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力学论文【通用3篇】
土木工程力学论文 篇一
标题: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土木工程中常见的建筑材料,但在使用过程中,裂缝的出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成因,总结了一些预防措施,旨在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预防措施
引言: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优点包括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然而,在使用过程中,裂缝的出现可能会导致结构的损坏,甚至危及人员安全。因此,研究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成因以及如何预防裂缝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裂缝的成因
1.1 温度变化: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会发生体积变化,从而产生应力,导致裂缝的出现。
1.2 湿度变化:混凝土结构在湿度变化的作用下,吸湿膨胀或干燥收缩,从而引起内部应力的变化,进而导致裂缝的形成。
1.3 荷载作用:混凝土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时,会发生应力的集中,从而引发裂缝的出现。
2. 预防措施
2.1 控制温度和湿度:通过合理的维护和管理,控制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因温度和湿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应力,从而预防裂缝的产生。
2.2 合理设计和施工: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到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材料的性能,采取合理的措施,如设置伸缩缝、采用适当的支撑等,以减少结构应力的集中,从而降低裂缝的发生概率。
2.3 加强维护和修复: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的状态,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裂缝,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结论:通过对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成因的分析和总结,本文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包括控制温度和湿度、合理设计和施工以及加强维护和修复。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发生,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土木工程力学论文 篇二
标题:土木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
摘要:地基处理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目的是改善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和总结,分析了其应用效果,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指导实际工程中的地基处理工作。
关键词:土木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土木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是提高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通过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的力学性质,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因此,研究和应用地基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常用地基处理技术
1.1 灌注桩: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通过灌注混凝土形成桩体,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1.2 土钉墙:土钉墙是一种将钢筋钉入土体中,形成支护结构的地基处理技术,可用于加固边坡、挡土墙等工程。
1.3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技术包括加固土体、加固软基等方法,通过改变土体的力学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 应用效果分析
2.1 灌注桩应用效果分析:灌注桩在加固基础和边坡工程中应用广泛,通过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地基沉降和滑动等问题。
2.2 土钉墙应用效果分析:土钉墙作为一种有效的边坡加固技术,可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防止土体滑动和坍塌等事故的发生。
2.3 地基加固应用效果分析:地基加固技术在处理软基和弱土等问题时,能够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结论:通过对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效果分析,本文总结出了灌注桩、土钉墙和地基加固等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以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土木工程力学论文 篇三
土木工程力学论文
土木工程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类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下面我们通过论文来了解一下土木工程力学吧。
摘 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作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其开挖方式较多。通常会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来采取人力、机械、爆破或是水力等开挖手段。土方开挖是一项较为复杂而且综合性较强的工程。当在软土地区进行土方开挖时,还存在较大的风险,极易导致事故发生。所以在工程土方开挖施工中,不仅需要确保开挖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做好降排水处理措施,选择科学合理的开挖方案,从而确保土方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工程;土方开挖;施工准备;施工程序;技术方案
针对某一具体拆迁场地进行土方开挖施工,该施工用地与建筑距离较远,施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工期较紧,而且土方量较大。因此在具体土方开挖施工中采用机械和人工结合的作业方式有利于土方开挖的顺利完成。由于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会受到气候、水文、地质及地下障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土方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
一、土方开挖的施工准备
由于该项工程施工场地较为开阔,利用机械施工不仅可以确保施工速度的加快,而且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确保调度的灵活性,有利于挖掘机和装载机工作效率的充分发挥。在施工前需要对进场机械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检修,检修工作由专业人员进行。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需要与支护施工进行有效的配合,这就需要在开挖过程中开挖深度和平整度要能够与支护施工的要求相符合。设置运输通道时需要确保支护施工的便利性。在正式开挖前需要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地下管线情况进行仔细勘察,与各管线相关单位做好协调工作,然后才能进行土方开挖施工。
二、土方开挖的施工程序
在土方开挖施工中其主要包括土方挖运、破除障碍、挖马道和死角、人工修边坡、挖基础土石方至设计基坑底标高等内容。在本项土方工程中,采用分步和接力开挖方法来进行分层开挖。在土方开挖过程中,由于靠近坑壁一侧需要做好支护工作,所以需要边开挖边进行支护,确保施工的安全。在支护施工中,对于网喷支护部分需要一次性完成,在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修坡、挂网并进行混凝土喷射。但对于钻孔式锚杆支护部分则需要在施工中进行分段分层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以2米为宜,在开挖过程中可以利用施工机械来适当调整开挖深度。
三、土方开挖的交通组织
土方开挖施工中需要确保土方运输车辆的通畅性和安全性。在对交通道路进行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施工周边的道路交通状况和场地内的情况,同时还要对周边居民的出行进行充分考虑。所以在运输车辆进出口、进出路线及车辆数量组织时,需要尽量减小对周边道路交通压力,同时还要尽可能的降低对周边居民出行所带来的干扰,运输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土方开挖施工的技术方案
4.1 测量放线
基坑土方工程施工前,现场三通一平应经过验收达到进场要求。由测量人员按照基坑开挖平面图放出灰线,再对轴线、水准点及灰线进行复核无误后,顺着灰线出土。基坑开挖应按照已经放好的开挖线分段、分层开挖。
4.2 分层开挖
本土方工程分为两级基坑,开挖深度分别为-6.0m、-12.0m,基坑挖土量较大,开挖方式采用分层机械开挖,人工修边捡底,分层开挖深度为2m~3m,遇较不良土层时,视情况调整开挖分层厚度。
4.3 大型工程开挖的施工方案
(1)出入口设置。考虑场外交通及运土车辆进出场地方便,出入口场地需要做硬化处理,并配备专用冲洗设施和沉淀池,由专人负责对进出车辆及街道进行保洁,设置移动式岗亭。
(2)马道设置。马道长约60m,宽8.0m左右,坡度1∶5,马道横坡1:0.65,路面采用40cm厚砂夹石碾压密实、平整。同时马道外侧应设置防护围挡,及警示标志。
(3)挖掘机开挖顺序。根据工程量及工期等要求,在确定挖掘机的`数量,土方开挖时需要配备1台挖掘机备用,同时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投入施工。为配合挖掘机转运土方,要配备相应的渣土专用运输车。
4.4 土方开挖的施工技术要点
(1)基坑边5m范围内每层开挖深度为2m~3m,若基坑挖好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150mm~200mm一层土不挖,待下一工序开始前再挖。最后一层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cm左右用人工清理,其厚度应根据施工机械的性能决定,严禁扰动基底土。
(2)机械开挖时,应控制好虚土厚度,基坑开挖边坡开挖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经常检查坑壁的稳定情况。开挖过程中,要注意经常检查,若遇到淤泥、流沙等软弱层时,必须及时请设计、监理及有关人员到现场解决,以确保坑壁安全。
(3)在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当每挖到2m~3m左右时,则需要进行一次修边。在修边时需要对坑壁进行削平,这时则需要利用拉线的方式进行检查,及时对出现的偏差进行校正。通常情况下允许小范围的偏差存在,但所挖的基坑不允许存在欠挖的情况,即所开挖基坑的长度和宽度都需要等于或是大于设计要求的长度和宽度。对于基坑的底部,在开挖过程中则需要根据土质和施工要求对工作面进行适当的增加,同时排水设施和支挡结构的宽度也可适当增加。
(4)在基坑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工作应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在开挖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时,则可采用人工或是机械的方式对障碍物进行清除,然后继续进行开挖,确保开挖工作尽快完成。对于开挖过程中遇有地下文物情况时,则需要立即停止挖掘工作,并将具体情况进行上报。
(5)在开挖到坑底时,当达到设计标高时,则需要进行找平作业,避免出现超打挖的情况。对于挖好的基坑,需要确保基底的干燥性,使其基底土保持原状,避免在施工中对底面地基土地带来扰动。
五、结语
为了更好的提高工程土方施工的质量,确保土方施工的安全,则需要在土方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及实际规范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土方开挖,尽量避免了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保证工程中的土方开挖以及基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友.进中风化岩层的石方开挖施工[J].建筑施工,2013(10).
[2]杨琼.大型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30).
[3]邢锋.大型建筑地基土方开挖及注意事项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