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优秀3篇】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 篇一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而美国作为世界教育强国,其素质教育模式备受关注。近日,我读了一本名为《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书籍,对美国的素质教育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美国素质教育的独特之处和值得借鉴之处。
这本书通过对美国素质教育的实地考察和相关教育政策的分析,全面展示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优势。首先,美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相比,美国的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力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其次,美国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教师更多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美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校园中的社交活动和团队项目中,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还能锻炼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感美国素质教育模式的独特之处。相比于中国的教育模式,美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特点使得美国的素质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然而,美国素质教育模式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首先,美国的素质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这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自觉性和思辨能力,而这些能力在中国的教育中相对较弱。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素质教育模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次,美国的素质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也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我们可以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借鉴美国的素质教育模式。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我对美国的素质教育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美国的素质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对于我们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 篇二
素质教育,作为当代教育的热门话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近日,我读了一本名为《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书籍,对美国的素质教育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美国素质教育的独特之处和不足之处。
这本书通过对美国素质教育的实地考察和相关教育政策的分析,全面展示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优势。首先,美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相比,美国的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力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其次,美国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教师更多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美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校园中的社交活动和团队项目中,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还能锻炼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然而,美国的素质教育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美国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可能忽视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科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应该建立在扎实的学科基础上,否则将难以做到真正的综合素质培养。其次,美国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可能不够充分。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辨,而不是完全依赖自己的能力。再次,美国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但可能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在社交和团队合作中发展自己的个人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完全依赖他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美国的素质教育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美国的素质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特点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然而,美国的素质教育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需要在借鉴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完善。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我对美国的素质教育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美国的素质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值得借鉴的地方。而在学科基础培养、教师引导和个人能力培养方面还有待改进。对于我们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素质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 篇三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1
读了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自己的心似乎一下子被什么触着一样,惊诧地发觉美国的素质教育原来是这样,于是又饶有兴趣地翻看一些有关于中美教育差别的文章,对美国教育总的印象是:美国的学校,固然不赞成向学生进行“知识填鸭”,但也不能简单地看成只重视向学生传授谋生求知的实用技能。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自由、宽松、多元的环境。如果说中国古人的见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美国的做法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范传授怎么捕鱼,却更重视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被教育者自己从实践中学会怎么捕鱼。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而在美国的学校的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这使作者甚为不满,竟然让儿子退出了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后,他又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上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练混为一谈,结果使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模仿能力,但欠缺创造力。“好不好”,强调的是创造能力的问题;“像不像”,强调的是模仿能力的问题,显而易见,缺少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作者认为,教与练是不同的,“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各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师生间要建立相互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另外,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上多组织一些能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是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增加活动时间,并让他们来组织安排,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官半职,让每个学生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班级的图书角查找资料等;利用电脑网络设计图画、个人介绍、数学小报等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空间。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2
先前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不太喜欢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
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
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中国的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3
现在对于教育,人们常常提到的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到底是怎么样的,恐怕每一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是重点都是一个,那就是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我们学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指引下,不断摸索着具有国际部特色的小班化素质教育!这个四月我们全体老师有幸共读了黄全愈博士所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下面我将结合书中的一个案例,谈一谈老师的
责任感每一个人都会有缺点,老师也会有他所不知道的知识,在我们中国的教育环境中,似乎许多人都认为老师应该知道他所教学的专业的所有知识,似乎我们老师自己也认为自己在学生面前不能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地方,这本书的第45业就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作者的儿子和同学遇到了一个不敢于承认自己有知识盲点的自然科学老师,两个孩子为了证明这位老师不够有“料”,设计让老师露出了自己的缺陷。这个案例触到了我的心里,在一次科学课上,我带着三A班的学生去生物园观察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不同特点,首先大家观察地上的小草,生物园里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草,一会儿有同学就问我不同野草的名字,由于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没有考虑到要去查查这些野草的名字,很多我都回答不上来,就直接告诉同学们:“老师也不知道!”面对我的不知道!孩子们有点失望,也无意说出了一句“原来老师有这么多不知道呀!”。学生无意的一句话,我却记在了心里,后悔自己没有准备好!
无独有偶,接下来同学们来到了一棵开着火红火红花朵的大树前,同学们都认真观察树的各种结构,这个时候有学生对落在地上的花朵感兴趣了,我就顺便给同学们介绍了花朵的结构组成。每一位同学都听得非常认真,这让我很自豪!这个时候有同学问:“老师这叫什么花啊?”,这个时候我觉得空气凝住了,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而刚刚学生说的“老师也不知道啊!”回响在耳朵里,正当我犹豫着要不要说不知道时,梁永毅说这叫红樱花!我想都没想就直接附和他的答案!这件事让我一直都无法放下,一位老师最重要的是要严谨,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一定要是正确的,不能误导了学生!我想那天的课让我终身都不会忘记!
看了这本书的案例,感受到面对自己的不足,最重要的不是遮蔽起来,是去解决!如果不敢于直接承认,我们可以巧妙的运用教育机智!比如我们开展生物角活动时,学生带来的植物有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就问我,我也会有不知道的。这个时候我会对学生说:“老师忘记了这种生物叫什么名字,我们一起查一查。”然后立刻带着孩子查资料,解决问题!当我们一起查资料找到答案时,我感受到孩子也很开心!然后对学生说:“以后大家也要学会面对问题时,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什么都问老师,自学能力对你的一生是最重要的一种技能!”这不仅解决了问题,也没让学生对自己失望,还对学生开展了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