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怀瑾故居”有感【经典3篇】
游“南怀瑾故居”有感 篇一
南怀瑾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化名流,他的故居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是一处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地方。最近我有幸游览了南怀瑾故居,深深被这个古老而又富有智慧的地方所吸引。以下是我对南怀瑾故居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南怀瑾故居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整个故居建筑依山傍水,环境十分幽静。我走进故居的大门,一股青石砌成的小路引领我穿过一座小桥,穿行在一片翠竹之间。这种宁静的氛围让我忘却了外界的喧嚣,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其次,南怀瑾故居展现了作者的智慧和文化底蕴。故居内部的建筑和陈设都体现了南怀瑾先生的学识和品味。走进屋内,我看到了许多古籍和书画作品,这些都是南怀瑾先生留下的文化遗产。他的书房陈设简洁而雅致,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让人感受到他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在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南怀瑾先生的智慧和学问的气息,深深地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最后,南怀瑾故居也是一座历史的见证。故居建于清代,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南怀瑾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的晚年,他在这里写作、著书,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故居的展览馆里,我看到了许多关于南怀瑾先生的照片和资料,了解到他的一生经历和思想成果。这些都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生态度,也让我对他产生了更深的敬意和钦佩之情。
总的来说,游览南怀瑾故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地方不仅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宝库。在这里,我不仅领略到了南怀瑾先生的智慧和学问,也感受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热爱。这次游览让我对南怀瑾先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我相信,南怀瑾故居将继续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传承和弘扬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
游“南怀瑾故居”有感 篇二
南怀瑾故居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是一座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建筑。最近我有幸游览了南怀瑾故居,对这个地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感到着迷。以下是我对南怀瑾故居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南怀瑾故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故居建筑的设计和布局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和哲学思想。走进故居的大门,我看到了一座由青石砌成的小桥,小桥下是一条清澈的小溪。这种布局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和美感。在故居的内部,我看到了许多古典的家具和摆设,这些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在这里,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其次,南怀瑾故居也是一处艺术的殿堂。故居内部陈列了许多南怀瑾先生的书画作品,展现了他在艺术领域的造诣和才华。我在故居的画廊里欣赏了他的山水画和花鸟画,被他的笔触和创作技巧所折服。他的作品充满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味和风格,让人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魅力。在这里,我不仅欣赏到了南怀瑾先生的艺术成就,也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最后,南怀瑾故居也是一所学问的宝库。故居内部陈列了许多南怀瑾先生的著作和学术成果,让人感受到他在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我在故居的书房里看到了他的书籍和研究资料,了解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在这里,我不仅受到了南怀瑾先生学术成果的启发,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次游览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才华和人格魅力,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总的来说,游览南怀瑾故居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这个地方不仅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一座承载着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宝库。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艺术的力量和学问的底蕴。我相信,南怀瑾故居将继续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传承和弘扬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
游“南怀瑾故居”有感 篇三
常听爸爸提起“南怀瑾”这个名字,6月17日,我终于有幸游览了近代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故居。
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今乐清翁垟街道地团社区。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后至蜀地,遇禅门大德袁焕仙先生而悟道。身处动荡年代,秉承信念,学习不止,最终集儒、释、道大成于一身,成为一代国学大师,是乐清人民之骄傲。
我们驱车来到南怀瑾故居的时候正是中午时分,门关着。朱红色的
大门上,有两个铜门铃,门两旁是格子窗户。敲响铜铃,门很快被打开。进门左手边立着的是南怀瑾先生的铜像。他身披大衣,手执书卷,足登皮鞋,嘴角的微笑令人倍感亲切。
正值梅雨季节,刚一踏进先生故居的小院,清新的空气即扑面而来。多日雨水沁润,满园的植物都散发出鲜活的气息,我仿佛置身于植物园。只见草木葱茏,绿竹挺秀,巨大的芭蕉叶肆意舒展,林间的小草生机勃勃,其间还夹杂着各色不知名的小花。在一片盎然的绿意中,几间古色古香的青瓦房掩映其中。天刚好放晴,蓝天白云下,绿树红花,白墙青瓦,好一派清新淡雅、欣欣向荣的风光。
驻足于南怀瑾先生生平介绍的屏风前,我一边默读他的生平事迹,一边静观先生的照片。他的面庞慈祥和蔼,一缕浅浅的笑意从唇角漾至眉间转入鬓角,让他整个人透着一种亲切感。他的双眼平静如水,仿佛洞穿世事,他的高尚、仁爱全部融于其中。他一生积德向善,儒、释、道三大家集于一身,只需一眼,便能看出他是个仁爱之人。
我慢慢游走于先生故居的各个展厅,只见厅内藏书丰富,从诸子百家到佛经大典一应俱全,先生一生所学却不尽于此。先生擅长书法,厅内存有大量他的墨宝,作品大多是他参禅悟道的心得。
南怀瑾先生写过这样的话: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一生。我对此话的理解是:心怀慈悲,凡事顺应自然,以仁爱处事,才能宠辱不惊;人生在世,需有一技之长,学习不止,才能从容生活。这句话是南怀瑾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的精神写照。他身处动荡年代,一生经历坎坷,却心存善念,四处传播毕生所学。他曾在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等学府教授知识。在艰难困苦的年代,他投笔从戎,屯垦戍边,并最终将所得回报社会。
从先生故居返回,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被先生的事迹深深感动。我希望我也能像他一样,用一颗仁爱的心,坦然面对生活,努力学习一技之长,以期将来也有能力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