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征文【精选6篇】

工匠精神的征文 篇一: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强烈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和精神品质。它不仅是工匠们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专注,更是一种追求完美和创造力的态度。工匠精神是一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质量的追求,它体现了一个人对工作的责任和自我要求。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追求卓越。无论是制造业、艺术领域还是服务行业,工匠都追求卓越,追求最好的品质和最高的标准。他们不满足于平庸,不断追求更好的方法和更高的效率。他们深知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工匠精神的第二个特点是对细节的执着。工匠们注重每一个细节,他们追求完美,不容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在制造业中,工匠们精益求精,不断优化产品的每一个细节;在艺术领域,工匠们注重每一笔每一线的细腻和精确;在服务行业,工匠们注重每一个环节的细致和周到。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使得工匠的作品更加完美。

工匠精神的第三个特点是对质量的追求。工匠们追求的不仅仅是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他们深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产品的灵魂。因此,他们从材料的选择到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力求做到最好。他们深知只有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口碑。

工匠精神是一种责任和自我要求。工匠们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他们深知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和客户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不仅要求自己做到最好,还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和提升。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就,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工匠精神是一种传承和创新。工匠们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他们尊重传统,但不囿于传统。他们在学习和传承前人的经验和技艺的同时,也不断探索和创新。正是这种传承和创新的精神,使得工匠们的技艺和作品得以发扬光大。

工匠精神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是工匠们的追求和自我要求,更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学习和弘扬工匠精神,在自己的工作中追求卓越,注重细节,追求质量,承担责任,传承创新,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匠精神的征文 篇二:工匠精神与现代社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工作的态度和追求也在发生着变化。然而,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追求卓越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品质,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工匠精神是一种对细节的执着和追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注重效率和速度,而对细节往往忽视。然而,正是细节的完美,才能使产品和服务更加优质。工匠们注重每一个细节,追求完美,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使得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其次,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质量的追求。在现代社会中,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降低产品的质量。然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赢得客户信任和口碑的关键。工匠们深知这一点,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他们通过对材料的选择、制作的每一个环节的把关,力求做到最好。

再次,工匠精神是一种责任和自我要求。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只关注个人的利益和成就,而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和自我要求。然而,工匠们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他们深知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和客户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不仅要求自己做到最好,还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和提升。

最后,工匠精神是一种传承和创新。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和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也给手工艺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然而,工匠们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他们尊重传统,但不囿于传统。他们在学习和传承前人的经验和技艺的同时,也不断探索和创新。

工匠精神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是工匠们的追求和自我要求,更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学习和弘扬工匠精神,注重细节,追求质量,承担责任,传承创新,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繁荣的社会。

工匠精神的征文 篇三

  不走样的按规范做,不动摇的,坚持不懈的做,并且越做越精细精致精准,说这就是工匠精神当不会错。解释起来,工匠精神并不复杂,可做起来就有几分难了。

  据说,享誉工匠精神最多的是德国人。德国人做事的一丝不苟,德国人守时的分秒不差,德国人对任何制作的材料、工艺、工序、传统的严谨规范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有许多德国企业都是百年老店,并不大,可制造产品非常专注精深,为国际公认。

  我们来看一个煮鸡蛋的例子。据说,在鸡蛋的各种吃法中,消化吸收率最高的是煮着吃。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德国人每天早晨都是煮鸡蛋吃,中国人把鸡蛋往锅里一放,然后去洗漱或忙别的,等再回来时鸡蛋就煮好了。但德国人会用一个差不多刚好装得下一个鸡蛋的专门容器,下面焊一个托盘,然后加满水,烧火后一分钟水就开了,三分钟就关火。关火之后他利用余热再煮三分钟,这时鸡蛋煮到了营养价值最高的状态。接下来用凉水泡三分钟,使鸡蛋很好打开。德国人认为这样做很标准。

  跟中国人相比,这个做法节约了4/5的水,2/3的热,同时还让鸡蛋达到了最佳营养状态。德国人在煮鸡蛋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适用的程序和控制办法,结果每次用水耗热最少,鸡蛋营养还最大。而中国人只求鸡蛋煮熟,并没有认真观察和总结煮的学问,在煮的方式方法上较之德国人有浪费并破坏了营养价值。

  有一个笑话,说一条载有美国人、德国人、英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的船因为触礁快沉了,要保证船不沉只能是保留一个人在船上,其他人都需弃船跳海。可怎样才能让人们自愿的跳海呢?掌船的舵手是中国人。他对美国人说,要你跳海是集体民主表决的结果,于是美国人就跳下去了;他又对英国人说,要你跳海是大英帝国的光荣传统,于是英国人就跳下去了;他又对意大利人说,要你跳海是因为那很艺术,于是意大利人就跳下去了;他又对法国人说,要你跳海是因为那很浪漫,于是法国人就跳下去了;轮到对德国人说了,说什么呢?中国人想了想,对德国人说,要你跳海是条例规定,必须执行!于是德国人就跳下去了。

  你看,德国人就这么精细严谨,就这么唯条例是从。

  笑话说过,我们横向纵向的想一想,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看,各国各民族都有工匠精神也工匠辈出,我们泱泱中华大国杰出工匠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以说,工匠精神并不独属于德国人,只能说德国人做的很极致罢了。

  笔者以为,若反思起来,近代现代的工匠精神同我们传统文化里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还有“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还是有区别的。因为拿个铁棒日久年深的去磨根细针,其成本标准(时间成本、材料成本)和成品标准(细针的长短粗细)过于粗疏;轮着斧子砍削新的斧子把儿,有样可依,但长短粗细尺寸也是大概其差不多;这样的做法虽则过得去,可不过得硬。也可以说,算不得高级工匠。跟诸如德国等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比起来,严格的说,我们传统习俗和心理文化积淀中的高级工匠精神并不普及,也得不到更高一级的尊重。

  时代呼唤高级工匠,因为时间有限,因为资源有限,因为需要无限,因为竞争无限;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崇尚实干,不屑空谈,是对当今虚夸浮躁的时弊的反潮流阻击。

  就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来说,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行业标准越来越严,工艺流程的衔接越来越紧密无缝,精工细作是常态,从一定的意义上也可以说,这是一个需要人人皆工匠的时代,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工匠精神的倡导和普及有助于培养务实求真的氛围与价值观,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群体的工匠精神应当是勤奋敬业理念的延伸;个人的工匠精神应当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执着;工匠精神应当付得起无微不至的辛苦;工匠精神应当耐得住独当一面的寂寞。如果企业员工人人皆工匠,那么企业产品必将件件是名品。这就尤其需要全社会都来赞誉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当成优良品质来鼓吹来发扬;并且,人人皆以工匠精神为荣,人人皆以工匠精神来工作。当工匠精神普及开来,发扬光大之时,说道容易,做到不难,习惯成自然,岂不皆大欢喜?

工匠精神的征文 篇四

  工作是一种修行,世间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

  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研究了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专利,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在获得奥斯卡日本影片《入殓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工匠之术:用的方法,创造价值。

  “工匠”是技艺精湛的人,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培养了最优秀的工匠、瑞士的顶级名表都是工匠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并且专业、专注。

  在这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比如一些以山寨产品为主的企业,在外部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环境变的恶劣,企业很容易马上倒闭。

  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脱离了这种困境的途径是培养企业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在享受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出新品—圈钱”。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业却在从另一方面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一种符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工匠用的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庄子》中就有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看瑞士名表,将一项技术发挥到极致,顶级品质造就了顶级品牌。

  工匠之行: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刑荆。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工匠精神的征文 篇五

  很多人认为工匠精神意味着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其实工匠精神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公司的气质,耐心、专注、坚持、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一系列优异的品质。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公司家。但大多数成功公司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看过一则报道,说的是: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公司,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公司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研究者发现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宏观来说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就是:公司自上而下、由里及外的对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工匠精神”只有在公司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才能培育出公司的内生动力,从而长久发展。微观来看,“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追求品质上的完美。在这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个人和公司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公司盈利固然是所有公司家应该考虑的事情,但持之以恒却是盈利之后重中之重的问题,然而“工匠精神”却是贯穿一个公司长寿发展始终的。

  工匠之行,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公司发展之途充满刑荆。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们都知道公司的核心因素是人,所以我们就需要把我们的员工培养成一个个“工匠”。工匠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在享受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一种符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这也正迎合了我们公司开展的“全员改善”“持续改进”等一系列的活动,然而在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一定要秉承“工匠精神”,不能流于形式,不然辛苦之水便又付之东流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将占据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从事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热爱这份工作”。不可否认,“工匠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它可能默默无闻,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从而确保了公司的正常运转。试想,若没有这种精神,公司将会怎样?作为公司中的一分子,我们都应认识到“今天我以公司为荣,明天公司以我为荣”,“我是公司中的一员,我应该对公司负责”,作奉献的话,整个公司最终将会失去赢利的机会,受损失的不仅是公司,还有公司的成员,当然也包括自己。所以,为了公司的利益,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摒弃那种“马马虎虎就可以”的想法。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我曾经听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这个故事生动的表明,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小事,才有做大事的能力,只有兢兢业业圆满完成自己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家庭的兴旺、公司的的繁荣才有可能实现啊!

  总之,态度决定一切,一个公司的精神文化折射着它的管理态度,只有将“工匠精神”融入公司文化,公司才会长寿发展,基业长青才得以实现;一个人的工作状态折射着他的人生态度,只有秉承公司文化、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得出色,为公司做出更多的贡献。

工匠精神的征文 篇六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及今、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此,孔子在《论语》中十分肯定,朱熹《论语》注中解读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再看《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以及贾岛关于“推敲”的斟酌,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

  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及匠人之国。而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古代的“中国制造”闻名远近。

  最早的工匠

  韩非子《五蠹》一文中提到了最早造房子的有巢氏、最早钻燧取火的燧人氏。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这就是最早的“匠人治国”的案例。

  木匠的祖师

  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战国初,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鲁班就参加了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尊奉为木匠的祖师。

  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庖丁解牛

  特别典型的还有前面提到的庖丁解牛。厨师给梁惠王宰牛。其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没有不和音律。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如何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回答说,要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去宰去解,他的刀刃始终像刚磨过一样锋利。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便格外小心,提高注意力,动作缓慢,把视力集中到一点……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只有做到心到、神到、手到,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而“工匠精神”的核心便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更要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所造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工匠追求精确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就是例证。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都料匠,工匠的总管或曰总工匠。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

  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闻名于世,但其倾斜却并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用心之精盖如此”,就连今人也定会竖大拇指。

  由匠致仕

  谢肇淛的《五杂俎》记载,明朝中期有一位木工蒯义,参与了紫禁城建设,最终迈上了工部左侍郎的岗位;王世贞《弇山堂别集》记载,成化年间的木工蒯刚,仰仗木工技术,官至工部右侍郎;嘉靖年间的木工郭文英因建造宫殿有功,走上了工部侍郎的岗位。而同期的徐杲“以木匠起家,官至大司空”。

  匠心独运

  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出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北宋徽宗时烧制的汝瓷,其釉如“雨过天青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似玉非玉而胜玉”,人们不禁感叹,“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如今,尊重工匠的劳动,以良好的环境催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才能使“工匠精神”绽放异彩。

相关文章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400字【优质6篇】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400字20篇:我的心爱之物作文400字(一): 我有一根心爱的钢笔,是我生日时妈妈送给我的,它已经陪伴了我一年的时光了。 它没有华丽的外表,朴实无华,只穿一件黑衣服,打开笔盖就能够写...
话题作文2011-02-08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400字【优质6篇】

高考作文共享单车(经典6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共享单车(通用4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
话题作文2014-07-03
高考作文共享单车(经典6篇)

军训的感受的作文【精选6篇】

军训的感受的作文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军训的感受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
话题作文2013-07-07
军训的感受的作文【精选6篇】

歇后语的作文(精简6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歇后语的作文,...
话题作文2013-02-08
歇后语的作文(精简6篇)

有趣的发现作文600字作文【经典6篇】

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
话题作文2019-01-06
有趣的发现作文600字作文【经典6篇】

深圳市4050社保补贴标准(通用4篇)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深圳市4050社保补贴...
话题作文2012-01-06
深圳市4050社保补贴标准(通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