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观后感范文(优质3篇)
三国观后感篇一:三国观后感
《三国》是一部备受瞩目的电视剧,它以宏大的场面、精彩的演技和复杂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观看完这部剧后,我深受震撼,不禁思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战争的残酷性。
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都非常鲜明,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目标和性格,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刘备是一个正直善良、仁慈宽厚的人,他始终将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而曹操则是一个聪明机智、冷酷无情的人,他利用一切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争夺权力。而孙权则是一个既有智慧又有勇气的人,他在面临曹操的压力时,能够冷静地分析形势,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让我深思,人性的复杂性在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剧中的战争场面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数的士兵在战场上英勇奋斗,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家人而拼尽全力。然而,战争的残酷也在这部剧中得到了真实的展现。无数的生命在战争中消逝,血流成河,耐人寻味。这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战争的可怕和无情,也让我反思和思考如何避免战争,实现和平。
通过观看《三国》,我不仅仅是在欣赏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更是在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战争的残酷性。这部剧让我更加珍惜和平,也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通过团结和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发展。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国观后感范文 篇三
说来惭愧,活到20岁才看完三国,还是以电视剧的形式。如果可以为自己找理由的话,我喜红楼多情儿女,不喜三国英雄儿郎。另外就是我胆小,打打杀杀的场景令我胆寒。
可是,《三国演义》乃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为炎黄子孙,特别是我一向拥护国学,岂能?前不久,易说她电脑上有三国的电视剧,我立刻要了来,想,就是逼,也要强迫自己看完。后来,显然,我多虑了。
至今日,我看完了95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很多时候我总忘记历史是纵向的,总有每个朝代、每辈人是同时存于世上的错觉。后来终于寻得了究竟,实则是我不忍承认那些载入史册、留名青史的英雄俊杰们已不存在,每送走一位,都觉悲痛不已。
周瑜,字公瑾,死时仰天长问“既生瑜,何生亮?”年仅三十六岁;孙权,字仲谋,十八岁继承父兄基业,掌管江东,撑起东吴。另有孙策、鲁肃、陆逊等,故“江东自古英雄出少年”。
曹操,字孟德,世人称其为枭雄、奸才等,后人评其为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文学家。生子昂、丕、彰、植、熊、冲。曹冲称象的故事足以说明冲之睿智,却因聪明误,招其兄丕陷害而死。曹植留下脍炙人口诗词歌赋若干,其中以七步诗名气最大,其清高之品性倒是让我甚为喜欢。曹丕承父业,建大魏。
关羽,字云长,桃园三结义排老二,却最先亡,杯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诛颜良,杀文丑,挂印封金……,亡于傲气;张飞,字翼德,老三,长坂坡断喝三声吓退敌军……,在离我家不远的阆中被部下所杀,亡于酒气和暴脾气;刘备,字玄德,老大,建蜀汉,立有“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国训,生有扶不起的阿斗。诸葛
亮,字孔明,关于这位旷世奇才的智慧我不想赘述,刘备三顾茅庐将孔明请出山时,诸葛亮嘱咐家中小童阿三“好生看管家园,等我功成归来,再躬耕南阳。”却于北伐时死于军中,孔明该在梦中回过多少次南阳啊?另外说说司马懿,字仲达,我不知道该不该把这个人物放在魏国里,单独列出来吧,是否属于晋?其子司马昭平了蜀汉,其孙司马炎建了晋朝,平了东吴,再次一统天下。
大概说了说几位重要人物的简历,说的不详细,一则,我也记不全,二则,记得住的也没法三言两语说出来,每个人都是漫漫一生呵。
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历史教给人很多东西,很多我们早已从字里行间、老人口中得知的道理,却,总是要花一生才能悟懂它,几十年岁月匆匆,我们又被下辈称为历史,下辈又花一生参悟我们告诉他们的话语。历史,仿佛没意思,周而复始,生命交替罢了。
实,很少有人读史。历史是枯燥的,却也是生动的,是祖宗先辈们用生命演绎的剧情。历史的每一秒都是岔路口,向左向右决定着太多的生生死死,决定着是遗臭万年还是万世敬仰,而每一秒历史都在进行无法反悔的选择。历史的魅力与遗憾就在此吧。
还记得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的最后写了不在官场,云游四海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明月告诉我们不要过多为名利所缚。同样的,《三国演义》里的斗智、斗谋、斗阵,上方谷那场救了司马懿的大雨使得我明白有时还要尽凭天意。晋朝的陶渊明应该明白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