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的教案(最新3篇)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了解褒禅山的历史与文化
教案目标:通过学习《游褒禅山记》,了解褒禅山的历史与文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褒禅山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褒禅山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教学准备:
1. 《游褒禅山记》的文本材料。
2. 播放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幅描绘褒禅山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褒禅山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对褒禅山了解多少?”
Step 2 导入(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褒禅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褒禅山的起源和发展。
Step 3 学习《游褒禅山记》(15分钟)
教师向学生分发《游褒禅山记》的文本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可适当解释生僻词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Step 4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游褒禅山记》中褒禅山所描绘的景色和文化内涵。每个小组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例如褒禅山的美景、文人雅士的游览经历、文化底蕴等。
Step 5 小结(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褒禅山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Step 6 拓展活动(15分钟)
教师播放褒禅山的相关视频或音频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褒禅山的历史和文化。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撰写关于褒禅山的作文或制作展板。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有关褒禅山的作文或制作展板,并在下节课展示。
教学延伸:
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地考察褒禅山,让他们亲自体验褒禅山的魅力。
2. 邀请一位专家或学者来校给学生讲解褒禅山的历史与文化,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品味褒禅山的自然美景
教案目标:通过学习《游褒禅山记》,了解褒禅山的自然美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褒禅山的自然景色和景点特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游褒禅山记》的文本材料。
2. 摄影作品或插图展示褒禅山的自然美景。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褒禅山的摄影作品或插图,引导学生欣赏褒禅山的自然美景,激发学生对褒禅山的兴趣。
Step 2 导入(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褒禅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引导学生了解褒禅山的地理特点和自然景观。
Step 3 学习《游褒禅山记》(15分钟)
教师向学生分发《游褒禅山记》的文本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可重点解读文章中描绘的褒禅山的自然景色和景点特色。
Step 4 观察练习(15分钟)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褒禅山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取景色的特点和美感。学生可以用笔记或口头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Step 5 写作练习(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写作练习。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幅图片或景点,进行描写和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框架和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展开写作。
Step 6 小结(10分钟)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褒禅山的自然美景和景点特色。
Step 7 拓展活动(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摄影活动,让学生亲自去褒禅山拍摄自然美景,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
Step 8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写作成果整理成文章,并在下节课展示。
教学延伸:
1. 邀请一位摄影师或艺术家来校给学生讲解摄影技巧和艺术欣赏,增加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他们亲自感受褒禅山的自然美景,提升写作能力。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 篇三
关于游褒禅山记的教案(通用14篇)
明确: 褒禅山 华山 花山
②③ ④ ⑤
① ⑥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提问 )
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
(多媒体展示华阳洞图片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教师设疑②:第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
(3)请学生翻译第4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重点讲析“以”“名”的用法、意义和“阳”字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迁移到第2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中“舍”“名”“之”“以”等的用法和意义。
(多媒体展示这两句并点名提问学生。 )
明确:
①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
②“以”,连词,因为;“名”,名词用作动词;“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中国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
③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
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④“舍”,名词用作动词;“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词,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习得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研习第四段
(1)从游记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全部删去,然后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顺的,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上这么一段?
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
(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
强调:“于”,对于;“以”,因为,介词,其后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独立性;“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道”,说;“所以”, ……的原因;“学者”, 求学的`人。
(二) 研读第二、三段
1、研读探讨第二段
(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
明确:
A.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 “深”“其”“虽”“穷”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穷”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 “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找出并翻译。(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
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重点讲解句中的 “其”“极”字的意义和用法。
(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色,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色,内心十分懊悔。
(4)多媒体展示洞内奇观。
2、研读探讨第三段
(1)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让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诗文中有不少写游洞的诗文,其中却不乏尽兴之作。比如: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那句话与毛泽东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明确:“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2)一次败兴的游览让作者懊悔,但作者却没有沉浸在无限的怨天尤人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省,总结不能尽兴的教训,提取人生历练的感悟。齐读第三段,思考: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明确:①有志气 ②有能力 ③有外物帮助 ④有主见
B. 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
C.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课文总结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告诉学生,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游历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该如何对待学习和生活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总结本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其”“以”“之”等虚词的用法。
(3)完成文后练习二、三题。
(4)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设计意图:强化诵读,增强语感,突出学习重点,强化学习目标,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