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推荐3篇)
《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 篇一
《南渡北归》是一部由著名作家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柳云山一生的追溯和描写,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努力、奋斗和追求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并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柳云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经历了从南渡到北归的动荡时期,经历了政治、经济、社会的种种变迁。从他的一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坚持和努力,以及他对理想和信仰的执着追求。柳云山在一次次的困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寻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他不被外界的浮华所迷惑,也不被困境所击垮,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这样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和感动。
在小说中,巴金通过对柳云山的塑造,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历史的洪流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清醒和坚持。柳云山虽然身处逆境,但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理想的坚守却一直不曾改变。他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知识,追求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追求。柳云山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却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他的一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勇气的旅程,也是对每个普通人的一种激励和鞭策。
在读完《南渡北归》后,我深深地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和追求。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或许不会经历柳云山那样的历险和风雨,但我们同样可以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和勇气。无论在何种环境下,我们都应该保持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信仰的坚守,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困境所动摇,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困境和挫折,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总的来说,巴金的《南渡北归》是一部富有哲理和思考的作品,通过对主人公柳云山一生的描写,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在历史的洪流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清醒和坚持。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本书值得一读,它会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 篇二
《南渡北归》是巴金先生的一部作品,通过对主人公柳云山一生的追溯和描写,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努力、奋斗和追求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我深深被柳云山的坚持和奋斗精神所感动。
柳云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经历了从南渡到北归的动荡时期,目睹了政治、经济、社会的种种变迁。在这个时期,柳云山面临着很多困境和挑战,但他从未放弃对理想和信仰的追求。他坚持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追求真理和知识,不被外界的浮华所迷惑。柳云山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奋斗和追求的过程,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和感动。
通过读《南渡北归》,我深刻认识到了坚持和奋斗的重要性。柳云山的一生充满了困境和挫折,但他却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他的故事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能放弃对理想和信仰的追求,而是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正如巴金先生所说:“人生的路是曲折的,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归宿。”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明白了人生的道路并不容易,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另外,《南渡北归》还让我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在这个物质丰富、信息快速流动的时代,我们往往容易被外界的浮华所迷惑,追逐虚无的名利。然而,柳云山的一生告诉我,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在于名利,而在于我们对理想和信仰的坚守。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真正追求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总的来说,《南渡北归》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思考的作品,通过对柳云山一生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历史的洪流中如何保持坚持和奋斗的精神。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深深地被柳云山的坚持和奋斗精神所感动,也为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这本书值得一读,它会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 篇三
《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渡北归》读后感1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短短八个字充满了历史感和沧桑感。翻开这套厚重的《南渡北归》,心情不禁沉重起来。作为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巨著,书中叩击心灵的情节太多太多,无数次被感动得泪眼模糊。是什么支撑并激励这群“柔弱”的知识分子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掩卷沉思,令我感触最深、震撼最强的,就是“信仰”二字。
往事再回首,国难当头,壮志未酬。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廊坊、南苑、北平、天津等地相继沦陷。隆隆炮火与日机轰鸣,平津地区人心惶惶,以北大、清华、南开、北平大学、燕京大学等著名高校为代表的教育界,也是一片惊恐慌乱。7月29日,北平陷落后,驻守北平郊外西苑至八宝山一线的一一零旅旅长何基沣不得不奉命南撤。面对连连失守的国土,这位抗日名将百感交集,哽咽不已,他抬手向闻讯赶来告别的高校学生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泪流满面却不得不抛下这座正在陆沉的千年古城和沉浸在惊恐迷惘中的芸芸众生,开始一场前程未卜、不知身归何处的军事流浪。此情此景,何等悲愤!
英雄辈出的时代,颠沛流离,流亡岁月。最先受到炮弹轰击的是南开大学,这个经过千辛万苦发展起来的中国当时最杰出的私立大学,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作为创办人,当时已转往南京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闻讯后当场昏厥,悲怆不已。随后,大批日军进驻北大,一片残局,满目凄
然。于是,北大、清华、南开、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纷纷南下西行。清华教授梁思成、林徽因带着儿女也踏上了流亡之路。面对渺茫的前途,两人心中有说不出的凄楚与怆然,而这一走,就是九年!在战火连绵、危机四伏的异地他乡,王国维、赵元任、蔡元培、梅贻琦、胡适、傅斯年、李济、陈寅恪、梁思永……一代大师在历史舞台上负重前行,他们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民族危亡、国难当头,流亡的大师们在内心深处都怀着悲愤交织的情愫,而这种情愫又迅速铸成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强信念,一种与国家民族同生死共患难的英雄主义气概。虽然南渡途中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能够不畏风雨、满怀信心。他们坚信,中国人民有着不可战胜的意志和潜在力量,这样的民族是必然会走向辉煌的。挺起脊梁,初心不改,弦诵在山城。1938年1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另行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难当头,大局已定,临时大学师生打点行装,昂头挺胸,以悲壮的豪气英姿,毅然迈出了西迁的步伐。包括清华的闻一多、袁复礼、李继侗,北大的曾昭抡,南开的黄钰生等在内的11名教师和290名学生组成“湘黔滇旅行团”,翻山越岭,日夜兼程68天,徒步跋涉1600余公里……当旅行团师生们带着满身风尘和疲惫抵达昆明时,师生与群众的歌声如江河翻腾、大海惊涛,慷慨悲壮的旋律向行进中的每一位师生传递着国家的艰难与抗战必胜的信念。自此,数千名师生在昆明正式组建了足以彪炳青史、永垂后世的西南联合大学。我一直在思考,在那个时代,在80年前西南联大师生走过的那条路上,那群被迫流亡的知识分子在思考着什么?这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学生旅行团,成功地完成了由湘至滇的千里奔徙,我仿佛看到,这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傲然屹立于中华大地上,他们始终保持着对中华民族的坚定信仰,令人无不感慨万千。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想像,他们一路负重前行,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是何等艰辛,背后又是何等沉甸甸的信仰支撑!信仰是共通的、强大的、持久的力量。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年代,坚定的信仰是成功的保证。
《南渡北归》读后感2
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读完《南渡北归》,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离别。所谓南渡,描写抗战发生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而北归,则是指他们再回归中原的故事。第三部:离别,是全书最揪心也是最发人深思的一部。一代大师,七零八落,悲欢离合,一言难尽……
《南渡北归》让我从另一个视角看历史。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傅斯年、梅贻琦、陈寅恪等这些人的名字。如果不读这本书,我不知道在这些人名字的背后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和厚重的历史。如果不是读这本书,我会认为用伟大来形容一个人的人格似乎太矫情。但读了《南渡北归》这本书,我知道,用伟大形容这一颗颗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珍珠,实在不够。我甚至为自己以前不清楚这段历史而深感羞愧!
掩卷长思,感触最深的是那一代人的信仰。那个年代的留学生,没有一个人想在国外长久地呆下去,也根本没有人想做这样的梦。那时的海归与几十年后的新生代“海龟”有较大的不同,在当年海归的梦想里,有成就一位学术界大师的心愿,没有捞个大官或弄个百万富翁的追求。心中装满的是科学救国、振兴民族的理想与抱负。在他们回国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会考虑到地域、薪资、职称的问题。那一代留学回国的知识分子身上的高尚品格唤醒了失落的灵魂,这让我明白了,简单而执着的人在任何逆境中都有充实的人生,而抵不住诱惑的心灵,终究没有依托。
《南渡北归》第三部“离别”中有的部分写得过分实在,怒气和怨气都跃然纸上,有点儿像中国的工笔画,重彩。相比之下杨绛先生写的《干校六记》,更像是中国的水墨画,写意,叫读者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去体会平淡中的惨痛。
也许是家庭与年龄的.原因,我读《南渡北归》第三部“离别”更加有感触,也更想走近那个时代了解那段历史。
家父郭可信1941年夏考大学时也曾赶上空袭,不过招考的大学和考生都有准备。考试时间过半赶上空袭,试卷有效,否则在警报过后用第二份考题重考,考生也都分配有躲警报的防空洞。家父就是在这隆隆的炸弹声中考上当时在遵义的浙江大学化工工程。当时的浙大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容纳一千多名师生,只好在遵义、湄潭和永兴场三处。那时遵义都没有电灯,更别说是湄潭和永兴场了。当时一年级的学生上课住宿都在永兴场的江西会馆及楚馆。二年级学生理、农在山清水秀的湄潭,文、工、师范在历史名城遵义。黔北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好似远离战火的一块安乐土。加上风景优美,更有名师授业,难怪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来到湄潭后说浙江大学很像剑桥,有一种田园诗般的乡土生活和宁静的学术空气。
家父1946年夏从浙大化工系毕业后考上公费留学,去瑞典学冶金。九年后,学成归国。
出国前家父在杭州灵隐寺留影
这三个月的时间,与大时代完全交融在一起,忘却了自己,也忘记了整个世界。所谓安静,那是真正安静的三个月,自己仿佛是一粒穿越时空的浮尘,在那战乱频发、炮火纷飞的年代,跟着那一个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穿梭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感受着他们的感受,呼吸着他们的呼吸。情恸难抑之处,泪水长流,不能自已。
我通过《南渡北归》这本书,走近那个年代,走近父亲……读完已两月有余,灵魂似乎还在那段历史中徘徊,深感与父亲同在,不愿归来……
《南渡北归》读后感3
正如标题,南渡北归这本书,因某些原因只是略读,但依然有不少感触。从此看出凡刘老推荐的无不是好书,奈何时间紧迫,无法细读,只能日后慢慢品味。可能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当我们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第一个感想便是这本书好难读。许多关于大师的琐事基本上都一一的展现在这本书上。让人应接不暇,如此繁多的细节铺天盖地地捐过来,的确让人喘不过气。
但当我略读完第一本后,又翻过来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一切却又似乎明澈了起来。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东西,清华的四大导师,鲁迅一派与胡适一派的纷争,西南联合大学的出现。无不是这个时代才会出现的事件。这本书总体的时间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文中讲了许多在这个时期各个大师做的事情以及贡献,但我发现当作者再讲关于大师们的学位时却鲜有人是真正的“海龟”,许多大师在出国留学时都没有拿到学位,不是说大师们拿不到,而是大师们根本没有时间或者那个心思。
很多大师出国留学只是为了知识,学到了知识便又去学其他的,所以很少有人拿得住学位,并不是说大师们半途而废,只是因为他们想更早的回到祖国加以报效,所以花了更少的时间将国外的知识学到手,仅此而已。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很多人也许不理解,不是还有句话吗?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比一代人强,怎么会没有大师呢?其实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所谓”大师”是指这个时代特有的人物,他们是必须在这个时代的影响下才会出现的伟大人物,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也有我们这一代的大师,但是那些大师他们活在过去,给过去的人们乃至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连现在都有它们的影响。谁敢说自己的语文课本上没有鲁迅先生的足迹,谁敢说北大的校园没有蔡元培老先生,依然会有现在的辉煌?都不可能,他们是那一个时代的大师,是存在于人们心里的大师,大师远去,再无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