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观后感【精彩3篇】
冈仁波齐观后感 篇一
冈仁波齐,这座神圣而壮丽的山峰,一直是我心中的向往之地。终于在这个夏天,我有幸亲身踏上了这座雄伟的山峰,感受到了它给我的震撼和敬畏。
早晨,当我来到冈仁波齐脚下的时候,我被它的宏伟壮丽所吸引。巍峨的山峰耸立在云雾中,仿佛是一个巨人屹立在世间。我不禁感叹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站在山脚下,我感受到了一种肃穆庄严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座神圣的圣地。
登上山顶,我才真正体会到冈仁波齐的壮丽和神秘。犹如一朵白云般的雾气环绕着山峰,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令人心生敬畏。站在山顶,我俯瞰着四周的景色,只见群山连绵起伏,云雾弥漫。这一刻,我仿佛进入了一个仙境,完全忘记了尘世的喧嚣和烦恼。
在冈仁波齐的脚下,我遇到了许多朝圣者。他们虔诚地跪拜着,口中念念有词,表达着对神灵的虔诚和祈福。我被他们的虔诚所感动,也被他们对信仰的坚持所震撼。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更加明白了信仰对人们的重要性。
冈仁波齐的美丽令人陶醉,但它也给人带来了挑战。登山是一项艰苦的体力活动,但我并没有放弃。我努力攀爬着,感受着每一步的艰辛和每一刻的成就。当我终于站在山顶,看到冈仁波齐的全貌时,我感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喜悦和成就感。这次登山经历让我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挑战和胜利。
冈仁波齐,你是如此的壮丽和神圣,你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在你的脚下,我体会到了肃穆庄严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你给予了我无尽的震撼和敬畏,也让我明白了坚持和挑战的重要性。冈仁波齐,我将永远铭记你的美丽和神奇。
冈仁波齐观后感 篇二
冈仁波齐,这座雄伟的山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座山峰,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敬重。
我第一次看到冈仁波齐的瞬间,就被它的壮丽和神秘所折服。它高耸入云,巍峨挺拔,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站在山脚下,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同时也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力量。冈仁波齐教会了我如何敬畏自然,珍惜生命。
登上冈仁波齐的过程并不容易,但每一步的艰辛都是值得的。攀爬冈仁波齐,我感受到了体力和意志的挑战,也体验到了自然的残酷和无情。在攀爬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我没有放弃。我告诉自己,只要坚持下去,我一定能够登上山顶,看到冈仁波齐的全貌。
当我终于站在冈仁波齐的山顶,眺望四周的美景时,我感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喜悦和满足。我看到了云雾弥漫的山峰和连绵起伏的群山,它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站在那里,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魅力。我明白了生命的宝贵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冈仁波齐不仅给予了我震撼和敬畏,也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在攀爬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持和勇往直前。登上山顶后,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和挑战的重要性。冈仁波齐让我意识到,只有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够真正成长和获得成就。
冈仁波齐,你给予了我无尽的启示和感悟。你的壮丽和神秘让我敬畏和惊叹,你的挑战让我坚持和成长。在你的脚下,我领悟到了自然的伟大和生命的宝贵。冈仁波齐,我将永远怀念你的壮丽和神奇。
冈仁波齐观后感 篇三
朝圣的路
关于冈仁波齐的知识:冈仁波齐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常年在此处转山的信徒不断。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等认定为世界的中心。据说佛教中最著名的须弥山也就是指冈仁波齐。
昨天晚上去看了电影《冈仁波齐》,电影平静的没有波澜,太真实了,开篇就是藏民日常的生活,早上起来,给烟囱炉子里再塞进两个柴,然后烧水煮饭,每一家一天的生活如此开始,村子里的人来回的走动也是那么真实自然。
首先是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一生未娶照顾他们兄弟三人的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叔叔坐在坝子上和尼玛扎堆说,他一辈子哪里也没有去过,只是想去圣山和拉萨实现一生的愿望。
恰逢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听说了有人要去朝圣,村子里一家家的人都跑来问是否可以同行,大家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同行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是心愿却总是一样的。最后出行的这支十一人的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且自幼残疾的屠夫、年少的小姑娘。在信仰面前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原来只是知道藏民一生的愿望就是要有一次磕长头磕到拉萨朝圣的经历,在西藏的时候常在路边见到心无旁骛磕长头的人,却并不知道其中更深层次的含义。这次看电影才知道从小建立起来的信仰何其伟大,就算是身怀六甲也无所畏惧,次仁曲珍在朝圣的路上生下了孩子,在藏民的心里,朝圣路上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寓意着希望和福气,次仁曲珍继续着磕长头朝圣的路,并没有因为是新产妇就有所懈怠,新生儿躺在随行的拖拉机里,安静生长。
每天晚上大家聚在帐篷里的时间,是对一天的总结和次日的规划,好几次,尼玛扎堆的叔叔杨培,也就是朝圣队伍里年龄最大的长者都会给大家说:每一次的祈愿要想到众生的幸福安康!每一次听到他说的话,再看到所有人全心信服的样子,我的内心总是升起莫名的感动,就算是平凡的藏民,一路艰辛,心中的爱也不仅仅是关乎小我,如此大爱令我深受触动,所谓修行,唯有众生喜乐安康才是目标!
队伍坚定的前行因为遇到了河流而被打断,杨培叔叔告诉大家继续,于是所有的人脱下羊皮的围裙,继续无惧涉水的长身磕头,看着阳光照耀下突然轻装的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让我突然明了:当这涉水成了烦扰,前行便是痛苦;当这涉水变成欢乐,阳光亦是明媚。所谓万法唯心,所有困难的境界都是幻象,我们日常生活的心境是不是也如此呢?
有信仰的人总是善良和体贴的,就算是随行的拖拉机被一辆越野车给撞翻在路边,他们想到的也是越野车上的人需要快点送到医院救护,而他们自己能做的只能是迅速做出决定,拆掉撞坏的车头靠人拉车继续前行,这里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迟疑,如此朝圣之路,犹如佛经上讲到的故事,一切的磨难都是上天的考验,没有这些逆境、磨难,无始劫以来积下的债怎么还?所造的业如何消?当你经历、当你跨越,你也就得道证悟了!
翻越米拉山5000多米的高峰,终于一路下山看到了远处的布达拉宫,大家默默的集体站在那里遥望施礼,内心的激荡无以名述,我作为观众久久不能平静,一切的辛苦在那一刻是值得的,金光闪耀的布达拉宫是每一个西藏人心中的圣殿,他们在前行的路上,虽然冈仁波齐圣山还在远方,但是至少到达拉萨让他们坚信:每一天,无所畏惧,坚持心中的信念,善待每一个身边的人,珍视所有的生命,甚至那只马路上缓缓爬行而过的虫子,所有的善总会让灵魂到达彼岸。
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需要历时一年用脚行走、用身体丈量长达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是雪山脚下渐渐拉远的队伍,转山尚未开始,经过拉萨完成补给和休养,去往圣山的道路还在前方,这样的寓意似乎比拍完全程更有寓意,修行的道路不就是这样吗?
这是一部藏民本色出演的真实电影,生活中最真实的故事被用一年的随拍搬上了屏幕,每一个人都是真名真人真角色,虽然我从小生长在那片神奇的土地,却并没有那样近距离的了解过藏民的朝圣之路,这一次,跟随电影的镜头用一种全然浸入的视角看完了电影,内心升起对电影摄制组由衷的尊敬和感恩。
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如此的好电影实在是太难得了,我们从电影里只是看到没有尽头的大山、雨雪、米拉山顶上飘扬的经幡美丽而神圣,可是我却很清楚走到那里绝大多数人的身体反应之痛苦,五千多米的海拔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而摄制组却在如此身体巨大的挑战下完成了这部具有非常意义的电影的拍摄,如此对信仰的尊重、对藏民一路朝圣的真实再现难能可贵,如果你想要看这部电影,一定要去影院支持!
《冈仁波齐》观后感(三)
抽空去看了《冈仁波齐》,也确实需要放松和跟着他们进行一次朝圣,哪怕只是远观。
影评简介:
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
羞愧
是的,羞愧!
这是我看到影片后的第一反应。后来想想我为什么会觉得如此羞愧,不仅仅是自我评价和自我要求,最重要的是我一直觉得自己也算是个有信仰且在行动的人,但看到他们才知道自己给自己的虚妄太多了。
他们走出村子,踏上国道,砰地下跪,我顿时泪崩!我想起了2017年一路西行的路上看到的骑行者、去朝圣的藏民,还有拉扑楞寺里的那个小男孩;我想起了在灵光寺舍利塔旁失声痛哭的善男信女、围坐在舍利塔脚下的朝圣的藏民。
他们不问结果,简单纯粹去做!想太多,做太少!这是不是我们的通病我不知道,但却是我的。
信仰
时常开玩笑说自己是个有信仰的人,之所以用调侃的语言,着实因为不自信。不自信大家对于有信仰的反应,也同时不自信自己的信仰。也许是觉得空泛,也许是觉得自己太过标榜,所以说着说着就变成了调侃。
不过经常挂在嘴边的也确实浅薄了些,却有些自我安慰的意味。家徒四壁的屠夫每次杀生后以喝酒来让自己心里舒服点,杨培为了哥哥的孩子终身未娶,刚生完孩子的母亲加入了磕头的行列,遇到积水脱掉衣服磕过去的大家,他们从未说过自己的信仰,一大早开始的长头,每天晚上睡觉前的念经,如果没有信仰,又怎能坚持?!
人与自然
前年的一路西行,穿过盘旋的山道,大片的云在眼前,一路荒芜,又一路丰富。吃喝住用行,取之于大自然,又再次回归于自然。冰河上的冰块凿开来烧成水、山谷里的树枝捡起来生成火、人死去的躯体放下来让兀鹫吞食,原来人与自然可以这样完美统一。
突然觉得我们的生活浮夸而又浅薄,每一次的分享,每一次的求赞同,每一次的炫耀,仿佛需要嚷嚷着满世界都要知道,然又有何意?
我需要的很少
是谁说了这句话,我不记得,仿佛我也说过,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不过目前我依然持此观点。
一米二的床铺,一日三餐的饮食(或者可以两餐),几件衣服,两三本书(也可图书馆借阅),这么一算,即使在大城市里,算上交通电话费用,让自己生存下来也不是难事。
我们需要的很多,于是想起了电影《七宗罪》,片头便是人的口腹之欲,看着饭店广告里的美食宣传,再次觉得自己完了,我在扫大家的兴致。
尘世中的修行
并非刻意受苦,朝圣是一种修行,我们在生活里修行,无高低贵贱之分。活着之上的东西我们不需要吗?我不信!即便如《万物的签名》里在生活横冲直撞百折不挠的亨特,他喜欢的除了钱和植物,还有哲学和书。修行的力量是向上的力量。朝圣也好,坚持也罢!
比阿特丽克斯对她十五岁左右的养女普鲁登丝说“沉默是另一种虚荣!”惊愕!仔细一品,仿佛有几分道理,于是发出一点感想,也是一个自我总结,算做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