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认知aba教案【最新6篇】
自闭症认知ABA教案 篇一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缺陷,以及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的限制。ABA(应用行为分析)是一种基于科学研究的干预方法,旨在帮助自闭症儿童发展其社交、沟通和自理能力。本篇将介绍ABA教案在自闭症认知中的应用。
ABA教案的目标是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和监测来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和学习能力。教案的第一步是进行评估,以确定孩子的目标和需要。评估通常包括对孩子的认知水平、沟通技能、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在认知方面,ABA教案使用了多种教学技术来帮助自闭症儿童发展认知能力。其中一个常用的技术是离散试探(Discrete Trial Teaching,DTT)。DTT通过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多个简单的步骤,然后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完成任务。例如,如果目标是学习数学概念,教师可以使用DTT教学法将加法运算分解成逐步增加的数字组合,然后要求孩子逐步完成加法运算。这种分解和逐步引导的方法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概念。
另一个常用的教学技术是模仿(Imitation)。自闭症儿童通常有困难在社交互动中进行模仿,这对于他们的社交和沟通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ABA教案通过模仿技术来帮助孩子学习模仿他人的动作、语言和行为。例如,教师可以示范一个动作或说一个简单的句子,然后要求孩子模仿。逐渐地,教师可以增加模仿的难度,以帮助孩子发展更高级的社交和沟通技能。
此外,ABA教案还使用了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技术来增强或减弱特定的行为。正反馈通常是通过给予孩子奖励或赞扬来增加他们积极的行为。负反馈则是通过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的后果来减少不良行为。这种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技术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并减少重复刻板行为。
总之,ABA教案在自闭症认知中的应用是一个系统性的方法,旨在帮助自闭症儿童发展其认知能力。通过评估、个性化教学计划和多种教学技术的应用,ABA教案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概念,提高他们的社交和沟通能力,并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
自闭症认知ABA教案 篇二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产生了显著影响。ABA(应用行为分析)教案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自闭症干预的方法,旨在帮助自闭症儿童改善其认知能力。本篇将介绍ABA教案在自闭症认知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自闭症儿童的发展和学习的积极影响。
ABA教案在自闭症认知中的应用主要通过教学技术和个性化教学计划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化教学计划是根据自闭症儿童的评估结果和需求制定的,旨在针对他们的认知障碍进行干预。例如,如果一个自闭症儿童在数学方面有困难,教师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数学教学计划,通过逐步引导和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来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ABA教案使用了多种教学技术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其中一个常用的技术是离散试探(DTT)。DTT通过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多个简单的步骤,然后逐步引导孩子完成任务。这种分解和逐步引导的方法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概念。另一个常用的技术是模仿。自闭症儿童通常有困难在社交互动中进行模仿,而模仿是他们认知发展的重要部分。ABA教案通过模仿技术来帮助孩子学习模仿他人的动作、语言和行为,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此外,ABA教案还注重正反馈和负反馈的运用。正反馈通常是通过给予孩子奖励或赞扬来增加他们积极的行为。负反馈则是通过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的后果来减少不良行为。这种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技术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并减少重复刻板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总之,ABA教案在自闭症认知中的应用通过教学技术和个性化教学计划的应用,帮助自闭症儿童改善其认知能力。通过离散试探、模仿技术和正反馈负反馈的运用,ABA教案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概念,提高他们的社交和沟通能力,并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这些干预措施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和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为他们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自闭症认知aba教案 篇三
利用aba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更深入的认知训练
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训练,和正常儿童的认知发育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这个规律,孩子就算学得慢,总是在沿着上坡走,科学研究表明,除了深重度的智力障碍是无法接受训练的,中重度、中度和轻度的智障儿童都可以在科学连贯的训练中得到进步,并把自身的潜力挖掘出来。
从认知训练角度来说,孩子学习任何一个课题(项目),都要走“感知——理解——表达——泛化(扩展)”这条线路,以学颜色为例,孩子把红色做为颜色学习的第一步,要先“感知”红色是咋回事、再“理解”什么是红色、再用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方式“表达”红色,再把红色“泛化”到生活中,比如过马路时见到红灯知道停下来。如果不了解这个学习规律,要教颜色时,拿出一堆五颜六色的气球,一个个教给孩子“这是红气球”、“这是绿气球”、“这是蓝气球”、“这是黄气球”,这种教法如果遇上一个连视知觉都有问题(无法分辨红色与其它颜色的不同,就是说,他连红色物体与红色物体的配对这一关都过不了),孩子只会被一堆气球搞兴奋或搞迷糊。
说到这,必须要提aba教学法了。以前认为aba是一种刻板地教孩子做这做那的训练自闭症孩子的方法,大概就是指令发出了、孩子去执行。其实aba是个适合所有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方法,甚至在与正常孩子的沟通中,都可以运用aba。包括记忆搭积木、动物表演、讲故事、木头人游戏、视觉训练之找不同等。例如,在玩“记忆搭积木”游戏时,有的孩子很聪明直接上六块积木,中间一张白纸一挡,老师搭好六块积木后,打开白纸,让孩子记忆十个数,再挡上白纸,发指令“跟我搭一样的”,这时候我们观察孩子的表现就会知道这个课题设置难了,马上后退,撤掉两块积木,变成四块搭,明显这个设置符合孩子的能力,他在记忆模型时说“太简单了”,但真正搭时又忘掉了某个细节,我马上给予辅助,再给他快速看一眼,他搭完后我把两堆积木摆在一起,让孩子自己去总结“哇,一样的”,等孩子稍微熟悉这个游戏规则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也当当老师,角色互换表演!
以下是对自闭症孩子进行aba教学时精髓的分解课题、并给予辅助、及时强化的理论实践总结:
一、分解课题 课题是指孩子应该学会的一个能力,这样说来,我们的孩子需要学习的课题成百上千,aba强调把每个能力分成最小、最简单的单元进行教学,这个过程就是“分解课题”。比如教认识颜色,从红色开始教(先不教其它颜色),第一步应该是配对分类,让孩子“把一样颜色的放一起”,这就是刚才我说的学习规律的“感知”阶段。说到这,可能有许多人要问“为什么教颜色时不直接告诉孩子颜色的名称,比如拿着红气球、红杯子等教‘红色’,而是先让孩子去配对去分类呢?”因为在认知发展规律中,知觉算是最基础的能力,如果人在视觉上都无法分辨并理解一个物体与其它物体的不同,又怎能理解更复杂的物体命名和功用呢?
接着讨论“分解课题”之学习颜色的例子,第一步是配对分类,如果孩子能在有干扰物的情况下把红色与红色物体快速正确地放在一起,说明孩子已经感知到了红色,注意:随着教学的深入,老师的指令语已经从最初的“一样颜色的放一起”变成了“红色的放一起”,在孩子具备这个能力后,进行第二步训练——理解,就是让孩子“拿红色给老师”,如果孩子能在有多个其它颜色物体的干扰物中间快速正确地拿一个至多个红色物体出来,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理解红色的能力,就进行第三步的训练,让孩子表达红色,比如老师问“它是什么颜色的?”孩子回答“红色”。
aba强调无论教孩子什么能力,比如物品认知、形状、数学、说话、画画等,都要遵循这个分解课题、循序渐进的原理。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很刻板,但教学的执行者是谁?是老师。试问:你手上有一个孩子,你设计好了课题、把一步步课题分解得很细,进入教学后你发现孩子对这块的能力超乎你的预期,他学得很快、掌握得很透彻,那你还会按照写好的教案去一步一步细细教吗?——肯定不会,水涨船高嘛。
二、给予辅助 自闭症儿童之所以学东西很慢,是因为情绪认知的问题,让他们无法象正常儿童那样顺利地接受外界信息并输出这些信息,他们很难通过观察而自然地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孩子一个新的课题时给予辅助,刚开始时可能是手把手的完全辅助,随着孩子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渐减少辅助。这是aba的一个主题原则。比如教孩子画一个苹果,一开始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他画,然后不再手把手教、而是给他一个视觉提示,即苹果图片让他照着画。再是老师先示范画一个苹果,收走,让孩子自己去画。最后是直接让孩子画一个苹果。细想一下,其实我们正常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也经历过无数别人的“给予辅助”,包括父母、老师、同伴,记得我小时候学包饺子,是妈妈手把手教并示范了许多回,我才学会。
做一个合格的特教老师,一定要掌握辅助的方法和技巧,不会辅助得太慢太晚而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也不会过多给予辅助而让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
三、及时强化 在课堂上听的最多的几句话,就是“耶”、“太棒了”、“你好聪明”,这就是强化。强化的意思就是在孩子做出一个正确反应后,老师给予的反馈。在孩子反应后,及时给予强化会让孩子愿意配合,更愿意继续学习那些新的、好的行为和能力。
其实“强化”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我生孩子之前、在学校当老师时,系统学习过《教育心理学》,里面就有一章专门讲“强化”,在正常儿童的教育中,强化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小时候爱学哪门功课,主要是因为喜欢教那门课的老师,而为什么喜欢那个老师,当然是那个老师对自己好总表扬自己了。
特殊孩子虽然在认知发育上存在多多少少的障碍,但爱听表扬是全人类的共性。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对你的要求有了正确反应,而你不强化他,他怎么知道他的反应是正确不正确?如果他不确定这点,那为什么还愿意继续跟随你的教学呢?
分解课题、给予辅助和及时强化是aba教学的内涵,了解这几个基本概念后,我们来探讨一下自闭症儿童认知训练中有哪些课题可以去做呢?
按照儿童认知发育的规律,我把训练步骤大概理一理——
1、模仿:动作模仿、仿说、使用物件模仿,随后进行听指令的教学
2、视知觉:从配对和分类开始
3、搭积木(也可以和配对、分类同时进行):搭积木属于使用物件的模仿,练习孩子的视觉空间、顺序等。如果孩子搭积木不行,就要退回到动作模仿。
4、自己的认识(五官、名字等)、日常用品认知、水果蔬菜动物卡片认知、人物认知
5、功能性配对:比如了解牙刷和牙膏都是刷牙用的。
6、分类:先把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给归归类,再进行类别教学。
7、形状(如果孩子对颜色敏感,也可以先教颜色)
8、颜色
9、对比性认知: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等
10、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中间、旁边
11、肯定与否定的教学
12、数的概念:唱数、任意起止数、点数报总数、按数取物、认识自然数、序数、量的多少、数的大小、数的分解与合成、加减运算、应用题
13、时间教学:钟表、一天的时间、星期几、年月
14、所有课题的结合(泛化),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方法都是特教专家和老师们根据多年实战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个大致套路,并不表示孩子非要学会前一项、才能进行后一项的学习,有许多课题是可以穿插着同时进行的。而且孩子能学的课题绝不仅仅为上述十几项,课题是无穷无尽的,只要老师和家长肯用心,就能从基本课题上演化出许多子课题,即纵向上可以不断延伸。
认知训练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除了用慈绳爱索牵引孩子外,家长和老师还需要掌握更多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到我们的孩子。给爱注入智慧,这份爱会更加有意义。
老师家长除了对认知训练的步骤和课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外,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确了我家孩子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再也不会盲目地跟随别人的脚步。
认知是一个大脑神经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感觉、注意、记忆(经验)、知觉、分析推理、策略生成、预估与调整、表达等。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感觉的训练” 即感官通路的训练是认知训练的基础,这包括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本体觉和前庭觉的训练,其实这些就是改善脑功能的训练。借用一个好友对认知训练的观点“要想富、先修路”,这个路就是感官通路,关于感官通路方面的训练,doman方法值得大家去借鉴。
在认知的训练上,注意力的集中是继基础感官能力训练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基础,这些注意力的训练包括视觉和听觉方面的。
记忆是建立在不断积累的感觉经验上的,这些感觉经验包括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和味觉的,大脑接收到新的感觉信息,透过对感觉记忆的解读,从而形成了知觉,在知觉的基础上,我们的大脑才有了形状、颜色、方位、时间、大小、量度、质地等概念,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才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因此,想要给孩子进行认知训练,先要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客观地分析,说实话,还是要打好认知基础,这个认知基础就是修好感官通路。
其实想给孩子进行认知训练,最基本的前提是你已经清楚分析并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建议家长们多了解一些认知训练方面的知识,知道学习一个课题(能力)的前提条件,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到你的孩子。模仿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有一定的视觉专注与视觉记忆、基本的互动意识、基础的本体感意识、基本的欲望表达与动作能力。配对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备拿和放的能力,并具备基础的模仿和听指令能力。物品认知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备基本的配对和分类能力。学习形状和颜色的前提是孩子有一定的配合能力和模仿能力、分类及配对能力、一定的认知能力。学习方位词的前提是孩子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一定的认知能力、具备空间的概念、具备一定的身体形象感。学习数概念的前提是孩子具备配对分类能力、具备颜色形状大小长短等认知能力。
知道了每一个课题学习的前提条件,其实就是知道了认知发育的规律。按照孩子具备的基础能力给他设计课题,让他跳起来就够得着,是比较科学并明智的。
自闭症认知aba教案 篇四
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表达性认知训练的方法
在康达教学中,我们部门所接触的自闭症儿童很多都是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和常见的水果类,但是孩子在表达时和过渡到挂图中(墙面认知),自闭症儿童就表达不出卡片和物品的名称,在指认挂图中,孩子视觉定位,视觉分辨,眼手口统合能力都不到位,无法进行练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且将孩子程度看得很高,认为孩子会的东西多,自己认为孩子该学习什么了,并且要求老师教孩子哪一方面的知识,完全忽略了孩子的基础。
当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我也尝试了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明确的认识到孩子的基础在哪,该怎么做,但家长很难接受,但是经过一些方法的尝试,和家长有了良好的交流与共识,在训练孩子时就没有了压力,而且家长每天都能看到孩子的变化与进步,针对这样的孩子:
首先,对与认知障碍的孩子,一定要以墙面认知为主,桌面和实物的认知为辅,这是为了培养孩子看到什么用手指着说的能力。
其次,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要与家长沟通好,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多引导,多创造情境,让孩子进行拿,指,例:买来的水果,可以让孩子听指令拿,拿苹果,拿葡萄,或在孩子去吃这些水果的时候家长可以说,吃苹果,吃香蕉等。
在就是老师和家长都要有一个平淡,等待的过程,一定要每天坚持训练,不可中途放弃。
另外在做指认卡片中,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手眼口的统合能力,手指到,眼看着,嘴巴一定要表达(不管是仿说或直接表达,一定要孩子说,这样能够将孩子主动语言激发出来),且在指认中要抓细节,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行为指导,要孩子右手伸1,持续指,不能满把手去指,这是为孩子以后做阅读训练做基础。
最终自闭症康复指导师一定要记住,卡片是一个材料,一个载体,老师要通过这些材料,图片来提高孩子视觉观察能力,视觉寻视能力,视觉分辨能力,视觉定位能力及手眼口统合能力,而不是为了认知而认知,且在这个过程 要要求孩子气流量,吐字清晰度。
通过在康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鉴定了以上方法用在孩子身上有明显效果,不但提高孩子的能力,孩子说话的声音也有了提高,同时也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赞同。
自闭症认知aba教案 篇五
训练自闭症儿童自理能力——吃饭
我们对自闭症(孤独症)孩子进行训练,其目的是要培养孩子日常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孩子与年龄相称的能力,促使孩子能融入社会。
与正常儿童不同,自闭症儿童基本的生活能力很难随着年龄而成长,他们需要积极的教育训练体系来协助,很多自闭症儿童都出现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或者是大小便行为奇异(不去厕所,不蹲厕所,尿频,脱光衣服大小便,便泌等),或者睡觉太少,不能关灯睡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不仅给其家庭带来很多抚养上的负荷,更使得家长会因此对孩子的所有能力都过低估计,对孩子的未来感到绝望,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在我们与自闭症儿童的母亲进行第一次咨询访谈时,当向她们问及孩子的生活能力时,有时会听到母亲这样回答:“我从来都没有让他自己做过,总想着他是个有病的孩子,”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又常听到母亲们这样感叹:“原来不是他不会,而是我们没有教!”
有的家长也曾试图教孩子吃饭、穿衣、如厕,但由于不成功就得出结论:“我这孩子就这样了,根本教不会。”实际上往往由于教的方法不对。也有的家长总把眼睛盯在孩子的学业能力的教育上,花很大的气力教识数,认颜色,比大小,却忽视了孩子吃饭时还要人喂,不会自己穿衣服等问题。
实际上,生活能力和习惯的训练与辅导,应比其它的课业内容先行,而且由于成效显而易见,也有助于家长树立信心。吃饭是人的最基本活动之一,它不仅为人体提供维持生命的养料,也是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无论是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约定俗成的饮食习惯和规则。所以训练自闭症儿童具备良好日勺饮食习惯,不仅是使他获得健康生活的基础,也是促使他学习适应社会的开始。
许多家长往往只注意到吃饭与孩子身体健康的关系,而忽视了“吃饭”这一行为的社会性价值。因此这样的结果就不难见到了:孩子严重偏食、挑食、拒食,家长搅尽脑汁做饭,围、追、堵、截,费尽心思喂饭。除了这种现象外,孩子往往还伴随有:不爱吃正餐,又随心所欲到处走动吃东西;分不清是“你的”还是“我的”拿到就吃:经常自己打开冰箱吃东西。
有以上状况的自闭症儿童还没有建立起良好、规范的饮食习惯,这往往是从家长的宽容和将就开始的。许多家长都对此感到无可奈何,以为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是因为他有病。的确孩子因患有自闭症而无法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与感觉沟通,因此就造成了家长的一种观点--对孩子无法讲清道理,他不可能懂。但实际上,正因为我们与自闭症儿童之间很难用语言进行交往和沟通,无法说给他听,我们就更有必要“做给他看”,通过具体的行动语言帮助孩子理解“吃饭”这一活动的全部含义,这就是训练的基本意义。
自闭症儿童之所以有不定的吃长工穴,首先是匡为他们不知道时间的概念。所以训练要以时间为中心。帮助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吃饭时间和习惯,让他的生活有规律。训练中要注意注意以下两点:
吃饭时间以外的食物管理——首先要做的是不让孩子再有随地无限制吃东西的可能性。必要时将冰箱锁起来,将他爱吃的东西放在他不能随便拿到的地方。
吃饭时间的固定——确定每日三餐的时间,并严格遵守这个时间。即家人只有在到了吃饭的时间时才把食物放在餐桌上,帮助孩子逐步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
不能够坐在餐桌旁吃饭,或者坐一下就跑开,叫回来坐下后又跑开是许多自闭症儿童都有的现象。既然自闭症儿童的吃饭习惯要通过训练去培养,家人在迟到这种情况时就不能采取将就的态度,认为随便在哪里吃都一样,只要把饭吃下去就行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滋养孩子不良的习惯和吃饭行为,让他以为这样到处跑着吃是应该的。良好的吃饭行为要在孩子尚幼小时就开始训练,否则随着习惯的固定和孩子年龄的增大,纠正不良的行为和建立良好的习惯就变得十分困难。
训练中要注意:
固定地点——训练孩子有良好的吃饭习惯,固定吃饭的地点非常关键,家人每天要在固定的时间将食物放在为孩子选定的餐桌上。刚开始时甚至需要固定餐桌旁的某个位置。切记:如果等孩子站起来跑开,再追回来,训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阻止孩子站起来跑开时不仅只用语言(如说:“坐下,不要动!”)更要有意识地使用身体辅助(即在他要站起来的一瞬间将他按住),这种方法要不厌其烦地坚持使用,其有效性就会显现出来。
循序渐进——刚开始训练时,可能会遭遇到孩子的反抗:哭闹、不吃饭,但家人应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重,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显效。要求孩子坐在固定的地方吃饭,并不是要一开始就以坐好吃完所有的饭菜为标准,而是要逐步进行。将食物的量分成若干份,一份一份地给孩子吃是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技巧。具体做法如下:
开始时只将食物中的一小份分出来放在一个小碗里(切记勿将全部饭菜盛在一个碗里放在他面前),有时可能只有一勺饭。要求孩子坐着吃下去。在他吃完后,让他看碗里“没有饭了”,并夸奖他“真棒,好孩子”,然后可以允许他稍跑开五,但要很快地要求并帮助他回到座位上来,再吃掉小碗里的第二份饭。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逐步理解家人的要求是什么(吃完饭),并培养孩子有成就感和完成感的经验。训练中要把握逐步增大每一份的量,(即一顿分开的份越来越少),及减少允许孩子跑开的次数。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可以一次吃完较多的饭,直至吃完全部,而他坐着吃饭的时间也就自然随之而延长了。养成习惯后,家人就会体验到什么是成就和轻松。注意不要忘了在孩子每次配合后都及时给予鼓动,说一句:“真棒!”还要伴之以发自内心的笑容。
排除干扰——在训练孩子良好吃饭习惯的初始阶段,不仅要通过固定时间、地点、夸奖及容易吃完等技巧帮助孩子理解家人的要求,还要注意观察有哪些因素在干扰孩子,分散他的注意力,加大了他达到要求的困难。为了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吃饭的活动及所吃的东西上,他的座位附近不要有他感兴趣的玩具或物品:有时还需要关上门窗以防止外面的某种声音刺激他。如果电视对孩子有影响,那么在孩子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之前,吃饭时要把电视关掉。
惩罚不良行为——在吃饭训练中,很多家长要么因心疼孩子吃不上东西而放弃训练目标和原则,对孩子妥协和迁就(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孩子感到反抗是有效的,以后还会使用各种手段反抗);还有许多家长面又对孩子的不配合和反抗失去信心,施以斥责不仅会使饮食本身不愉快,还会造成负面的影响——让孩子惧怕吃饭的场景,不要忘记之所以要训练孩子建立良好的吃饭习惯,最终目标是要使孩子体验到与家人及同伴一起吃饭的愉快,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自发主动地遵循规则。
当孩子不配合或过度反抗时应该怎么办:
第一在他做出不良举动时用非常严肃的表情看着他,用摇头示意“这样做是错误的,妈妈不喜欢。”可以说:“错了”、“不行”等简短的话语;第二要坚持原则,将家人的要求重复示范给他;第三要帮助他完成,并在完成后及时夸奖。此外还要注意一个技巧,在刚开始时,可以选择孩子较喜欢吃的食物,当他不配合时就立刻将食物移开,告诉他“没有了。”也就是让孩子明白,要想吃就要坐在固定的位子上吃。
与正常儿童一样,自闭症儿童要学会独立吃饭,也需要经过从用手抓着吃,直到能使用筷子吃的完整过程。所不同的是自闭症儿童更经常发生停留在某个阶段或进展缓慢的现象,许多孩子还会出现奇异的习惯。如:一定要先将米饭倒在桌上,然后一粒一粒地捏起来吃等。由于自闭症儿童在这方面的发育发展障碍,父母往往会采取非常周到的喂饭方式让孩子吃饭,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不再独立,丧失了学习自己吃饭的机会和欲望。另外也有的父母未注意到孩子尚不会吃饭是因为他的身体功能发育还没有到位,如小肌肉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简单地认为别的孩子在这个年龄能做到的他也应该能做到,没有对孩子给予针对性的辅助和训练,使孩子产生挫折感,因惧怕这类活动缩而不前。因此在训练孩子的吃饭技巧时,避免过度辅助和过度要求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按部就班、辅导到位——观察孩子目前有多大的能力,是否能拿住勺匙,是否可以握住筷子,是否能用筷子夹住食物(还是只能用勺匙),拿勺匙和筷子的动作是否正确……?在确定孩子目前的能力基础后,进行一步步的辅导。如:如果孩子不能长时间的拿住勺匙,就在他先握住后家人再握住他的手,让他感觉动作的发生和存在;如果孩子能拿住勺匙却只会用它敲打桌面,家人就要在他拿住勺匙后,及时辅导他用勺匙去舀饭,并辅导他将舀到的饭送到嘴里(刚开始时可能要手把手地辅导他完成全过程,但要注意随时准备退缩辅导,以锻炼孩子独立完成的能力)。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觉得孩子是被辅导完成的就不夸奖,应在每次规范动作(哪怕是在辅导下)完成后给予鼓励:“真棒!”
进行辅助性训练——对于手部动作极端不灵活的孩子,要在吃饭时间以外进行辅助性训练,如:抓握训练,通过抓吊单杠,手提重物等活动练习抓握能力:通过穿珠子,插木棒等活动练习小肌肉的动作及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在平时用勺匙或筷子练习夹取较大、较软的物品,然后逐步增加难度,让孩子习惯使用另一只手配合(如:右手拿勺匙时左手去扶碗),所以也应在平时让孩子多进行双手协调行动的能力,如:拧开瓶盖,再盖上等,为孩子掌握吃饭的技巧打下基础。
在自闭症儿童中,偏食的现象十分普遍。有的孩子只吃滚烫的白开水泡饭,有的孩子只吃带馅的食品,有的只吃深颜色的菜,有的孩子只吃肉不吃蔬菜,而有的孩子只吃蔬菜,不沾一点荤味,偏食不仅给孩子的身体造成营养缺乏和不平衡,影响孩子心智的发展,也给家庭的养育造成很多障碍和负担。
要想纠正偏食的习惯,家人首先要转变一种认识:这孩子就是喜欢吃这个,而不喜欢吃那个。即认为这是天生的,或因孩子有病导致的。自闭症儿童的偏食的确与他们的认知障碍有关,但这种认知障碍对孩子的进食行为形成干扰的程度又往往取决于
家人在生活中对孩子的矫正能力。如果家人在生活中为孩子创造一种有矫正作用的条件,这种干扰就会减少或消除,反之则会促使孩子养成不良的进食习惯。
如何创造一种有矫治作用的环境呢? 减少正餐前的零食——偏食严重或正餐吃不多的孩子,通常都能轻地得到一袋零食或饮料,或可以在任何时间打开冰箱拿东西吃。如果不改变这一条件,纠正偏食就无法实现。改变孩子吃零食的习惯也同样要遵循食物管理和循序渐进的原则;①将零食和冰箱里的食品及饮料放在孩子自己取不到的地方,开始时甚至不让他知道在什么地方,让他找不到。②将大袋中的食品倒一点在小容器里,而不是整袋给他(饮料也是如此),如果孩子不干,以哭闹和发脾气的方式要求大袋食品,就将小容器的食品也移开,为的是让孩子明白,哭闹得越凶,离他的期望就越远,等孩子停止哭闹时再给他,以表明食物是对他适当行为(不哭)的奖励。用这种方法逐步减少孩子吃零食的习惯,直至完全摆脱对零食的依赖。
不要一次摆上许多种菜——有的家长因担心孩子挑食吃不饱饭,每次做饭都设法做几样菜,让孩子尽可挑他所喜欢的去吃。其实这样做只能助长孩子的偏食。一但开始训练,就要避免这样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饭菜分成小份鼓励他吃完一份这个,再吃一份那个。
避免只做孩子所喜欢的饭菜——由于担心孩子吃不好饭,许多偏食的孩子的家长不辞辛苦,尽量每顿都为孩子做点他喜欢吃的饭菜,看孩子吃得比较满足,家长也就得到了宽慰和满足。殊不知,越是这样,越是容易培养出一个偏食的孩子,而孩子越偏食,家长的心就越疼,循环往复,其结果是每况愈下。纠正孩子的偏食,关键是让孩子接受没有吃过的东西,接受他不喜欢吃的东西,这常常会遭到孩子的激烈反抗。在这种情况下,正确采用“强化原则”是非常有效的。强化原则中,强化物是关键。强化物就是能刺激孩子产生适当行为的刺激物,可能是某种食品(如孩子所喜欢的饭菜、巧克力、雪碧等),可能是某种东西(如玩具或依恋物),也可能是某种活动(如玩水、荡秋千、妈妈抱)。在纠正偏食习惯时,应选择食品类强化物,作为对孩子吃下他较不喜欢食物的奖励。即“你先吃了这个,才能吃那个”,如果孩子哭闹就连“那个”也没有了。在这一过程中,家长首先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让孩子改变偏食。同时要坚持原则,不能妥协,妥协一次,下一次就更困难。要明白迁就不是爱,而是害孩子。
综前所述,训练自闭症儿童建立良好的吃饭习惯,不只是知道在吃饭时应该怎样做,更要明白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助于塑造良好行为习惯的生活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家长懂得“爱是有原则的”;要求家长为爱孩子而帮助孩子,为帮助孩子而学习认识、理解自已的有自闭症;为征服自闭症去学习一门新的技巧——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方法。
当您想尽一切方法喂孩子吃完了一顿饭时,您是否想过他又丧失了一次学习社会生活规则的机会。吃饭不仅是为人体提供维持生命的营养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
如何培养孤独症儿童良好的进餐行为
对于较大的婴儿来讲,除了吃适当的食物外,还需要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进餐行为。其目的一是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行为和进餐礼节;二是为将来建立良好的进餐习惯打下基础。对于不到一岁的孩子,家长应注意什么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行为呢?
(1)认识孩子
对于较大的婴儿来讲,除了吃适当的食物外,还需要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进餐行为。其目的一是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行为和进餐礼节;二是为将来建立良好的进餐习惯打下基础。
对于不到一岁的孩子,家长应注意什么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行为呢?
(1)认识孩子的吃饭模式:
孩子学会爬行、站立、行走后,仿佛一刻也安静不下来。他们整天忙着在屋子里“探险”,没有时间乖乖地坐着吃饭;即使能坐下来,由于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也不能乖乖地坐在餐桌前把饭吃完。满9个月的孩子,手的精细动作发育为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东西,并且日渐熟练。为了练习这项重要的新技能,他会用手指拣起盘子里的小块食物或者伸手去拿盘子里的东西,搞得餐桌乱七八糟。这是喂孩子吃饭最困难的时期。
(2)变化无常的饮食习惯:
学步期的孩子饮食并无规律,昨天的胃口可能还很好,今天就可能一口都不肯吃。看似毫无章法的饮食习惯搞得母亲晕头转向,同时很为孩子担忧。有专家建议,把孩子一周或一个月所吃下的东西平均一下,你会发现他的饮食其实比你想像的均衡。他们往往不会天天摄取同样热量的食物,或许今天吃得很少,但过两天就会补偿回来。因此,孩子没有胃口时,少吃一些食物是很正常的现象。
(3)言传身教:
孩子虽然还小,但是他已经有了很强的模仿能力。在餐桌上,如果他看见别人含着满嘴食物大笑、乱丢食物、敲餐具等,他也会模仿这样做。所以,大人要注意自己在餐桌上的言行举止。
(4)固定地点:
每次固定在一个地方喂孩子食物,容易使孩子明白,一旦坐在这个位子上就是要吃饭了,可以养成在固定地点吃饭的好习惯。如果孩子真的饿了,只要坐在这里,就能很快地进入准备吃饭的状态。
(5)餐桌上的表演:
在餐桌上,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表演。当宝宝把餐具或一块食物掉到地上时,身边人的反应会让他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就开始了他的表演: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就是不放进嘴里。对于他的行为无论你是笑还是骂,孩子都认为你的回应是让他继续表演,会让他对自己的主导能力更加有信心。应付小家伙的胡闹,最好的办法是不予理会。这样,他就会自觉无趣,而不再继续。
(6)孩子不饿:
如果孩子在餐桌上只顾摆弄餐具、食物,而坚持不肯吃东西,证明孩子根本不饿。这时,需要及时地将食物收走。等孩子饿了,他自然会好好地吃饭。
(7)鼓励孩子:
如果孩子有了一点进步,哪怕仅乖乖地吃了两口东西,家长都需及时地鼓励他。这样才能促使他向你希望的那样发展。
对于婴儿期的孩子,家长不能强迫孩子用餐。否则,用餐的时间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讲,都会充满压力,感觉紧张。长此下去,必将影响孩子身心发育。家长可以采取变换食物花样的方式引导孩子吃饭,但不要过度地关注孩子每顿吃的食物量够与不够。总之,喂养行为是关系到母子双方的行为问题,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营养结局,即身心的健康,所以必须引起每位家长的足够重视。
一旦孩子养成不良的膳食习惯,家长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来纠正。因此,平时就需注意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膳食习惯,而良好的膳食习惯的培养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1)避免挑食、偏食习惯的形成。
本年龄段孩子的进食特点是:喜欢吃熟悉的饭菜,不喜欢吃那些不常接触、比较陌生的食物。长期如此,有可能造成孩子偏食、挑食。家长应注意食物品种要多样化,经常更换,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食物,熟悉它们的口味,可以避免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此外,任何一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都不全面,只有多样化食物通过营养素互相补充,才能达到营养平衡。家长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你对某些食物的厌恶。
如果孩子已形成挑食、偏食的习惯,家长需有耐心地、慢慢地纠正。家长应借助各种形式向孩子讲道理,说明偏食、挑食的坏处;不要打骂、批评孩子。孩子喜欢色彩鲜艳、味道鲜美的食物。因此,家长对孩子不爱吃的食品可通过不同的制作方法,保证色、香、味、形俱佳来吸引小儿的兴趣。应坚持不断地尝试,不要因为孩子一次不吃就不再提供了,更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使你的尝试屡屡失败。因为如果孩子掌握了你的心理后,便会利用不断地哭闹、拒食,换得他喜欢的食物。
(2)不随便吃零食。
不断地吃零食,缺乏饥饿感,会影响对正餐的食欲。同时,胃肠不断工作,得不到休息,易引发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炎等。许多零食属于高糖、高盐、高脂肪食品,营养素单一,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和营养素缺乏。因此家长不要给孩子准备许多零食,以免让他养成随时想吃就吃的习惯。而应保证让孩子定时、定量地吃好“三餐一点”。
(3)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
准备吃饭前,应提前让孩子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并鼓励孩子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餐前准备,比如摆碗筷等,以吸引孩子对进餐的注意力。固定时间、固定座位、固定餐具可使孩子树立正确的进餐观念。同时,进餐时家长不要追喂孩子。因为这样,孩子只需被动地张口接受食物,便有更多的精力注意周边的事情。应鼓励孩子自己进餐,这不仅是一项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还可增进孩子进餐的主动性。孩子通过使用餐具的训练,还可增加手的精细动作以及协调能力。
(4)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
细嚼慢咽可使食物在口中充分地被研磨并与唾液充分混合,可刺激胃肠各种消化液的分泌,可减少胃肠道负担并使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同时,多咀嚼还有利于颅骨和牙齿的发育,增强牙齿抵抗力,防止牙颌畸形以及龋齿。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大脑饱食中枢有充足的时间告诉你――“吃饱了!”以免食入过多的食物。
(5)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6)培养进餐礼仪,比如等待全家人共同进餐,不要自己先吃;懂得礼让和分享食物,大家都喜欢的食物不要据为己有。
(7)坚持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计划
自闭症儿童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表现出对周围的事物没有兴趣,不与人交往宁愿一个人玩;
2、缺乏正常的情感反应,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
3、刻板行为,表现为某些反复性动作或强迫行为。
而且,孤独症儿童发病较早,绝大多数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问题,从而引发一定的语言障碍或运动障碍。鉴于这些情况,针对孤独症的康复训练应该以教育和行为矫正为主,康复训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训练他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一些必要的社会技能。
康复训练计划:
1、帮助儿童创造语言环境,尽量多与儿童讲话,同时纠正错误发音;
2、训练儿童遵循良好的作息规律(包括吃饭睡觉排便等),让儿童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3、教会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衣等基本的自理能力;(同时要鼓励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面对的问题,如饿的时候自己要求吃饭等,并通过反复强化达到训练目的)
4、教他们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如进学校向老师敬礼,过马路看红绿灯等。
5、逐步帮助儿童克服其已有的不良习惯;(如在训练儿童摆脱刻板行为的时候,儿童出现暴躁、发脾气的情况,此时对这些不良的倾向应尽早纠正,比如对耍赖发脾气不予理睬,仍然要求其按时吃饭睡觉,而不是听之任之。一开始可能儿童反应会非常强烈,但经过反复的强化训练,应该可以克服其某些不良习惯。)
6、如儿童存在明显的运动障碍,可适当安排体育活动项目,如拍球、跳绳、沿直线行走等,训练儿童的运动平衡能力;
7、精细动作的训练,如串珠、拼图等,培养儿童肢体控制能力,也可以达到培养儿童的注意力集中的效果。
8、当儿童的程度得到一定改善之后,可以进一步地训练其语言、计算能力。(如一开始手把手教其写字,从简单的“一”“二”开始;数学可从数数开始,可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实物对儿童进行数数的训练。)
由于这些儿童长期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上看似简单的训练实施起来都会因为儿童的不配合而产生相当的困难,所以在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家长与教师的耐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按照步骤,耐心地循序渐进,反复强化,才能达到对孤独症儿童训练的理想的效果。
孤独症儿童早期训练目标
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也有身心发展的过程,同样,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和需要。特别是学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发展障碍的矫治更是致关重要,作用尤为显著。这一点得到国内外许多专家及患儿家长的充分认可,为了使孤独症儿童的学前训练更系统化、科学化和更具实效性,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及孤独症儿童的发展需要,制定出更具体和更具操作性的目标。
一、增进孤独症儿童运动能力
运动的发展是人类各种活动发展的基础。从出生时的某些本能动作到以后逐步发展为有目的的随意动作,从而使人类获得了参与社会实践的可能。由此可见运动在人的发展中是何等重要。对于儿童来讲,运动与其感知觉、语言、思维的发展联系更是密不可分的。在人的肌肉、关节及中枢神经系统中布满了神经结,当神经受到刺激后,会使身体做出适当的反应,改变肌肉张力产生动作,因此通过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和适应能力的提高,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运动训练还可以起到增进注意力及稳定情绪的作用。
运动领域的内容分为两大类,即大运动和精细动作。
(一)大运动能力。儿童的发展首先是从大运动开始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大运动的协调训练有利于保持身体正确姿势,增大肌肉力量和四肢动作协调性,总之是弥补大脑缺损的有效措施。具体目标如下:
1、全身运动:要求儿童能独立完成的基本动作有:抬头、坐,站、走、跑、跳、蹲、钻,爬、自行转动身体。有些孤独症儿童的惰性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加之不听指令,在开始训练时往往不配合。这就需要老师要有耐心,和充分示范,开始帮助完成,反复练习直到熟练能独立完成,就应加大力度和强度训练。
2、平衡能力。也称技巧性动作。要求儿童能双脚交替上下楼梯,会独立翻身、滚动、能拉着一只手走平衡木和在宽20厘米的两条平行线中行走。因孤独症儿童的动作能力较差,加之有自我保护意识强的心理作用,开始训练时会表现出哭闹成拒绝性行为,这时需要老师多给一些帮助,还要创造出和谐愉快的气氛,使他们尽快消除恐惧,逐渐变得愉快起来,并愿意参加这种训练。
3、玩球。玩球是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喜欢的活动,训练时配合一般比较顺利。要求是:能和老师一起做连续抛球200个左右,会持续拍皮球10个以上,一脚能踢中球至5米远以上,会传球,要完成这些目标,教师不仅要加强示范,还要与儿童互动,在互动中提高玩球技能,增进训练的兴趣和师生交流。
4、动作模仿操。这项训练有利于提高身体协调和动作模仿能力,要求学生能在老师的提示下,边说儿歌,边动作,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做幼儿模仿操。
5、使用器械。要求会使用滑梯、滑板、大龙球、秋千、转桶、蹦床、跳袋、独脚凳、平衡台等器械进行训练。
(二)精细动作能力。这一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大脑皮层的发展水平。据有关材料计载,人的大拇指代表四分之一的脑机能,还有的说,拇指和食指的神经与大脑语言中枢有着直接联系等等。可见手指功能的训练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使之手脑并用,促进协调发展。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的手部功能都很差,手指关节的力量和灵活性,肌肉的张力都比较差。因此对孤独症儿童进行精细动作的训练很有必要。为此我们为其制定的目标是:
1、双手会握拳、张开。
2、会抓握物体。
3、会捏取细小物品。
4、会搓揉橡皮泥等。
5、撕纸。
6、会用食指、中指夹豆。7、会旋拧瓶盖。
8、会串珠。
9、会执笔。
10、会涂鸦。
11、能控制筷子。
12、提取重物。
13、手眼协调。这些目标看起来很简单,但开始实现时还是很困难的。主
要是受他们注意力不集中的影响。因此训练时,要把一个目标再分解成几个小目标,由低到高,从帮助到独立完成,一步步的实现。这样,过不了多少时间,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掌握得很不错,不仅掌握了技能,还提高了速度。从他们专心操作的样子可以说明他们的注意力和情绪的稳定性也增强了。
二、增进认知能力
人的认知能力是以感知觉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孤独症儿童学前认知能力的培养目标应从感
知觉入手。在发展感知觉的基础上,丰富生活经验、引导参加学习活动,不断丰富知识,增进认识事物的能力。
(一)发展感知能力
人的任何经验上的积累,都是通过运用感觉器官去接触、探索周围事物而获得的。孤独症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在个体之间及个体自身的差异性。因此训练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能力是促进认知能力发展的首要环节。具体应做到:
1、增进感知觉反应的能力。孤独症儿童的感觉器官发育正常,但对他们身边的事物却表现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淡漠表现。他们的这种表现可以说明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力是很差的,因此应尽早的帮助他们建立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力,提高反应能力。训练的目标是:①接受来自外界刺激。②能寻找刺激物。③能追踪刺激物的方向。④能从表现反应对刺激物的亲疏好恶。
2、扩大感知的范围。孤独症儿童不仅感知的主动性差,感知的范围也非常狭小。因此感知的内容单一。我们在训练时应注意扩大感知的范围,并运用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来丰富感知的内容。训练的目标是:①会使用视觉分辨。如分辨颜色、形体、简单方位等。②听觉分辨:能分辨几种不同的声音、音量大小,高低、好听、难听等。③触觉物体:能分辨冷热、软硬、干湿、光滑与粗糙等。④味觉:几种食物的一般味道与口味。⑤嗅觉:香、臭等。
3、记住感知的内容。人们普遍认为孤独症儿童的机械记忆好。因此学前训练应注意发挥这一特点,通过不断重复,反复强化,使他们能记住曾感知过的事物,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重复并恰当地表达。只有记住才能表达,这就要求做到使用感知记忆。①记住曾经见过的一些图形。②会模仿一些声音。③能摸出一两种物品。④能指出刚才吃过的一种食品。⑤能嗅出刚才嗅到的一种食品味道。⑥能躲避臭味。
(二)增进学习能力
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学习能力的训练,不仅有效地促进智力发展,同时能起到丰富语言的作用。在制定学前孤独症儿童学习能力训练目标时,应根据其心理发展水平,本着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进行。
1、丰富生活常识。同正常儿童一样,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发展也是从认识身边的食物开始的,只是被动些,应加强引导,使他们能较好的实现这些目标。①认识自己:姓名、性别、身体各部分名称。②认识家庭:住址、亲人姓名及工作单位等。③认识室内用品:家具、家电、日用品等。④认识学习用品:书、本、笔等。⑤认识社会环境:学校、医院、商店、公园、公厕、交通工具等。⑥认识颜色:红、白、蓝、黄等。
2、丰富自然常识。认识一些浅显的自然常识是引导孤独症儿童走出自我封闭的有效方法,应达到的目标有:①认识小动物的名称及简单习性。②认识植物:树、花、草、蔬菜、水果等。③认识天气:雨、雪、晴、阴。④认识时间:白天、黑夜,早晨,晚上。
3、丰富简单的数学常识。学习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目的是培养孩子兴趣,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提高生活技能。但训练时切不可急于求
成,以免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倦学习。学习的目标有:①认识方位:上、下、前、后等。②认识数概念有图形、大小、多少、粗细、高矮等。③认识数前概念:会唱数20以内、会点数10以内、会区别1和许多、会说出5以内总数、会取出物品5个或更多。
三、增进交往能力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交往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因此对其进行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势在必行。学前孤独症儿童交往训练的目标包括对语言的接受、理解、交往、表达四个方面的内容。其具体的目标是:
1、增进语言的接受能力。听说能力是语言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备这一基本能力才能使语言得以发展。应实现的目标是①对声音刺激有反应,如能用眼睛寻找声源,听见门铃电话铃有行动,能听懂母亲的声音,能听音乐拍手等。②能正确发音。如能模仿吮吸动作、能模仿发音器官动作:唇、舌、颚、能模仿各种声音(小动物、车辆、风声、雨声、流水及汉语拼音等)③能模仿简单句子:简单儿歌、唱歌等。
2、增进语言的理解能力。孤独症儿童因受认知能力的影响,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故应加强语言的理解训练。①理解常用名词。如:身体各部位名称、应用人称代词:你、我、他。②理解常用动词。如:会执行动作指令、会做五官和身体动作。③理解常用形容词:漂亮、危险等。④理解别人的表情:高兴、生气、瞪眼等。⑤能模仿表情:高兴、生气、哭、笑等。⑥理解简单疑问句。如:你要做什么?你吃饭了吗?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等
等。⑦会传递物品和简单话。⑧理解别人的手势、身体动作等。
3、增进自我表达能力。能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是孤独症儿童能有效运用语言的开始。当他们有意识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要求并得到满足时,会进一步促进语言动机的形成。但需要说明的是,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表达只限于口头语言和动作体态语言。阶段具体目标有①会称呼最亲近的人,爸爸、妈妈、老师等。②会说出自己的要求,我要怎样及会拒绝别人等。③会看图做简单谈话如:这是在哪?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等。④能用表情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高兴与否、能用手势或身体动作表示要干什么,或拒绝别人的要求,会说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等。⑤会说家庭简单情况,家中有谁?都叫什么名字?在哪工作等。
4、增进交往能力。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交往能力的训练,将帮助他们打开心灵之窗,使他们的心理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最终引导他们从封闭的自我中走出来。可以说经过训练的孤独症儿童的前景还是很令人乐观的。特别是学前孤独症儿童大部分有了主动语言意识,并增进了语言交往的主动性。表现最明显的是愿意与熟悉的人沟通,并能较好的配合训练。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引导孩子做到①对指令反应迅速并能执行。②对人有礼貌、会说谢谢、再见、会主动问好等。③能参与群体活动,如:游戏、集会、上课、并能按要求做。④知道在一定环境中控制自己的行为、如大小便;集会时安静、进餐、休息时不打扰他人。⑤受到夸奖与批评时能表现出恰当的表情。⑥能表演并有得到赞赏的愿望。
四、增进生活自理能力。
帮助学前孤独症儿童掌握一些自我服务技能,不仅能促进其动作发展,还是增强身体健康的必要活动,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升入学校做好必要的准备。具体行为目标是:
1、增进饮食的基本能力。学前孤独症儿童往往受到来自家庭的更多的保护,加上动作能力差,故忽视了对孩子进行训练,使孩子饮食很长时间不能独立,这就大大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应在日常生活
中强化训练做到①具备饮食的基本能力,吸吮、吞咽、咀嚼、吐出等。②能用手拿食物吃,如拿食品、水果、剥皮等。③会使用餐具、勺、筷子、能独立用杯子喝水。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抢食,不掉饭菜,不乱吐食物,能安静进餐。
2、会正确入厕。这项能力的培养对孤独症儿童是致关重要的,应从小培养。①解便,会表达便意,按时大小便。会自己解衣裤、排便姿势正确。②会使用便器、不弄在池外。③会处理便后:便后擦干净,便纸扔进纸篓、冲洗便池,正确洗手等。③认识公厕,能识别图形标志,文字标志。
3、增进穿脱衣服的能力。穿脱衣服对孤独症儿童比较困难。一般家长为了赶上班时间,便采取包办代替的办法,这样就更加重了孩子的惰性。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及早训练。①有穿脱衣服的意识,在接受别人帮助时能主动配合。②会脱穿内衣裤、鞋、袜、把鞋放在规定地点。③会穿脱外衣裤、独立系拉锁、扣子、脱掉衣服会叠好放在指定位置。④能主动的带围巾。⑤能在帮助下使用雨具,暑天知道遮阳伞。⑥认识衣服。大衣、毛衣、单衣等。
4、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有一些孤独症儿童长得非常漂亮,但却不懂得讲卫生。试想一副脏兮兮的样子怎能让人接纳呢?所以一定要从小训练孤独症儿童爱清洁的好习惯。①能保持身体清洁,学会洗手、脸、刷牙、梳头,会在他人帮助下洗澡,剪指甲,会自己擦鼻涕。②衣着整洁,有换衣服的意识。③认识洁具、毛巾、脸盆等。
5、正确睡眠。讲究睡眠卫生,能更好的促进身体发育。睡眠应做到:①保持睡眠安静,按时入睡、睡足10小时。②睡眠姿势正确,不蒙头睡觉。③认识床上用品。
五、增进社会适应行为
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使孤独症儿童能在成年后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孤独症儿童训练康复的主要目标。有些孤独症儿童因缺乏正常的沟通方式,加之情绪不稳定的因素,给学前训练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的训练和采用适当的方法,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要正确认识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采取宽容的态度,真诚的接纳他们。宽容不等于迁就,这就需要以诚相待、严格要求,还要注意巩固训练效果,不能刚有些好转就放松,这样是很容易反复的。在增进孤独症儿童适应性行为训练的早期目标中我们设立的目标是:
1、认识自我及家庭。这一目标的具体内容已在前面有所介绍,在此不再重复。
2、认识居住环境及社区。要尽力使孩子认识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和社区。引导他们对环境产生兴趣,开始他
们的态度可能是淡漠的,缺乏应有的热情。但要想办法,加强引导,让孩子熟悉并喜欢这些环境。应做到①能说出环境的特点,如大楼、大桥、河等。②认识邻居能在提示下恰当地称呼。③在帮助下与邻居的孩子玩耍。④对待表扬与批评:受到表扬能保持良好的行为表现,受到批评知道改正。
3、学习使用社区,随着孤独症儿童生长发育和心理水平的提高,应不断扩大孤独症儿童的视野,特别是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来改变自我封闭的意识。①学前孤独症儿童可在大人带领下参加社区活动、联欢、集会等。②可以经常到公园去玩耍。
4、娱乐休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培养健康身心的需要,娱乐休闲活动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学前孤独症儿童休闲娱乐活动目标是:①有娱乐的兴趣,如喜欢看电视、听音乐、唱歌等。②有一些娱乐的技能,如捏泥、折纸、绘画、弹琴或在家长参与下玩过家家的游戏等。
5、有安全意识。有些孤独症儿童缺乏痛觉,触觉,味觉不敏感或怪异。
因此,做起事来不知深浅的乱摸乱动,甚至乱吃药品,这就更需要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①要知道不玩火。②不玩用具:暖瓶、剪刀、锐器等危险物品。③不独自过马路,外出不乱跑等。
自闭症认知aba教案 篇六
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发展研究
摘要
自1943年来,自闭症(autism)的研究已走过了近70 年的历史,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发展的研究也取得显著进展。近年来, 我国有关文献报道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病例逐见增多, 引起社会的关注。发达国家的政府、基金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公众对自闭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攻克自闭症的研究和诊疗中。儿童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pdd)中最为多见的一种亚型, 它涉及语言、认知、社会交往能力等多种基本心理发育障碍, 是起病于婴幼儿期严重的慢神经精神障碍。本文主要综合介绍自闭症的三大理论模式,以及一些相关的研究,和对这些研究给我们留下的未决的课题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 自闭症 认知发展 认知语言障碍 心理理论 情感认知障碍 1.前言
1.1自闭症的界定
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pdd)的代表性疾病。它以社会交往、言语及行为(形式化或强迫性的刻板活动)三种缺陷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社会性功能缺陷是自闭症患者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他们很难建立起与他人的关系, 很难参与需要共同注意的活动,往往也表现出刻板及重复的行为, 并且可能抗拒变化, 喜欢一些看起来无意义的惯例和形式。他们会出现口头和非口头交流的障碍, 甚至有些人一生都没有发展语言。自闭症个体在非语言能力的任务上有优势, 而在以语言为中介的任务上则表现很差。他们的认知能力可能也受到损害, 75% ~ 80%的自闭症患者符合智力落后的诊断标准, 其他20%~ 25%的自闭症患者, 其认知风格也是特异的。某些自闭症个体可能拥有某些领域的超常能力, 比如音乐或绘画的能力, 或者计算日历的能力。自闭症在表现型上有很多不同, 即使都是自闭症儿童, 他们的障碍也各有不同, 甚至有很大的差异;自闭症儿童缺失很多种技能, 有很多方面的障碍;同时还伴随很高比例的相关行为障碍和精神健康问题;常常还有潜在的学习困难。因此自闭症的诊断评估需要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一般来说, 自闭症儿童至少要在3 岁之后才能被比较准确地诊断。1.2 自闭症的临床表现
自闭症的症状极为广泛, 包括情感、认知、社交及适应行为等多方面异常。症状的轻重程度差异很大。轻症者的社会交往、语言及行为等方面的异常都不明显, 有时很难被认为是疾病, 更像是性格问题。重症者出现多种心理功能损害, 但一般不出现妄想、幻觉及思维散漫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自闭症患者与他人(包括父母)不够亲密, 对人情温暖,甚至是母爱, 反应冷漠。患者言语及非言语的理解能力低下。缺乏语言表达能力, 常有模仿性言语且语意不清, 不能正确理解词性, 错用代词、名词或动词。严重者语言能力发育明显迟滞, 甚至不发育, 语义形成能力低下, 有的患者甚至会制造只有其本人才懂得的词汇。行为举止方面, 常出现仪式样动作、刻板行为、奇异行为及自伤、自残性行为等。有时会对某一特定物体表现出特殊依恋, 不许他人触及。患者通常情感淡漠, 但有时也会情绪反应过度, 特别是在别人动了他不许动的东西时, 情绪会异常冲动。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抽象能力、衔接概念及整合能力的损害。患者还常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 如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异常, 以及视觉或听觉加工能力的发育不全。有15%~ 50%的自闭症患儿伴有癫发作。大多数自闭症患儿的智商都很低, 但有些患者却在绘画、音乐或计算等方面有着超常的表现能力,此类患者被称作“高功能自闭症患者”。1.3 对自闭症的认识过程
临床上首次描述自闭症是在20世纪40 年代。1943 年, 美国医生kanner 报道了11 例患者, 并命名为“早期婴儿自闭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他当时描述这个类群的患者特征如下: 严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怪异的、重复性的仪式性行为;缄默或语言显著异常;高水平的视觉——空间技巧或机械记忆能力与在其他方面学习困难形成对比;聪明机敏且具有吸引力的外貌表现。最初, kanner 报道的这类患者被认为是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亚型而未受重视。在20世纪40~60 年代, 又有数人描述了与kanner 报道相似的病例, 并冠以各种各样的名称。当时的国际及美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将这类患者归入“儿童分裂样反应”类别中。对于自闭症的病因学, 当时普遍认为是父母养育方式不当造成了自闭症的发生。kanner 将自闭症患儿的父母描述成一群高学历的、事业心很强但又冷漠无情的人, 这一观点在当时似乎很少有异议。世纪60~ 70 年代, rutter 的研究指出, 自闭症的行为如果被认为是从出生到童年早期的发育障碍所致则更为合情合理。由此, 逐渐把自闭症看作为是一种躯体性的、与父母抚育方式无任何关联的发育障碍。在此时期, lotter 发表了新的自闭症诊断标准, 强调把社会交互作用、言语与交流和重复性活动三个方面作为基本标准, 并舍弃了kanner诊断标准中关于“特殊技能和吸引人的外貌”等两项。以后,在lotter标准的基础上, 开展了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在所普遍接受的“自闭症发病率4~ 5/ 万”是当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世纪80 年代, 关于自闭症的研究进入全新阶段。人们开始抛弃所谓“ 父母抚养方式不当”的病因假说, 从生物学领域探索自闭症的病因, 并在临床症状的识别和临床诊断方面将自闭症与精神分裂症彻底分开。kolvin 的研究表明, 自闭症同成年精神病性障碍, 尤其是成年精神分裂症没有关系。1980 年出版的《dsm-ⅲ》首次将童年自闭症视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之后, 随着对自闭症研究的深入, 逐步认识到自闭症是一种在一定遗传因素作用下, 受多种环境因子刺激导致的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在此认识的基础上, 开展了从分子遗传到神经免疫、功能影像、神经解剖和神经化学等多方面的研究, 人们试图从这些研究中找到自闭症的致病原因。但直至目前, 仍没有任何一种假说能从根本上完美地解释自闭症的病因。
2.理论解释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大量无效的治疗个案,唤起了研究者对kanner 理论的怀疑;在对多个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后,研究者们发现自闭症的病因可能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他们的父母。rutter的研究为自闭症儿童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道路;从认知上探究其发展的特征。从此而引发出的研究,波及了医学、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在医学上,从神经医学、神经化学医学的角度以及对脑电波进行分析等手段,探索自闭症的成因;而在心理学上,则对自闭症儿童的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其心理特征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其中,“认知语言障碍论”、“心理理论”和“情感认知障碍论”都具有深远影响,以下对这些理论和主要研究进行具体阐述和分析。
2.1 认知语言障碍论以及相关研究(一)认知语言障碍论
rutter 等研究者们对1950 年至1958 年在英国的莫土莱医院的儿童精神病科就诊的63名儿童进行了为期5-15 年的追踪调查。这些儿童的临床表现与kanner 表述的早期幼儿自闭症极其相似。调查结果表明,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有以下这些特征:(1)自闭,即社会性发展障碍;(2)言语发展迟缓和异常;(3)总埋头于同样的行为,对变化性动作有抵触。
根据以上的结果,以及对众多的文献进行回顾,rutter 等提出了“认知语言障碍论”。他们认为,由于先天性器质病变而产生的语言障碍为自闭症的首因性认知语言障碍,由此所产生的社会性交流语言障碍为次因性障碍。rutter 等研究者提出的诊断标准虽然与kanner 的大致相同,但他们的“认知语言障碍论”所提出的观点却恰好相反。kanner 认为是由于与人缺乏交往而引起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语言障碍,而rutter 等却认为自闭症儿童是因为他们有认知语言障碍,才导致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困难。
“认知语言障碍论”提出后,引发了对这一理论进行验证的一系列研究,其中也包括kanner(1971)本人对自己的11 个病例进行的追踪调查。一系列的研究,基本支持了rutter 等人的理论。kanner 对11 例中的9 例(因2 例无法追踪)病例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这些病例都不可否认地与先天性器质性障碍有关,自闭症儿童的母亲的养育态度和其他儿童的母亲的养育态度相比较,也无明显的问题。
以“认知语言障碍论”作为一个轴心进行的大量研究,对自闭症儿童的理解提供了有力工具,使人们认识到所谓的自闭症,是“与某些器质病变有关的特殊发展障碍”。世界卫生组织 who 也是以“认知语言障碍论”为支柱,对“自闭症”下定义的。这个理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
(二)对自闭症儿童的言语和认知所作的研究
在“认知语言障碍论”的影响下,许多研究者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征作了大量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从言语、注意和记忆三个方面进行。1.对自闭症儿童的言语能力的研究
研究者们主要是从“言语的意义论”和“言语的语用论”两个侧面,来对自闭症儿童的言语能力进行研究的。
“言语的意义论”,是在语言学中,专门研究根据语言的形态等特征来传递语言意义的一个领域。在这个语言交流领域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将学龄前自闭症儿童与唐氏综合症的儿童进行比较,他们发现自闭症儿童在词汇发展和对语言的理解都显得更为逊色。自闭症儿童在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时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在会话中,所使用的词汇很有限,学过的词汇不能全部使用;(2)使用代名词时总是搞反,如把“你”说成“我”等。
schuler & priznt(1985)在研究中还发现,学龄前自闭症儿童中有85 % ,是通过反响语言(echolalia),即反复说那些听到的单词或曾经听到过的话,来获得语言的。反响语言还可分为“即时”和“延迟”两种。总而言之,自闭症儿童在理解语言时,只是从字面上生硬地照搬,很难从意义上加以捕捉。
“言语的语用论”,是在语言学中,专门研究社会交流中,通过对语言的选择,给谈话对方所带来的语言效果的一个领域。在这个语言的社会性功能领域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同样也发现了自闭症儿童所特有的现象。其特征有以下几点:(1)在会话中,好拘泥于某一细微处;(2)在会话中,会对某一话题作无数次的重复;(3)一个人独占话题,随意打断或改变对方的话题。
tgercohen 于1985 年为说明自闭症儿童对他人内心世界的认识特征而提出的一个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将对他人的理解视为一种能力,即知道他人与自己是不同的,他们有自己的信念、欲望和兴趣。baron4 岁时已具备了这样的理解力,而自闭症儿童则很难培育出这种能力。在1980 年以后的10 年中,这个理论已成为研究自闭症儿童的一个主流。
(二)相关研究
baron-cohen et a
l.(1986)还采用图片排序任务来检验自闭症者对不同类型事件的理解。研究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在对涉及心理状态归因的事件图片排序时,操作成绩显著差于正常儿童和心理年龄较低的唐氏综合症个体。这说明,在理解包含某种心理状态的社会情景时,需要考虑某人知道什么和有什么预期,对自闭症个体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baron-cohen等(2001)让asperger综合症、高功能自闭症和正常成人被试观看一副人眼睛部位的照片,判断其中所包含的心理状态,并在两个表示心理状态的词中作出选择。对照任务是要求被试判断照片中人的性别。结果发现前两组被试在对心理状态进行判断时,成绩显著差于正常成人。他们认为这种测验是考察了被试的较高级的心理理论能力。
后来,ruther—ford & baron-cohen等(2002)又以asperger综合症、高功能自闭症以及正常成人为被试,测验他们通过声音“读心”(mind-reading)的能力,即从特写的声音中抽取出其中的心理状态。给被试用录音机呈现一个简短句子或词组的录音,让被试从两个所给词语中选择正确描述录音所含心理状态的词。对应的控制任务要求被试判断录音中说话人的年龄。结果发现,asperger综合症和高功能自闭症被试在判断心理状态时成绩显著低于正常成人,而在对年龄进行判断时他们的成绩却没有显著差异。以上较细致的研究说明,asperger综合症和高功能自闭症心理理论能力也是有一定缺损的,而且可能如baron-cohen等(1985)所说的那样,自闭症的这种心理理论损伤是独立于一般的认知能力的。
尽管许多研究者认为,自闭症儿童缺乏心理理论,即如baron—cohen所说的“心盲”(mindblindness),但是,他们的研究也遭致一些批评,比如测量心理理论所用的误念任务和其他类似的任务,对言语的要求很高。也许是因为自闭症的言语能力受损,才导致他们在心理理论能力测试中失败。所以有些研究进一步从言语能力对自闭症心理理论表现影响的角度进行了重点探讨。2.3 情感认知障碍论以及相关研究
(一)情感认知障碍论
在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与“心理理论”同时成为领导研究潮流的理论就是“情感认知障碍论”。这一理论是由hobson 提出的。
hobson 在对那些基于“认知语言障碍”论而进行的研究作出高度评价的同时,他认为:所谓的“首因性障碍”和“次因性障碍”并没在实验中体现出来。因此,他在实验中设置了两个不同的变量,一是有情感认知参与的,而另一个则是没有情感认知参与的。他分别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hobson 认为,kanner(1943)所提出的自闭症是“情绪接触的先天性障碍”之说不无道理,他所提出的“情感认知障碍论”便是兼容的产物。hobson 批判了“心理理论”,他指出,不可能让自闭症儿童自己去发展理解他人内心的“理论”,而只有通过人际交往,积累了一定的与人接触的经验,他们才会获得对他人理解的知识,hobson 的“情感认知障碍论”强调的是把自闭症儿童的情感认知障碍放到婴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去理解。
(二)相关研究
以hobson 为代表的“情感认知障碍论”研究者们,对自闭症儿童的情感发展及对他人的情感理解能力作了一系列的研究。
hobson(1992)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对人的带有情感的声音没有能力辨别;在自身的情感表现上,也显得无法控制。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嬉笑和哭泣,还会在公开场合下,做出与现场氛围大相径庭的表现。
loveland(1994)在研究中还发现,自闭症儿童很难根据指示,自己作出相应的表情。虽然他们能模仿别人的表情,但如果没有范例在眼前,则无法根据要求来表现出适当的情感。
3.研究展望
正是由于自闭症儿童这种在对信息的意义加工上存在着显著障碍,导致了他们对他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理解困难。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尝试运用信息加工模型来分析自闭症儿童的记忆特征以及尝试建立医学发现与心理理论结合的研究模式,并开拓自闭症儿童情感认知研究的新领域。
尽管目前还未发现有任何方法能够治愈自闭症,但各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改善自闭症的症状,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得到广泛认可的
对于全面认识这种综合症,认知理论似乎是十分重要的,它们有助于行为干预(诊断、管理和教育)和探寻脑基础,也可能有助于确认自闭症及相关病症的遗传机制。
在认知功能和认知缺损的定位研究方面,最新的进展来自于大脑成像技术的发展。pet,spect和功能性mri等技术,使我们可更好地测绘各种活体脑活动状况。目前这些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自闭症研究。
自闭症具有脑神经基础,只有了解自闭症的生物基础,我们才可能确切地了解自闭症。但我们对自闭症这种发展障碍的了解还十分有限,更不用说它的脑神经生物基础。不过,认知神经发展研究,为探究脑异常和自闭症症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条富于前景的道路。我们相信,认知理论的发展,结合脑功能成像和遗传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该领域的研究将会有巨大的发展。
4.参考文献
esne , e., townsend , j.p, akshoomoff , n.a 1994 a new finding: impairment in shifting attention in autistic and cerebella & man(eds.)atypical cognitive deficits in develop mental disorders: implications for brain function(pp.101184.3.3. kanner , l 1943 autistic disturbances of affective s child 2 , pp.217up study of infantile psychosis :description of h journal of .113, pp.1169184).new york: 2flusberg , h.1993 what language revels about the understanding of minds in children with 157).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f.wechsler iq profile and theory 0f mind in autism:a research note.journal 0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1994.35:146l一1471. ,u.&,f.alltism."beyond‘theory 0fmind’.coglition,1994,5o:115—132.
ard,m.&tager—flusberg,h.an investigation 0f language impairment in autism:implications for genetic subgroup.
ll t.face perception: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utism.1981 g.& adams a.imitation and social responsiveness in autistic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12.1984 j.clinical interaction with autistic children: the role of theory. topics in language disorders,4。1984 f.autism: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ical theory.ucl press,1 994 15.蔡蓓英、孔克勤《: 自闭症儿童行为评定与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 心理科学》,2000 ,23卷,第3 期,269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