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初中生读后感800字【精彩3篇】
《论语》初中生读后感800字 篇一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读完《论语》后,我深深被其中的智慧和思想所折服,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论语》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记录了他们的言传身教。书中的内容围绕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道德、个人修养等方面展开,每一句话都充满着深意。读《论语》时,我深深感受到孔子的智慧和谦虚。孔子提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但也告诫人们要思考学到的知识,要有自己的见解。这让我明白了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获得真正的智慧和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读《论语》还让我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不去和别人攀比,而是要做到全面地关心和帮助他人。这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他的成就和地位上,更重要的是他对他人的影响和贡献。通过读《论语》,我明白了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和品德,要善待他人,不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读完《论语》,我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我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获取真正的智慧。我明白了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他的成就和地位上,更重要的是他对他人的影响和贡献。因此,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德,善待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论语》是一本具有深刻智慧的书籍,它不仅给我带来了对学习和生活的思考,更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论语》初中生读后感800字 篇二
《论语》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籍,读后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古代圣贤的言行,也学到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
《论语》中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真正喜欢并乐于去做一件事情,才能做得更好。我深有体会,因为我曾经遇到过许多学习上的困难。当我对一门学科没有兴趣时,学习起来就特别艰难,成绩也不理想。但是,当我对一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读《论语》,我明白了只有真正喜欢并乐于去做一件事情,才能做得更好。
《论语》还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有自律和自省的品质。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而不是掩饰或逃避。通过自省,我们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从而不断提升自己。通过读《论语》,我明白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要有自律和自省的品质。
读完《论语》,我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我明白了只有真正喜欢并乐于去做一件事情,才能做得更好。我也明白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要有自律和自省的品质。因此,我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善于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优点;同时,我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改正并提升自己。
《论语》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籍,它给我带来了对学习和生活的思考。通过读《论语》,我明白了只有真正喜欢并乐于去做一件事情,才能做得更好;我也明白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要有自律和自省的品质。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论语》初中生读后感800字 篇三
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曾经说过,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我曾经粗略地读过《论语》,但总是懵懵懂懂,不胜其意。当我聆听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于丹教授讲授的《论语》心得,心情如一眼清泉流入心间。于是去书店购回于丹《论语》心得一书,最近细细品读,她书中朴实的语言、独到的看法、平凡而深刻的理论高度,使我眼界豁然开朗,心中对孔子陈旧古老的认知顿然改变,使我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但有多少人真正读过它,知道它的典故呢?读过或听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便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就好象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象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成功地让我们普通人对《论语》都能有一种感知的认识。
于丹《论语》心得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两千五百年多年前孔夫子和人们说过的最简单的道理。例如:同为花岗岩,台阶不服气地向佛像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告诉我们内心的从容缓和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一个抑郁症患者去看心理医生,去看看本城最著名的戏剧演员的演出,忘怀得失,那个患者满面流泪地说,我就是那个戏剧演员。质疑我们在角色之外,还留有多大的空间,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呢?这样的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凝神静气地阅读,心领神会地颔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都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社会竞争激烈,越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在现实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我们对圣贤与经典的概念也变得逐渐模糊,如何为人处世、以何种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似乎都已变得摸棱两可。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全部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下子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演变而出的是一种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论语》教给我们要有仁爱之心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禅宗说这个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通过聆听和阅读于丹《论语》心得,让人领略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正确对待的认知,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融入现实社会中的理性道德。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
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代。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