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门观后感300字(精选5篇)
郑义门观后感300字 篇一
郑义门观是我近期游览的一个古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建筑,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郑义门观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的市中心,是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我在进入郑义门观时,首先被它的雄伟和庄严所吸引。整座建筑造型宏伟,气势非凡,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观门两旁有巨大的石狮,栩栩如生,给人以庄严的感觉。进入门内,我看到了一座古老的神庙,庙内供奉着郑州的神明,香火缭绕。神庙中的神像栩栩如生,让我感受到了古人对神灵的崇拜之情。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郑义门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建于明朝时期,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观内还保存着不少明代的文物和古董,让人领略到了明代的风貌。观内的展览馆展示了郑州的历史文化,有各种历史文物和图片,让人对郑州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郑义门观是郑州市的重要宗教场所之一。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祈福。这种宗教信仰的传承和庙会的举办,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通过参观郑义门观,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建筑,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深感自豪。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它继续发扬光大。
郑义门观后感300字 篇二
郑义门观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它的庄严和雄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参观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底蕴。
郑义门观位于郑州市的市中心,是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建筑风格独特,宏伟而庄重。观门两旁有两只巨大的石狮,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进入门内,我看到了一座古老的神庙,里面供奉着郑州的神明,香火缭绕。神庙中的神像栩栩如生,给人一种亲近神灵的感觉。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郑义门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建于明朝时期,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观内还保存着不少明代的文物和古董,让人领略到了明代的风貌。观内的展览馆展示了郑州的历史文化,有各种历史文物和图片,让人对郑州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郑义门观是郑州市的重要宗教场所之一。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祈福。这种宗教信仰的传承和庙会的举办,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通过参观郑义门观,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建筑,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深感自豪。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它继续发扬光大。
郑义门观后感300字 篇三
这是一抹恬静而灵秀的风景。春的红,夏的绿,潜藏着清幽的香,按捺不住地流淌。白的墙,灰的瓦,青的路,拱的桥,精致着和风中的江南。
这是一道猜测不息的谜题。寻常百姓,被当朝皇帝亲自赐封为“江南第一家”;普通人家,却留下无数惊绝动人的传奇佳话。
这是一种跨越千年的影响。孝的高洁,义的醇美,自打从那户郑姓人家飘然而出,便从未离开过这片民风淳朴的土地,至今依然在浦江县那幽远的小镇里口耳相传……
这,就是名冠天下的“郑义门”。
深远的郑义门,以独特
的家仪著称于世。所谓“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因为礼仪,德义之花开始了愈加优雅淡定的绽放。
抚摸着那口悬挂在孝友堂左侧的大钟,耳边仿佛响起悠远而又熟悉的钟声。那是当年郑义门每天都会响起的钟声。透过这历史深处传来的钟声,郑氏家族几百年前生活的场景在眼前依稀清亮起来。
那是每逢初一、十五的早晨,天刚蒙蒙亮,郑家祠堂的大钟就会“当——当——当”地响了起来。刹时,悠远的钟声传遍了整个村庄。二十四声之后,人们衣着停当。钟声很快又是连续四下,于是各房之中便齐齐传出了汲水盥洗之声。
不多时,铜钟再次击起。八响之后,千百人迎着钟声,按着长幼,排队进入了村子的最中心——宗祠。
宗祠的有序堂上,家长早已正襟危坐。族人们男左女右,分别伫立堂下。这时,座中站起一个十多岁的童子,出列来到堂上,朗声背诵族中世代相传的祖训:
“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
“听、听、听,不要徇私情以妨害同居的大义,不要怠慢懒而荒废你的事情,不要放纵奢侈受到上天的惩罚,不要横生是非而扰乱家门的清静,不要沉溺酒色而乱了你的本性。念念不忘祖先的训诫,关系到家族事业的兴盛。言之再三,尔宜深戒。听、听、听!”。
诵毕训诫,众人起身,向家长一揖,复分左右,会揖而退。
浦江郑氏,就在这井然的钟声里有序地生活了几百年;浦江郑氏,就是通过这种严格而周备的礼仪,经世不息地教化自己的子孙,让忠孝礼义廉耻深深地印入每个人的脑海,潜进每个人的思想底层;浦江郑氏,就是这样诠释了一个平凡的社会单元对于大同社会的理解,为后人树起一个廉洁德治的典范。
郑义门,一个遥远的故事,那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历经三百多年的岁月沧桑,终于悄然隐退,藏入历史苍茫的暮霭。然而,它的存在,在中华家族发展史上划下了浓重的一笔。“家”,始终是中华民族心理积淀中最难释的情结,也是人类认识自身发展流变的一方坐标。毋庸置疑,郑义门在这方坐标中走出了一段醒目的轨迹。它的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族训,以及极具特色的礼仪教化,映射着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演变历程,表达着儒家礼仪美德治家的功能样态。郑义门几百年来凝聚而出的优秀文化,并没有随着光阴的流逝而淹灭,它依然活跃在当今郑氏后裔的基因里,流淌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中。如今,人们在这里寻古探幽,思索感悟,汲取精神养分,向着更加灿烂的明天。
郑义门观后感300字 篇四
“重孝守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浙江浦江郑宅镇,被称为“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创造了十五代不分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的家族传奇。“孝义”文化在郑氏后人中传承了900多年。
如今,“一大家子”已是祖辈、父辈人的记忆。社会在发展,家庭规模变小,职业流动性加大,我们的“孝义”文化如何传承呢?
郑氏先人制定的家规,如今都实实在在刻在“江南第一家”景区的石碑上。时下最引人关注的是第88条:“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于《谱图》上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正是有家规中对“族人”的这些约束,郑氏子孙先后有173人出仕为官,没有一个是“分子”。
郑氏家族与社会之间始终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他们不热衷与政治,小心翼翼地绕行于政治之外,他们并不缺乏政治智慧,而是担心卷入政治冲突导致庞大家族的解体。
任何执政者都不希望家族的力量过于强大,生怕他们尾大不掉而遗患无穷。唐高宗强令张公艺兄弟十人分食十道,这个大家族被迫析居全国各地。宋仁宗也曾下旨将义门陈分家,将三千九百余口族人分迁到七十二州郡。这两大义门最终被皇权一手拆散。因此,郑氏家族在处理与朝廷的关系中一直相当低调,他们懂得树大招风的道理,谨小慎微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朝廷需要他们的时候就挺身而出,不需要的时候就全身而退。
朱明王朝有感于“郑义门”的优良家风,给予了郑氏家族一项特殊的恩遇,那就是每年可派代表与孔孟后人同时入朝参拜,且品学兼优者可绕过科举直接入仕。因此,郑氏子孙中做官的有很多。翻开族谱可以看到,仅在明代以德行举荐入朝的郑氏官员多达47人。同居15世期间,七品以上的官员多达173人。这些官员职位差距巨大,他们任职的地域跨度数千里之遥,这些官员的经历也相当驳杂,从七品到二品,从衮衮大员到闲职小吏,涉及到多个时代,却无一有贪渎记录。
明朝以来,“郑义门”的子弟在外做官只由家族俸养,不领取朝廷俸禄。《郑氏规范》对从政族人勤勉廉洁作出了严格要求,86条规定:子孙器识可以出仕者,颇资勉之。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任满交代,不可过于留恋;亦不宜恃贵自尊,以骄宗族。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87条规定:子孙倘有出仕者,当早夜切切以报国为务,抚恤下民,实如慈母之保赤子,有申理者,哀矜肯恻,务得其情,毋行苟虚。又不可一毫妄取于民,违者天实临之。88条规定: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开除族籍,死后牌位不准放入宗祠,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家庭中,这是极为严厉的处罚,这意味着被整个家族抛弃。
当礼义廉耻都融入到他们血液的时候,任何法律条文都不再是框框和束缚,讲规矩、守纪律只仅仅是一种内在的需要罢了。正因如此,郑氏家族才产生了郑铢、郑机、郑祖琛等一批人,或严于律己,或严惩贪官,他们的品德就如同白麟溪一般清澈高洁。“郑义门”,它为后世树起了一个廉洁德治的良好典范!
郑义门观后感300字 篇五
透过历史深处传来的钟声,一幅引人入胜的家族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十五世同居,历经三个王朝,横贯三个多世纪,宋元明三代正史为其列传,各个时代杰出的文化名人为之驻足……
这就是郑义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的.“江南第一家”。
在钟灵毓秀的江南大地上,这个坐落在浦江之畔的耕读之家,至今已经整整闻名了900多年。促使这个家族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灵魂,是它的家规——《郑氏规范》。
这里,是中国传统家族发展演变的生动注解。
这里,承载着中国人熟悉和温暖的记忆。
历史上,一个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旌表,可称“义门”。历朝表彰的“义门”中,一般五世、七世就属难能可贵。而郑义门,其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却足足延续了十五世。
这个家族之所以能够这么几百年的同居,跟这个家规是密不可分的。
支撑“郑义门”的精神支柱,就是这部名叫《郑氏规范》的家规。这是郑氏家族管家治家的法宝。它将儒家的“孝义”理念,如数学公式般转换成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历经几代人创制、修订、增删,它最终定格为168条,涉及家政管理、子孙教育、冠婚丧祭、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堪称世上最齐全的家庭管理规范。它甚至将大家庭的管理成员,分为18种职务26人,形成一个网络式的多层结构。一个庞大家族的秩序由此严丝合缝地建立起来。正是这种智慧,指引着这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前行。
历经数百年风雨的郑义门,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传统大家庭的一个缩影。它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国家”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治国从治家开始。中国人讲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内外长幼有序,讲究道德礼仪。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责任文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
时至今日,我们回望郑氏义门,不仅仅因为它映射着中国古代家庭制度的演变历程,表达着孝义治家的功能样态,更是因为,蕴含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是今天的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