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玉观德”思想的美学意蕴【推荐3篇】
“君子以玉观德”思想的美学意蕴 篇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以玉观德”是一句非常著名的成语,它的美学意蕴通过玉的品质和特点,传达了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和审美标准。玉作为一种宝贵的瑰宝,不仅具有珍贵的价值,更是象征着高贵、纯洁和美丽。因此,“君子以玉观德”所传达的美学意蕴也是与这些品质息息相关的。
首先,“君子以玉观德”强调了道德与美的紧密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和美有着密切的联系,被视为人类最高尚的追求。而玉作为一种美的象征,被用来观察品评君子的道德修养。这种观念传达了一种道德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强调了道德的美与美的道德的统一。通过以玉观德,人们往往能够感受到一种精神的美和道德的美,从而在审美上得到满足和享受。
其次,“君子以玉观德”强调了高贵与纯洁的审美追求。玉作为一种高贵的宝石,具有高雅、华贵的品质。它不受凡尘俗世的污染,保持着自身的纯洁和高贵。因此,“君子以玉观德”也要求人们在审美追求中追求高贵和纯洁。君子在追求美的同时,也要追求内心的修养和高尚的品质。这种审美观念强调了人的精神追求和内在品质的重要性,使人们在追求美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最后,“君子以玉观德”强调了美的价值和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而玉作为一种美的象征,被用来观察品评君子的道德修养。这种观念表达了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使人们在审美追求中能够感受到美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
总之,“君子以玉观德”思想的美学意蕴通过玉的品质和特点,传达了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和审美标准。它强调了道德与美的紧密关系,高贵与纯洁的审美追求,以及美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启示,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美的境界,以实现自身的精神升华和全面发展。
“君子以玉观德”思想的美学意蕴 篇二
“君子以玉观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句名言,它所蕴含的美学意蕴是深邃而丰富的。这句成语通过玉的品质和特点,传达了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和审美标准。玉作为一种宝贵的瑰宝,不仅具有珍贵的价值,更是象征着高贵、纯洁和美丽。因此,“君子以玉观德”所传达的美学意蕴也是与这些品质息息相关的。
首先,“君子以玉观德”表达了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玉作为一种象征高贵和纯洁的宝石,被用来观察品评君子的道德修养。这种观念传达了一种道德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强调了道德的美与美的道德的统一。君子以玉观德,就是要求人们在追求美的同时,也要追求内心的修养和高尚的品质。这种道德追求与美的追求相辅相成,使人们在追求美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其次,“君子以玉观德”传递了一种高贵与纯洁的审美追求。玉作为一种高雅的宝石,具有高贵、华贵的品质。它不受凡尘俗世的污染,保持着自身的纯洁和高贵。因此,“君子以玉观德”也要求人们在审美追求中追求高贵和纯洁。君子以玉观德,就是要求人们在审美追求中追求高尚的品质和纯净的心灵。这种审美观念强调了人的精神追求和内在品质的重要性,使人们在追求美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最后,“君子以玉观德”强调了美的价值和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而玉作为一种美的象征,被用来观察品评君子的道德修养。这种观念表达了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使人们在审美追求中能够感受到美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
总之,“君子以玉观德”思想的美学意蕴通过玉的品质和特点,传达了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和审美标准。它强调了道德与美的紧密关系,高贵与纯洁的审美追求,以及美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启示,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美的境界,以实现自身的精神升华和全面发展。
“君子以玉观德”思想的美学意蕴 篇三
“君子以玉观德”思想的美学意蕴
摘要:玉含蓄坚韧,温润莹泽,生动而富有灵性,具有美丽、润泽、细腻的特点。玉的自然属性给人以美感,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儒家道德以涵盖仁、义、礼、智、信而著称,玉象征伦理观念中高尚品德和情操。人们把玉的品质和人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相结合,使玉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比德"说和"比情"说两种自然审美观的发展把"君子以玉观德"思想文化内涵进一步深化。这种文化内涵一直延续到现代。关键词:玉;君子;比德;审美观
"君子比德于玉","玉"与"德"的关系密不可分,玉成为中华文明系统中最美、最崇高的象征物与道德标准器。"玉德"的核心内容既是"玉"与"君子"的关系,是中国儒学的一个重要侧面及其表现形式,它排斥玉神学种种神秘的、唯心的内涵,是仁政德治的象征。西周时,寄托或赋予人的情感与思想而制成的玉器,逐渐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论述,正式成为巩固国家的典章制度和发展社会的信念理想。经春秋战国以至秦汉,被儒家理论化,融合于整个中华文明的核心中并形成了一种民族风尚与习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最有生命力的元素,伴随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笔者将就荀子"以玉观德"思想进一步探讨其体现的先秦儒家和谐审美观。
一、"君子以玉观德"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也。其声舒畅远闻,智也。不折不挠,勇也。锐廉而不忮,洁也。"君子之德似玉,此说始见于《诗经》:"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秦风·小戎》) 本意是称颂妇人的夫君人品温和如玉,后用来泛指君子的品德如玉。《荀子·法行》篇记载着孔子答子贡的话:"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在《礼记》中也有一段以玉比君子之德的文字:"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礼记·玉藻》)
以玉作为君子之德的象征,并进而提出了用佩玉来提醒君子时时处处注意德性操守。这一比玉之说,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直到汉代,人们还常运用它,并且有人把这一比德说进一步完善化。汉初贾谊在《新书》中就有这样两段文字: "德有六理,何谓六理?道、德、性、神、明、命,此六者德之理也。诸生者皆生于德之所生,而能象人德者独玉也。寫德体六理,尽见于玉也,各有状。是故以玉效德之六理。泽者,鑑也,谓之道;腒如竊膏谓至德,湛而润、厚而胶谓之性;……此之谓六理。"(《新书·道德说》)后来,扬雄又作了进一步的明确,直接地以玉比君子。 "君子似玉","纯沦温润,柔而坚,玩而廉,队乎其不可形也。"(《扬子法言·君子》)东汉时期,《白虎通》著作中将前面提到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综合,将玉进一步强调为公侯以玉比德。刘向《说苑·杂言》和《孔子家语·问玉》篇作了归纳性概括:"玉有六美,君子贵之。望之温润;近之栗理;声近徐而闻远;折而不挠,阙而不荏;廉而不刿;有瑕必示之也外。是以贵之。望之温润者,君子比德焉;近之栗理者,君子比智焉;声近徐而远闻者,君子比义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者,君子比勇焉;廉而不刿者,君子比仁焉;有瑕必见之于外者,君子比情焉。"(《说苑·杂言》)
二、"比德"、"比情"两种自然审美观
两汉时代产生了"比德"、"比情"两种自然审美观。主要以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轴心,形成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以天人合一,道德合一,本体合一的三种审美模式和比兴寄托,情景交融,意境趣味的创作模式。
(一)比德说
"比德"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自然美观。"比德是指自然物象之所以美,在于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亦即从中可以感受或意味到某种人格美。在这里,'比德'之'德'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德;'比'意指象征或比拟。"[1]比德说的基本特点是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们的某种道德情操,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人的道德品性客观化。其实质是认为自然美美在它所比附的道德伦理品格,自然物的美丑及其程度,不是决定于它自身的价值,而是决定于其所比附的道德情操的价值。
文学艺术中的"比德"最早见于《诗经》和楚辞,它与《周易》的"取象"、《诗经》及楚辞的"比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1. 先秦时代
先秦时代,用"比德"审美观塑造自然物的艺术形象,最典型的莫过于屈原。屈原的《离骚》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为了表现自己高尚的人格和怨愤情怀,广为设喻,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如以佩饰香草比喻个人的美德和多才多艺。
晏婴、老子、庄子也有"比德"的言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首推孔子。孔子论及"比德"较多,不算后世记载,仅《论语》就有多处运用或论及"比德"。从其"比德"的主题来看,已涉及以山比德、以水比德、以玉比德、以松柏比德、以土和芷兰比德等等诸多内容。由于其远播的声名和显赫的地位,孔子的"比德"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荀子是先秦及孔子"比德"思想的主要阐释者。他不仅在文艺作品中艺术地表达了"比德"自然审美观,而且在《宥坐》、《法行》、《尧问》等篇中或直接说明,或借孔子之口阐发了对比德审美现象的看法,丰富了先贤及孔子的'"比德"思想。。
2. 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比德"审美观得到发扬光大,不仅文艺创作中比比皆是,就是在理论探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全面来看,汉代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扬光大了"比德"审美观。
首先,范围扩大,程度深化。
就范围来说,大到宇宙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海,小到青竹翠柳、文木佳果。只要能在自然事物与人的伦理情操和精神品格中发现可比关系的,都被纳入汉代"比德"审美的视野,从而使其范围空前广大。就程度而言,汉代"比德"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细腻,更加深刻。如祢衡《鹦鹉赋》,创作的指导思想就是自觉的"比德"观:"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全篇运用一个类比象征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