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读后感【精选3篇】

西行漫记读后感 篇一

《西行漫记》是鲁迅先生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描写主人公孙猴子西天取经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思考。这部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在小说中,孙猴子作为一个形象鲜明的主人公,展现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畏艰辛,勇往直前。他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这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另外,小说中的沙僧、猪八戒等伙伴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角色。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缺点,但他们在困难面前始终保持团结和友爱。通过他们的互相帮助和支持,我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团结合作,相互支持,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此外,小说中还有很多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节的设置,暗示了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和弊端。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社会的黑暗和无奈,也让我反思了现实中的种种问题。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希望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改变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读完《西行漫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通过主人公孙猴子和他的伙伴们的冒险和成长,我明白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团结合作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的重要性。这部小说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西行漫记读后感 篇二

《西行漫记》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思考的作品,通过对孙猴子西天取经的描写,作者鲁迅先生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思考。这部小说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考,让我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小说中,孙猴子西行取经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困难。他不仅要面对各种妖魔鬼怪的攻击,还要面对自己内心的恶魔和困惑。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我们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毅力,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另外,小说中的伙伴关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孙猴子和沙僧、猪八戒之间的友谊和互助精神让我感动。他们在困难面前紧密团结,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这让我明白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团结和互助,我们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此外,小说中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节的设置,作者揭示了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弊端。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和无奈,也让我反思了现实中的种种问题。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希望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改变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读完《西行漫记》让我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主人公孙猴子和他的伙伴们的冒险和成长,我明白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团结合作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的重要性。这部小说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西行漫记读后感 篇三

西行漫记的阅读过程是令人激动和兴奋的,其中最能感染和震撼人的就是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和在那里为自己国家和民族奋斗着的人们。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到中国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带着无数他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战争的问题,到西北地区与中共领导下的红军共同生活了四个月,与许多中共领导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段不同寻常的旅程与经历为斯诺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真实、客观的素材。在

此基础上,他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西行漫记》。该书第一次向世界全面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革命历史与生活,再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侵略、压迫与宁死不屈的抗争。

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让阅读者无不感到身临其境而为之动容。我为读到这样的情景而无比兴奋,我想我的兴奋丝毫不会亚于写这本书的新闻记者斯诺,他对毛泽东以及红军的一无所知就像我们对逝去的历史一无所知一样,我们已经厌烦那些重复播放、没有任何新意的说教题材电视剧,就像斯诺厌烦了国民党对红军做的诋毁报道,我们渴求真实的东西。《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真实的东西。这一本书出版之后风行各国,很多年轻人都是因为这本书而排除万难前往延安,投身革命。

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这本书的内容如小说般精彩,而且是活生生的事实。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读这本书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人民对共产党的喜爱,体会到了曾经在课本上看了无数遍却一直无法深刻理解的为什么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早一点接触这些真实的新闻通讯,而不是像嚼蜡一样苦咽没有任何感情的教科书,那么我们应该会多么的喜爱与崇拜先辈。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苏区无疑是当时全国人民最能幸福生活的地方,当然这个人民指的是农民,而不是压迫者。压迫的取消,陋习弊端的消除,遥遥领先全国的识字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不抢劫、不胡乱杀人,他们尊重百姓、纪律严明、乐于帮忙,最重的一点,他们给予农民土地。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斯诺这样描写他见到的第一个贫民会主席"他好象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

在斯诺看惯了的"消极的满足"的中国人中是"罕见"的,这种"神"让斯诺大为震动。他随后接触的那群经过长征红军战士也让他着迷,他这样写道"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中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这一种自信的感觉"。斯诺说:"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红军和共产党那时绝对是一股充满生命力的优秀的力量:普通士兵的平均年龄是十九岁红军中军官的平均年龄是二十四岁。在红军指挥员中,有许多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莫斯科红军大学毕业生、张学良的"东北军"的前军官、保定军官学校的学生、前国民军的军人、以及若干从法国、苏联、德国和英国美国回来的留学生。而他们的领袖们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在我印象中,领导们年纪大都在六旬以上,很多人都戴着老花镜,总感觉有些死气沉沉,再对照斯诺的文字,反差太大了:1936年,朱德五十岁、毛泽东四十三、周恩来三十八、林彪二十九、杨尚昆二十九,彭德怀与贺龙也都不超过四十岁,超过六十岁的领导只有三个: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分别主管财政、教育。红军和他们的领袖们朝气勃勃,信念坚定,乐观且充满活力。

共产党那时的领袖们,在斯诺的描述下我无一不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是有气质,有风度,更是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的一群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绝非凡人。正是斯诺的讲述让我原本对革命者冷冰冰的印象现在却鲜活起来。首先是毛泽东,他的经历是本书的一大重点,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斯诺写到"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在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的刻苦时期,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

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呢?很多人冬天怕冷放弃了甚至洗脸,早上能多睡就多睡,有多少人还想到要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呢?毛泽东从小就狂热的喜欢读书,他自己说"我如饥如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特别是大约18岁的时候,他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他非常认真地执行,坚持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在这段自修期间,他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他说"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盂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与我们同样的年龄时,他的阅读质量和数量早已远远超过我们中的大多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年轻时还登了泰山,看了孔墓,步行游历了湖南,在北海湾的冰上散步,沿着洞庭湖环行,绕保定府城墙走了一圈,《三国》上有名的徐州城墙,历史上也有盛名的南京城墙,他都环绕过一次。相比于毛泽东,朱德给我的震撼甚至更大,不知道为什么,以前很不熟悉朱德,虽然他的名声很大。朱德年龄比较大,经历更为丰富。他早年上过云南讲武堂,后来又参加同盟会,跟随蔡锷推翻清朝统治,1921年就是云南警察厅厅长。。。。。。甚至他还染上过烟瘾。一九一一年革命的失败和后来全国陷入劳民伤财的军阀混战,使他大失所望。他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更进一步,必须象俄国革命一样彻底,他从上海到北京再到上海不停地寻找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却一直无法取得联系,最后决定去德国研究军事学。搭船赴欧,经过新加坡和马赛,到了巴黎,最终在柏林找到了中国共产党!

他在柏林住了一年,学习德文,然后到哥丁根进了一所大学,修了两学期社会科学,出席世界学生大会,环游欧洲,到了苏联,在欧洲一共呆了四年,到一九二六年才回国。这些都与我原来对朱德的印象相差十万八千里。除此之外,还有年年得奖学金,法国英国德国都去过的周恩来;黄埔军校毕业战无不胜的林彪;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一把菜刀建立一个苏区的贺龙;留学到过日、美、苏三国,懂日语,能用英语演讲,俄语水平也很高的洛甫;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

相关文章

中华神话故事读后感450字(推荐3篇)

我家有一本《中华神话故事》这本书。老师都觉得这本书很好,这本书共有35个故事,每个故事都精彩无比。内容丰富它还有词汇积累,畅游天下等介绍。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读后感2011-09-05
中华神话故事读后感450字(推荐3篇)

读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700字(最新3篇)

《宝葫芦的秘密》的主人公叫王葆,在他很小的时候,奶奶经常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王葆听了无数关于宝葫芦的故事,他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一颗对宝葫芦充满好奇的种子。有一...
读后感2012-03-09
读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700字(最新3篇)

《儒林外史》读后感400字简短【最新2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
读后感2013-09-06
《儒林外史》读后感400字简短【最新2篇】

哈利波特读后感600字作文【优质3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读后感2012-07-07
哈利波特读后感600字作文【优质3篇】

《道德经》读后感范文400字【推荐3篇】

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 下面小...
读后感2011-09-02
《道德经》读后感范文400字【推荐3篇】

匆匆读后感100字(精彩3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
读后感2019-08-04
匆匆读后感100字(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