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百年孤独读后感(最新6篇)
高中生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一
《百年孤独》是一部由拉丁美洲文学巨匠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著的小说,以其奇特的写作方式和独特的魅力,深受读者的喜爱。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也对这部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深深被其所感染。
在《百年孤独》中,马尔克斯以马孔多一族为主线,讲述了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麦哲伦多村庄的故事。小说中充满了神奇的现实主义元素,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而悲伤的世界。马尔克斯的文字犹如诗一般,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寓意。他巧妙地运用意象、象征和隐喻,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在阅读《百年孤独》的过程中,我被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马孔多一族的命运如此悲惨,他们注定要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村庄里孤独地生活。他们的命运被注定为孤独,就像小说的标题一样。这让我不禁思考人的命运和命运的无常。我们是否也像马孔多一族一样,被命运牵引着,无法自拔呢?
此外,《百年孤独》还揭示了家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小说中,马孔多家族历经百年的孤独,最终走向了衰败。这也让我联想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长河。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无论是家族还是社会,都会经历兴盛和衰落的过程。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同时也要意识到一切都是短暂的。
《百年孤独》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思考人生和命运的哲学作品。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思考了人类的孤独和命运。尽管小说中充满了悲伤和孤独,但它也给予了我勇气和力量,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天,并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
在读完《百年孤独》后,我被马尔克斯的才华和智慧所折服。他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创造出了一部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我相信,这部小说会继续深深地影响着后人,让更多的人思考人生和命运的意义。同时,我也被激发出对文学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希望能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世界更加美好。
高中生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二
《百年孤独》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小说。这本书让我对拉丁美洲文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我对人生和命运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小说中的马孔多家族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他们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中,世世代代重复着相同的经历和命运。他们的命运似乎被注定为孤独和悲伤。这让我不禁思考,人的命运是否真的是无法改变的呢?我们是否也像马孔多一族一样,被环境和命运所限制,无法摆脱困境呢?这些问题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此外,《百年孤独》还揭示了时间对家族和社会的影响。小说中,马孔多家族历经百年的孤独和衰败。这让我想起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长河。时间无情地流逝,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和转变。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同时也要意识到一切都是短暂的,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通过阅读《百年孤独》,我对拉丁美洲文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拉丁美洲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吸引了全世界的读者。马尔克斯的写作风格独特而奇特,他用诗一般的文字描绘出了一个奇幻而悲伤的世界。他巧妙地运用意象、象征和隐喻,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这让我对文学的魅力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文学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
总之,《百年孤独》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小说,它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通过这本书,我对人生和命运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对文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相信,这部小说会继续影响着更多的人,让他们对生活和命运有着更深入的思考。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为世界带来更多的美好。
高中生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三
《百年孤独》是一本让人无法忘怀的小说,读完后我感受到了许多深刻的思考和启示。这本书通过对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描写,展现了人类的孤独和命运的轮回。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思考了很多关于人生和意义的问题。
在《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代人都在重复着相似的命运,如同无法摆脱命运的轮回。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孤独和无奈,无论他们如何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都无法逃离命运的桎梏。这让我想到了人类的孤独,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无法摆脱自己的命运。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改变,最终都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命运。这让我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书中,马尔克斯通过对布恩迪亚家族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家族的百年沧桑。这个家族的兴盛和衰败似乎与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变迁紧密相连。这让我认识到,历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它在影响着每一个个体的命运。我们生活在一个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命运与历史紧密相连。这让我对历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除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对文学的魅力有了更深的感受。马尔克斯以其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真实与幻想相融合。这种写作风格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文学可以超越现实,通过夸张和幻想表达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这种写作风格也让我更加喜欢文学作品,因为它们可以带给我更多的想象空间,让我感受到无限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百年孤独》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示的作品。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人生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对文学的魅力有了更深的感受。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人类的孤独和命运的轮回,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我以后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文学。
高中生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四
从本书的背景去看,又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孤独。当时恰逢哥伦比亚内战,数十万人丧生,主人公布恩迪亚上校也是在这个时代造就的英雄。战乱必将使人流离失所,孤独随之而生。
那个时代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在作者的刻画中以另一种形式,无形地抗议着这一切,然而最终无法摆脱的还是孤独。在那个时代,尽管有人挣扎着去打破这份孤独,但终因无法凝聚成一股力量而告终,走向失败。诚然,孤独是导致一切恶果的导火索。作者希望广大拉美人民可以团结起来,战胜这份孤独,让团结的力量促使拉美地区也投入现代文明的顺流之中,顺流而上,并非逆流而下。不被世界所孤立,傲立于文明发展的大潮之中,打破封闭,展开新生活。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唯有孤独永恒。作者所说的这句话并非绝对,放眼未来是正确的,而孤独并非永恒。竭尽所能,摆脱孤独,纵使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难敌全军万马。在整体的推动下促使个人的前进,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部分,也正有了整体,个体才不至于太孤独无助。这也正是中国不断向前迈进的原因之一。
有人问作者马尔克斯,在你这本书里,狂热昏愦的总是男子(他们热衷于发明、炼金、打仗而又荒淫无度),而理智清醒的总是妇女。这是否是你对两性的看法?而马尔克斯则回答,我认为,妇女们能支撑整个世界,以免它遭受破坏;而男人们只知一味地推倒历史。到头来,人们是会明白究竟哪种做法不够明智的。
我想,不是因为革命起义的危险,马孔多四年多连绵不绝的大雨,还是男男女女的畸形爱恋,而是害怕自己无法忍受像奥雷里亚诺上校不断反复熔铸小金鱼,阿玛兰妲织了又拆,拆了又织不停做寿衣,庇拉尔·特尔内拉在与不同男人的纠缠中麻醉自己的那种孤独。
高中生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五
西亚.马尔克斯的让我有些懵懂,也许是第一遍阅读的缘故。
它到底想表现什么?作者因本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那这本书的内涵应该很深刻,它到底是什么?一个家族兴衰的过程及结束的原因?还是告诉读者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无法逃避?抑或是拉丁美洲一个世纪的真实再现?布恩地亚家族延续了100多年,但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孤独中,并在其中终其一生。虽然布恩地亚家族历经六世,也有过繁华与鼎盛,但自始自终没有人能逃离孤独。每一个灵魂都在孤独中游荡,家庭成员中没有情感,没有交流,没有沟通与理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没有人关心他人,没有人关心身外的世界。他们在自己的世界中忙碌着,却不知道为何忙碌。他们在忙碌中体味孤独,甚至享受孤独,最后在孤独中离开这个世界。
虽然他们孤独的表象一样,但孤独的缘由却不尽相同。乌苏拉的孤独是理性的,这个百岁老人历经沧桑,却一门心思为家族的兴旺而努力。她孤独地奋斗着,争取着,看管着,但直到老死,仍是一个人在努力。没有人感谢她,没有人支持她,没有人继承她,没有人关注她,她的努力空前绝后,她的孤独也成为布恩地亚家族中理性的孤独。乌苏拉的丈夫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和二儿子奥雷良诺的孤独是人性的孤独。霍塞整天忙着搞科学试验,发誓要让愚昧、闭塞、落后的马贡多小镇富裕起来。他倾其财力、智力,但从未得到过任何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也从未想过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他孤独一生,最后因发疯被绑到栗子树上孤独地死去。奥雷良诺一生发动了32次战争,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也不明白不关心自己声名显赫,他最终把自己困在制作小金鱼的工作间结束了一生。乌苏拉的大儿子霍塞.阿卡迪奥的孤独是兽性的孤独。他的生活里除了情欲和霸道的占有,什么也没有了,他身上没有人性的痕迹。乌苏拉的女儿阿玛兰塔的孤独是爱情的孤独。她心里有如岩浆般炽热的爱情,也多次与爱情相遇,但每次都坚决地拒绝,用冰封住火热的心,让自己陷入深深的孤独中。在诅咒与怨恨中,在渴望与拒绝中结束了可悲的一生。布恩地亚后代们重复着前人的故事,亦重复着先人的孤独。
虽然是初读这本书,虽然书中情节琐碎,故事亦魔亦幻,亦真亦虚,虽然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小说的脉搏,不能很好地领悟它的宗旨,但还是感受到了布恩地亚家族的孤独之魂,这也应该是书中马贡多小镇的孤独,是哥伦比亚的孤独,是拉丁美洲的孤独。读着它,总是不由自主想起《红楼梦》,想起它的繁华、热闹,但这繁华、热闹的背后是否也有孤独在叹息?林黛玉清高寡合的孤寂,贾宝玉享尽荣华的孤寂,薛宝钗圆滑于世故的孤寂,贾元春表面荣华、内心卑贱的孤寂,王熙凤两面三刀的孤寂,贾氏家族表面兴盛、实则腐朽的无奈,不都是真实地存在着吗?不同的著作,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国情,却有着同样的灵魂——孤独。也许孤独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与生俱来的,是永远无法走出的。
高中生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六
孤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觉到,可是,能以孤独为主题,写成一本畅销但是实际上却也“孤独”的小说,这让人实在叹服。谁要想真正读懂孤独,《百年孤独》必看。
我不敢说,我读懂了孤独。这本书,情节曲折跌宕起伏,事件密度大,而且离奇荒诞,夸张变形,令人应接不暇。所以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感到非常痛快,可是,连里面的人物关系也没有理清。不过,外国人名字长还可以忍受,最难以忍受的是,几代人都可以叫同一个名字。忽略混乱的人物关系对于读小说的影响,我还是得到了一点点感悟。
《百年孤独》以一个家庭为主线,时间跨度一百年,描写了一家人与孤独相关的种种经历。
为爱疯狂是因为孤独吗?因为同时爱上皮埃特罗,贝丽卡和阿玛兰妲展开爱的角逐,当得知皮埃特罗和贝丽卡订婚后,阿玛兰妲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阻挠婚姻。奥雷里亚诺爱上蕾梅黛丝后,迫不及待希望将还是孩子的蕾梅黛丝娶回家。梅梅爱上巴比伦后,整个心思都掏空了,全都放在与情人的欢爱之中。庇拉尔年轻时,与无数男人欢爱,老年后,还为年轻人提供欢爱的场地。为爱疯狂不是因为孤独吧,是因为爱火中烧,是因为人的欲望。相反,没有爱的能力的人,从来不会爱上别人的人,才注定了一生的孤独。奥雷里亚诺上校,从出生起,就不曾爱过任何人,晚年靠制作小金鱼排遣孤独。
还有一种人的孤独,源于对爱的莫名的恐惧,阿玛兰妲错过皮埃特罗,又断然拒绝马尔克斯上校,一个人晚年靠织一件精美的寿衣打发,准确说是享受这份孤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始终拿不出爱的勇气?又是什么原因,让她在生命的尽头终于放弃对于贝丽卡的怨恨?在生
命的尽头,她终于领悟了孤独,看到因为孤独,梅梅和贝丽卡遭受的苦难,文中说这不是出于爱或者恨。那是出于什么?出于同情心,出于悲悯的同理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正是如此,她才终于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死神,才能够与往事和解,才能够获得一份真正的心理上的宁静与平和。
看得出,莫言的小说,深受这部小说的影响。《丰乳肥臀》,同样是以一个家庭为线索展开,写爱情时,人物多是着魔的疯狂的状态。悲剧产生的原因,除了个人性格的严重缺陷外,又笼罩了一层若有若无的冥冥中注定的命运的魔力。《百年孤独》中,开头的羊皮卷写下的预言,在结尾处,完美地精准地得到了验证,仿佛这一家族的孤独是注定的无法逃脱的。而上官家的女儿们,一个个丰乳肥臀,但一个个都零落了,好像也是命运的嘲弄。看似是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实际上是,人在自己性格的局限上的无能为力,个人性格导致悲剧。
人的性格,关乎人性,是一个说不尽又说不清的话题。将人性中的某一部分夸大,比如欲望,看似变形不真实,实际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性,因为人性中的一些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隐蔽。从这个角度讲,马尔克斯和莫言都是把人性的思考和表达推到极致的大师。
这部小说中的孤独,我还没有读懂。在这里谈一谈,只是经典作品的一种误读。日后,再读《百年孤独》,恐怕又会有别样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