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室风云观后感(经典3篇)
课室风云观后感 篇一
《课室风云》是一部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通过描述一群年轻学生在课室中的点点滴滴,展现了他们的成长、友情和挑战。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受触动,从中领悟到了许多重要的人生道理。
首先,这部电影着重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故事中,学生们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通过相互帮助和团结一致,成功地克服了一切难题。这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与他人携手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团队合作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友情和信任。
其次,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但他们之间却能够相互理解和包容。比如,主人公小明是一个内向而又孤独的学生,但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他逐渐打开心扉,变得自信和开朗。这让我明白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尊重和接纳他人的差异,与他人和谐相处。
最后,电影中的情节紧凑而又引人入胜。故事的发展充满了悬念和惊喜,让我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明白到人生就像一场戏剧,充满了各种曲折和挑战。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才能真正成长和进步。
总的来说,观看《课室风云》给我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这部电影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成长和奋斗,更给人们传递了积极向上的能量和勇气。它让我明白到,只有努力学习和与他人和谐相处,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不断努力,不断成长,像电影中的学生们一样,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课室风云观后感 篇二
《课室风云》是一部真实而又感人的电影,它通过描述学生们在课室中的经历和成长,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教育和人生的问题。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对教育的意义和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电影中展示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对比。在电影中,学校的教育方式一直都是重视分数和功课,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这种教育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们的发展,还让他们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然而,通过新任老师的引导和激励,学生们逐渐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和意义,重新找回了对知识的渴望。这让我明白到,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功利。
其次,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也让我反思了教师的责任和作用。在电影中,新任老师用心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她不仅教会学生们知识,还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明白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们的引路人和朋友。教师应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
最后,电影中的情节让我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学生们在课室中面临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努力和团结,他们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这让我明白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和升学,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自信和成功。
总的来说,观看《课室风云》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功利。教师应该发现学生的潜力和特长,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通过良好的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有才华和品德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和学习中,我会不断努力,不断成长,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课室风云观后感 篇三
教育中的规训与惩罚
——《课室风云》观后感
法国导演劳伦·冈泰这部即兴纪录式的教育题材剧情片《课室风云》又被译作"墙壁之间",后面这个译名令人不知所云,而前者多少有点夸张之嫌,因为这部影片实在是平淡得很,没有什么激烈的戏剧冲突、跌宕的故事情节、深邃的教育启示,绝对谈不上激荡的"风云变幻".
不过,正基于此,这部影片更符合教育的本真,因为教育本是寻常事,一天到晚热热闹闹,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打着"奇迹"的旗号搞宣传的,都经不起"小心的求证".教育即便是一场革命,也应该是"静悄悄"的,润物细无声式的,一点一滴的革新,而不应该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怀揣猎奇心理想从这部影片中寻找感官刺激和人生启迪的观众,可以先洗洗睡了。因为这部影片既没有《教室别恋》中的不伦之恋,也没有《浪潮》那么寄意遥深。
部影片所有的场景都发生在一所真实的巴黎社区学校,几乎所有的镜头都聚焦在这所学校初三(4)班的语文课堂上,讲述的是该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弗朗索瓦·马林先生和他的24位学生之间在初三这一年多的课堂故事。
从为数不多的课堂以外的镜头可以看出,这所学校的基础设施非常一般,连上海市的普通中学都不如,学生连起码的运动场都没有,课后只能围聚在露台上踢足球。生源也差得很,影片开场不久,一位手工课老师一下课就冲进教师休息室,非常失态地公开抱怨学生,即向观众透了底,这里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差,怎么教也教不会,而且越来越放肆,毫无纪律性可言,更遑论什么组织性了。
看到这里,中国的教师们肯定要会心一笑,因为他们在办公室里听到过太多类似的抱怨了,绝对想不到发达国家的法国同行们也会有这种"第三世界"的同等遭遇,看来"放牛班的春天"也会有"长夏已尽、凛冬将至"之时呢。
还好这位教师没有流露出半点白人种族主义倾向,否则肯定会触犯法兰西"自由、平等、博爱"的
基本国策而饱受诟病,笔者之所以言及于此,是因为只要镜头一走进初三(4)班的教室,你就可以发现,这里的学生成分实在太复杂了,连标准的"中国制造"都有,就不用说那些来自原法国殖民地的非洲移民了。面对这样一批学情复杂的学生,所有的教育理论都显得那么苍白乏力,再优秀的教师也会望洋兴叹。怎样才能教好这样一个班级,这真的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严峻问题。说实在的,影片中的马林老师已经够优秀了。他已经尽可能地放低身段,倾听来自不同国籍的学生七嘴八舌的提问,很多问题对于巴黎本土人而言,可能简单得要命。以至于有的学生认为他的课堂主题不够集中,经常会被七大姨八大婶的问题打断,滑向跟课文完全不相干的话题。
这实在不能怪马林老师。在提倡民主课堂、倡导以学生为本的西方现代教育理念下,马林老师的确算是够尊重学生的了。但是课堂民主是要付出代价的,它必然会牺牲教学效率。还好马林老师的班级只有24位学生,倘若让他置身于沪上人均42位学生的班级,班里个个都像他的学生那样一有疑问就举手提问,他早就崩溃而亡了。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主张要将班级人数严格限定在20人以下的根本原因。
一个教师,无论他的多么敬业专业,根本没有精力同时关照20人以上的学习需求。笔者将之称之为"人本教育的结构性冲突",这本应是最基本的教育常识。那些向着教师大声疾呼要以人为本的教育专家们还是掉转枪头转向政府呼吁多建几所学校吧。这至少不会给已身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教师们火上浇油再添心堵了。
显然,马林老师的学生们并不领他的情,更不可能设身处地地从"人本教育的结构性冲突"或"移民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替老师或学校着想,从而变得乖巧聪颖起来,该犯的错误照样犯,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否则这部电影就真的一点戏剧性都没有了。
闹事的当然不可能是来自中国的学生。华裔学生小伟成绩优异,且乖巧得很。老师们还担心他会因母亲的护照有问题而被遣返回国呢,这倒是颇为符合西方列强对于"吾国与吾民"的合理想象。你绝对能够猜得到,闹事的一定是非洲移民或中亚的穆斯林移民。这一丁点儿悬念都没有,影片的确够平淡的。我们暂且把这个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现象抛给感兴趣的社会学家来剖析,先来看看这其中的教育问题。
事件的起因源于穆斯林女孩艾丝美拉达在学生评价会上糟糕的表现,她和另外一位白人女孩作为班级代表受邀参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本应秉承严肃认真的态度,发扬民主作风,积极表达意见,参与到对同学的评价当中,却在评价会上坐卧不宁,窃窃私语,丝毫不给校长和班主任面子,会后还将老师们对黑人同学苏莱曼的评语张冠李戴转述给苏莱曼,即将其他老师对苏莱曼的恶评说成是马林老师讲的,导致苏莱曼大光其火,在课堂上公开跟马林老师顶撞起来。
马林老师在替自己辩解的过程中一时冲动,指责艾丝美拉达在评价会上"不正经",结果群情激愤,原本与艾丝美拉达不睦的苏莱曼反应强烈,负气出走教室,失手用书包打伤了一位女同学的眉弓。幸而这位女同学伤势并不严重。
此前苏莱曼已经因对老师不使用敬语被教导主任"接见"过一次,这次更是闯下大祸。按照学校规定,此等事件必须交由纪律委员会处理。根据学校惯例,之前被提交给纪律委员会处理的12位学生全被校方开除了。苏莱曼成为倒霉的第13位。马林老师从学生口中得知,苏莱曼同学若被校方开除,极有可能会被对他绝望的父亲遣返回非洲马里,从此完全改变他的人生轨迹。马林老师马上行动起来,极力游说纪律委员会的成员,放过苏莱曼一马。
马林老师能否帮助苏莱曼同学逃过此劫,从而缔造教育"奇迹"呢?先猜猜看吧。在纪律委员会听证会上,不懂法语的苏莱曼的母亲,用非洲土话替苏莱曼的行为表达了诚挚的歉意,并长篇大论他在家中是怎样的一个好儿子,怎样帮忙做家务,辅导弟弟的功课等等。苏莱曼也表现出一副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样子。
纪律委员会的投票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你猜得没错,苏莱曼被开除了。
我一开始就讲过,教育本是寻常事,原本没有什么奇迹可言。马林老师和苏莱曼同学凭什么就能打破体制的惯性?在僵化的体制机器之下,个体的遭遇无论多么特殊,无论下场多么悲惨,都无法逃脱被绞杀的命运。这才是赤裸裸的生活真相!这部影片正是由于没有刻意回避这一点,才显得如此真实,跟它那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相得益彰,达到了内容与形式上的完美统一。
马林老师在游说纪律委员会成员的过程中,有一位女老师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注意。马林老师对苏莱曼因被开除极有可能导致被遣返的后果表示担忧,她反驳道:"就好像我们在惩罚学生之前,总是会非常犹豫。我们明知道他们一回家,关上门之后,就不像在学校了,他们可能会挨耳光、挨打,但我们不能不惩罚他们,越过底线还是要罚的。至于产生的后果,那跟你没有关系。"
这位女老师关于惩罚学生的观点非常具有代表性。乍看起来合情合理,却经不起仔细的推敲。其主要问题有以下两点:一则混淆了教师日常教学中惩戒学生的行为与校方开除学生的区别;再则推卸了教师在校方开除学生时理应承担的教育责任。要之,惩罚不是目的,它和奖赏一样,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学生承认错误之后,理应给予学生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动辄开除学生的学校一定存在管理上的重大漏洞。
马林老师在处理苏莱曼事件的过程中已经发现了纪律委员会的漏洞所在。那就是凡被提交给纪律委员会处理的学生无一例外地全被开除,纪律委员会实际上成为了"清理"委员会。但是仅凭他一己之力,毫无改变这种现状的可能。这就是现代人身上普遍的宿命。无论你洞察了多少体制性的弊端,你还是无法改变它。你所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你能改变你自己,不随波逐流,就已经很不错了。
苏莱曼垂头丧气地离开了学校,谁也不知道他的下场如何。学校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够绝望吧?这就是生活。不过影片结尾还是增添了一抹亮色,否则这部影片真要让人窒息了。马林老师在放假之前调查了一下学生在本学年的学习心得,艾丝美拉达同学居然说她读完了柏拉图的《理想国》,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前政治老师曾想跟他合作,向学生推荐卢梭、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书读读,他觉得难度太大,最终选择的是《安妮日记》。看来学生的潜力真不能小觑,更不能光看她的课堂表现,了解学情的学问还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