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国国土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与途径分析(通用3篇)
加快我国国土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与途径分析 篇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利用各种国土相关的信息,为国家的决策制定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国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本文将从技术和途径两方面分析如何加快我国国土信息化建设。
一、技术方面
1.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
空间信息技术是国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利用遥感、卫星导航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获取和处理大量的空间数据,实现对国土资源的全面监测和管理。在国土信息化建设中,可以利用空间信息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等工作,为国家的土地管理和资源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2.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是当前信息化建设的热点领域之一。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可以揭示出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国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国土信息化建设中,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实现对国土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配置。
二、途径方面
1.政府主导
加快国土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划,明确国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技术支持。同时,政府还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国土信息化的管理体系,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2.企业参与
国土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国土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技术和产品。同时,企业还可以与政府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国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社会参与
国土信息化建设还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社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参与国土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同时,社会还可以通过对国土信息的利用和应用,促进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综上所述,加快我国国土信息化建设需要从技术和途径两方面着手。在技术方面,可以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进行国土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在途径方面,可以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和社会参与等方式,推动国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我国国土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和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加快我国国土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与途径分析 篇二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利用各种国土相关的信息,为国家的决策制定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国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本文将从技术和途径两方面分析如何加快我国国土信息化建设。
一、技术方面
1.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国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国土资源进行全面、准确的描述和分析,实现对国土资源的全面监测和管理。在国土信息化建设中,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等工作,为国家的土地管理和资源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2.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国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理信息数据,实现对国土资源的全面监测和分析。在国土信息化建设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调查、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等工作,为国家的土地管理和资源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二、途径方面
1.政府主导
加快国土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划,明确国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技术支持。同时,政府还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国土信息化的管理体系,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2.企业参与
国土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国土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技术和产品。同时,企业还可以与政府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国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社会参与
国土信息化建设还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社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参与国土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同时,社会还可以通过对国土信息的利用和应用,促进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综上所述,加快我国国土信息化建设需要从技术和途径两方面着手。在技术方面,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进行国土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在途径方面,可以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和社会参与等方式,推动国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我国国土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和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加快我国国土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与途径分析 篇三
1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国土资源局成立后,为加快信息化建设,于2001年详细规划了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编写了《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总体设计》。在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下,近年来我国在政务管理、信息服务、调查评价、数据库等方面的工作都很有成效,已初步建立了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
1.1基础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目前,可覆盖全国的大型基础数据库已经建成,其业务涵盖了土地利用现状、基础地质、海洋、矿产资源储量等领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我国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已基本建成,实现了测绘生产及产品信息化,形成了我国的数字化地理空间框架。
1.2金土工程
金土工程项目对我国现有的信息化标准进行整理,与数字国土工程项目相衔接。项目建设和完善了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项目建设用地、土地供应备案、矿产资源储量等国土部数据中心的18个数据库。正在建设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国土资源信息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等4个应用系统。
1.3国家、省、地、县四级信息交换体系
随着国土政务管理信息系统规模化,日常业务管理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国土资源信息社会化、公开化,可以被社会各界广泛利用。各级数据交换中心开始统一接收、管理及维护包括矿产资源储量、规划、探矿权、采矿权、国家级土地利用、全国1:50万土地利用等数据库。
1.4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化
窗口式办公正在实现全国矿产资源勘查登记、采矿登记和油气勘查开采登记工作流程的信息化,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了管理部门的勤政廉政建设。
1.5试点作用效果明显
国土资源部在我国西部成功地进行了信息化建设试点工程,并且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借鉴意义的成果,加快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步伐[1]。
2 信息化建设中仍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程度极大的提高了。可是,随着社会发展,其管理工作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且与现代信息化发展新趋势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1)数字化信息积累不足,数据的采集和完善方式相对落后。尤其是来自基层的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其质量和实时更新程度低,现时性不强。存储的数据不能全面、真实而客观地反映资源管理状况。另外,部分纸质化管理方式影响了数据的有效使用和共享,很难满足社会化服务需要。
(2)信息资源开发落后,信息资源共享度低。数据库系统不能做到联网互通,难以实现国土资源的高效管理。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国土资源信息数据不能做到联网共享,仅能够由个别单位甚至个人使用,导致管理低效。
(3)信息化基础设备设施落后,不足以支持网上政务的公开,无法做到信息的传输、存储和交换。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还没有确定,总体经费缺乏、人才匮乏的状态没有从根本上改善。
(4)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利用率低下。过多的资源出现闲置、浪费的现象,设立的电子网站也过于形式化,虚有其表,难以真正服务于民。此外,信息化建设也容易出现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落
后,且发展缓慢[2]。3 全面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化的一些技术途径
3.1加强内部领导,加大对外宣传
提高国土部门工作人员自上而下的重视,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速度,制定工作目标,确定工作重心,完善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各级单位应加强合作,积极协调配合,分享工作经验,为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努力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加大媒体等方面对于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引起民众的关注,增加社会的参与度,使信息系统被有效的利用起来,做到国土资源信息的高速传递和共享[3]。
3.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共享
硬件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基础,系统的高效运行取决于设施的配置水平。第一,应积极研究国土资源信息处理、管理、整合、虚拟现实、可视化以及智能决策系统,确保系统功能齐全,适合工作需求;第二,应建立完善的,可用性强的,可实时共享资源的电子政务平台,构建成可实现社会一体化的信息服务系统;第三,应建立统一的四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设立国土资源专用的互联网络系统,构建覆盖全国、省、市、县四级信息交换体系。3.3统一建设标准,避免系统体系不兼容,资源浪费
目前,我国国土信息化建设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多部门存在体系不兼容问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统一的管理系统是该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保证各级部门建立良好联系的基础[4]。
4 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土信息化建设已经被世界各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项工作的巨大意义必然会日益凸显。我国国土信息化建设存在起步晚、起点低、发展快的特点,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应用先进技术,为保障我国的国土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