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经典3篇)

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 篇一

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 篇二

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 篇三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具有里程碑意义。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一场和平友谊的盛会、一场团结合作的盛会、一场鼓舞世界的盛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与收藏。

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一

3月13日晚,北京2022冬残奥会落幕,随着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结束,北京青年报摄影部为北京冬奥组委做的影像资料留存拍摄工作也接近尾声。7年多的时间里,北青报摄影部12名记者用数万张照片完整地记录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规划、筹备,场馆、场地建设,冬奥、冬残奥召开的全过程,在完成资料留存的过程中,也从摄影记者的角度为冬奥组委提供了诸多建议。2600多个日夜,12名队员有辛苦、有枯燥、有牵挂,但是也有震撼、感动、快乐和享受,而这一切都随着冬残奥会圣火在国家体育馆熄灭时尘埃落定,化作自豪的回忆定格在队员的心中。

12个人用7年以万张照片记录北京冬奥、冬残奥

2016年,对于北青报摄影部是十分特别的。这一年的6月,北青报摄影部成为了北京冬奥组委指定影像资料拍摄机构,此后,摄影部胡金喜、崔峻、黄亮、郝羿、袁艺、魏彤、王晓溪、杨益、黑建军、付丁、李娜、杨小嘉共12人相继成为这一特别工作组的成员,开始了长达7年多的记录北京冬奥、冬残奥工作。

“我是第一个入驻冬奥组委的。”崔峻说,那个时候的冬奥组委只有寥寥数人,“各部门都是刚刚开始组建,人手非常紧张,不过也是从那时候起,北京2022冬奥筹备工作也随之逐步展开。”

“资料留存拍摄工作听起来很容易,但是常年累月做同样的工作其实是非常枯燥的一件事。”这基本是每一个参与了项目的组员说过的话,枯燥的工作也是非常辛苦的,极为考验大家的毅力和耐性。“表面上看起来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拍摄冬奥组委的各种会议,但是常年累月,很难想象大家这些年都参加了多少场会议,更让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是,为了举办一场奥运盛会,所有人付出了多少辛苦。”黄亮说,过去几年冬奥组委的工作真的是对每个人的毅力都有着极大的考验。

对于大部分组员来说,这种毅力考验不仅仅是长时间持续性完成跟拍工作。在驻派期间,通勤这件事也是对大家意志的考验,对于大多数组员来说,上班就像“跨城”,“我每天去冬奥组委上班的单程耗时就在2个小时以上,往返4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我的车就能跑够一万公里。”交通对于住在通州的黄亮来说,是最大的“拦路虎”。虽然每天都要去奥组委“报到”,但是每天经历的长途跋涉也未能消除大家对这份工作的责任感,甚至还苦中作乐地对上班距离进行了排序,除了黄亮首当其冲成了第一名外,住在东边的郝羿、黑建军等组员也“榜上有名”,位列榜单前三名。

除了通勤时间长这个榜单外,组员们心里还有另一个榜单——驻派时间最长榜。说起驻派时间,组员杨益以连续七个月驻扎冬奥组委的“战绩”夺冠。“那时候赶上了部门事务繁多,所以就打破了原本两个月一轮换的常规,我成了长期驻扎的记者。”杨益说,那段时间虽然累,但是也让他收获颇丰,“长时间在一起工作大家的关系就变得特别亲近,合作起来也更得心应手。因为大家相处得很愉快,我结束七个月的驻派时还有一些不舍。”杨益说。

有别于杨益的长时间驻扎,胡金喜在团队中更多地是担当着“指挥”和“机动队员”的角色。“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工作都很认真负责,轮换时除非特殊情况,大家都是积极配合。”胡金喜说,就算是真的有队员临时出现状况无法随叫随到,其他人也会立即“补位”。“不管是平日还是周末,哪怕是临时通知的,只要是出现需要我们的情况,队员都会马上过去,就算出现组员们都在忙的情况,还有我可以充当‘机动队员’。”胡金喜说,相比于其他人,他自认为自己做的工作不值一提,“他们是最辛苦的,我有时看他们太累了,就去替替他们,让他们能够多休息几天。”

见证比赛场馆从无到有 作为参与者这种荣誉值得珍藏一辈子

在整个北京冬奥会建设、举办周期里,北青报摄影部的成员也见证了无数个奇迹的诞生。“冬奥会开之前没觉得有什么,真的开了之后,我还觉得挺自豪的,毕竟我也算参与冬奥工作的一员。”李娜说,作为参与冬奥筹备工作的一分子,这种荣誉感是值得她珍藏一辈子的宝藏。

郝羿则表示,看着一个个场馆从无到有,再到测试赛站在场馆中拍摄比赛,感觉就像做梦一样。“我真的是看着‘冰丝带’、‘雪如意’一点点建设起来的。”郝羿说,回想当初与场馆“初见”的情景,再看现在,简直天差地别。“最初选定场馆位置考察的时候是什么都没有的,然后后来每次去都能看到变化。”郝羿回忆。

跟着冬奥组委考察团去延庆考察的黄亮说,他第一次跟着去考察的时候还没有场馆,甚至连通行道路都还没有,“场地考察真很艰苦,车进不去,只能走,甚至走的路都称不上是路,难走到我还崴了脚。”黄亮说,但后来每一次去,他都会有惊喜,“一次一个样,而且每次的变化都很大。”

“‘水立方’一下子从游泳馆变成‘冰立方’冰壶馆是让我觉得非常神奇的事。”付丁说,他曾经多次去“水立方”采访,但怎么都没想到,冬奥组委让它摇身一变成了功能巨变的场馆。与付丁为“水立方”变冰立方贴上的“有趣”标签不同的是,黑建军则为这一变化贴上了“不可思议”的标签,他说怎么都没想到冬奥组委竟然真的让“水”成了“冰”,这种创意和变化都太不可思议了。

除见证“冰立方”的“华丽转型”外,付丁还全程见证了“雪如意”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我第一次去的时候那边只有个小村子,进村的路都是砂石路。后来2020年11月的时候,我跟着国际雪联去对已经建好的‘雪如意’进行场馆认证的时候,那边完全变了样。”付丁说,原本的砂石路已经被柏油路取代,周围的基础建设也已经相当完备,建好的“雪如意”壮观程度已经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由于冬奥组委就设立在首钢园区里,首钢大跳台成了组员们见到次数最多的比赛场地,甚至连logo的张贴这种“小事”,也是在组员们的见证下完成的。“网友在看了比赛直播和摄影记者们拍的照片后都觉得画面很美,连logo都透着讲究,这话不假,大跳台冬奥logo贴得是很有讲究的,组委会先后试了很多次,而且还找了我来帮忙拍照测试,就是希望能从摄影角度去完美平衡logo的位置。”崔峻说,哪怕是一个小事,都透露着北京冬奥会的精益求精。

征服小海坨每次考察都要走上一整天 爬山爬到吐

除去常规场馆的建设和改造外,前期进组的组员们都有着一段或者多段与“小海坨”相关的艰辛经历。

“我是第一个跟队去‘小海坨‘参与高山滑雪赛道考察工作的,那时候连路都没有,是当地的向导带着我们用镰刀现开的道。”崔峻说,那次的考察他们先是坐直升机上山,然后从山顶徒步下来,一行人足足走了一整天。

而那一次的考察只是小海坨赛道考察的开端,每年冬奥组委、国际雪联都会持续地考察上几次。“去小海坨真的是太艰苦了,作为摄影记者,不光要带和其他人一样的补给,还要额外背上摄影设备。”胡金喜说,每一次队员都得走上八九个小时。

“说起来有点丢人,我爬山爬吐了。”郝羿说,在去小海坨前他并没觉得小海坨有什么特别,但是去了之后深感小海坨就是“噩梦”,“国际雪联来考察赛道的专家大多是运动员出身,别看年纪大,但是身体是真的好,走路特别快,为了拍照留存,我们还要走得比他们更快,上上下下地跑,结果到了山上,我就吐了”。团队里因为爬山爬吐的不只郝羿一人,同样经历了小海坨“噩梦”的袁艺也吐了,“我之前还和袁艺嘱咐过,早餐千万别吃太多,容易吐,结果他告诉我已经吐了,而且他比我还惨,我是到了山顶吐的,他在半山腰就不行了。”郝羿说。

对于魏彤来说,爬小海坨对体力的考验是其次,更多的是对意志力的一种考验。

紧张中却充满欢乐 疲惫里仍有人创造惊喜

在这2600多个日夜的坚守中,除了枯燥、辛苦外,也有不少快乐、感动和幸福的瞬间。

自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筹备工作拉开帷幕起,杨益就入驻了开、闭幕式筹备工作组。“你很难想象开、闭幕式是如何筹划出来的,虽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到严谨不能出一点错,但是过程还挺有意思的。”杨益说,每每回想这个筹备过程,他的脑海中都会浮现组委会领导给出的那句总结,“闹闹哄哄走向成功。”“‘闹闹哄哄’是真的闹腾,尤其是初期,大家都在出主意,闹腾之后就变得越来越有序,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变成了大家非常喜欢的开闭幕式了。”杨益说,整个过程其实充满了欢乐。

整个团队里,王晓溪的经历是尤为特别的。2021年10月,王晓溪因为奥运圣火二度踏上了希腊雅典伯罗奔尼撒半岛,“因为跟拍2008年夏季奥运会圣火采集我就去了一次,这次冬奥圣火采集是我第二次去。”王晓溪说,与此前不同的是,受疫情影响,这次的圣火采集仪式并不热闹,但是依旧庄严、神圣。“我想我可能是为数不多参与过北京两次奥运圣火采集的记者了,这种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太难忘了。”王晓溪说,不仅圣火采集成为了他不可泯灭的记忆,在回国隔离期间,他还收到了一份让他难忘的感动。“隔离的时候刚好赶上我过生日,离家在外,我干脆没把过生日这件事放心上,结果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却注意到了,不仅在群里祝我生日快乐,还特意在送餐时额外给我准备了蛋糕。”王晓溪说,那一整天他都又惊又喜,非常感动。

同样在冬奥组委工作人员陪伴下过了生日的还有郝羿。“有一年我跟着去崇礼考察,因为是筹备初期,每天的考察工作都很紧张,也很累人,每天走两三万步都是常态。我生日那天,大家结束考察回酒店餐厅吃饭,其间他们把我支走了一会,等我回来的时候,他们就‘变’了个蛋糕出来。”郝羿说,当时大家都特别热情,同在餐厅吃饭的外国人知道是在庆祝生日也主动加入,祝他生日快乐。“之前我从来没和他们提起过生日这件事,他们是在看了我资料后偷偷记下来的,然后又在繁忙的工作中给我策划了生日会,让我觉得太暖了,这件事我会记一辈子的。”郝羿说。

有遗憾也有缺失 更想对家人说一句抱歉

随着时间的推移,2月4日立春这一天,全球70亿人迎来了四年一度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欢歌笑语间,北青报摄影部团队继续着记录冬奥的工作,团队12名摄影记者兵分多路,散布“环内”、“环外”多点全方位地跟拍奥运。

“做摄影记者的这么多年,让我觉得最遗憾的两件事都和奥运会有关。一个事关北京2008年奥运会,另一个就是2022年冬奥会了。”付丁说,北京2008年奥运会时,他参与拍摄了所有测试赛,但最后却没能获得去拍摄奥运会正式比赛的资格,“那时候我还算个新人,遗憾是肯定的。”到了2022年冬奥会,付丁打起了精神,想着一定得弥补当年的遗憾。可天不遂人愿,2022年付丁再次因故错过了拍摄奥运会的工作,“我本来是要去‘雪游龙’的,但是因为个人原因在去之前取消了‘进环’的安排。”付丁说,错过了两次在北京召开的奥运会已经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了。

另一个因为个人原因未能参与拍摄的还有黄亮,“我觉得错过这次机会不能说是遗憾,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缺失。”黄亮说,他其实也在进环前做好了一切准备,“早早地我就安排好了时间,也把家里安排妥当了,提交了材料并拿到了证件,我尽我所能地做了一切,但终究还是错过了这次工作。”黄亮表示,在确定不能参加后,他有过落寞,但很快平复下来,“我想,既然‘进环’不行,那我就在环外拍奥运,从我口线上着手,拍了不少公交、地铁与冬奥相关的内容。”黄亮说。

“我虽然没‘进环’,但是工作一点不比进环轻松。”崔峻说,作为重点跟拍新闻中心的摄影记者,他不仅完成了新闻中心的拍摄工作,还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冬奥。“我希望能够记录下市民们参与奥运的每一个瞬间。”2月4日晚,为了能记录下大家对冬奥的热情,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崔峻在王府井百货前的倒计时牌旁,记录了倒计时归零的珍贵瞬间。

相对于“环外”的组员,早已“进环”并开始工作的组员在2022年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和家人分开过节,但这次和以往真的不同。”杨小嘉说,进环后她最挂心的是独自在北京过年的母亲,“我特别怕我不在家,她有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找不到人。”杨小嘉说,在走之前,她还去拜访过邻居,希望她不在的这段时间里,邻居能帮忙留意一下母亲的日常起居。

杨小嘉提心吊胆的在冬奥会落幕不久后终于结束,而袁艺的担心持续时间相对更久。袁艺不仅仅要跟拍冬奥会,还要跟拍冬残奥会。“我们家孩子从小到大的生活起居我负责的更多一些,这次我要离家三个月,从进环的那天起,我这心就没放下过。”袁艺说,因为孩子身体较弱,他特别怕自己不在家期间孩子生病,“孩子很黏我,尤其生病的时候,再加上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一旦孩子病了,我爱人根本照顾不过来,所以我每天想起这些都会担心。除此之外,也想对家里人说一句抱歉,这段时间辛苦了。”袁艺说。

冬奥中沉淀内心感受细节 发现更多的摄影魅力

“我这次来拍冬奥是意外之喜,更多的是在享受。”已经近20年不拍体育的魏彤说起自己的这次跟拍冬奥之旅是有些感慨的,“放下差不多20年的东西,这次捡起来,并没有出现我曾担心的‘手生’感,反而让我发现,这些年的沉淀反而带给我不少的进步。虽然日常的拍摄工作有些枯燥,但是我反而觉得自己很享受这个过程。”魏彤说,这一次,沉下心的他拍了不少好照片,“我把这二十年间想过但是未能实际去操作的拍摄方式都付诸行动试了一下,发现了更多的摄影魅力。”魏彤说。

同样有感触和收获的还有黑建军。“这一次的冬奥跟拍让我再一次深刻地理解了以摄影的方式来记录历史的珍贵之处。”黑建军说,在整个冬奥会举办期间给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冬奥结束前的一次2000人的大合影。他回忆,当天的合影其实是有专职摄影师负责的,但他在合照前一天听说此事便上了心。“我特别怕错过记录这件事,本来合照是定在下午2点拍的,我上午11点就开始为了选位楼上楼下地跑了。”

黑建军介绍,因为疫情的原因,场馆内的通道设置也与以往不同,很多都是单向通道,全天戴口罩活动时常让他觉得呼吸困难,而那天拍摄大合影期间,他还担心自己动作慢错过最佳的时机,短时间内不知道跑了多少个来回。“其实最让我动容的不是2000人的合照有多么震撼,而是在合照结束后有志愿者主动找到我要求和我合影,他们说,早就已经发现我一直在给他们拍照了,希望能和我留影表示自己的感谢,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黑建军说,在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他和志愿者们不知不觉地就相处成了朋友,这对于他也是一种别样的收获。

团队力量带动个人成长 积攒经验为未来铺路

谈及七年半的时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团队12个人不约而同共地提及“成长”这个词,也提到了团队的重要。

“我觉得在这几年里,我成长了。”李娜

说,她从未想到这次难得的机会还为她带了这样的收获。黑建军则说,回望这些年,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是不容易的,但是没有人喊苦叫累,“一个好的团队会让团队里的每个人都看到成长和提高。”同样感受到了“团队带动个人成长”的还有付丁,“我觉得在这几年的磨砺中不知不觉地就有所提高、有所成长了,细想,其实这一切都和团队成员间的良好协作密不可分。”付丁说。

回顾这2600个日夜,胡金喜说这些年记录北京冬奥虽然是枯燥又磨人的一件事,但也是充满了魔力和快乐的一件事,团队里的每一位都能在冬奥组委有需要、团队有需要的时候一往无前地站出来,“这个团队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团队,每个人的个人实力都不容小觑。”胡金喜说,在整个参与过程中,他看到了团队的变化,也看到每个人都学到了新的东西,在前行中有了或多或少的成长。

胡金喜认为,这份工作对于整个集体和每个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荣誉,也是无法复制的经验累积。“在接下这个任务的时候也有过担忧,但一直很坚定,有些事情参与了可能成了机会,但是没参与的话连机会都不会有了。我希望我们能够用这次的经验为未来铺一条路,打开一扇门,尝试着为北青报、为北青报摄影部创造出全新的发展可能。”胡金喜说。

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二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掌舵领航,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冬奥筹办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各省区市团结协作,筹办和备战单位、主办城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困难挑战,精心组织、全力投入,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全情奉献、热情参与,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全面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赢得了全世界的高度赞誉。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举办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事迹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为隆重表彰先进典型,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等148个集体“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授予苏翊鸣等147名同志、追授邓小岚同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希望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这次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的事迹,集中体现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精神,不仅为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力量。

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受到表彰的突出贡献集体和个人为榜样,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2022年最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更多最新优秀作文资讯请继续关注网站!

相关文章

《记着乡愁》观后感【通用3篇】

生活中常常听老一辈人讲述他们小时候的社会合体干活,吃饭就像伯延镇里所讲“锅饭”,霉畚听说没有深刻的体会,感到他们像在讲笑话,随便编编而已,观了《记着乡愁》里的伯延镇这一集,深深...
观后感2017-04-02
《记着乡愁》观后感【通用3篇】

警示教育片苏荣造绿工程心得体会(经典4篇)

以下是关于警示教育片苏荣造绿工程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警示教育片苏荣造绿工程心得体会1:近日,中组部下属党建读物出版社推出的新书《领航中国》中,收录了一篇题为《扭曲的政绩观——...
观后感2016-01-05
警示教育片苏荣造绿工程心得体会(经典4篇)

观看我是接班人心连心向未来观后感精选十篇(最新3篇)

“我是接班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专题大课《心连心 向未来》,将于7月1日20:00-20:40直播。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2观看我是接班人心...
观后感2012-04-02
观看我是接班人心连心向未来观后感精选十篇(最新3篇)

爱乐之城观后感经典影评【实用5篇】

今年最浪漫唯美的爱情电影,很多段落让人有重温雨中曲的感觉。是爱乐之城,也是星光之城,还是梦想和现实缘起缘灭的地方。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爱乐之城观后感经典影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爱乐之...
观后感2012-03-02
爱乐之城观后感经典影评【实用5篇】

经典红色爱国电影闪闪红星观后感【精简6篇】

经典红色爱国电影闪闪红星观后感,大家观后感是不是都写过?那么,你们具体了解观后感具体要写什么内容吗?写观后感都有些什么要求呢?观后感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有什么体会...
观后感2013-05-01
经典红色爱国电影闪闪红星观后感【精简6篇】

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经典6篇)

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5篇: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冬...
观后感2012-02-07
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经典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