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语文满分作文(优秀4篇)
浙江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篇一
走过人生路,留下深刻的痕迹
人生如一条漫长的路,每个人都在这条路上行走,留下自己的足迹。这些足迹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奋斗,也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人生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的人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力量;有的人给予我们挑战和竞争,让我们不断进步。而这些人和事都会在我们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痕迹。
我记得高中时的一次班级活动。当时,我们班级组织了一场慈善义卖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学生筹集善款。整个活动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付出。在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个叫小明的同学。小明家庭贫困,但他却积极参与活动,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义卖活动中,不仅卖出了自己的物品,还动员了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参与。他的热情和努力感染了我们全班,最终我们筹集了一大笔善款,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这次活动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明的善良和助人的精神,也让我明白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此外,人生的路上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和挑战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我记得高中时的一次考试。那次考试的题目特别难,我一度觉得自己无法解答。但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思考,我终于找到了解题的方法,成功完成了考试。这个经历让我明白到,面对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在人生的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都会在我们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痕迹。我们要善于发现和珍惜这些痕迹,因为它们是我们成长和奋斗的证明,也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一起走过人生路,留下深刻的痕迹,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浙江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篇二
文化的瑰宝,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文化瑰宝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在现代社会,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已经成为了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化传承是指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传递给后代。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在传承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深入了解其中的精髓和智慧。同时,我们还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之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和生活方式。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智慧和价值观念,如孝道、礼仪、忍耐等,这些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将这些价值观念传递给年轻一代,让他们在现代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与传承相对应的是文化的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是文化瑰宝得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在创新过程中,我们需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要注入现代元素和思维方式。例如,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是通过创新,我们可以将戏曲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的作品。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也能够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两个方面,两者的结合是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在现代社会,我们不能只重视传承,也不能只追求创新,而是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瑰宝,让它们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浙江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篇三
一杯春醪寄余心
唐有刘白堕脱俗隐于市,善酿酒,饮之香美,经月不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但惧白堕春醪。”一杯春醪,寄着他一生的志趣,一生之作,亦携着你品性高低。
冯骥才曾道:“植物死了,将生命留在种子里;作家死了,将生命留在作品里。”“言为心声”,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常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或无意的性格流露,或刻意的志节寄托,作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与广远,承载着作者的追求与修养。
百家争鸣,各有其芳华。若你的歌声不现出你最独特的嗓音,盖只能湮没于喧嚣的人世。庄子汪洋恣肆,老子凝练沉稳,墨子严密周全,韩非子肃穆苛刻,则《庄子》抑或《道德经》,《墨子》抑或法家大集,无不承载着其独特见解、个性思考。台湾云门舞集享誉全球,其舞姿脱俗超凡摄人心魄,而其门下弟子亦无一不是高雅养性之性情中人。作者与作品如人与影,映照着彼此最真实的内心,而它只有你将最真实的生命投射,作品才能温润如玉,毫无杂质地现其熠熠光华。
人在成长,作品亦在成长,如影随形中,两者的生命都登上更高山巅。龙应台年轻时生活在唐朝,热情奔放,文字或“横眉冷对千夫指”,抑或“俯首甘为孺子牛”,都是其性情之真,与作品携手胁肩,向更深阔的远方迈进。俄国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的人生起伏,其诗作亦从少女的幼稚转为熟女的沉稳。作者与作品如一对孪生胞弟,在时光的磨蚀下恣意成长,从一个方面,我们得以窥见另一方的性格。
而元好问曾道:“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作品格调与其品性的背离,有时并不是性情相伴,或是作者在作狂野挣扎,或是反其道愈见其力。顾城的诗天真纯朴,他却亲手杀死妻子;凡·高的画绚丽奔放,他却癫狂割下左耳。我们能说他们的品性恶劣、思想卑劣吗?当世界以痛吻我,我在报之以歌后,内心的苦苦挣扎或蒙蔽我纯洁的心,而内心会在我手遗留中卓然于世。卢梭在《忏悔录》中极尽猥琐之能事,而谁又能否认他卓然脱俗的品性、高雅勇敢的追求呢?作品与人当面的背离,实则乃内心更坚定的追索啊!
当今社会人们热捧的“雅作”,却不
知“雅作”之作者粗鄙无知,而耻于那些外表粗鄙之人,浑不知其作品华美天成、淳朴自然。悲哉!悲哉!而我坚信,那些枯灯夜雨下的荒江野老,剑指连营而无畏,笔削春秋而令乱臣贼子畏惧,定会与作品一同矗立于民族之巅。
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在这急景流年的时光里,哪一杯才是真正寄余心的春醪呢?
浙江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篇四
言自心,文成人
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者的性格特质乃至人品在很大程度上都溶解在个人作品之中,性格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固然“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文品与文章有背离的可能,然也有边角可见其为人。
内在人品、精神形象与外化表现息息相关,即便达不到完全一致,也终有相应透射。美国史学界在研究二战时流行过一句话:一个性格温驯善良的男人,他做梦也不会把刀插进一个孕妇的肚中。同样,人的人品特质也是如此,倘若纯情温良,怎会行文浮躁局促;倘若个性褊急,又怎能完全定性行文呢?因而文章或多或少都会透露出作者的'性格特质与人品,即“文如其人”。
人清,文明,此之谓“言为心声”。
内在人品特质是外化表现的最大操纵者,常有人说我心思细腻,因而行文结构缜密,文字灵动,大抵也出于此。
生命的经历塑造了性格与人品格局,而人品格局又框架了文章格局。“文革”之时参军的毕淑敏稚嫩而湿润,在悬崖峭壁上俯瞰时积蓄了对生命的珍重;在恶劣高原上庆生时体悟了青春的沉甸。“动辄行者无疆”,生命的沉重塑造了她清澈如水的医心,给予了她有条不紊的规章,历练了她苦口婆心的耐性。她下笔常常令人震颤,这般凝结于文章中的精神正是她性格特质与人品的外化啊!
“我不相信手上的掌纹,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这是她对生命的坚定与执着;“气质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这是她对个人修养的提炼升华。诸如此类的的撼人心灵之言比比皆是,正所谓“文如其人”,每一句哲言都以其情蕴哲思的细密针脚缝缀成其人品与性格特质。
文清,人明,此乃文字的反作用,即为“以文辅仁”。
文字以一种无形力量使人与之发生共鸣,即便个人品行与行文有轻微错位,人也会受文字陶冶,走向文中所向往追求的特质,从而完满自身,更使人与文相接近,共同走向美好一端。周国平曾言:“阅读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人都无法剥夺。”如此看来,文字所迸发的力量着实能深刻影响人,那么个人文章中所言之品性又何尝不会与人缓慢靠近呢?
文与人品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人与文的趋向完满。性格与人品并非瞬时性组构的,复杂的内在诚然与文章之内涵时而不对应。但必须承认一点: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真正值得被亲手写下的文章不需要虚与委蛇般奉承,即便如此,也只表现出其为人的假意逢迎,也不失为显现人品的一种方式。由此也可见文与人的一致性。
文至清,人至明。“文如其人”既是必然,又为清正之人的终生追求。
延伸阅读:
201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有人预言,以后只要装一个虚拟世界的设备,就可以足不出户感受虚拟世界的真实场景……
当虚拟世界里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里的“现实”,你是选择拥抱这个世界,还是可以远离他或者保持适当的距离?
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论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