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观后感心得体会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观后感心得体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心中分量很高,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是大家的一个心愿。大学生入党的热情日益高涨,高等院校学生党员队伍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党组织的一员。以下是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摘选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一)

2021年,奋进的中国迈上新的征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一百年岁月峥嵘,一百年初心如磐。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专栏,全面展现百年大党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突出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入挖掘各个历史时期伟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展现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凝聚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

今天,人们循着革命前辈的足迹,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

一座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的城市,在人烟浩穰、海舶辐辏、万商云集的繁华里,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气质。红色遗迹之璀璨,宛若繁星。

走进同车水马龙的街巷一墙之隔的石库门、走进烟火气浓郁的里弄,去寻访上海百年前的红色足迹,也是在寻访中国共产党在积贫积弱、九原板荡之际的跋涉。

兴业路76号,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这里,称之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百年前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举行。不远处的辅德里,党的二大时隔一年后召开;1925年初,党的四大在广吉里落下帷幕……

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第一部党章、第一次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宣言》,确立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党的组织、执行使党群众化的组织路线……循着时间脉络,能清晰感知一个政党从弱小到强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的不懈探索。尽管处于初创阶段,但黑暗中的那束光芒,那份为了人民的信念,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进方向和基石。

红色是上海的根脉。从1921年诞生到1933年中共中央转移至江西瑞金,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多数时间常设在上海。有些红色遗迹因亲历者相继离世,而遗落在斑驳、狭仄的弄堂里。一位文献研究者告诉记者:“保护修缮红色遗址,是一场同时间赛跑的抢救式工程。”

黄浦区云南中路171号—173号,一个不起眼的门脸,却是新修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所在地。白色恐怖下,谁能想到,在隔壁戏楼的曲艺声里,在一楼诊所的喧闹熙攘间,位于二楼的“福兴”布庄居然是敌人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中共红色中枢。中国共产党人的胆识与智慧改写了百年前的风云,也深刻影响了历史进程。

为何选择上海?许多研究者给出了答案。海陆通衢的地理方位,开埠后产业工人不断壮大的阶级基础,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思想土壤,还有经济、社会、人口结构等多重因素叠加。上海,因势而兴,群星璀璨。

多年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回忆起青年时代在上海渔阳里的谈话。他说,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上海的红色故事,也是大浪淘沙、群英荟萃的图谱。勇敢无惧、向死而生的他们,胸怀一团火,前路再多荆棘、再是艰险,也矢志改变中国的面貌。

中国的苦难史、抗争史、改革史、开放史,浓缩在这座城的街道、里弄、江畔、船舶……百川入海,星火燎原。一代人的觉醒,唤醒了一个民族;一代代人的传承,又将红色故事赓续出新的脚本。

耄耋白发和垂髫少儿在文物前轻声交流着;几位外国友人看到激动处不约而同鼓起掌来;一群少先队员雀跃而来,红色火种生生不息……在上海星罗棋布的“初心教室”里,前来瞻仰的人们带着这样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也是一把把钥匙,开启了去解读、去探寻、去追问历史逻辑和精神密码的大门。

百年前,这个国家的主义很多,但那群青年只相信马克思主义。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28岁,今天的中国90后一代同样堪当大任。历经抗疫洗礼,历经改革开放大潮淬炼,青春壮哉。

从50多人发展到超过9100万党员,百年沧桑。从萌芽,到创建,再到星星之火,再到燎原之势。2017年秋,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一幕,镌刻在党的光辉史册上。纪念馆一层序厅,巨幅党旗如鲜血浸染。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其他常委同志一道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他们的声音交汇在一起,一字一句,字字铿锵。1921—2021年,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宣誓声穿越时空,如春潮奔涌,浩浩汤汤。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二)

从2016年开始,王学芹家每年多了一个重要的庆祝日。“祝咱家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近日,老王一家9口第一次齐聚一堂,举起酒杯,庆祝搬迁第六年。

“搬迁年”,成了老王家的特色纪年法。

2016年秋收结束,王学芹家从黄河边的破瓦房,搬进了封丘县李庄镇移民社区的电梯楼,成为河南省第一批黄河滩区搬迁户。从那以后,每年全家人团聚的第一顿饭,都成了王家人固定的“庆祝宴”。

“搬新家,迎新生,比过年还有意义!”王学芹高兴地说。

奔腾不羁的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也在黄淮大地上撕裂出一道道伤口。频繁改道,将上百万群众卷入滩区,他们在洪水和泥淖中挣扎了百年。王学芹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的老家距离黄河100米,每年涨水都害怕,那个呼啸声能把你淹没。”王学芹回忆,小时候,每年汛期前,父母都把粮食、衣物打包好,一旦黄河发水,全家老小就背着包袱往高处跑。“几乎年年发大水,庄稼三年两淹,吃粮全靠国家救济。”

为了让滩区群众搬出“水窝子”,过上好日子,河南从2015年开始试点黄河滩区移民迁建,结合脱贫攻坚,2017年河南制定了黄河滩区居民三年迁建规划,计划到2020年实现对地势低洼、险情突出的24.32万群众整村外迁安置。

根据滩区居民迁建政策,王学芹家几乎没有额外付款,用自家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老房子,置换了这套120平方米的新房。从滩区搬到了乡镇,一家祖孙三代过上了新生活。

“新房子宽敞明亮,新小区干净整洁,社区里的医院、银行、学校、市场可齐全了。”王学芹说。

搬迁后,王学芹的女儿王辉结束四处漂泊打工的日子,回到李庄镇,在商业街开了一家蛋糕房。因为周边滩区迁建,群众生活集中,李庄镇越来越繁华。“守着父母守着孩子,真的挺幸福的。刚开业的时候镇上只有1家,现在已经有了9家蛋糕房。”王辉说。

不仅像王辉这样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越来越多的乡贤也带着项目回到了家乡。在外打拼多年拥有两家服装加工厂的张桂梅,回乡创办了新星制衣厂。“老家搬迁了,很多搬迁户要就业,我就回来了,想带着家乡人共同致富。”张桂梅表示。

如今,李庄镇的工业园区已经引进了亿德隆、车易捷等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和新星制衣、爱贝服饰加工等9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3000多人。

夜幕降临,老王家温暖如春,一家人吃着饺子、聊着天,其乐融融。记者了解,黄河两岸,濮阳、中牟等地最后一批滩区迁建移民正在忙碌着为搬家收尾,准备在新房里开启生活“新纪元”。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三)

2021年,奋进的中国迈上新的征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一百年岁月峥嵘,一百年初心如磐。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专栏,全面展现百年大党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突出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入挖掘各个历史时期伟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展现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凝聚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

今天,人们循着革命前辈的足迹,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

一座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的城市,在人烟浩穰、海舶辐辏、万商云集的繁华里,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气质。红色遗迹之璀璨,宛若繁星。

走进同车水马龙的街巷一墙之隔的石库门、走进烟火气浓郁的里弄,去寻访上海百年前的红色足迹,也是在寻访中国共产党在积贫积弱、九原板荡之际的跋涉。

兴业路76号,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这里,称之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百年前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举行。不远处的辅德里,党的二大时隔一年后召开;1925年初,党的四大在广吉里落下帷幕……

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第一部党章、第一次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宣言》,确立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党的组织、执行使党群众化的组织路线……循着时间脉络,能清晰感知一个政党从弱小到强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的不懈探索。尽管处于初创阶段,但黑暗中的那束光芒,那份为了人民的信念,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进方向和基石。

红色是上海的根脉。从1921年诞生到1933年中共中央转移至江西瑞金,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多数时间常设在上海。有些红色遗迹因亲历者相继离世,而遗落在斑驳、狭仄的弄堂里。一位文献研究者告诉记者:“保护修缮红色遗址,是一场同时间赛跑的抢救式工程。”

黄浦区云南中路171号—173号,一个不起眼的门脸,却是新修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所在地。白色恐怖下,谁能想到,在隔壁戏楼的曲艺声里,在一楼诊所的喧闹熙攘间,位于二楼的“福兴”布庄居然是敌人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中共红色中枢。中国共产党人的胆识与智慧改写了百年前的风云,也深刻影响了历史进程。

为何选择上海?许多研究者给出了答案。海陆通衢的地理方位,开埠后产业工人不断壮大的阶级基础,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思想土壤,还有经济、社会、人口结构等多重因素叠加。上海,因势而兴,群星璀璨。

多年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回忆起青年时代在上海渔阳里的谈话。他说,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

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上海的红色故事,也是大浪淘沙、群英荟萃的图谱。勇敢无惧、向死而生的他们,胸怀一团火,前路再多荆棘、再是艰险,也矢志改变中国的面貌。

中国的苦难史、抗争史、改革史、开放史,浓缩在这座城的街道、里弄、江畔、船舶……百川入海,星火燎原。一代人的觉醒,唤醒了一个民族;一代代人的传承,又将红色故事赓续出新的脚本。

耄耋白发和垂髫少儿在文物前轻声交流着;几位外国友人看到激动处不约而同鼓起掌来;一群少先队员雀跃而来,红色火种生生不息……在上海星罗棋布的“初心教室”里,前来瞻仰的人们带着这样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也是一把把钥匙,开启了去解读、去探寻、去追问历史逻辑和精神密码的大门。

百年前,这个国家的主义很多,但那群青年只相信马克思主义。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28岁,今天的中国90后一代同样堪当大任。历经抗疫洗礼,历经改革开放大潮淬炼,青春壮哉。

从50多人发展到超过9100万党员,百年沧桑。从萌芽,到创建,再到星星之火,再到燎原之势。2017年秋,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一幕,镌刻在党的光辉史册上。纪念馆一层序厅,巨幅党旗如鲜血浸染。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其他常委同志一道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他们的声音交汇在一起,一字一句,字字铿锵。1921—2021年,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宣誓声穿越时空,如春潮奔涌,浩浩汤汤。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观后感心得体会(篇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一百年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在湖南这片红土上,一艘承载着革命先烈信念、道路和梦想的大船从这里启航。即日起,本报开设《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栏目。通过深入探访湖南重大党史事件发生地、重要遗址遗迹,多维度展现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的湖南元素、湖南故事,反映国富民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纪念馆已接待游客上亿人次

1月11日,潇湘晨报记者随“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团走进韶山。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有着6.3万余件馆藏文物和文献资料,“在韶山,少年毛泽东接受了旧式私塾教育,当时的他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小说,从外面得知的消息让他开始关注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宣教部讲解员向琦说。

自1964年对外开放以来,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已接待海内外游客上亿人次。2020年2月25日,一份“太空大礼”——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落户韶山,又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韶山率先在全省消除绝对贫困

黄昏时分,前来旅游的游客回到民宿中休息,毛浪是家住韶山村长冲组山坳里最顶头的一户人家,她晚上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回乡民宿”是由毛浪家上世纪90年代的老房子改建而来的。“那时家里很穷,一家四口就靠生病的父亲种地、打零工来维持。”毛浪说。

毛浪介绍,2019年,政府大力推行美丽乡村建设,并引导她家把多余的房间腾出来,采取“政府+农户”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开起了民宿。像毛浪家这样生活得到根本性转变的,在韶山村已是司空见惯。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全域旅游,韶山已成为一片活力迸射的红色沃土。全市人均GDP突破9万元,率先在全省消除绝对贫困。目前,“红色旅游+”已经成为了韶山致富的新选择。如休闲农庄的出现同样让农民们的收入得到了提高;工业产品、红色培训,这些依托于红色旅游发展起来的产业给当地的百姓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五)

“今年效益好,每户分红4933元,一分也不会少!”

1月19日,元古堆村又是一个好天气,天蓝得像水洗过一样。村民文化广场上,一面五星红旗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鲜艳。

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公司、甘肃新媒体集团“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正遇上董建新在检查村民的民宿设施。

董建新是元古堆村的党支部副书记,他还有一个身份——渭源县感恩山乡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

“这个名字表达了一种情感。”董建新说,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当村里决定开办旅游公司时,大伙一致想到了“感恩”这个词。

“2020年公司实现了盈利,核算下来开办民宿的农户每户能分红4933元。”在村民杨金凤家里,董建新一边逐个房间检查民宿设施,一边向杨金凤通报了这个好消息。

杨金凤笑得合不拢嘴。她说,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到元古堆村视察,叮嘱大家,“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8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村里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关心和大力帮扶下,全村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2019年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7325元。田家河乡党委书记王宝林说,这几年,元古堆村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办好合作社,村民增收致富的基础不断夯实,特别是通过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和周围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河里的水清了,房前屋后的垃圾不见了,栽上了鲜花、种上了果树,游客纷至沓来,不少村民加入旅游公司,开办民宿,吃上了“旅游饭”。

“今年游客最多的时候,村前村后的路上都是车,有的地方堵得的人都走不过去,我们村干部全部上岗充当临时交通疏导员。”董建新说。

“变化太大了,也太快了。”驻村干部管娇娇说,她除了帮扶工作外,还兼任村史馆的讲解员,元古堆成了明星村,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她一天常常要讲解好几场;村史馆刚建起来那会,陈展资料一年也就换一次,现在隔三差五总得更新。

管娇娇发现,村史馆能激发村民的上进心,“最近几年,村里奋斗光荣、互帮互助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一些出了名的懒散户也坐不住了,都琢磨着谋点事干。”

“我爱到村史馆里去。”村民白海红说,每次到村史馆,通过图片,看看习近平总书记到村里视察时的情景,看看曾经的泥土路、土坯屋,再想想如今家家户户敞亮的砖瓦房、越来越红火的日子,心里的美藏也藏不住,他就忍不住想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元古堆人幸福的好日子!

日子火红了,村民们没有忘记帮扶过和仍在帮扶他们的人。

“家里今天榨了新油,做了些油饼子,陈队长过来尝尝。”渭源县派驻元古堆村的驻村工作队队长陈元兵最近接到村民陈侗的电话。原来陈侗的母亲病了,陈元兵帮着联系医生,还帮着给办好了残疾证,“这点事陈侗一直记着,隔三差五家都会邀请我到家里坐坐”。

“人不能忘本。帮助过元古堆的人,乡亲们都记得。”王宝林和村民一起拉家长时,常常会说起那些帮扶干部——

村里第一任帮扶工作队队长是从国务院扶贫办来的;

张队长帮我们争取了光伏电站;

王队长结束帮扶后还时时惦记着元古堆,把他看到的宣传元古堆的新闻报道都收集起来了……

王宝林说,帮扶干部来到村里,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帮着发展产业、解决难题,把党的温暖和关怀带到了群众身边,真正是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领路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脱贫不忘习近平总书记、致富不忘共产党。”村委会副主任郭连兵憨厚地笑着说,“我们嘴笨,太多的话不会说,但这句话,我们村大人小孩都记在了心里。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观后感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契合大家的需求,想要遇见更多更好的文章请继续关注。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观后感心得体会】相关推荐文章: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观后感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征文

建党百年文艺演出再现觉醒年代建党百年觉醒年代观后感

党的一百周年心得体会党的百年历史心得体会

100年党史心得体会百年党史感想

2021建党百年心得体会素材建党百年观后感精选

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100字【优秀4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观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呢?下面...
观后感2013-05-09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100字【优秀4篇】

菩提功观后感(优质3篇)

菩提功观后感(一) 邪教FLG、菩提功、日月大法等现已被人们逐渐忘掉,原来学些乱无章法邪功的人,大多数人们都成了正规的佛教徒,可现在仍有一部份人痴迷不悟,抱住狄玉明的僵尸不放,还在鼓吹什么大智慧、...
观后感2017-09-06
菩提功观后感(优质3篇)

《青春之歌》读后感(精简6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春之歌》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春之歌》读后感 篇1...
观后感2016-09-04
《青春之歌》读后感(精简6篇)

致青春观后感【精简6篇】

致青春观后感15篇:致青春观后感(一): 《致青春》,好一部怀念青春的情感史,观览末了,它让我真真切切,深深刻刻地感受到了两件事。 第一,时间不等人,当你低下头眨眼思绪,再抬头仰望之时……...
观后感2012-01-04
致青春观后感【精简6篇】

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实用3篇)

今天早上,和爸爸妈妈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梦想,我问爸爸妈妈他们小时候的梦想和现在的梦想。爸爸说他从小就在农村里长大,当时家里很穷苦,又有4个孩子,所以爸爸当时的梦想就是能吃上一顿饱饭,能吃上肉就很....
观后感2011-09-02
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实用3篇)

电视剧《医者仁心》的观后感范文(最新3篇)

我很少看电视剧,但这个电视剧让我感慨万千!时而开心,时而难过,时而骄傲,时而沮丧,时而气愤。为一个医生真心真意为患者着想并成功能解决患者痛苦而高兴,为一个医生悲痛命运还不被人理解而难过,为做一名医生能...
观后感2013-03-02
电视剧《医者仁心》的观后感范文(最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