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观后感剧情解析(优质6篇)
爱乐之城观后感剧情解析 篇一
《爱乐之城》是一部由达米恩·查泽雷执导,瑞恩·高斯林和莱恩·高斯林主演的音乐爱情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同时也探讨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妥协。影片以其精美的音乐和令人难以忘怀的情节而深受观众喜爱。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爵士钢琴师塞巴斯蒂安(瑞恩·高斯林饰),他一直梦想着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他认为爵士乐是一种自由、激情和灵感的表达方式,而他的目标就是将这种表达方式带给更多的人们。然而,他的梦想并不容易实现,他面临着经济困难、工作压力和自我怀疑。
另一方面,女主角米娅(莱恩·高斯林饰)是一个渴望成为演员的年轻女子。她在洛杉矶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却一次次受挫。然而,她始终坚持着,并在艰难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
塞巴斯蒂安和米娅在一个夜晚邂逅,他们被对方的梦想所吸引,并迅速相互产生了好感。他们在音乐和舞蹈中相互支持,彼此鼓励,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然而,随着他们的事业逐渐起飞,他们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和挑战。最终,他们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是否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为对方而妥协。
影片的高潮出现在塞巴斯蒂安成功开办了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但却失去了米娅。几年后,米娅已经成为了一名成功的演员,而塞巴斯蒂安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然而,在一个意外的机会下,他们再次相遇,回忆起过去的点滴。尽管他们都已经改变了,但他们之间的爱情依然存在,只是在梦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稍作妥协。
《爱乐之城》通过音乐和舞蹈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浪漫而感人的世界。影片中的音乐和歌舞场景充满了奇幻和梦幻的氛围,展现了主人公们对梦想的追求和无尽的热情。同时,影片也揭示了现实世界中的残酷和妥协,让观众对于梦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影片的结尾并没有给出一个完美的结局,而是以一个稍显悲伤的方式结束。塞巴斯蒂安和米娅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却失去了对方。然而,他们之间的爱情依然存在,只是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做出了妥协。这种妥协并不完美,但却真实而深刻。
《爱乐之城》以其精美的音乐、优秀的演员表演和深刻的故事情节而成为一部不可错过的电影。它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感动和思考,让人们重新思考自己的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这部电影通过塞巴斯蒂安和米娅的故事,向观众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妥协和坚持,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
爱乐之城观后感剧情解析 篇二
《爱乐之城》是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爱情电影,由达米恩·查泽雷执导,瑞恩·高斯林和莱恩·高斯林主演。影片讲述了两个有着追求梦想的年轻人的故事,同时也探讨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故事的主人公塞巴斯蒂安(瑞恩·高斯林饰)是一名爵士钢琴师,他一直梦想着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他对爵士乐充满了热情和激情,认为这是一种自由和灵感的表达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面临着经济困难和工作压力,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另一方面,女主角米娅(莱恩·高斯林饰)是一个渴望成为演员的年轻女子。她在洛杉矶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却一次次受挫。她参加了很多试镜,但都没有成功。然而,她从未放弃,并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塞巴斯蒂安和米娅在一个夜晚邂逅,并迅速相互吸引。他们在音乐和舞蹈中相互支持,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然而,随着他们的事业逐渐起飞,他们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和挑战。最终,他们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是否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为对方而妥协。
影片的高潮出现在塞巴斯蒂安成功开办了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但却失去了米娅。几年后,米娅已经成为了一名成功的演员,而塞巴斯蒂安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然而,在一个意外的机会下,他们再次相遇,回忆起过去的点滴。尽管他们都已经改变了,但他们之间的爱情依然存在,只是在梦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稍作妥协。
《爱乐之城》以其精美的音乐和令人难以忘怀的情节而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影片中的音乐和舞蹈场景充满了奇幻和梦幻的氛围,展现了主人公们对梦想的追求和无尽的热情。同时,影片也揭示了现实世界中的残酷和妥协,让观众对于梦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爱乐之城》并没有给观众一个完美的结局,而是以一个稍显悲伤的方式结束。塞巴斯蒂安和米娅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却失去了对方。然而,他们之间的爱情依然存在,只是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做出了妥协。这种妥协并不完美,但却真实而深刻。
《爱乐之城》通过塞巴斯蒂安和米娅的故事,向观众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妥协和坚持,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这部电影以其精美的音乐、出色的演员表演和深刻的故事情节而成为一部不可错过的电影。它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感动和思考,让人们重新思考自己的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爱乐之城观后感剧情解析 篇三
动人歌舞、真挚情感,导演信手拈来地控制着观众的嘴角与泪腺,让我们在幸福的微笑中猝不及防地落泪。正如影片预告片所说:“再也没有人这样拍电影了。”感谢达米安-沙泽勒,在这个年代还能带给我们这样一部电影。
开场很华丽,一段长达5分钟的高速公路上进行的歌舞,一个长镜头就定下了全片的基调。绚丽的歌舞场面现代感十足,却又同时宣称本片是用"Cinemascope"——好莱坞黄金时代风靡一时的宽屏拍摄技术——拍成的,“复古”与“现代”的冲突贯穿全片。
随后,我们见到了两位主人公:做着明星梦、却在试镜中屡屡碰壁的米娅;帅气却老套死板、一心想着开音乐酒吧拯救奄奄一息的爵士乐的塞巴斯蒂安。两人相遇、相知并相恋。他们走遍阳光明媚的洛杉矶的每一个角落,在彼此的身上都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们互相扶持、互相鼓励,朝着各自的梦想义无反顾地奔去。
《爱乐之城》的画面色彩有着50年代歌舞片的饱和度,运镜流畅而大胆,却保留着复古的转场方式以及棚拍感,这在男女主角在格里菲斯公园共舞的那场戏里表现最为突出:山下的夜景明明真实,却有着棚拍背景版似的勉为其难,一场显然是在模仿弗雷德-阿斯泰尔的舞蹈,暴露了沙泽勒的别有用心。好莱坞歌舞片黄金年代的生硬质感不断闪现,除了共舞段落的穿插,连米娅工作的咖啡馆也被安排在离摄影棚仅有10米的地方,这也是一种歌舞片常见的环境设置。她常常走过正在拍摄的剧组,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就如同置身于拍摄现场中。而爵士乐与摇摆乐肆无忌惮的登场,更把这种致敬表达得登峰造极。
这和《爆裂鼓手》如出一辙。
但这一次比《爆裂鼓手》更加残忍。
影片的最后几分钟,塞巴斯蒂安想象了一下两人重新来过的美好结局,此时此刻,所有那些曾经被我们嘲笑过的好莱坞套路,都变得令人心碎,因为就像瑞恩-高斯林在片中所唱的那样,这是“另一个我所不能实现的梦”。
但《爱乐之城》终究不是一部传统的好莱坞歌舞片。传统的歌舞片中,酣歌畅戏是为了将观众代入主人公们的美梦,而《爱乐之城》中的戏仿场景,只是主人公们自己的幻想。导演沙泽勒只想用歌舞割裂他们现实的人生——歌舞场景越是梦幻,我们就越发心疼音乐结束之后幻想的分崩离析。当米娅和塞巴斯蒂安命中注定的分道扬镳来临之时,沙泽勒其实是在用一种非常直白的方式来打碎自己一手创造的梦。 《爱乐之城》是关于偏执的理想主义者的故事,而这样的人通常都会走向两种结局,一是撞到南墙立即折返;二是撞破一面又一面的南墙。而等在最后的究竟是深渊还是辉煌,全凭个人天赋。
这是达米安-沙泽勒在《爆裂鼓手》中,就讲述过的主题。这位31岁的年轻人仅用三部长片就奠定了自己在好莱坞新一代创作者的地位,更难能可贵的是,抛开鲜为人知的处女作《公园长凳上的盖伊和艾德琳》不提,沙泽勒在《爆裂鼓手》和《爱乐之城》展现出的非凡控制力令人咋舌。无论是《爆裂鼓手》帕金森症却不失逻辑的超快剪辑,还是《爱乐之城》中返璞归真、行云流水的运动长镜头,他都手到擒来,如同一个在业界浸淫多年的老手。
沙泽勒毫不掩饰对《瑟堡的雨伞》的喜爱,这部曾拿过金棕榈大奖的法国经典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歌舞片最好的浓缩。而在《爱乐之城》中,对那个时代的呼应多得让人目不暇接。不仅仅有直白的海报张贴(《卡萨布兰卡》、《黑猫》),也有从形式到剧情上的完整致敬——米娅和塞巴斯蒂安在艺术影院看完《无因的反叛》之后,就驱车前往影片中著名的取景地格里菲斯天文台,并在那里上演了一出浪漫无比的星空舞蹈。
你很难找到一个词去形容《爱乐之城》,因为它太过于丰富。它关于爱情,也关乎理想;它讲述成功,又不避谈失败。它是艾玛-斯通的轻吟浅唱,是瑞恩-高斯林的钢琴恋曲,更是他们两人在格里菲斯公园浅紫色夜空下翩翩起舞的身影。它可以是理想主义者的奋不顾身,也可以是失败之后的沉沦、振作、再次尝试。它是对歌舞片黄金时代的完美致敬,更是电影的本真。
爱乐之城观后感剧情解析 篇四
“这是一部极有潜力的电影,大家都会喜欢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投入它的怀抱。
—— 《时代》
《爱乐之城》琴瑟和鸣,偶尔有几个不够雄伟却无伤大雅的音符。
—— indieWIRE
(导演)达米安-沙泽勒制作了一部罕见的浪漫喜剧,同时也是红黄蓝绿狂想曲。
—— 《视与听》
(导演)达米安-沙泽勒用十分引人注目的方式闯过了这一关!
—— 《好莱坞报道》”
《爱乐之城》的故事背景设置在美国的洛杉矶Los Angeles。导演达米安-沙泽勒说:“我想拍一部属于洛杉矶的电影,那里有一些怀有不合时宜的梦想的人,还有一些为梦想孤注一掷的人。”
影片的名字之所以叫 La La Land,是因为 La La Land是洛杉矶的一个别名(nickname),是由Los和Angeles的首字母组成。意思是:一个欢乐愉快,甚至脱离现实的地方。例如下面这个句子:
For much of the time he was in hospital, he was under sedation, "I was in La La Land." said he.
他在医院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镇静剂的作用之下,“我在梦游仙境。”他说。
《爱乐之城》的人物设定有着好莱坞歌舞片典型的温存。米娅,一个在摄影棚旁咖啡馆打工的年轻女孩做着演员梦,奔波于大小剧组的试镜;塞巴斯蒂安,一个连门锁都换不起的爵士音乐家,为了糊口,不得不在圣诞节的饭店里演奏《铃儿响叮当》。这样两个人的相遇多少带着点惺惺相惜的理解与自嘲。他们迅速坠入爱河,在现实生活里共同打滚,试图实现自己那或离经叛道或格格不入的梦想。影片的结尾,这种温存被部分地保留了下来,米娅像《雨中曲》 的女主角那样,终于通过银幕为世人所知,在一家爵士俱乐部里,她再次遇到同样实现了理想的塞巴斯蒂安。只是此时,她身边的人已不再是他。
爱乐之城观后感剧情解析 篇五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发展史上,岁月无边遐想的空谷里,那里埋藏着数如家珍的文化、故事、制度……还有无数人的青春。从间隙传出的呐喊,无奈声声,些许是散藏深埋的爱情,在不为人知的时刻,表现出惊人的生机。我们总在伺机寻找、创造一些永恒的现实,来供我们揣摩,孰知仍旧常常失落。那种永恒,在瓜熟蒂落的一天,我坐在银河的梦里冥思苦想,或许是爱情,因为唯有爱情,在无边落叶的深秋,也能散发格外的深沉,蹦出摄人心魄的音符。
在这部电影里,查泽雷导演一直游离在真与假、梦想与现实之间,这不仅体现在歌舞片本身固有的特征,更在于导演对主题的拮取和意象的选择,以及对现代科技超然的运用和对过去时代执着的追悼。使电影在音乐和镜头双重作用下,完成了一场甚至好莱坞的新时代的蜕变,男女主角的恋变,也仿佛象征歌舞片在如今社会的生存状态。影片更深层次讨论爱情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理想与现实得到实现时,那么爱情将何去何从。
影片的开始,两个人都在为为梦想努力,斯通饰演的米娅、高斯林的塞巴斯汀都把角色的苦钝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是在不懈的追逐爵士乐的道路上,一个是在奔赴演员的途中,就这样,两个人在一家咖啡馆相遇,徐志摩曾说: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现实总不是常常让人满意,两个人擦肩而过。此处通过下文我们知道,亦是导演有意为之,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既借用了好莱坞经典故事开头,又不落于俗套,与整部影片的结构相得益彰,实为大家手笔。
在接下来的影片发展中,仍旧遵循一贯的好莱坞叙事风格,两人的爱情得到升华,导演刻意凸显两人原生爱情的狭隙,在冲破旧爱情的基础上引起观众对剧情的认可和趋同。这让人很自然的想起来此前高斯林饰演的《恋恋笔记本》以及电影史上许许多多的经典爱情片,这当然也是致敬的法则一种。有一句话是“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影片在此处将主题止住,是在为下文编织一个更大的局。
音乐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海景,是跌宕起伏的浪涛,是无限的诗意,电影中,音乐是一条透明的线,串联整个影片的发展,它又像一块无形的幕,覆盖在影片的情节之上。在暗处引导着影片的发展,也同样引导着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和对情节的把握。
歌舞片当中音乐是电影的中心。因此,音乐的好坏决定着电影的胜败。毋庸置疑,在这部电影当中,音乐的的确确是成功了。他要人物在其中得到了饱满的形象,也让故事更加生动而立体,哥,更让观众随着人物的变化而拥有了喜怒哀乐。
举影片当中的一例,当高斯林演奏完爵士乐时,背景音乐缓缓响起,那种音乐是落寞的、是凄凉的!是寂寞的、是孤独的…恰恰表明了人物内心不可言喻的活动。这种表现是无声无息、是一种浅浅淡淡的转身式的自然。他不像镜头一样刻意而为之,也不像蒙太奇的组接一样,稍有用力就显得格格不入。当斯通听完他的爵士乐时,这时候的音乐显得欢快而明亮,这种节奏又恰恰是斯通内心的感受,是准确无误的表达。
电影因为音乐而增色增彩。它像中国的戏曲一般,诚实地将一切都呈现在舞台上,表现在荧屏上,不加造作、毫不夸张,不加掩饰、更加美丽。
除音乐之外,电影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对一个时代的追忆。歌舞片在漫长的时代发展当中。已经与现在的观众产生莫大的距离。也可以说,是欣赏歌舞片的观众越来越少。因为现实带给大家的更多是剧情生动的剧情片、甜蜜击人的偶像片、生杀掠夺的枪战片、侠肠义胆的武侠片…在这种现象当中,推出一部歌舞片而成功几率是相当渺小的,导演反时代潮流而行,其勇气可嘉。
但脱开勇气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是影片对新技术的运用。还有就是影片对情怀的把握。在这部电影当中,导演大量的运用过往歌舞片当中经典的情节,比如影片的最后,舞台的实景打造,实际上就是《雨中曲》当中经典的一处镜头运用,再比如从电影当中出现的雨伞,更是导演对《瑟堡的雨伞》的致敬……因为这一系列的致敬,让观众在欣赏影片的过程当中,不仅仅局限于当下的镜头和画面,更是产生了多种的联想,浮现了往昔一个辉煌的电影时代。
好莱坞的电影发展是需要突破的,从上个世纪的独立制片人到现在,无一不是都在实践创新和改革。《爱乐之城》可以说是重新巩固了好莱坞在影坛上的地位,为好莱坞的发展和导演送上了一颗定心丸。仅仅对往昔的追忆也是不够的,影片之所以成功,另一个重大的方面就是对新技术的运用,这是史无前例的,这也是唯有在现代才能完成的,电影当中有许多唯美的镜头,每一个镜头都可以在电影史上留下灿烂的一笔,比如石头姐从餐厅跑出来与高斯林见面一段,一直到两个人执手相舞,在深蓝色的背景构图之下,演绎了一出如梦如幻的镜像,这在以前的人们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但是他真真正正地把握住了年轻人的心。也真真正正地把握住了新技术。导演并不拘泥于讲故事。他在讲故事的同时在对过去进行追忆,又在追忆的同时,加入了现代大量的科技。正是如此种。种的结合。促成了《爱乐之城》影片惊人的成功。相信歌舞片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时代在发展,观众的欣赏水平不断提升,歌舞片会迎来新的辉煌。
爱乐之城观后感剧情解析 篇六
看这部电影之前,一位女性朋友忠告我带上纸巾,免得哭鼻子时没纸。结果,这包纸巾根本就没开封。我期待这部高分电影带来一个惊喜,结果拆开音乐剧的包装,只看到一出彻头彻尾的陈词滥调。
我能理解为什么朋友喜欢这部电影。电影的男女主角都是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想着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洛杉矶赢得世界的关注。相似的心境让两人坠入爱河。当事业开始起飞时,男女主角又不得不各奔东西。中国观众早已熟悉类似的主题,比如“北漂”。不少观众可能正经历类似的遭遇:胸怀梦想而生活拮据,充满热情却不被人理解。看到男主角被亲人质疑时,我们都想冲着屏幕喊:
“走开,别管我们年轻人的事!”
生活出现巨大的裂缝,这本是吹起激昂号角的时候,男女主角的应对却一点也不主动。男主角莫名其妙地加入到一个成功的乐队,放弃自己对爵士乐的坚持,获得经济上的成功。他最终靠着乐队的收入开了自己梦想的爵士乐吧,但在我眼中,这一成功充满了讽刺的味道。如果说男主角的成功还能起到点反省作用的话,女主角的奋斗简直玛丽苏到家。她之前的面试毫不成功,社交中也清高自傲,创作的话剧恶评如潮。当然,剧本不敢随意枪毙女主角,所以还是生硬地安排一个星探“发现”女主角的才能,给了女主角一个面试的机会。面试的题目是讲一个故事。女主角思忖良久,开始讲:
“我的阿姨跳进了塞纳河……”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女主角接下来絮叨了一堆关于梦想的大道理,似乎所谓的梦想就是做跳入塞纳河这样常人不做的事情。但没关系,电影里的女主角还是因此获得机会,并成为大明星。
整个电影就像女主角讲的故事一样,看起来饱含深情,细想起来却没什么道理。男女主角的爱情也是如此。两个“北漂”的爱情故事,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题材。电影中男主角对女主角说,“你最初爱上我,或许是因为我那时的落魄,能让你对自己的感受好一些”。我当时以为电影会以此为契机,探索更深刻的面包与爱情的道理,没想到电影接着在世俗故事里无法自拔,再不愿深入讨论。电影的最后,女主角成为大明星,和丈夫一起来到男主角的爵士酒吧。男女主角幻想着另一种生活的可能。这原本是升华电影主题的一个好机会。可惜的是,幻想的生活中,两人的爱情继续依然要建立在物质成功之上。似乎除了成功,生活再没有其他可能。如果我是剧作家,我大概会把幻想的桥段换做两人在贫贱生活中相濡以沫。毕竟,那才能衬托出所谓成功的本质。
但导演一定不想这样。他想要的,大概只是载歌载舞的励志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