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精简6篇】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篇一
《高山下的花环》是一部非常温情的电影,通过讲述一个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影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明,情节紧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以一个小女孩苏苏为主角,她和父亲生活在一个位于高山之上的小村庄。苏苏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去世了,她和父亲相依为命。苏苏非常喜欢花,她每天都会在高山上采集各种各样的花朵,然后制作成花环。她认为花环是一种祝福,她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幸福和快乐。
影片中的景色非常壮观,高山、绿树、鲜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导演通过运用镜头语言,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特别是苏苏制作花环的场景,每一朵花的细节都被捕捉得非常清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影片中还穿插了一些自然界的美景,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影片的音乐也非常动人,温柔的旋律与画面相得益彰。特别是在苏苏制作花环的时候,音乐像是一种魔力,将观众的情感牵引得更加深入。每当苏苏戴上花环,音乐就会变得悠扬起来,给观众带来一种宁静和安慰。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活。苏苏乐观、坚强,她的笑容和阳光一样灿烂。父亲则是一个慈爱的大男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父爱的伟大。他不仅照顾苏苏的生活,还给予她无尽的关爱和鼓励。他们之间的亲情感人至深,让人感动不已。
《高山下的花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同时,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活,他们的情感让人动容。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可贵。我相信,只要我们像苏苏一样心怀善意,用自己的行动去关爱他人,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篇三
通过那浓浓的战火,我看到了一个个最可爱的英雄:连长梁三喜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副连长靳开来豪爽大度,身先士卒;战士薛凯华胸怀大志,才华过人;军长“雷神爷”嫉恶如仇,一身正气;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希望!
从这部电影中我知道了,战斗是残酷的,我们要珍爱和平、珍惜烈士们为我们打下的和平世界。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做一个有理想、有能力、有信心、有办法的“四有”大学生。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高山下的花环,永远绽放光芒!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篇四
经历过极端狂热的革命年代,意义的虚空催逼出人们探寻人文精神内核的现实焦灼。《高山下的花环》就诞生于这样的一个历史转折期,它回应了时代的呼唤,同时以包含反讽的叙事,重新审视了“何为英雄?”以及“支撑着人们走向光明未来的精神力量到底是什么?”等一系列时代关切的重要问题。
主人公赵蒙生将自我作为他者进行审视,对背离信仰的那一部分“自我”极尽嘲讽之能事,这种生发于自我内部的深层解构,使得批判与自我更生更具本源性的力量。小说所揭露的,无论是“以权谋私”“曲线就业”,还是后辈子弟的“腐化堕落”,都不再是讳莫如深的问题。十七年时期以来所推崇的人物“高大全”、政治“唱高调”也被主人公赵蒙生所摒弃。革命胜利之时,不再有高于一切的“宣言”和“主义”,聚光灯打向的是每一个“屹立不倒”的英雄,是文字背后活生生的人,和那一个时代的热血与峥嵘。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篇五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那个“吃米费粮,穿衣费布”的大汉——梁三喜。他在自己的遗书上写的那些话,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人穷不能志短”,更是让我十分的敬佩他。
遗书是心灵明亮的窗户,而有些人则在他身上,反衬出了冷血的一面。梁三喜的遗书中所说的遗产,只不过是一些抚恤金和一件军大衣罢了。这些在我们现在的人看来简直不敢想像。我们心中的遗产都是什么房子啊、大把金钱啊、车子啊。可见,我们现在的人有多么看重于物质享受啊!而梁三喜的遗书中,饱含的那股情,岂还是遗书?都说“家书抵万金”,而这份家书,又何止万金?
当然,其他的人也令我非常感动。靳开来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了战士们的战斗力,而到头来却是连一个荣誉都没有。难道他的功不大于过吗?难道偷甘蔗,比一整个连的人命还要重要吗?还有“小北京”,他是那么的聪明才干,可是偏偏就这样被两枚臭蛋夺去了生命。还有……
到这里,我还有许多话要讲。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悲楚,更多的是悲哀!我认为英雄不一定要牺牲,但即使牺牲,也不能像“小北京”一样牺牲得不值得,也不应该像靳开来一样小过没过大功。他们是英雄,实实在在的英雄。是不拘小节的,爱国的英雄。
我欣赏“这种英雄”。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篇六
星期四,我看了一个经典红色影片《高山下的花环》,讲述了革命战争的故事。
连队的一位指导员拿上一个花环,献给了可敬可爱的连长。记者采访指导员,指导员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当时,连长吴三喜把指导员介绍给其他军人,并让他担任指导员。有一天,指导员浪费粮食,把一个雪白雪白、干干净净的香馒头扔进了水沟,连长全体教骂了所有军人:不能浪费粮食,要节约。解散以后指导员坦白的告诉连长,馒头是自己扔的。后来,指导员的妈妈寄信给儿子:你们军队要打仗了,十分危险,你赶紧撤离军队吧。指导员也很想逃跑,便和连长说:“我不参加这场战斗了!”连长当着全体军人的面骂了指导员,说他是胆小鬼,就知道当逃兵……指导员听了连长的教训后,决定参加战斗。
连长对所有的军人说:“每个人不能做逃兵,要去和侵略我们中国的人抗战到底。如果牺牲了,要让自己的儿女当抗日英雄。”指导员听完后,把手指头咬出血,在布上写了6个字——我决不当逃兵。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许许多多的人牺牲了,连长牺牲了,副连长牺牲了,还有一些战士也牺牲了。
最后,指导员回到了家中。把连长唯一留下的纸条递给了连长的父母,还到墓地给连长献了花环。
军人是多么的伟大,为了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勇敢地牺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