正确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不仅影响学习,也影响了班级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班级的和谐,每个班级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合适的建设策略。
(一)以爱心鼓舞学生
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直接领导者,他们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班集体管理的职责。师生之间只有形成了情感的连接点,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而要达到这种师生之间的融合,老师就要爱学生,尊重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以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感到心灵上的慰藉。老师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学生自尊心,对学生要一视同仁,用真情感
动学生,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师生关系。
(二)合理设立班级成员的角色
通过班级内部各种角色的设立,使每个班级成员在班级中都有一定的职务,承担一定的权力和义务,这有利于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班级凝聚力建设。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知人善任,提供展示的舞台,滋发每个成员的学习和工作热情,尤其是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也是不可缺少的。第二,利用情感力,关爱每个成员培育和谐的班级氛囤。班级要关心成员的成长成才,关心成员的亲身利益,让班级成员能够感觉到被重视、被关心,感觉到班级的温暖。
(三)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在班级体建设中,班干部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他们既是老师与学生联系的纽带,更是各项工作和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总评价和总看法)、道德观及行为倾向对班级成员的思想言行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班干部队伍要具备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沟通联系的工作意识,真正成为学生好处的维护者,学习生活环境的优化者,行为言语的规范者,情绪意见的疏导者,上级政策的贯彻者,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对班干部与班集体都充满信心,这样才能促进班集体的良性发展。
(四)制定利于发展的班级体制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集体的一切,归总起来,都摆脱不了纪律的形式。”创建和完善相应的规章体制,有益于学生明确奋斗目标,了解行为规范,排除外部干扰,提升工作效率,形成良好班风,形成班级工作的整体合力。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在与学校规章体制一致的前提下,创建一套系统的、严格的班级体制规范,以此来督促每位同学形成良好的习惯,使之更适应社会发展。
(五)加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针对班级特点,每个班级形成自己的班级文化,包括班歌、班徽、班训等。以此班级特点为核心,开展各种班级集体活动,形成自己班级的文化特色。久而久之,班级都会团结在这个文化理念的周围, 并且会不自觉地把这一理念融入自己的学习或生活中去。有了共同的班级文化,就会形成共同的班级目标,并最终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班级的凝聚力便会增强,班级文化包括班歌、班徽、班训、班旗等。
(六)开展活动,“笼络人心”
众所周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主要形式。形式多样的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增长知识,提升本领,也方便于学生之间增进理解关心、加深感情、创建友谊。开展活动时,组织者要利用活动的机会制定整体的活动计划,使各种活动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桥梁,从而密切老师和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使师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同学们在活动中增强了主人翁精神,班级的凝聚力也增强了。而在举行活动中,要要注重班级荣誉感的培养,因为有了集体荣誉感,就能让学生在从事各项活动时,都能做到从集
体的角度出发,维护集体的荣誉。
(七)合理利用网络条件
在当今时代下,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它也可以为我们的班集体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大学的班级不同于初中的班级,在大学里,同学之间的相处基本上只有上课时间,甚至于上课都会分散开来,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其它途径促进大家的交流,网络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每个班级可以再网络上创建自己班的群、微博等交流平台,方便大家随时分享自己的最新动态。利用网络进行班级管理是一种很时尚的管理方式,因此在同学之间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及应用。
大学班级可以说是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家庭”,在这个家里面,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教育经历都不同,尤其是在现在的独生子女居多,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班级的建设及发展情况。然而现在的大学班级建设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班级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指望一挥而就,更不能期待一劳永逸。加强班级建设,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进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其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背景
现如今,大多数学生每周或每月都可以从父母那里拿到一定数额的钱,这就是零花钱。但是,身为零花钱使用者的我们,对以下四个问题是否了解呢?
目的
探究中学生零花钱的花费情况
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2.口头了解
3.网络搜索
调查情况
问题1:零花钱的来源
——94.4%的中学生的零花钱来自父母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老师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关爱。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或者兼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学生的年龄相对来产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 问题2:零花钱的数额——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费层次更均。 初中生的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不孩子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才会相对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比较多,学习上的花费也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会毫不犹豫,同时孩子的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
问题2:零用钱的使用情况
——中学生零用钱三大流向:购书,零食及储蓄。
值得一提的是有36.5%的中学生朋友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当代青少年的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问题3:对零用钱的态度
——中学生普遍缺乏理财能力
一个人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从一个学生对待零用钱就有折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一个人从小克勤克俭,长大后自不会大手大脚,小时候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让他感到钱来得容易,长大后一不留神,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建议
为了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不让学生的心灵被金钱所吞噬,我们建议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做起:
一、政府有关部门做到:
1、有关部门去各中小学门前查处一些无牌无证的小吃、玩具摊档等,净化学校门前的环境。
2、到学校、各村宣传到无牌无证的小吃摊档,浪费金钱的害处和不浪费金钱,勤俭节约的好处等。
3、多张贴宣传标语等。
二、学校做到:
1、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教育学生正确认识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引导学生正确消费,不搞攀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家长做到:
1、树立正确的榜样。孩子是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来学习的;
2、告诉孩子金钱是什么?金钱意味着什么?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控制孩子的零用钱的数目;
四、学生自己做到:
1、根据实际,计划开支。不要零碎地、频繁地问父母要钱,这样难免他们不耐烦,也容易造成多花钱的错觉。你应该根据家庭经济的.实际情况预算一下,如每月做个月份计划,一次性向父母要,然后自己掌握,控制使用。譬如说,一个月消费的项目和总金额相对稳定;各项目按重要程度划分先后慢急来分配金额,尽可能减少开支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坚持记账,节约开支。自己手中的钱怎样花,坚持记账,就是学习对自身消费行为的管理和反省。这样可直观地了解自己零用钱的变化和使用情况,逐步避免消费行为中的盲目和混乱,检查自己哪些支出是合理的,哪些支出是可以节省的。这不仅有利于节约,更有利于实现有效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3、“好钢用在刀刃上”。尽可能把零用钱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充分发挥每一分钱的合理使用价值。那种动辄购零食、同学之间轮流请客的做法是最不可取的。 金钱并不像平常说的那样,是一切邪恶的根源,惟有对金钱的贪欲,即对金钱过分的、自私的、贪婪的追求,才是一切邪恶的根源。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学会合理使用金钱,让祖国的花朵不被金钱腐蚀!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与利用方面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而大学生健康、高雅、有益的休闲, 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 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群体的休闲选择和价值取向。休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从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对社会的态度, 反映出其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因此我们对此展开了调查。
(二)研究目的: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大学生如何利用课余时间以及他们对课余休闲生活所持的态度和阻碍学生选择休闲方式的因素有哪些,为解决大学生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同学们选择更好的休闲生活提供一个依据。
(三)研究内容:
1.问卷设计
问卷分别设计了性别、年纪、主要的休闲方式、休闲活动的目的、休闲活动的影响因素、休闲活动对自己的影响因素、休闲娱乐的频率、觉得自己的课余时间是否足够等问题。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大学生
(2)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问卷通过互联网发放及回收。
(3)研究方法。课题问卷统计方式采取数据与总调查人数百分比的方式,以及分类统计方式。
二、关于大学生休闲方式的概述
对于休闲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一般认为休闲是人们摆脱生产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从语义上讲,汉语中的休闲包含两层含义:休,停止劳动,休假,休息;闲,闲适,悠闲的状态。
大学生休闲活动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求学时期,在闲暇时间里所从事的除了完成作业、个人事务及满足生理需求的各种活动。我们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休闲行为总体特征表现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从众性与时尚性(这一点在女性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休闲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延伸性学习活动
学习专业性知识,阅读课外书籍,进行科学实验,参加辅导班与培训班、选修课、学术专题讲座、座谈会、研讨会、参观艺术展及博物馆等。部分大学生继续从事与专业学习有关的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文化素质,提升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2社会实践活动
家政服务、勤工俭学、公益活动、公司兼职等。这类活动已经不再仅仅是家庭困难的
学生所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通过此种活动,熟悉社会、追求独立、拓展能力,为未来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3娱乐休养活动
户外漫步、逛公园、旅游、野炊、跳舞、唱卡拉OK、观赏影视等。在闲适与轻松中,大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与舒展,人际关系更加融洽,陶冶情操。
4体育健身活动
球类活动、舞蹈、体操、武术、气功、滑翔、冲浪、蹦极与美容等。体育休闲与大学生的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个性相吻合,受到普遍青睐。在体育休闲活动中,大学生能够展现活力,结交朋友,强身健体,平衡心态,回归自然。
5社团活动
由各种大学生社团组织,主要有文化、运动、科技、艺术和社会交往等活动。这类活动能够提供一种有益的环境和氛围,激发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大学生潜能,让大学生自由意志得到发挥,不断超越自我。
6消极活动
睡觉、侃大山、打牌、逛街、沉迷网络、看黄碟、酗酒、放纵自我、甚至违法犯罪等。这部分学生对休闲时间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跟着感觉走,从事休闲活动只是为了消磨过多的闲暇时间与过剩的精力。
不同的休闲方式有着不同的结果。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它包括对智能、体能的调节和生理、心理机能的锻炼。相反,不科学,不合理的休闲方式,则会影响自身的学业和加重身体负担,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倡导健康积极的休闲方式。
大学生的休闲方式,精彩纷呈,现代大学生热衷于上网,看书,听音乐,看电影或电视等室内活动亦或是旅游等户外活动。
休闲活动的有多种,如何进行休闲活动,也是当代大学生当前面临的问题。合理规划休闲活动,需要大学生充分认识休闲。
三、大学生课余时间休闲方式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总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2份,其中男生57份,女生95份。
(一) 休闲类型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休闲活动的内容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中男生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有看书,上网玩游戏,浏览新闻,体育运动,听音乐,看电影。女生中比重较大的有看书,听音乐,看电影,逛街购物,上网浏览新闻。相比而言,女生更倾向于娱乐消遣。
现今,网络休闲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随着网络遍布全球世界的同时,与其相关的活动方式越来越占据学生的休闲时间,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等等,渐渐成为大多数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项休闲娱乐方式。有的甚至沉溺于其中。相比而言,女生上网更多的是网络社交,各种聊天,而男生更多的是网络游戏。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上网所占比重相当大,说明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上网方面。在“一般情况下,您上网时都做些什么?”的问题中52%的人看电影,听音乐,28%的人浏览新闻,通过网络学习,12.0%的人玩游戏,8%的人聊天。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还是能够比较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当然也有一些同学是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
(二) 休闲娱乐时间
在“您平均每天的娱乐时间有多长?”的问题中,60%的人每天的娱乐时间为2~4h,16%的人每天的娱乐时间为少于2h,12%的人每天的娱乐时间为4~6h,12%的人每天的娱乐时间为6h以上。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娱乐时间还是比较长的。
在“您一个月去几次休闲场所?”的问题中, 16%的人不去休闲场所,32%的人一个月去休闲场所的次数不固定,28%的人一个月去2~4次休闲场所,16%的人一个月去1次休闲场所,,8%的人去4次以上休闲场所。从数据来看,大多数人每个月去的次数平均为2次,不算多也不算少。
(三) 休闲活动的目的
调节身心
消磨时光
增长见识
从“您进行娱乐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多选)”这道题的调查来看,大学生的休闲目的有:76﹪的人选择调节身心,64﹪的人是为了增长见识,64﹪的人主要是为了消磨时光,36﹪的人是为了增进同学感情,也有20﹪是为了锻炼身体,还有24﹪的人的休闲是为了达到其他目的。经过总结分析,休闲活动动机可以分为①健康动机: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②松弛目的:放松再学习,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和自身状况;③娱乐动机:消磨时间,寻求发泄;④交往动机:交友,增进了解,增强巩固友谊⑤成就动机:拓展知识面,增长见识,培养能力。
(四) 影响休闲活动的因素
在“您觉得是什么因素影响你选择休闲?(多选)”的问题中,60﹪的人认为制约休闲的因素是经济因素,80﹪的人认为与个人兴趣爱好有关,60﹪的人认为与时间有关,56﹪的人认为与交通便利程度有关,56﹪的人觉得与休闲地点环境与设施质量有关,还有40﹪的人认为与安全情况有关,以及15%的人认为与网络传媒有关。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休闲质量的高低直接受经济因素,个人因素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休闲活动的高消费性和独立性。这也说明了大学生选择休闲活动方式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和经济状况,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达到休闲目的。
增进同学间感情锻炼身体其他
(五) 休闲娱乐经费
大学生还属于消费者,还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父母。因此生活费没有很大的结余,从而在娱乐活动方面所花的钱并不是很多。在“您每月娱乐的消费大概是多少?”的问题中,64%的人每月娱乐消费在101~300元之间,24%的人每月娱乐消费在100元以下。12%的人每月娱乐消费在301~500元之间,高于500的人所占比例较小。
(六) 休闲效果
休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工作以外参加的一些自己感兴趣且能够放松身心的活动。那么在休闲过后,大学生生活都得到了怎样的改善呢?调查显示,48﹪的人身心得到了放松,44﹪的人增加了自己的见识,敢于在人前表现自己,8%的人增进了与同学间的情谊,至于认为休闲对之没有影响,或者认为休闲花费过多时间,影响正常学习的比例较少。这说明了,适当的休闲娱乐是必须的。
四、当代大学生休闲状况的特点分析
经过以上多大学生休闲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休闲状况是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休闲时间充裕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业负担减轻了,闲暇时间也多了,视野也变宽了,校园生活也更丰富多了。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体现了休闲时间充裕这一特点。每天有3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各种不同方式休闲娱乐活动。
2、休闲取向多样化
大学生的休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追求物质上的,又有追求精神上层面上的愉悦。主要休闲活动有:逛街,勤工俭学,聊天社交,看书,听音乐,看电影,体育活动,旅游,上网,网络游戏,打牌等娱乐游戏,闲聊,唱K泡吧以及其他活动。
3、大学生的休闲质量偏低
虽然大学生都热衷于休闲,对自己的休闲生活有高的追求,但是限于经济,学校氛围,校内外设施,学业负担,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休闲娱乐状况有待改善。
4、消费观较成熟
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人家庭条件的不同,能够用于休闲娱乐的开销也不同。但是大部分人的开销都较合理,有了比较成熟的消费观。虽然如此,因为上大学后可支配自由时间和金钱的增多,也有不少人人娱乐花费很大,并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