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精神征文(最新4篇)
校训精神征文 篇一
践行校训,成就卓越
作为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府,我们学校一直秉持着一种特殊的校训精神,它是我们学子们的精神支撑,也是我们成就卓越的动力源泉。
校训的第一个字是“诚”,诚意待人,诚实守信,是我们学校校训中最重要的品质。诚意待人,是我们学子们的基本准则。我们学校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我们之间不存在仇恨和嫉妒。在课堂上,我们同学之间互相协作,共同进步;在社团活动中,我们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诚实守信,是我们学校对学子们的要求。我们要学会诚实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勇敢地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校训的第二个字是“勤”,勤奋学习,勤奋工作,是我们学校校训中最核心的要求。勤奋学习,是我们学校的优良传统。我们学子们都知道,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够取得好成绩。因此,我们每天都会埋头苦读,追求知识的真谛。勤奋工作,是我们学校的价值观念。我们学子们在校园里,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要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校训的第三个字是“和”,和谐相处,和乐奉献,是我们学校校训中最温暖的情感。和谐相处,是我们学校的氛围。我们学子们在校园里,相互尊重,相互关心。我们之间没有争吵和冲突,只有友爱和包容。和乐奉献,是我们学校的精神追求。我们学子们都认为,只有为社会作出贡献,才能够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我们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用实际行动践行校训精神。
践行校训,成就卓越。我们学校的校训精神是我们学子们的精神支撑,也是我们成就卓越的动力源泉。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践行校训,做出更大的成就!
校训精神征文 篇二
校训之魅力,与我同行
作为一名学子,我深深感受到了校训精神的魅力,它不仅让我受益终身,更让我在面对困难时坚定不移、永不放弃。
校训的第一个字是“真”。在我的理解中,真意味着做真实的自己。在学校里,我学会了真实地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不再掩饰自己的不足,而是积极面对并努力改正。这种真实的态度让我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也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校训的第二个字是“善”。善意味着善良和善行。在学校里,我学会了关心和帮助他人。我和同学们一起建立了一个互助的学习小组,我们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我也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这种善良的行为让我感受到了无穷的幸福和满足,也让我成为更好的人。
校训的第三个字是“美”。美意味着美好的心灵和美好的行为。在学校里,我学会了欣赏美,从小事中发现美。我发现美不仅存在于自然景观中,还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我学会了用美好的言语鼓励他人,用微笑传递友爱。这种美的行为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
校训之魅力,与我同行。校训精神不仅让我受益终身,更让我在面对困难时坚定不移、永不放弃。我相信,在践行校训的道路上,我会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我也相信,只要我坚持,一切困难都能够克服,一切目标都能够实现!
校训精神征文 篇三
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更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园”之说,由此可见,上至联合国,下至小团体,大凡集体,无论大小,都需要制度规范,组织也无论高低,内部也需要纪律约束。学校自然不能例外,除了制度和规范,校训也是不能少的,而且校训就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像清华大学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师大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国家会计学院校训是“不作假账”。校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校训是学校树立良好校风,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
手段,它首先是学校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行动规范,其次是学校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抓手,更因为校训属于学校的行为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育人核心力所在。一个好的校训,一可来源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二需结合学校实际,三应符合时代精神。同时,好的校训要能感染人、鼓舞人、打动人和引导人,更要让人有方向、有方法、有力量,还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容易记忆,达到根植内心,影响终生之功效。
校训是“宏志”,校风是“求真务实”,学风是“勤思好学”,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创办特色,打造名校”,培育目标是“教会做人,教会生活,教会学习,教会劳动”。还有校徽、校歌。海阳一小的校训、校风、学风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考虑到几个因素:一是该校五十年代曾收到北京宋庆龄办公室寄来的一封信,据老教导主任说是牛皮纸大信封装的信件,内容是些勉励性的话(可惜这珍贵的历史资料未保存下来);二是该校属休宁县创办最早的一所古老学校,从海阳书院到学堂到新式学校,积淀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莘莘学子遍布海内外;三是现代学校办学需要基本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学校教育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6年学校百年校庆时又制定了办学理念和培育目标,这样就形成了学校比较完整的治校方略,载入校史。
“宏志”,就是要有远大的理想,宏伟的志向,像周恩来那样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人无志而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理想是我们奋斗前进、勇于创新的动力,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理想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理想是通向成功的宏大桥梁。“求真务实”,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求真务实,是实实在在的,不是空洞虚假的,尤其是教育教学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勤思好学”,就是勤奋努力,善于思考,喜爱学习,全心全意的,不懒惰。这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非常重要,小时候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将终身受益。办学理念和培育目标,也是基于人本思想、打造学校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四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而制定的,它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和精神支柱。
秉承校训精神,弘扬优良校风。校训不仅是学校灵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 何谓校风?简单点讲,校风就是学校的风气,是学校校训的具体外显和落实。它体现在我们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领导的作风、班级的班风上。弘扬优良校风至关重要,一个学校有了好的校风,就会产生催人奋进的巨大能量,教学质量必然会得到不断提高,学校也一定能赢得家长、社会的肯定和好评。好的教风从哪里来?来自好的领导作风。每位校领导,党员教师,都应自觉带头做到“讲政治、讲团结、讲规范”,“比学习、比工作、比态度”,在工作上身先士卒,在作风上身体力行,为全体师生做出好榜样。好的学风从哪里来?来自好的教风。所以,每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身作则地进行言传身教。作为教师既要关心爱护学生,同时对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做到管教管导,教书育人。
校训育人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讲述光荣的校史,学校给学生的感觉是立体的,像历史教科书那样丰富多彩。我们以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文明而自豪,当学生知道学校的历史,他们的责任感也会油然而生。传递杰出校友的事迹,给学生树立榜样,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说出校训背后的故事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莫大的激励。知道了校训背后的故事,校训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变得有血有肉,方便理解和记忆,并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成为行动的方向之一。学校把校训、校风、学风放在教学楼显眼处或教室里、橱窗里、网站上,以此来时刻激励师生坚守自己的志向,催人奋进,启人心智,指引和激励全校师生共建精神家园,弘扬优良传统,增强荣誉感,凝聚人心,规范志行。
校训精神、优良校风就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正能量。相信只要人人能切实牢记校训精神,并身体力行弘扬优良校风,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任务一定能完成,学校的办学目标注定会实现。
校训精神征文 篇四
校训乃一校之魂,是树立在我们心中的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学子们。校训是一个学校永恒的记忆,多少年来总是涤荡在我们心底,即使是离开校园也会将校训铭记在心。大学不是单纯适应社会的产物,而是开智慧求真理扬文化的人生乐园。当我们茫然失措,一次次徘徊在十字路口,当我们忘了去远航的承诺,当我们迷失了方向和目标,校训就会做为指向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求知躬行,德才相彰,崇扬仁爱,服务社会,这十六个字永远刻在我的心中。
人生至死,学无止境,大学之时,好学求知。为了使我们更能认清这个世界,为了使我们将来能改变这个世界,我们应该多学知识。求知也可以是多种渠道,知识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只要是对社会有益的知识,多多益善。现在社会物质财富不缺,缺乏的是精神财富,知识就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吾生有涯,而求知无涯,人生短暂,而求知无限,抓紧学习,让我们迎接挑战。做为大学生的我们就应该做到生命不息,求知不止。我们大学很美好,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苦,白首方恨读书迟。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不是人民币,挣到了就藏在衣袋里。也许我们受到了高中那种填鸭式教育,真的好久没有体会过探索真理的趣味,现在校训告诉了我们:求知必先躬行。正如一本书,如果没有我们自己思想的注入,没有我们自己双手挖掘出的真理,没有时代记忆的雕琢,没有光阴滑过的痕迹,再经典的著作也会被历史的烟尘风化。记忆过去先辈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但这从来不代表我们可以抱残守缺,我们不想叫自己的未来充满落后与颓唐,所以欲求知,必先躬行。
古人云:饮水思源。如果水是知识,那么实践就是它延绵不绝的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实践,所谓的求知并不是你会复述过去知识的能力,而是你会开辟未来知识的能力。任何遥不可及的梦想,任何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在实践中求知,就一定会实现,我们要牢记唯有实践的土壤才能培育出智慧的花朵。
修炼德才兼备,铸造精品人生。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德高之人有如天上繁星,将仁义礼智信代代相传,光照后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其齐家者,先修起身,所以只有德善其身的人才能治国平天下。这还不是最高境界,修身之前还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古人能做到这些,现在的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我们要做学问,要为社会做贡献,最重要的还是德,这是校训告诉我们的也是人生的追求。学习做人,将为学与为人结合起来,德才兼备,仁智双彰。
无论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爱”总是一个恒古不变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所有的一切一切都离不开爱的存在,“爱”就像一条万能的锁链,将世间万物连接在一起。仁爱从古至今都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仁爱不会只自私的局限人间,而是宇宙中每一粒微尘都能体现,学习殡葬专业的我更要有爱,有爱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动力,有动力就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殡葬。让我们去善待一切生灵,让世界充满爱,叫万物皆有情。仁爱就是和谐,当今社会大病是不和谐,医病治根,追到根处就是人人都施行仁爱,世界肯定没有仇恨,肯定就和谐了。仁爱这一原则就是人伦亲情,提倡关爱,注重责任,就是现代人追求的和谐平安,这一原则永远不会随时空而改变。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只有当你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时才最有力量。校训的真谛我们要深深牢记,人生的旗杆要在服务社会中举起。我校培养的是社会管理人才,服务社会是我们的光荣传统,这不仅在校训中体现,也要我们落实实际。
其实校训也是一种教育,更能给我们以警示,我想除了爱,也只有校训这么简洁明了的教育了。愿我校校训成为我们精神生长的动力,愿人文之花开放在校园内外,清香宜人,愿责任与我们同在,愿每个学子在校训中体会美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