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持(精简3篇)
浅谈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持 篇一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本文将从国家政策、金融机构和农业企业三个方面谈谈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持。
首先,国家政策是农业产业化得以推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工程,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科研开发。此外,国家还设立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用于资助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建设和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其次,金融机构在农业产业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供贷款、投资和风险分担等方式,为农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例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来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农业合作社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用于农业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吸纳社员的资金来进行规模化经营。金融机构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还可以对农业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帮助农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农业企业的自身发展也是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的重要方面。农业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盈利能力来吸引更多的资金支持。例如,农业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通过推行精细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贷款和投资。同时,农业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强自身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持需要国家政策、金融机构和农业企业的共同努力。国家政策的支持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供贷款、投资和风险分担等方式,为农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农业企业的自身发展也是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的重要方面。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蓬勃发展。
浅谈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持 篇三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农业 现代 化的必由之路。所谓农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 经济 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 社会 化服务, 企业 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一种经营体制。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公司+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的最初的经营模式,经过近20年的 发展 ,现已形成多种经营模式,主要有: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产销一体化公司等。不管哪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都不外乎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基地、技术、资金、市场等。在这些要素中,资金是首要的,如果缺乏资金支持,一切将无从谈起。
一、资金支持是农业产业化有力的助推器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资金支持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比较效益;有利于把分散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有利于促使弱质农业转变为商品农业,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加快 科技 创新成果在农业经营中的推广;有利于推动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具体讲:
1、通过资金支持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增强对 农村 经济的拉动力。优势主导产业具备区域资源优势、产品特色明显、市场占有率高、规模大、竞争力强、效益好等特点,在农村经济中起联系市场和农户的纽带作用。如:优质大宗农产品种养殖业、生态 旅游 农业、绿色食品、畜牧业、高科技生物农业、果林业等。
3、通过资金支持发展农产品基地,增强依托辐射力。农产品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龙头企业发展的依托和条件。通过资金支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在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等群体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乡一品”或“一县一品”的连片生产格局。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系列化、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标准,最终形成稳定的生产基地。
4、通过资金支持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强整体联动力。健全的市场体系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育和完善一批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并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运销中介组织及 电子 化信息 网络 市场,才能按产业化要求稳定销售渠道,减少市场风险,提高运销效率,保证运销增值。
5、通过资金支持促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增强发展推动力。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推动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如科研院校所、良种繁育基地、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促进产学结合;支持生物农业、新型种苗、农药、兽药、肥料、转基因、胚胎繁育等高新技术的 研究 开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农技推广体系;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对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产量与品质,促进科研、生产、经营相配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支持。事实上,由于缺乏资金,我国有限的农业科技投入研究出来的成果约有60%以上得不到推广和 应用 ,处于长期“休眠”状态。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只有35%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比例。
二、资金支持不足是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突出 问题
由上可以看出,发展农业产业化,不管哪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目前 ,我国各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势头较足,资金需求也很大,但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供给却又难以满足需要。
2、县乡负债累累,对农业产业化的财政支持难以有根本改善。目前,乡村两级组织开支缺口巨大,举债现象严重。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1994-1997年全国村级净负债年均递增47%;东北某省负债村占总村数的88%,华东某省负债乡镇占乡村数的90%以上。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1993年300个样本村中净负债村有149个,村均净负债52.17万元,1997年净负债村为138个,村均负债额高达59.87万元。另据湖南省安乡县的调查,1997年财务年度末,全县20个乡镇负债总额4223万元(不含村及乡属企业负债),乡镇平均211万元;264个村负债总额8524万元,村均32.3万元(其中不负债的村只有14个,占5.3%),而且负债增速快,1996年比1995年村负债增长20%,1997年比1996年增28.9%,1998年比1997年增45.4%。就连相对富裕的福建省,1998年全省村财政平均收入22.9万元,但村平均负债为49.9万元,负债总额达74.9亿元,全省14494个行政村,没有负债的只有797个。乡镇一级负债也十分严重,负债面达95.5%,乡均负债540.2万元。全省农民人均负债185.5元。近几年,在多数地方,县级财政状况也开始出现困难,全国2400多个县,已有1000多个能不能正常发工资。拖欠干部工资在乡镇一级比较普遍,在县一级也有发展之势。在许多地方,政府都想支持农业、农村、农民,但连干部工资都发不出,哪有钱来支持农业产业化。县乡财政困难,一方面削弱了基层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能力,另一方面导致许多地方大量的贷款贴息和专项配套资金无从落实,以各种方式挤占支农资金的事司空见惯。不少地方,由于县乡严重负债,农技人员的工资和收入难以得到保障,往往导致农技人员大量改行,甚至使得基层农技站、畜牧站处于瘫痪状态,严重 影响 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更谈不上支持农业产业化。
4、农业产业化主体贷款困难。农业信贷资金应是农业资金投入的重要部分。而最近几年,随着 金融 改革的推进,面对不断增大的要求缩减呆帐、坏帐的压力,国有商业银行甚至信用社的贷款行为变得更加谨慎,龙头 企业 、农户及其它农业产业化组织贷款难的 问题 日效益突出。 目前 ,银行信用社对信贷资金的投放不仅注意了安全,而且更多地考虑到效益,因此倾向于集中资金支持优势地区、优势企业和优势农户,从而导致一般地区、一般企业和一般农户缺乏应有信贷支持。同时,在农业银行系统,农贷的“主业”地位也没有充分到位,“农转非”现象严重,进一步削减了农贷资金数量,加剧了农业资金供求紧张的矛盾。由于正规银行贷款十分困难,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又缺乏必要的资金,于是民间借贷时常发生。据温铁军对1999年对15个省的40个村的调查显示,民间贷贷发生频率是95%,高利贷接待发生频率是85%。 农村 民间金融不受 法律 保护,运行很不规范,这又增加了农户及龙头企业融资的成本与风险。
5、农业产业化主体融资结构单一。到2000年,全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仅65家,每个公司的平均总股本规模仅相当于深沪两市整体水平的59%。这种状况与农业在国民 经济 中的基础地位严重不对称。不仅如此,许多上市公司过分看重短期回报,对回收较长的农业投资积极性不高,甚至将大量的募捐资金转入非农领域,或参股证券公司、委托理财。
三、多方融资,突破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瓶颈
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是目前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更需要龙头企业、农户及其它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大胆创新,广拓融资渠道,多方融资。
1、设立专项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是以资本市场为纽带,以产业 发展 政策为引导,通过对国家亟待发展的产业,如农业、能源、 交通 等,实行股市融资及资本运作,以解决国家因财力有限而不能满足的产业重点项目资金需求的困难,促进基础产业、高 科技 产业等产业成长的一种有效的金融工具。农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目标主要是产业化链条上急需融资的微观主体。建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引导民间投资,将城乡分散的资金汇集起来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又有利于减少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解决了国家投资的部分不是。同时,农业方面的投资资金需要一定的政府支持,如在税收政策上实行优惠、提供配套的政府低息贷款,这又可以对基金的投向进行合理的约束。设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通过资金的有效流动,有助于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促使其向 现代 企业制度转变;投资资金大量流向优质种苗繁殖基地、区域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加工保鲜和运输行业、农业市场信息建设方面,又将带动农业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
2、改组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建立真正意义上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最初作为服务于农村的合作金融组织而出现,而现在却未真正发挥作用,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特别是中小龙头企业和农户,缺乏应有的信贷支持。我们应借鉴国外农村合作
金融组织发展的先进经验,以改组现有的农村信用社为基础,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新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层地方合作银行,第二层次是地区合作银行,第三层次是中央合作银行。三级银行都是独立法人经济实体。基层地方合作银行由剥离了不良贷款的现有农村信用社、农民、合作社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城市居民等入股组成,由入股股东所有,直接从事信用合作业务。地区合作银行由基层地方合作银行入股组成,成为经营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为基层地方合作银行提供存放闲置资金的场所和充当基层地方合作银行融通资金的中介;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处理来自基层地方合作银行的地区内结算业务;支持基层地方合作银行开展证券业务和国际业务,包括投资咨询、证券保管及对外业务咨询等;对超过基层地方合作银行服务范围的地方客户和地区级大公司提供服务。基层地方合作银行是地区合作银行的股东,又是地区合作银行的客户。中央合作银行由地区合作银行组成,主要参与国外业务,对地区合作银行也有各种金融服务职能,主要是资金融通,合作银行系统结算,开发、提供各类金融产品,提供证券、保险、租赁、国际业务等金融服务,保证和维护合作银行的共同利益,为基层地方合作银行和地区合作银行无力解决的业务,项目提供支持。三级合作银行不存在隶属关系,他们的管理决策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下设管理委员会,人选包括各方面人士,主要负责人的任命必须经政府同意。这种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完整,层次分明,既保持相互独立又发挥联合优势,充分体现上一层机构为下一层机构提供服务,基层地方合作银行坚持为社员服务的原则。4、通过招商引资增加农业产业化资金的投入。目前,招商引资可以说是各地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各地往往不管自身的实际把外资引向高新技术产业、 工业 、商业、房地产、娱乐业等,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甚至一些较落后地区把一些污染严重的化工项目当作宝贝引了进来,却很少考虑农业。其实,农业虽然是弱质产业,但同时也是需要高投入的产业,只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投入足够的资金,围绕某一主导农业产品形成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获得的利润也将是丰厚的。各地农村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的主产地,在财政、信贷支持和自身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发展农业产业化,获取资金支持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是招商引资。因此,各地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已有初步发展的地区,要充分利用基地优势、市场优势、龙头企业优势、政策环境优势,选好项目、名优品牌,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有:山东诸城外贸集团公司先后引进日本、美国等国的投资,组建了14家合资企业;高密市山东凯远食品有限公司与日本合资,成立了潍坊凯加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三期工程全部完工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创汇6000万美元;安丘市加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大葱、生姜、甘蓝、洋葱等经济作物基地90万亩,吸引了美国、韩国、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33家外商投资举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其中独资企业13家,年加工出口农副产品8万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