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推荐5篇】
最新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篇一:阅读水平提升,互联网阅读成主流
根据最新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国民的阅读水平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同时互联网阅读逐渐成为主流。这一结果反映了我国国民对阅读的重视以及互联网时代给阅读带来的变革。
报告显示,我国国民的阅读率持续增长,达到了87.4%,相较于上一次调查报告有所提升。这一数字表明,我国国民对阅读的兴趣和需求在增加,并且阅读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阅读的覆盖面也在扩大,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纸质书籍,互联网阅读逐渐成为主流。
报告指出,互联网阅读在我国国民的阅读行为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与上一次调查相比,互联网阅读的参与率增长了18.2个百分点,达到了73.2%。这意味着,超过七成的国民通过互联网进行阅读,而且互联网阅读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
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互联网阅读具有更多的优势。首先,互联网阅读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可以涵盖各个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其次,互联网阅读的便利性更高,无论是时间、地点还是设备都没有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阅读。再次,互联网阅读的互动性更强,人们可以通过留言、评论等方式与作者和其他读者进行交流和分享。这些优势使得互联网阅读在年轻人中更加受欢迎。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互联网阅读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互联网阅读平台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大量低质量、虚假信息的问题。其次,互联网阅读容易导致碎片化阅读,使人们难以进行深度思考和理解。再次,互联网阅读可能对纸质书籍的阅读习惯产生一定的冲击,使人们对传统阅读方式逐渐淡漠。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升,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首先,应加强对互联网阅读平台的监管,提高内容的质量和可信度。其次,应鼓励和引导人们进行多样化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阅读,还要推广纸质书籍的阅读。再次,应加强对阅读教育的重视,培养人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总之,最新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了我国国民阅读水平的提升趋势,同时也反映了互联网阅读逐渐成为主流的现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阅读的优势,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纸质书籍的重要性,共同推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升。
最新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篇二:阅读习惯改变,纸质书籍仍受欢迎
根据最新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纸质书籍仍然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这一结果反映了我国国民对阅读的热爱以及纸质书籍在阅读领域的重要地位。
报告显示,尽管互联网阅读逐渐成为主流,纸质书籍仍然是我国国民最常用的阅读方式之一。根据调查数据,超过80%的国民表示他们每天都会阅读纸质书籍。这一数字表明,纸质书籍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对于纸质书籍的需求和喜爱没有减少。
报告指出,纸质书籍的受欢迎程度与其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密切相关。与电子书相比,纸质书籍具有更好的触感和阅读质感,使人们能够更加专注地阅读。同时,纸质书籍也能够给人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人们享受到翻书的声音和纸张的气味。这些独特的体验使得纸质书籍在人们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纸质书籍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纸质书籍的价格相对较高,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负担。其次,纸质书籍的获取和携带相对不便利,不如电子书那样轻便和易于携带。再次,纸质书籍的空间占用相对较大,需要一定的存储空间。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升,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首先,应加大对纸质书籍的推广力度,鼓励人们多读纸质书籍,提高纸质书籍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其次,应加强对纸质书籍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出版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再次,应鼓励人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仅局限于纸质书籍,还要包括电子书和其他阅读方式。
总之,最新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了我国国民阅读习惯的变化趋势,同时也反映了纸质书籍在阅读领域的重要地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阅读的便利性,同时也不能忽视纸质书籍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共同推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升。
最新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篇三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于昨日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首次调查的微信阅读指标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14.11分钟,其中,成年微信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此外,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阅读率。
据了解,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已持续开展了十二次。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从xx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xx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较xx年的57.8%上升了0.2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55.1%,较xx年的52.7%上升了2.4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40.3%,较xx年的38.3%上升了2.0个百分点;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
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8.1%,较xx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综合以上各媒介,xx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8.6%,较xx年的76.7%上升了1.9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和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均表示,相关统计显示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阅读率。
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本4.56
此外,xx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65.03期(份)和6.07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3.22本。与xx年相比,期刊和电子书的阅读量均有所提升,纸质图书和报纸的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xx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56本,与xx年的4.77本相比,减少了0.21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65.03期(份)和6.07期(份)。与xx年相比,人均报纸阅读量下降了5.82期(份),期刊的人均阅读量增加了0.56期(份)。魏玉山表示,这与数字出版、数字阅读的发展相关。
成年国民接触率
首次超过50%
调查显示,xx年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8%,较xx年的41.9%上升了9.9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时长稳步增长,在xx年首次超过了半个小时,达33.82分钟。xx年成年国民选择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为56.2%,与通过电脑上网的比例(56.9%)基本持平。
听音乐、用微信、手机qq等是我国成年国民中手机阅读接触群体的重点消费内容。
聊天、看朋友圈
比例均超80%
数据显示,我国成年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率为每天2次,成年微信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据调查,有34.4%的成年国民在xx年进行过微信阅读;而在成年手机阅读接触者中,超过六成的人(66.4%)进行过微信阅读。成年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使用频率为每天2次。从微信阅读时长来看,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14.11分钟,其中,手机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7.22分钟,微信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40.98分钟。
聊天、查看朋友圈这两项活动是成年微信阅读接触者的主要选择,选择比例均超过80%。而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也是很多微信阅读接触者的主要选择,看新闻、阅读朋友圈中分享文章、阅读公众订阅号发布文章的选择比例分别为72.9%、67.1%和20.9%。徐升国认为,社交阅读是推动全民阅读的有利推手,同时,内容上以碎片化、浅阅读为主,不能取代传统纸书阅读在内容上深刻和系统性的需求,浅阅读与深阅读,碎片化阅读与系统化阅读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人均阅读量
不同国家“人均每年读几本书”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对此,昨天徐升国也表示,对于此前媒体上盛行的以色列人均每年读60多本书的说法并不准确。当然经了解,以色列的阅读量确实比较高,图书馆分布、借阅量也在世界名列前茅,但经过他们的调查并没有看到以色列人均阅读量调查的有关数据。在国际上人均阅读数量是一个比较通约的指标,就其收集到的其他国家的数据来看,美国是7本左右,日本是8本左右,韩国是11本左右。xx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从总体上看,我们国家阅读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最新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篇四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xx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78.6%,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6.6%,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45本。
本次调查从20xx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调查对成年人群的调研放开了年龄上限70周岁的限制,因此,本次调查对象为我国全年龄段人口。
本次调查执行样本城市为97个,覆盖了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样本回收后,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的数据对样本进行加权,并运用spss社会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人口12.57亿。
(一)国民阅读率上升0.2个百分点
(二)三分之一的人使用微信阅读
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xx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光盘阅读接触率均有所上升,电子阅读器阅读接触率略有下降。
(四)纸质图书阅读和手机阅读时长增势明显
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传统纸质媒介和新兴媒介的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传统媒介中,纸质图书阅读时长增势较为明显;新兴媒介中,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显著,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14.11分钟。
(五)调查新增pad阅读数据
(六)阅读新闻仍为主要网上活动
我国成年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中,信息获取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重视,具体来说,有74.8%的网民将阅读新闻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43.6%的网民将查询各类信息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同时,互联网的娱乐功能仍然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有64.4%的网民将网上聊天/交友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53.4%的网民将看视频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46.1%的网民将在线听歌/下载歌曲和电影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还有35.6%的网民将网络游戏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19.5%的网民将阅读网络书籍、报刊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
(七)纸质阅读地位未被撼动
另外,有8.0%的数字阅读接触者表示,在阅读过某一电子书后还购买过该书的纸质版本,较20xx年的7.1%上升了0.9个百分点。
最新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篇五
“青少年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文化素养、精神世界以及未来的成长轨迹。因此,谈及全民阅读,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阅读习惯,用优秀读物浸润少年儿童的心灵至关重要。
某中学曾做过调查,一年静下心来读完10本书的教师已是少数,学生的平均数更少,探究原因,99%的人反映“没时间看书”。
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阅读习惯,用好的读物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正能量,依然任重道远。
高校图书馆借阅量创十年新低说明啥
xx年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人xx年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xx年提高1.48本。相较于成年国民xx年人均图书阅读量4.77本,青少年阅读的状况略好一些。
但数据背后依然有隐忧,一方面,该调查是将教材与教辅都计算在内,另一方面,6.97本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与日本人均40本,法国人均20本,俄罗斯人均55本相比仍较低。
来自北大图书馆的调研更不容乐观,据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肖珑教授介绍,xx年北大图书馆的书籍借阅总数为62万本,是近xx年的最低数量,而在xx年这个数字是107万本。
除了阅读量的不尽如人意,阅读的内容也不容乐观:许多高校图书馆借阅排行榜显示,近年来最受大学生欢迎、高居排行榜前三的大多是《明朝那些事儿》、《藏地密码》和《盗墓笔记》之类的通俗作品。同时,“相比原著,青年人更喜欢看经典作品的影视版,以别人的视角代替自己的阅读。”武汉大学文学院赵小琪教授还指出,远离原著是当代大学生阅读的普遍趋势,而这导致的后果往往是“有知识,却缺乏独立和深刻的思想”。
“回忆20年前的大学时代,‘至乐莫如读书’是那时许多人的座右铭,读书、思考、讨论成为那个时代公共领域的一个基本特征,大多数学生毕业前几乎读遍了校园流行的哲学著作和图书馆的争鸣小说,现在的大学生却鲜能如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超教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