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异化与归化方法在翻译中的运用(实用3篇)
浅谈异化与归化方法在翻译中的运用 篇一
在翻译领域中,异化与归化是两种常见的翻译方法,它们在不同的翻译情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文的特点和风格,不加以变化或调整;而归化则是指将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化,以使其更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范。本篇文章将探讨异化与归化方法在翻译中的运用,并分析其优缺点。
首先,异化方法在翻译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保留原文的风格和特点。有些文化特色和表达方式在不同语言中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过度归化,则可能会丧失原文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因此,采用异化方法可以更好地保留原文的风格和特色,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
其次,异化方法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理解。由于异化方法在译文中保留了原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读者在阅读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陌生的表达或文化特色。这样一来,读者就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来理解译文中的意思。这种思考过程不仅可以增进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促进读者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然而,异化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由于异化方法在译文中保留了原文的特点和风格,可能会使译文在语言层面上与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范不符。这样一来,读者可能会对译文感到不自然或难以理解。其次,异化方法要求译者对原文有着较深的理解和把握,否则可能会导致误解或误译。因此,在运用异化方法时,译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异化方法在翻译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保留原文的特点和风格,引发读者的思考和理解。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可能使译文与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范不符,以及要求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因此,在具体的翻译情境中,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特点和目标语言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浅谈异化与归化方法在翻译中的运用 篇二
在翻译领域中,异化与归化是两种常见的翻译方法,它们在不同的翻译情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文的特点和风格,不加以变化或调整;而归化则是指将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化,以使其更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范。本篇文章将探讨异化与归化方法在翻译中的运用,并分析其优缺点。
首先,归化方法在翻译中的运用可以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范。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包括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如果过度异化,则可能会使译文在目标语言中显得不自然或难以理解。因此,采用归化方法可以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化,使其更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范,使译文更加易读和易懂。
其次,归化方法可以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由于归化方法在译文中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变化,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范,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译文。这样一来,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就会得到提高,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译文所传达的信息。
然而,归化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由于归化方法在译文中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变化,可能会丧失原文的特点和风格。这样一来,译文可能会失去原文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其次,归化方法要求译者对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范有着较深的理解和把握,否则可能会导致误解或误译。因此,在运用归化方法时,译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归化方法在翻译中的运用可以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范,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可能丧失原文的特点和风格,以及要求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因此,在具体的翻译情境中,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特点和目标语言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浅谈异化与归化方法在翻译中的运用 篇三
浅谈异化与归化方法在翻译中的运用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谈异化与归化方法在翻译中的运用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异化和归化是两种互相补充的翻译方法。归化有利于译入语读者对于原文的理解,异化则有助于丰富译入语的表达手段,本文作者通过具体的例证,引用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的理论,对这两种翻译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异化;归化;辩证统一
一直以来,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与意译(liberal translation)是两种在实践中运用最多,也是被讨论研究最多的方法。1995年,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了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之说,将有关直译与意译的争辩转向了对于归化与异化的思考。归化与异化之争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是两对不能等同的概念。直译和意译主要集中于语言层面,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语言的范畴,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思维、美学等更多更广阔的领域。
一、归化翻译法
Venuti对归化的定义是,遵守译入语语言文化和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潮流。采用归化方法就是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him)。在西方,主张归化的领袖人物应属尤金—奈达,他提出了“最贴切的自然对等”。对奈达来说,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的目的是,译文的表达方式应是完全自然的,并尽可能地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归化翻译法的目的在于向读者传递原作的基本精神和语义内容,不在于语言形式或个别细节的一一再现。它的优点在于其流利通顺的语言易为读者所接受,译文不会对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其缺点则是译作往往仅停留在内容、情节或主要精神意旨方面,而无法进入沉淀在语言内核的文化本质深处。
有时归化翻译法的采用也是出于一种不得已,翻译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受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两种不同文化语境的制约,还要考虑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有时译者在译语中无法再现源语形象,完全抛弃源语形象又太可惜,这时一种较好的办法是:用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来代表源语形象,用译语读者要遵从的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这种形象替换的归化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相同或相近的表达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不能再现源语想象而造成的损失。在隐喻的翻译中会遇见这样的问题,以英语成语as timid as a rabbit (or hare) 为例,不译作“胆小如兔”,而是译作“胆小如鼠”,英语中
的rabbit 或hare 被归化处理为“鼠”,因为在汉语中,兔子给人的联想并不是胆小,而是敏捷乖巧的形象。中文里的一些表达方式,虽然说不上与英语完全一致,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进行语言层面上的“归化”处理。二、异化翻译法
在Venuti 提出异化的定义之前,我国翻译界对于异化似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最初,我国一直使用“欧化”这个术语,指在把外语译成汉语时,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与文化特色。Venuti 是异化的代表人物,他对异化的定义是这样的,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与文化差异。也就是在翻译过程中以承认并能客观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前提,译者更多地考虑是从原文出发,以原文作者为中心,要求译者向原文作者靠拢,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使得读者向作者靠拢(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reader towards him),力争采取相应于源语的表达方式,再现原作的风格特点与文化气息。
由于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广泛交流,各国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地球村”,“全球化”正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对于外部世界的熟悉了解更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异化翻译作为缓和文化冲突的手段之一,不仅有益于向外国介绍本国历史文化,也让本国读者有机会熟悉了解异域风情,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异化翻译法现如今正被愈来愈多的读者视为主要的翻译方法。语言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读者对语言总是心存期待的,希望能在译文中欣赏到新颖生动的语言,腻烦陈词滥调,不甘平淡无味,较好的异化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能够满足读者这种对新鲜,刺激文字的期待,有利于吸收外语中的新元素,它们一旦被社会接受,即约定俗成,即加入到传统语言文化中成为新的成员,其结果必然丰富表达方式,促进语言的接近和交流,增强语言的生命力,使得读者能够不出国门就从译者的译本中领略到异国风情,欣赏到异国文化特色。
三、正确把握异化与归化的“度”
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的问题,只有把握好“度”方可游刃有余,否则只会过犹不及,事倍功半。做翻译工作也是如此,翻译作品既不可过于“崇洋媚外”,一味以异化翻译为主,也不可“夜郎自大”,给洋人统统穿上“长袍马褂”。无论是异化还是归化翻译法都不是万能的,在翻译过程中从一而终使用一种翻译方法,就会走上极端。
首先译者在运用异化翻译法的时候,即不能超越译语语言文化的规范限度,也不能超过读者的认知能力。例如:翻译“to take French leave”这一习语时,如翻译成“作法国式告别”,那么译文就陷入了字字对译的死胡同,异化过头了,读起来令人费解。To take French leave这一说法产生于十八世纪的法国,当时赴宴的客人有不向主人告别便自行离去的习俗,因此这里应该译为“不辞而别”,便一目了然了。不考虑读者的接受力,不顾目标语的语言习惯,一味追求原文的形式对应,结果只会使译文晦涩难懂。诚然,引进西方语言的某些表达方式有助于丰富我们自己的语言。但毫无节制,不加筛选地兼收并蓄只会损害汉语的纯洁性,降低译文的可读性,因此,翻译中应避免使用过分异化的表达。
归化手法的采用固然能解决异化翻译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使译文达到连贯易懂,语句通顺,表达地道的境界,但实践中不注意适度,就会出现“归化过头”,“添油加醋”或“偷工减料”、“偷梁换柱”的现象。要注意不能不分场合地使英语说法带上特有的中国色彩,其结果只能是不土不洋,不伦不类。
四、异化与归化的辩证统一
翻译是一个充满无奈的过程,“异化”和“归化”是处于一种矛盾对立,辩证统一的状态,顾此失彼,厚此薄彼的做法都不能圆满地完成翻译任务,正如鲁迅所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力求其易解和保存原作的丰姿,异化归化做到并用互补,在实际翻译中全面权衡,多方考虑,才会使译文有较高的水平,实现真正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 柯平. 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3] 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 杨士焯. 英汉翻译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扩展资料: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的热门话题,归化和异化之争大大推动了“归化”和“异化”的研究。该文是对归化和异化的一些理解和认识。
在我国翻译史上,异化和归化之争见于现代史上以“信”和“顺”为代表的直译和意译之间的大规模论战。近年来,国内的外语类学刊发表了不少有关归化和异化的文章,这些文章努力将西方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理论中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讨论运用于翻译理论和实践之中,有的文章高屋建瓴,从文化的角度对直译和意译作出概括,还有的文章运用关联理论来寻求归化和异化的最佳关联点,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拓宽了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归化和异化之争已经成为翻译理论的热门话题。对于这样一个带有双重性问题的争论,往往难有最终的结论。争论的双方如果不从根本上调整自己的论证方法,提供充分可信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新一轮的辩论也许将和历史上的直译和意译之争一样,最后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必须清楚翻译过程不仅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活动,而且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随着国际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中,翻译活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对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现象加以剖析,以说明归化和异化在翻译中的作用。
语言与文化意象
语言(Language)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文化意象(Cultureimage)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汉语、英语分属两大不同的语系。汉语是象形文字,而英语是一种字母文字。要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语际间进行成功切换,这对翻译工作者来说不是件易事。
异化和归化的概念
很多人对于理解归化和异化翻译的讨论仍存在一些误区,最明显的是将归化与异化翻译等同于直译与意译,将文学策略和文化的意识形态同语言的策略和翻译的技巧等同起来,从而将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讨论拉回到传统和经验的讨论之中,这样做有碍归化和异化翻译研究的发展。直译与意译是归化和异化讨论的源头,在谈到直译和意译时,人们常常用英文词语literal translation 和free translation。一方面,我们理解的异化和归化是指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上的异化和归化。这样,我们就有必要区别“直译、意译”和“异化、归化”,而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另一方面,虽然异化和归化也可以在不同的语言结构层次上来讨论,但是,为便于操作,本文下面所用来作分类标准的异化和归化现象仅仅局限于词汇层上。有时我们讨论的语言层面的技术处理问题,即如何在保持原语形式的同时,不让其意义失真。而意译则认为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就要采取意译。在中国的翻译史上,赞成直译和意译的均有人在,近代有严复的“信达雅”及鲁迅的“宁信而不顺”等,都是从直译和意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原则。
我们并不反对将直译、意译同归化、异化翻译放在一块讨论,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它们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主要的方法,它们并非是排斥性的,相反,它们是互补性的。一些学者谈到鲁迅,必将提到他的翻译主张“宁信而不顺”,而忽略了其他。其实,鲁迅关于直译的真正含义是他在《且介亭杂文二集》的“题未定草”中所说的:“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丰姿。”可见,鲁迅并非不要顺,只是在两者不可兼得之时,才宁取信而舍顺。鲁迅的“硬译”,决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逐字翻译,如英文的“lying on his back”, 如果译成“卧在他的背上”便是死译,如果译成“坦腹高卧”便是胡译,它的直译应该是“仰卧着”。当然,我们今天偶然还能看到少数关于直译和意译的讨论,但有新见者鲜寡。
归化与异化结合文化意象的具体实例
翻译时必须注意特殊的文化背景,不应违背文化背景的民族性或地域性,不宜过度归化。为了使读者易于接受,译文在一定程度上的变通是必然的,但完全意义上的归化会丧失原作的风格与情调。过度的归化是指译者在译文中滥用译入语中具有典型民族文化的表达方式来替代原语文化,生搬硬套,光在表面上做文章,不考虑其文化内涵,有时难免会破坏原文的异国情调,代之以不伦不类的本国情调,损害原语的民族文化信息。如把“as wise as Solomon”译成“智如诸葛亮”,倒好像外国也有了智多星诸葛亮;把“carry coal to Newcastle”译为中国化俗语“倒贩槟榔到广东”,虽二者喻义相同,但喻体相差太大。鲁迅说∶“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持洋气呢?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另外要保存原作丰姿,不应为比较顺眼起见就‘削低他的鼻子’、‘剜掉他的眼睛’”。例如:
He moved in the direction of his desire, chanting Apache scalp-music. (Stephen Crane, The Bride Comes to the Yellow Sky)—他唱着《阿帕切头皮曲》,朝他理想的方向走去了。
阿帕切人是北美印第安人的一个部落的人。从前,他们部落间战斗后常从打死的敌人头上割下带发的头皮作为战利品。如果翻译“Apache scalp-music”时不加注说明,所言人物的好斗和凶狠就很难深刻地传达出来,读者也难理解其中的含义。
由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中国人翻译外国的东西还是外国人翻译中国的东西,都很难完全结合文化意象,或称意象重构(Re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mage)。文化意象重构这一巧夺天工的翻译手法在翻译中随处可见。如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这一片名原意为“滑铁卢桥”。众所周知,1817年英国在泰晤士河上出资建造了滑铁卢桥,以此来纪念威灵顿公爵指挥英国军队打败拿破仑而取得的滑铁卢战役的胜利。如果依据英文直译成“滑铁卢桥”,乍一看,观众定会认为这是部与拿破仑打仗有关的战争片或介绍与该桥建筑有关的纪录片。但看过此片的观众都知道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
广播员的声音: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应该指出此例忠实地译出了原文的字面层意义。但对“唐宁街10号”这一隐含文化意象地名不作些补充说明的话,相信绝大多数中国普通观众会茫然不知其所云。译者宜对上述译文作恰如其分的增补修润,如:
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府邸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
通过增补“英国首相府邸”,观众这才真正认识到了“唐宁街10号”的“庐山真面目”。至此,“唐宁街10号”所隐含的意象立体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观众才真正懂得具有典型的起域文化地名“唐宁街10号”的全部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