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心理学论文(最新3篇)
经济心理学论文 篇一:消费者情绪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摘要:消费者购买决策是经济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消费者的情绪状态在购买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综述和分析相关研究,探讨了消费者情绪对购买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者情绪可以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消费者会对商品的评价和选择产生不同的影响。正面情绪状态下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奢侈品和冲动购物,而负面情绪状态下的消费者则更关注商品的实用性和价格。此外,消费者情绪还会影响其对商品的感知和记忆,从而影响其对商品的购买意愿和决策。
关键词:消费者情绪;购买决策;正面情绪;负面情绪;奢侈品;商品评价
引言:
消费者购买决策是经济学和市场营销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消费者的理性思维和信息处理,然而,随着经济心理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消费者的情绪状态对购买决策的影响。情绪是人类情感体验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消费者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其对商品的评价和选择,进而影响其购买决策。因此,研究消费者情绪对购买决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正文:
1. 消费者情绪对商品选择的影响
消费者情绪对商品选择的影响是经济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正面情绪状态下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奢侈品和冲动购物。研究发现,正面情绪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决策速度,同时也会降低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估标准。消费者在正面情绪状态下更容易受到广告和促销活动的影响,更容易做出冲动购物的决策。负面情绪状态下的消费者则更关注商品的实用性和价格。研究发现,负面情绪可以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估标准和比较意识,使消费者更加理性地做出购买决策。
2. 消费者情绪对商品感知和记忆的影响
消费者情绪还会影响其对商品的感知和记忆,从而进一步影响其购买决策。研究发现,正面情绪可以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感知和记忆能力,使消费者更容易被商品的美观外观和品牌形象所吸引。负面情绪状态下的消费者则更加关注商品的功能性和性价比,更容易对商品的细节和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在设计广告和促销活动时,应根据消费者的情绪状态来选择合适的刺激和信息呈现方式。
结论:
消费者情绪对购买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正面情绪状态下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奢侈品和冲动购物,而负面情绪状态下的消费者则更关注商品的实用性和价格。此外,消费者情绪还会影响其对商品的感知和记忆,从而影响其购买意愿和决策。因此,企业应该关注消费者的情绪变化,通过合适的广告和促销活动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高市场竞争力。
经济心理学论文 篇二:心理账户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摘要:心理账户理论是经济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研究个体在资金管理和投资决策中的心理行为。本文通过综述和分析相关研究,探讨了心理账户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心理账户理论可以解释个体在资金管理中的行为特征和投资偏好。心理账户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个体为何会将资金分为不同账户的理论框架,进而影响其投资决策和风险偏好。
关键词:心理账户理论;投资决策;心理行为;资金管理;风险偏好
引言:
投资决策是经济学和金融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传统的经济理论主要关注个体的理性行为和效用最大化,然而,个体在资金管理和投资决策中的行为往往不符合理性经济学的假设。心理账户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个体在资金管理和投资决策中的心理行为的理论框架。通过将资金划分为不同的账户,个体会对不同账户的资金具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行为特征,进而影响其投资决策和风险偏好。因此,研究心理账户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对于理解个体投资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正文:
1. 心理账户理论的基本原理
心理账户理论认为,个体在资金管理中会将资金划分为不同的账户,每个账户具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行为特征。心理账户可以是按照用途划分的,如储蓄账户、投资账户和消费账户,也可以是按照时间划分的,如短期账户和长期账户。不同的账户会影响个体对资金的评估、使用和投资决策。研究发现,个体对不同账户中的资金具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对损失的敏感程度远大于对收益的敏感程度,这被称为“损失厌恶”。个体在投资决策中更倾向于保护账户中的资金,降低投资风险。
2. 心理账户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心理账户理论在投资决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发现,个体在投资决策中会根据不同账户的风险偏好来选择不同的投资组合。对于风险厌恶的个体,他们更倾向于将资金投资于相对保守的投资产品,如债券和货币市场基金。对于风险偏好的个体,他们更倾向于将资金投资于相对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产品,如股票和期货。此外,心理账户理论还可以解释个体对投资损失的反应。研究发现,个体对不同账户中的投资损失具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对损失的敏感程度远大于对收益的敏感程度。因此,在制定投资策略时,应该考虑个体对不同账户中的损失厌恶程度,以降低投资风险和损失。
结论:
心理账户理论可以解释个体在资金管理和投资决策中的心理行为。通过将资金划分为不同的账户,个体会对不同账户的资金具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行为特征,进而影响其投资决策和风险偏好。在实际投资中,应该根据个体的心理账户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提高投资效益。
经济心理学论文 篇三
经济心理学论文
了解些经济心理学,对我们的生活多少会有些助益。以下是经济心理学论文,欢迎阅读。
摘 要:经济学以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了解心理学能够帮助经济学者更好地理解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动机,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整理资料,本文作者认为心理学从三个方面对经济学产生了影响:扩大了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增强了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明确经济学方法论的方向性。因此经济学者要重视心理学,做到了解人心、倾听民意。
关键词:边际效用价值论;心理学;经济学
引言
边际效用探讨的是人们内心的满足程度。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去解决经济问题,这种思考方式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密切相关。19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经历了重大变革,细胞的发现、达尔文相对论和万有引力的提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人们从研究神的存在开始转向研究人自身的发展,从人类起源到内心活动都是人们的探讨范围。为了巩固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学者不但要思考如何使资本收益最大化,还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利用当时最新的理论方法去解释经济现象,这个时候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出现在人们视线,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自然成为了当时学者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一、边际效用价值论、心理学与经济学
要明确心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首先就要说明本文的经济学所指的范畴。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解释国家治理与财富积累的一门学科,后来西方学者为了推行“全球化”,便去掉了“政治”一词将其改名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及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要被共产主义取代,扎根于辩证唯物主义而极力回避描述人的主观意识。综合历史中各经济学流派,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时间以19世纪80年代心理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为界,不包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边际效用价值论与心理学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多,每增加的一单位效用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描述的是人对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判断,即欲望。商品或服务能否满足人的欲望,取决于个人的心理感受。
因此,边际效用价值论本质上是以人的主观心理感受来衡量商品和服务给个人带来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作为分析人的满足程度的切入点,使得欲望、需求诸如此类的心理感受变得可以考量,它考查的并不是人的满足程度总量是多大,而是单位增加量的大小和变化。边际效用价值论为考查人的满足程度带来了真正可以操作的方法,这一操作方法的产生正是源于人们开始从心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产生的。
2.边际效用价值论与经济学
19世纪70年代边际学派最早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其代表人物庞巴维克对边际效用的论证是:心理上的感觉决定了人们对物品的主观价值判断,买卖双方根据各自对物品的主观价值判断进而达成交易,成交商品的价值即为客观价值,客观价值是边际效用价值的完成形态。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使人的心理活动成为了新的研究视角,边际效用价值论第一次让经济学者把纷繁的经济现象和人复杂的.内心世界结合到了一起。后来的经济学者都不同程度地利用心理学解释经济现象,心理学也成为了经济学方法论的一部分,例如凯恩斯用“流动性偏好”解释收入该如何分配,以及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交叉学科――经济心理学,它是由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经济学兼心理学教授乔治卡托纳创立的。
3.心理学的研究对经济学的重要性
经济学以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致力于解决社会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资源分配关系到个人就会有逐利动机,因此不能忽视人的心理活动。了解心理学能够帮助经济学者更好地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理解经济活动参与者背后的动机,只有掌握了经济动机,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心理学能够帮助经济学者更好地从人的角度而不是以经济现象的角度,去考虑经济现象发展之下人的活动,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启迪经济学者的研究,例如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个案分析法能使经济学者关注经济活动中个别人的行为,防止共性的理论掩盖个性的现象。
二、本文的写作目的
学者有关心理学和经济学关系的论证从未停止过。美国联邦储备局前任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所谓新经济就是心理学”。经济学家在解释自己的理论时提出了很多基本概念,比如价值、选择、产权、机会成本、贸易等,它们是经济学理论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家则认为,这些概念都包含了人类的行为及心理成分[1]。研究经济心理与经济行为的相互关系,能够为经济行为的预测和调控提供可靠的心理科学依据,并为我国制定改革方案和推进改革事业提供可靠的心理科学依据[2]。经济学者借鉴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实验经济学的创始人,Vernon Smith因“在实验经济分析尤其是选择性市场机制研究中引入了实验室实验”而获得诺贝尔奖[3]。
心理学和经济学紧密相连,前者自然会对后者的方法论产生影响。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实践辨证法基础上的系统抽象法,具体来说囊括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成果。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整理,本文作者认为,心理学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对经济学产生了影响:扩大了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增强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用性;明确了经济学方法论的方向性。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三、心理学研究对经济学的影响
1.心理学扩大了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心理学让经济学者开始探讨人的心理活动,扩展了经济学者的研究对象,经济学者的研究视野不仅仅局限在用纯经济学理论解释经济现象。在亚当斯密、李嘉图之前的经济学者几乎都在研究如何积累财富,当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反抗封建统治的时期,经济学者转而探讨资本主义替代封建主义的合理性以及资本如何获得最大收益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学者才开始将研究的目光转向了普通的个人身上,体现在边际效益价值论的产生和后来的心理学成为经济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真正覆盖到了完整的社会生活之中。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例如商务谈判、买东西讨价还价,如果只从实现均衡价格的角度去分析,往往得到的结论是简单却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博弈双方的反复要价的是心理变化。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对经济社会的心理预期会影响政策的有效性,人们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建立在完全信息之上,只有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政策才会起到作用,这表明,心理预期已经成为了经济学者考量的不可或缺的变量。当前,人们的心理活动已经是构成市场经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对人们心之所想的判断,才是完整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确保了解释经济现象的完整性。 2.心理学增强了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经济行为是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行为,因此有必要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引入心理学的思想。以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为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在于企业如何生产、消费者如何花钱,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国家该如何制定经济政策,这些模型无外乎都是对经济现象的简单描述并且建立在苛刻的假设条件之上,如果不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即使理论很完美,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我们也不会觉得它们的实用性体现在哪里;只有在分析过程中加入了大家熟悉的心理因素,我们才会觉得模型是有生命力的、是为我们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才真切体会到理论
源于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心理学强调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外在环境塑造的,并且人的行为反过来会影响外在环境,这就要求经济学者不仅要提高分析个人的经济行为的理论性,还要重视考虑了心理作用而产生的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确保研究成果甚至政策制定是切实可行的。心理学极大地推动了博弈论的发展,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到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其模型越来越接近现实生活,“完全”到“不完全”的转化正是经济学者对心理学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且对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现状描绘。只有从相关人员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我们才会说这是理论完整的运动过程,也是理论的实用性所在。3.心理学明确了经济学方法论的方向性
心理学本质上以人为研究对象,经济学与心理学应该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学科,因为它们都是人创造出来的、有关人的,并为人服务的学科。经济学的理论也不应该脱离心理学有关人性、认知、理性和欲望的限定,不应该停留于表面上地描述、解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的市场活动参与者的行为。经济学者在思考经济问题时参考了人的心理因素和需求,就能明确人的目的和动机,并综合考虑人所处的环境和人本身的条件,把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会有助于产生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学理论。做到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变从前的以资本、利益为研究方向,经济学者便掌握了以人为本方向,经济学的研究也会顺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四、结论及建议
综合了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学与经济学相互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加以完善和补充。因此未来经济学的研究仍要参考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但要注意的是,经济学者要吸收利用心理学中有利于解释人的经济行为的合理成分,而不是简单地将心理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相加。另一方面,经济学者在解释经济现象、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不能完全依赖人的心理因素和需求而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我国国情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即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矛盾是公有制经济和官僚资本的矛盾。因此我国的经济学不能忽视政治因素,我国的经济学适用于经济学的叫法。我国的经济学理论不仅要扎根于本土的经济现状,还要依靠本土的心理学研究。只有我国的百姓才是最了解我国现状的,国外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并不适合解释我们自己的心理状况,外国的文化入侵、国内过快的城市化进程,容易让我们迷失在物质欲望之中不能自拔,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带给我们牢固的心理依靠。因此我们要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心理学。
我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人民需求日益多样化,政策制定必须要考虑到民众的心理接受能力。政策的执行必须保持连贯性,否则会失去民众的信任,在社会上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经济学者必须要重视心理预期对社会总供给、总需求的影响,注重民意,让人民畅所欲言,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我国老百姓的诉求,更好地保证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彭凯平.经济人的心理博弈:社会心理学对经济学的贡献与挑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03:61-69
[2] 方强,海韵,曼达,晓蒙.经济行为心理学刍议――兼及我国经济改革的心理科学依据问题[J].经济科学,1992,04:30-34
[3] 皇甫刚,朱莉琪.Vernon Smith开创的实验经济学及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03,03:243-248
[4] 李霞.心理学与经济学相融合对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67-69
[5] 马胜祥,周景辉,李佳健.中国经济心理学的现状与出路――关于心理学在中国经济学领域应用性研究的思考[J].心理科学,2008,01:166-168
[6] 刘永佶.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