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河南农业大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通用3篇)
基于河南农业大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篇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仍然有差距,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来促进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河南省应该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产业一直是河南省的支柱产业。然而,河南省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模式上,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河南省应该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其次,河南省应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河南省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然而,由于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滞后,河南省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河南省应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河南省还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由于河南省的农村地区相对欠发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条件受到限制。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河南省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更多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便利性和生产条件。
最后,河南省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由于河南省的农民普遍缺乏金融服务,农业资金的流动性受到限制,农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受到影响。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河南省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提供贷款和金融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之,基于河南农业大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要从农业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金融等方面入手,促进河南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并加大对各个方面的支持力度,才能够实现河南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基于河南农业大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篇三
论文关键词:河南 发展战略 焦点法则 非均衡战略
论文摘要: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的顶层设计,正确的战略能为区域的 经济 建设带来活力和希望。河南是我国的传统 农业 区,在河南的经济发展中,要发挥比较优势,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由此带动全省经济实力的提升。
改革开放30年来,在 中国经济 整体快速发展之时,河南也表现出强烈的发展冲动,因此,河南有必要认真审视全省的发展战略。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省的顶层设计,一定要符合省情的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符合国家的产业布局,符合国家主导的国土开发格局。对河南而言,需要认真权衡自身在国家经济建设、 社会 发展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地位,由此来谋划河南的发展。
一、以非均衡发展战略为 指导 ,带动河南综合实力的提升
西方 管理 专家提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指在有限资源 环境 之下,通过推动系统内部的局部突破来实现整体的跨越性发展。其实质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是一致的,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在河南省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实行非均衡发展,可把郑汴一体化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突破口,以重点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带动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郑州与开封相距40多公里,空间距离和 心理 距离都在逐步缩短。郑州是河南省会,是我国重要的 交通 枢纽、商贸城。开封是七朝古都, 文化 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 旅游 资源,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两个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互补性。
郑汴的谐音是“正变”,也就是郑州、开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对古城开封是个难得的机遇,对于增强郑州综合势力,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世界 金融 危机 爆发以来,我国的以 投资 和出口为带动的经济成长战略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在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有效措施,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提供了 历史 机遇。扩大内需,也会为河南的发展带来机遇。
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 政治 中心也是文化、经济中心。历史上,无数的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这一文化心理始终在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省市的 行政 中心的转移,同样带来周边区域的开发和快速繁荣。既然有成功的先例,那么实施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开封市委、市政府等行政区域战略转移非常必要,也是促进经济繁荣的有效方法。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东迁至郑东新区以东,或在郑州与开封的中间地区中牟县城附近选择合适区域。同时,开封市委、市政府要向西迁。如此,郑州与开封之间的空间距离会大幅缩短。行政管理中心的转移,既可表明政府建设和发展这一区域的信心与决心,也能促进整个地区的快速崛起。
二、以区划调整为推力,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
但“五个打通”却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行政管理区划调整。现在推动郑汴一体化进程的是一个协调机构,其行政职能需要省政府,郑州、开封两市政府授权,增加了决策环节,不利于整个区域的统筹协调。既然省委、省政府决定要尽快实现郑汴一体化,那就要早作决断,调整现有区划布局,理顺行政 管理体制 。为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将开封市及其所属五县归属郑州,保留开封市名字不变,行政级别不变。开封是一个具有较高国际声誉的古城,其名字具有极大的品牌效益,一定要保护好、使用好。为保证其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在区划调整时,可在其周边预留足够的发展用地。
行政管理的统一,可使郑汴一体化更具实质意义。在区域规划、产业布局等各方面都能做到步调一致,减少许多中间环节和不必要的浪费。
三、以 社会 主义 新 农村 建设为依托,开辟新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 历史 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 民主 ”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作为传统的 农业 区,这必将为河南省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每当国际粮价走高,一些国家别有用心的人就大肆渲染“黄祸论”。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责任重大,对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非凡。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因此,中央对河南的 工业 化有顾虑、有限制。既然中央不鼓励河南大规模的工业化,尤其是要努力阻止河南牺牲农业生产的工业化。那么,河南就要坚持“保证现有耕地面积不减少条件下的工业化” 发展战略 。此战略可以一举多得,一是有利于打消中央对河南工业化发展的顾虑,不用担心国家的粮食安全;二是有利于化解“三农”问题;三是有利于探索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道路,也就是说实现政策困境中的发展;四是有利于协调农业和工业互相促进的关系。
在国家紧缩地根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河南的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河南省村落分布松散,缺少统一规划,占用土地面积大。在推进郑汴一体化过程中,可以通过大力推动郑汴之间农村地区或者更远一些村镇的新农村建设,腾出许多土地,用于置换郑开大道附近区域的建设用地。
在开封汴西新区建设新城区,也可扩大中牟县城的城市规模,安置失地农民。该区域内的农民以现有土地入股的形式转化为城镇居民,将土地交由农业开发公司等集中经营,农民可以按月领取土地收益。在郑汴工业带之间除吸引高科技产业外,还要布点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扩大就业,安置失地农民。同时,落实好相应的医疗 保险 、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措施,以减轻大规模建设中来自失地农民的压力,避免激化社会矛盾。
推而论之,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十分突出。河南省委、省政府首先大力推进河南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探索新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的工业化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河南省整体城市化水平,又可以解放生产力,把受土地束缚的农民较为彻底地解放出来,促进河南省“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四、以高等 教育 为动力,积极支撑河南的经济发展
河南 高等教育 的总体水平不要说与发达省份相比,就是在中部六省也处于落后地位。仅就国家“985高校”、“211工程”学校而言,湖北省16所,湖南8所,安徽5所,而河南仅有1所。如果我们再不
抓紧当前的发展机遇,河南高等教育与全国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过去几年,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取得重要进展,但许多高校举债建设已背上沉重的 债务 负担。反过来说,若没有学校的借贷发展,就不会有河南省高等教育现在的规模与质量。高等教育举债发展的主体应该是政府,不应是高校。建议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在今后5年的时间内,每年注入高校3—5亿元的资金,用于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河南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赢得宝贵时间,为河南创建全国一流大学提供一个绝佳机遇,那将是造福后代的一项伟业。在其他省份高校因债务问题负重前行之时,河南高校可以逸待劳。若经费困难可优先解决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的债务问题。
建设和发展好河南的高等教育对于吸引和稳定在豫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亦有重要意义。据 调查 ,有相当一批高层次人才的流失是因为河南没有特别好的大学,科研 环境 不优越,子女就读重点大学困难等。
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让高校有更多的力量调整服务面向,按照郑汴产业带发展的布局进行人才培养,也就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促进学校的科学研究,为郑汴工业带的建设和中原崛起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