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黄金时代》有感【精简6篇】
观《黄金时代》有感 篇一
《黄金时代》是莫言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讲述女主人公陈清扬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动荡和变革。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思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展现了陈清扬的内心世界。通过她的叙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她对于时代变革的思考和感受。陈清扬是一个热爱文学的女孩,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她的梦想被扭曲和扼杀。她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文学梦想,转而成为一个农村知识青年,过上了与自己理想相悖的生活。小说通过她的叙述,让读者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也让读者思考了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压力之间的矛盾。
其次,小说通过陈清扬的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动荡和变革。陈清扬作为一个农村知识青年,亲身经历了农村的集体化运动、知识青年下乡等一系列社会运动。小说中描写的农村生活的细节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辛和不易。同时,小说也展现了文化大革命对于人们思想和生活的冲击。陈清扬在小说中经历了思想的转变和觉醒,她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选择,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这种个体的思想觉醒也代表了整个社会开始对于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反省。
最后,小说通过陈清扬的故事,探讨了个人命运与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陈清扬在小说中没有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小说以她的晚年回忆作为结尾,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于时代的思考。通过陈清扬的故事,读者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生活的意义,也可以思考个人命运与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黄金时代》这部小说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思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物的故事,更是对于整个时代的回顾和反思。通过读这部小说,我对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变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于个人的追求和生活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观《黄金时代》有感 篇三
"对于萧红的生平经历,印象并不深刻。只记得老师在黑板上一个一个的罗列了许多的名字:萧红,萧军,端木髸良,似乎还有骆宾基。那时候对萧红其人,只觉得是个才女,也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我不知道《黄金时代》里对萧红的描述是否属实。电影是以倒叙和差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与萧红有关的人之口,将萧红的一声娓娓道来。
电影中的萧红看似柔弱,却从骨子里透着倔强,她不要父亲安排的婚姻毅然离家,忍受着贫穷与孤独。却也为了不再孤独向未婚夫低头。当未婚夫撇下大腹便便的萧红悄然离去后,她却能安然的待在阁楼中静音创作。我想她就是这样一个如月亮般的女子,清冷,孤寂。
萧军应该是她的太阳,他能带给她火热和陪伴。所以她义无反顾的追随着他,甚至他的冷漠,他的不忠。可太阳和月亮注定是不能同在的,他有他的壮志雄心,她却只想要她的淡泊安逸。于是那怕是爱情,哪怕的骨肉,也阻止不了倔强的心。
萧军走了,她便又陷入无边的孤独。萧军曾嘱咐丁玲“不要让她一个人孤孤单单。”萧红害怕孤独,非常。我想,端木髸良的`存在也不过是她太过害怕孤独的结果。记得老师讲过端木髸良是个汉奸,人品不太好,但我不知道,他是否如电影中那般懦弱。庆幸的是在萧红重病的日子里,他并没有弃萧红于不顾。
最让我猜不透的是萧红对于孩子的态度。说她不爱孩子,那不可能,那样温婉细腻的女子怎么会不爱自己的骨肉。但她把第刚出生的孩子转手就送人,接着便投入到同萧军的爱情中。同样第二个孩子刚出生三天就病死了,她同样看不出悲伤,看不出绝望。
看过了电影,我对萧红的疑问反而更多了,我想要解答这些,就得去萧红的文章中找了。
观《黄金时代》有感 篇四
提起萧红,更多的人想到的是她和祖父在花园内无忧无虑的生活,很少有人能够想起她一生颠沛流离,四处流浪。
萧红一生都未曾得志过,正如汤唯主演的《黄金时代》里所描述的,萧红没有按照别人的思路来写文章,因此不是很受欢迎。更别提正值抗日时期,许多作家忙着写抗战小说时,她却在写《呼兰河传》,得不到时代的认可,自然未能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萧红的性格极为坚韧,哪怕她一次又一次被别人抛弃,被命运玩弄,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辗转生活,可她在哭过之后,总会坚强起来去继续战斗,“这个世界上还存在一些让我死不瞑目的东西。”这便是萧红活着的理由,也是女性在乱世之中难得拥有的一些可贵品质。从整体上来讲,我不太欣赏和佩服萧红。她一直在寻找着爱她的人,自始至终她都相信这着爱情,相信有一天她会和爱她的人能安安稳稳的生活在一起,只是可惜,所有她爱过的男人都未能如其所愿。不是将其抛弃,就是自己参军,或好或坏,上天一直在和她开玩笑。可是,她为什么不尝试着一个人独立生活下去呢?既然找寻不到自己的爱情,她大可以交一大堆朋友,谈天说地,交流写作,这也是一种动乱中的安稳。可她没有这么做。我想,她还是没有从封建的圈子中彻彻底底地跳出来。也不止是她,乃至那个时代的中国人都认为,女子必须早早出嫁,相夫教子,萧红怕也是这样的想法。一方面是为了顺应时代,一方面又可以找到感情上的寄托。但孩子也算是一种感情寄托啊,她却弃之不顾,我至今也不解其是何用意。萧红临死时倒也不算孤独,端木就陪在她的身边。尽管如此,萧红的一生都未曾圆满过,甚至可以说,想得到的从未得到过。
时代背景决定了多数人的命运,国难当头,谁都不会有安稳日子可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观《黄金时代》有感 篇五
如果说,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那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过什么样的日子便全都是自己的选择。
电影《黄金时代》曾选取过《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和《她认出了风暴》这两个片名。最后导演许鞍华还是用了萧红写给萧军信中的一句话:“这不正是我的黄金时代吗?”将电影更名为《黄金时代》。从片名的几度更改中,不难看出导演许鞍华在和在影片的创作中投入的大量心血。导演40年的执着,最终成就了《黄金时代》这样一部兼具文艺感与世界观的记传电影。影片很好的还原了主人公萧红所生活的年代,无论是服装造型还是香烟火柴。这一切都归功于全组工作人员对影片的每一个细节的尽力还原,使我们能透过屏幕去到那个动荡的民国时代。编剧李樯在剧本创作阶段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读遍了民国左派作家们的所有作品、传记、回忆录等文字资料,才有了最后观众所看到的这个剧本。
影片作为传记电影以萧红奔波的一生为主线,中间插叙的几个镜头暗示着人物的未来走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第一遍观影时的错乱感从而降低了观影体验感。采用人物旁白式的叙述手法,使观众从故事中抽离,客观地看待他人对萧红的评价,进而更加全面地了解萧红。光线的明暗对比所产生的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人能够更好的理解萧红的复杂内心。比如在战地结识丁玲的那一段,会给人一种曝光过度的感觉,但这也反映出与丁玲的相识让萧红打开了心扉,从寂寞中短暂地抽离。第一遍观影会让观众对萧红的逃亡生活以及感情经历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影片的很多细节往往会被忽视。初看时不明白萧红在投奔未婚夫的那场戏里,看见未婚夫被哥哥打却仍旧自顾自地大口吃着饭,权当与自己无关。但看完全片再回过头细细回想,她就是萧红那个永远不会被世俗所禁锢选择了一生为自由而活的萧红。虽是主要讲述了女作家萧红的一生,但影片中所出现的其他角色几乎构成了当时的文人圈。展现了民国时代文人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他们的交际活动,看似普通的生活场景给人极强的代入感让观众沉浸其中。演员的演技对电影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力求完美。演员们甘愿拿着极低的片酬,投入全部的热情。
最后回归影片主题,在今天看来萧红的一生就如电影开头她的黑白自述一般普通、平凡。几段感情经历让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使得对萧红的评价褒贬不一。一篇《生死场》让萧红逐步走上当时的文坛,人们逐渐地发现了萧红的写作天分。从她的作品中也不难看出,她在这个战乱年代同时也是于她而言最好的时代,做出向往自由的选择。她选择安安静静地写作,选择做最纯粹的自己,哪怕不被他人理解,哪怕孤独寂寞。导演也正是借此片表达了:“我不能选择怎么生,但我能选择怎么爱生活,这就是我的黄金时代。”
观《黄金时代》有感 篇六
看了汤唯出演的《黄金时代》,心情低沉了许多。三个小时,把萧红的一生创作之路讲完,从逃婚到抛弃,从甜蜜到分开,从苦痛到病逝,我不知道用该用什么词来形容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的她。也许沉默是最好的形容了。她遇见的那些文学创作者,萧军,鲁迅,胡风,端木等等。他们每一位都影响了萧红的一生。,甚至苦难。他们活生生的存在在那个年代里。
难道这些没有灵魂吗?是的,他们都有。那个年代里的文学派,每一步走的都是艰难的。
原本以为三个小时的内容会转眼即逝,可我却忘记了自己是文学爱好者,可我低估了自己的灵魂。在同三个小时的分分秒秒流逝的光阴里,我已经身入其中。他们的一言一语,他们的神态表情,都已经藏进骨髓里。我本想遗忘这样的苦难之剧,最
后还是想要在鲁迅先生和萧红的书里,探个究竟。
早年间,没时间读书,如今有了时间,却不知从谁读起,鲁迅还是朱自清?萧红还是莫言?史铁生还是周国平?瞬间没了头绪,文学体现的从古至今的精神,文学探透的是人的内在。无论那一样,那个时期,他们出现的刚刚好。拯救了世界,拯救了黑暗与贫穷。
历史的长河,我们已到达不了,也无法到达。有些东西走了,就不再回来了,像萧红。有些东西还能留下来,像创作。
你问我走到那里了,我会轻描淡写的回上一句,信仰的周围。怀信仰的人,早已被撕扯的已无模样,或血肉模糊。我又该去哪里寻他们呢?人间,天堂,还是地狱。认真找了三个小时,文豪们依旧没能出来。也许是真的找不到了,那就停下脚步吧。不,好像还不能停下,听说鲁迅还在故里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