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有感【实用3篇】
读《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有感 篇一
在读完《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之后,我深感收获良多。这本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学习技巧,还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主动参与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书中几个技巧的一些感悟。
首先,书中提到的“制定学习目标”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以往的学习中,我常常是盲目地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制定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学习内容和时间,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成果。因此,我开始养成每天制定学习目标的习惯,并且发现自己的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其次,书中的“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在过去,我常常是被动地听课,很少提问或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然而,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我决定从现在开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敢于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最后,书中提到的“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对我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过去,我常常是拖延学习,到了最后才匆忙应付。然而,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学习进度,还可以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开始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让我更好地掌握了知识,还让我感到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通过阅读《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有效的学习技巧,还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我深信,只要我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读《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有感 篇二
《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和帮助。在我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对学习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技巧。
首先,书中强调的“培养学习兴趣”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过去,我常常对学习感到乏味和厌倦,缺乏学习的动力。然而,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我们才能够主动去学习,才能够持续地保持学习的动力。因此,我开始积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内容,并且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这样不仅让我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让我发现了学习的乐趣。
其次,书中提到的“反思学习过程”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在以往的学习中,我常常是机械地完成作业和复习,没有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然而,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反思学习过程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成果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因此,我开始养成每天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并且在每次学习之后,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效果。这样不仅让我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还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最后,书中提到的“与他人合作学习”对我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过去,我常常是独自进行学习,很少与他人合作。然而,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与他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因此,我开始积极与同学们合作学习,并且发现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增强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阅读《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有效的学习技巧,还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我相信,只要我能够坚持运用这些技巧,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读《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有感 篇三
自从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开始实施以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新理念一直是教师改革课堂教学的指挥棒。教师尝试着用各种教学方法,绞尽脑汁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希望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但是,因缺乏正确的引领,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案自编自演、自说自画的情况屡见不鲜,其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却打动不了学生。
《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阐述了37个经过美国中小学真实课堂检验的教学技巧,其中包括可以即兴使用的技巧,如快速写作、快速绘画、黑板汇总等;包括举卡片的活动,如判断对错、选择响应等;包括一些课堂活动,如交流卡片、并列展示、仿真扮演等;还包括指导学生记笔记、分析概念,如画图笔记、三句话总结、辩论队卡片等。简单、易学、方便、高效的技巧,能帮助教师彻底打破课堂“一言堂”的形式,快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在课堂45分钟内每位学生都集中精力、热情参与、深入思考、大胆发言。
文中的“不再直接判断对错”令我触动很大。数学学科具有客观、理性的特点,没有“似是而非”,也没有“模棱两可”,所以数学教师习惯对学生的回答给出最简单、看似最“有效”的反馈,即“对”或“错”。殊不知,这样不仅完全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而且使得教师无法及时获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长期下去,很容易造成“学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答案”的情况,因为学生认为自己的答案可能是错误的,最终导致课堂越来越沉默,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
我心中暗喜,这不正是我期待的摆法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你看看,现在的摆法和刚才的相比,哪种更好?”学生笑笑说:“这样好。”接下来的教学就水到渠成,我毫不费力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下课后,我开始反思:“为什么学生最初都倾向于5根加6根这种摆法呢?”仔细想一想,我发现这是基于“五五凑成一双手”的生活经验,这无疑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我差点就抹杀了学生的独特见解,抹杀了课堂中这一精彩生成。不直接判断对错,给学生辩白的机会,让学生在辩白过程中暴露自己的想法,使“把小棒分成10根一堆”变成了自觉需求,比教师灌输先人经验的效果好多了。
“不直接判断对错,还学生辩白的机会。”其实,教师不难做到,只需要一点耐心,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追问一句“能告诉我为什么这样做吗?”“可以告诉我更多吗?”,引导学生自己推理,直至得到符合逻辑或者不符合逻辑的结论。
这样一来,可以促使学生追溯思路,找出自己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和完善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