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教案【优质6篇】
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教案 篇一
标题:北伐战争的背景与发展
引言:
北伐战争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争,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力的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本教案将带领学生从北伐战争的背景与发展的角度,了解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北洋政府的弱势
1.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成为中国的临时政府,但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北洋政府的统治受到军阀割据和外国列强的干涉,导致国家分裂、财政困难和民不聊生。
二、中国共产党的崛起
1. 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期逐渐崛起,成为反对外国侵略和军阀割据的主要力量。
2. 党的领导人员,如陈独秀、李大钊等,通过宣传工作和组织活动,积极推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
三、国共合作的形成
1. 国共两党在北伐战争之前曾经多次合作,但都以失败告终。
2. 1923年,孙中山提出了国共合作的方针,标志着两党关系的重要转折。
四、北伐战争的爆发与发展
1. 1926年,北伐战争正式爆发,由国共两党共同发起。
2.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国共合作破裂。
3. 1928年,北伐战争最终胜利,南京成为国民党的政治中心。
五、北伐战争的意义与影响
1. 北伐战争标志着中国民族独立的开始,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这场战争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3. 北伐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铺平了道路。
结语:
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它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变革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与发展,认识到这场战争对于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
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教案 篇二
标题:北伐战争的影响与启示
引言:
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要影响的战争,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教案将通过分析北伐战争的影响与启示,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这场战争的重要性。
一、国共合作的重要意义
1.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结果,这场战争的胜利使两党的关系更加紧密,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2. 国共合作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共产党在以后的斗争中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也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北伐战争对中国民族独立的意义
1. 北伐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民族独立的开始,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这场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
三、北伐战争对中国军队的改革
1. 北伐战争中,中国军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提高,提高了作战能力和战斗力。
2. 这场战争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四、北伐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 北伐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改变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结构和等级制度。
2. 这场战争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语:
北伐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北伐战争的影响与启示,认识到这场战争对于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
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教案 篇三
北伐战争
1.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2.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 3.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教材分析】
北伐战争,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其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有一定地位。【学情分析】
学生对黄埔军校有一些了解,但对北伐战争知之较少。由此可知许多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平时也很少读文史类课外书,上网多数不是为了学习。【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研读材料,归纳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2、通过阅读课文,观看视频,说出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
3、通过阅读课文,观看视频,归纳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重点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评价任务】
1、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达成目标1,并通过检测题1检测。
2、在课本上标注关键信息,达成目标2,并通过检测题2,3检测。
3、同桌互助,达成目标3。【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行住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大家谈的很好。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段悲壮的历史。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教师讲述:京汉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中共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的方针是什么? 学生回答: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
4.教师强调:新三民主义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进行的明确,因此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5.教师出示:《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并结合教材,提炼有关黄埔军校的信息。
学生回答:
回答一: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起来的。
回答二:1924年5月创办,地点在广州
回答三: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回答四: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目标导学二:北伐胜利进军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北伐胜利进军的相关信息。
2.教师提问:为什么叶挺领导的独立团被称之为“铁军”?这支“铁军”在北伐战争中取得了哪些战役的胜利?
学生回答:叶挺所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因此为称之为“铁军”。主要有汀泗桥之战、贺胜桥之战,打败吴佩孚主力。
3.教师展示《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教师讲解:北伐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先后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部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4.教师提问:北伐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为什么在短期内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一是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
二是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三是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北伐战争时,中国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蓬勃发展。农民协会组织会员大量增加,农民运动发展急速;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重大发展。北伐战争的进行有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工农运动的发展又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由此来看,工农群众的支持应是北伐胜利进军的一个原因。
6.教师过渡:然而,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时,统一战线却破裂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呢?
目标导学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出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及原因?
学生回答: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原因:蒋介石与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只掌握有一小部分武装,还没有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力量弱小。
2.教师讲述: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
3.教师提问: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结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统一中国。最终结果是1928年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三、课堂总结
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跌宕起伏,虽写下了辉煌壮烈的篇章,却终因国民党右派的叛变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任务。而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国共的破裂也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中共吸取教训,拿起武器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十年内战的枪声最终浩然打响。检测题:
1.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 2.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3.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a.湖南、湖北 b.江西、江苏
c.福建、浙江
d.广东、广西 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的标志是()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说
6.国民革命失败的依据是()
a.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
c.国民革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教学反思:
我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除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面外,还作出了如下的努力和尝试。①准确把握了教学的三维目标;②选择了丰富而多样的教学素材,有地图、实物图等,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③注重进行探究性的小组讨论,在分组讨论北洋军胜利进军的原因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探究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完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以及对史料的充分解读,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理解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提高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提升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提升阅读材料和利用材 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抢答和小组竞赛,锻炼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感受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环节一:导入
展示图片:孙中山的头像,然后请各小组根据课前复习总结抢答: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前领导的重大斗争。
教师总结: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 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 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导入新课内容。环节二:讲授新课
国共合作之后,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官学校。1.黄埔军校的建立
展示幻灯片(或自制投影仪图片):黄埔军校;军校校门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和课本知识及以往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孙中山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这副对联体现的办学宗旨(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后,让每组找一个代表以记者的身份报道军校建立的情况。
教师总结:孙中山认识到在过去自己进行不懈革命的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立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对联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下面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根据课本知识和这副对联及刚才的讨论,以一名记者的身份报道它建立的情况。(课前预习准备)2.北伐胜利进军
提出问题:当年国民革命军就是唱着这首歌开赴北伐前线的,那么,你知道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指哪些人吗?国民革命军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呢?北伐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其主要战场在哪里?哪一位同学有勇气来前面利用这幅图给大家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 让学生阅读“北伐军胜利进军”这部分内容,并结合所给的资料和自己掌握的地理、历史知识,回答问题。让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到台前自己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
教师提问: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呢?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资料和本课知识,分组讨论,看哪一组分析得最全面。
展示幻灯片图片及北伐战争期间工、农运动发展的有关资料。点评学生的分析。教师总结: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进军是因为:(1)北
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正义战争;(2)作战方针正确;(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师提问:北伐战争期间,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重要原因之一,哪一位同学能列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你们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仍在发扬?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学生自由发言。展示幻灯片。
教师提问: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那么,国民革命的最终结果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判断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因为,北伐战争虽然取得了巨大胜利,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但是随着国民党右派蒋介石、王精卫等叛变革 命,中国又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新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地主 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
教师提问:那么,国民革命为什么会导致失败呢?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四则材料分组讨论,分析其原因。看哪一组表现最棒。
展示幻灯片: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北伐战争期间,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和帝国主义破坏革命的四则材料。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国民革命之所以会导致失败是因为: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极力破坏中国革命,反革命力 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右派不断制造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再加上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组织有效的反抗。3.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展示:幻灯片(或看课本第53页图片):《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民党在屠杀革命志士》两幅图片。
提出问题:在国民革命失败的同时,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这一政府的具体情况如何呢?它的性质是什么呢?这一政府建立后,中国出现了哪三个对抗的政权?
学生回答: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它成立后,使旧中国出现“三足鼎 立”的局面,即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张作霖的北洋军阀政府。后来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合并后的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北 伐,少帅张学良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归顺了南京国民政府,使三个政权对立的局面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投降,直到1949年才被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推翻,结束了它在中国大陆22年的反动统治。环节三:巩固提升
通过随堂练习,学生对本课的重难点尤其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加深理解。环节四:小结作业
歌谣是浓缩知识点的有趣的方法之一,请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灵活运用。下面是我用歌谣的形式对本课知识的小结,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齐北伐,打军阀,吴、张、孙基本被打跨。蒋、汪背信闹分家,另起炉灶独当家。对内镇压,又屠杀,内外勾结力量大。中共年幼大权撒,国民革命失败啦。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和今天所学的知识,课下分组讨论,探究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和北伐战争的异同。
四、板书设计
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教案 篇五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
呼市26中学 教师:黄燕
一、学习目标: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一是开国大典的盛况,二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要突出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及开国大典的盛况。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开国大典》录像片段,让学生通过展现的开国大典的盛况来感受和体验当家作主人的喜悦心情。
2、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引导学生利用讨论的方法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重点。
(二)难点 如何认识西藏和平解放。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民族关系、少数民族政策、藏族历史及政治制度等一系列问题,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搜集的资料和课本上的小字部分,先让学生了解西藏解放的过程,然后通过讨论:“我们为什么要采取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突破难点。学习方法
1、结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了哪些 备工作”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表格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2、通过组织学生搜集、查阅、整理有关国旗、国徽、国歌、开国大典和西 和平解放等资料,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历史资料辅助学习的方法。
3、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当你们看到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五星红旗伴随 《义勇军进行曲》缓缓升起时,你的心情如何?”“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标 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为什么采取和 解放西藏的方针?”等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学生根据中考复习资料第一个知识梳理预习本课并要求学生分组列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要内容简表。(时间为8分钟)第二环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闭幕后,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哪些决议? 下午3时,举世闻名的开国大典开始了。(多媒体展示开国大典盛况的录像)学生谈谈感受。你们知道开国大典的礼炮为什么要鸣28响?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小组讨论,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
新中国成立后,我人民解放军继续向西北、中南、西南地区挺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西藏和平解放历程纪录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从网上下载制作而成)请同学们想一想中央人民政府为什么采取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请各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长期以来,不断有一些国家干涉中国内政,策动西藏叛乱,**喇嘛也出逃国外,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还在1989年授予**喇嘛诺贝尔和平奖,进行反华活动。你们对这件事有何看法?(时间15分钟)
四、学习小结(多媒体展示学习小结问题卡)
1、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
3、我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有哪些感受?(时间8分钟)
五、堂堂清练习(14分钟)
六、反思
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教案 篇六
《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保定市新市区江城中学 李志艳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江城中学李志艳。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四方面来说课。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讲述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他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长征为后人留下的长征精神,直到现在仍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因此,)(2)本课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素材。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示意图的学习和运用,了解地图所示语言;利用多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有机结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发扬长征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3.八年级的学生对红军的长征应该说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同学对长征的了解是通过文学作品而缺乏对长征艰苦历程的完整学习,根据学生这一情况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1)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极其伟大意义。2)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有三)
1)、问题导学法——我使用这一教法的目的是力求使课堂教学实现由重“讲”到重“学”的转变;
2)、探究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放在过程中)
3)、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目的是)突破重难点。
2、学法(有二)
(1)联系比较法 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从4方面来说明,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思维拓展,巩固练习。
情景导入(大约3分钟)
导入新课,我采用情景导入法,播放《我的长征》电影片断,(播放)播放中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一电影片断展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从而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学习新课 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首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入此环节后出示导学提纲,导学提纲的运用起到了有的放矢的效果。这些问题的提出是教师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设计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分为三个步骤:
a 阅读课文——自主学习、以学为主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地图自学教材。边掌握教材,边列出长征的路线,教师做随堂指导。
b 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了长征概况后,针对阅读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疑问,提出问题,以纸条的形式,送递老师。c 探究讨论——合作探究、竞争意识
教师将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遍问题交由学生,组内合作交流,探究解决,小组再以成果的形式连同导学问题向全班展示。这一步骤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自学为主设计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整体感知、建构体系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知识性的总结,并进一步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a、读图添图——突破重点 对中央红军长征这一重点的解决,我采用读图填图的方法,出示长征动态路线图,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并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b、比较分析——突破难点
对遵义会议这一难点的处理,我选用了对比分析和出示材料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比遵义会议前后,中央红军遭遇的结局的不同,得出结论。然后出示材料,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分析正确评价遵义会议,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
3、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思维拓展。
出示纪念长征的图片,提出问题,我设计的意图是贴近学生生活,点名纪念长征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
4、巩固练习
练习题我节选了影视资料《长征七律》。选择这一材料有三点好处(1)渲染气氛,升华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2)这段材料的歌词既是巩固练习的材料,真实材料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3)可以作为本节课的结束语。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教改精神;明确教师的职责和学生的任务,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所有问题都力争在课堂上解决,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教学效果。
四、板书设计
板书形式的设计,清晰明了,重点突出,对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作了整理概括,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条理的理解这段历史。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