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祁阳小调表演形式中舞蹈性的研究(实用3篇)
论祁阳小调表演形式中舞蹈性的研究 篇一
祁阳小调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而闻名。在祁阳小调的表演中,舞蹈性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丰富剧情,还能够展现角色的个性和情感。本文将从祁阳小调的表演形式和舞蹈性的关系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祁阳小调的表演形式多样,既有唱腔,也有念白,同时还有舞蹈和杂耍等元素的加入。在这些表演形式中,舞蹈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段。舞蹈通过动态的身体语言和优美的舞姿,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在祁阳小调中,舞蹈不仅仅是为了表演美感,更是为了表达情感和情绪。舞蹈能够通过动作、姿态和舞步的变化来传达角色的情感,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在祁阳小调的表演中,舞蹈性也体现在角色形象的塑造上。每个角色都有着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动作特点,这些特点与角色的性格、身份和社会地位密切相关。通过舞蹈的方式,演员能够更加准确地表现出角色的特点和个性。例如,在祁阳小调中,乡村妇女的舞蹈风格通常较为柔美,而贵族女子的舞蹈风格则更加高雅和端庄。通过舞蹈的差异化,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角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此外,舞蹈在祁阳小调中还起到了丰富剧情的作用。通过舞蹈的编排,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故事情节,增加戏曲的艺术感染力。舞蹈能够通过动作和舞步的变化,来表现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冲突。观众通过舞蹈的表演,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剧情发展。舞蹈在祁阳小调中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手段,更是一种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剧情的媒介。
综上所述,舞蹈性在祁阳小调的表演形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舞蹈通过动态的身体语言和优美的舞姿,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同时,舞蹈还能够通过角色形象的塑造和剧情的丰富,来增加戏曲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对祁阳小调表演形式中舞蹈性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戏曲剧种的独特魅力。
论祁阳小调表演形式中舞蹈性的研究 篇二
祁阳小调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而闻名。在祁阳小调的表演中,舞蹈性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能够通过舞蹈来展示角色的情感和个性。本文将从舞蹈动作和舞蹈编排两个方面来研究祁阳小调表演形式中舞蹈性的特点。
在祁阳小调的表演中,舞蹈动作是表达角色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舞蹈动作通过身体的动态表达,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示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在祁阳小调中,舞蹈动作通常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寓意性,能够通过动作的变化来传达角色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例如,舞蹈中的手势、眼神和身体姿态等,都能够表现出角色的喜怒哀乐和情感变化。通过舞蹈动作的细腻表达,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情绪。
舞蹈编排是祁阳小调表演中舞蹈性的另一个方面。舞蹈编排通过舞蹈动作的组合和安排,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示剧情和角色之间的关系。在祁阳小调的舞蹈编排中,通常会根据剧情需要来安排不同的舞蹈场景和舞蹈动作。这些舞蹈场景和动作能够通过舞蹈的形式来展示角色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冲突。通过舞蹈编排的巧妙安排,观众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剧情和角色之间的关系,增加戏曲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舞蹈性在祁阳小调的表演形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舞蹈通过动态的身体语言和优美的舞姿,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示角色的情感和个性。同时,舞蹈编排能够通过舞蹈动作的组合和安排,来展示剧情和角色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祁阳小调表演形式中舞蹈性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戏曲剧种的独特魅力。
论祁阳小调表演形式中舞蹈性的研究 篇三
论祁阳小调表演形式中舞蹈性的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祁阳小调表演形式中舞蹈性的研究,整理出祁阳小调表演形式中具备可舞性动作的动态特点与动律特征,对一些新编小调的表演进行舞蹈加工和二度创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研究提供佐证。
关键词:舞蹈性 祁阳小调 酒盅 碟子
祁阳小调是湖南湘南一带的著名曲种,它主要流行于祁阳和祁东等地区,祁阳小调历史悠久,始于何时,无法考究。不过经有限的资料和民间的老艺人介绍,大约在明清时,祁阳地区的群众就开始传唱祁阳小调。祁阳小调是流行于祁阳地区的古老的民间曲艺,它经过历史的打磨和发展,逐渐形成一种以唱为主,以说唱形式发展的民间曲艺,它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祁阳小调也在与时俱进,但它的精髓却在慢慢流失,由于祁阳小调是独特的具有地方色彩的民间曲艺,所以2010年祁阳小调入选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祁阳小调的形式
早期的祁阳小调有三种类型:第一,自娱自乐型。没有固定的表演,随意的摆动身体,就地取材以充当道具,通常以夸张的面部表情为整个表演增添色彩,早期祁阳小调的表演形式很独特,是一男一女,一人伴奏,一人演唱,俗称对子调,通常是即兴发挥,经老艺人的介绍,我们得知最初的祁阳小调是在等吃饭的时候,拿起手边的碟子和筷子有节奏的自娱自乐的敲打起来,由此形成了最初的表演形式与表演内容;第二,情感型。这种类型通常表演的是男欢女爱的故事,更注重情感的表达,随着时间的打磨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为一男多女或是女子群体等共同伴奏并演唱的表演形式,一男多女的表演形式,通常为男子在旁伴奏,女子进行表演,经过发展,再加上更为系统地编排和多人的演出形式,改编过的祁阳小调内容更为丰富,为了更好地携带和播放,已不再使用现场伴奏的方式,所有的音乐都是提前录制好;第三,花灯小调。就是前两者的结合,表演与情感的结合使祁阳小调具有多样性,并赋予了祁阳小调的直观灵魂。在探究祁阳小调的过程中,祁阳花灯这个名词出现在了我们眼前,在邹林波的《祁阳小调发展概况的研究》中曾提起过“这里有祁剧(湖南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祁剧的发源地)、祁阳小调、祁阳花灯、祁阳山歌、祁东渔鼓等戏剧、曲艺和民歌。”并通过对老艺人的采访,我们得知,祁阳花灯是祁阳小调的一部分。祁阳地区有一种叫祁阳花灯戏的民间曲艺,它与祁阳花灯在本质上是大致相同的,只是在道具的使用上有所不同,比如说祁阳花灯戏使用的道具是锣跟鼓,两种道具同时敲打出快速的节奏,富有强烈的冲击感;而祁阳花灯使用的道具是碟子、筷子等,节奏有快有慢,并且配合表演形式,节奏相对而言比较平缓更富有变化性。而且现在祁阳花灯戏已经失传了,只留有祁阳花灯了。祁阳小调中的祁阳花灯涵盖了花灯戏的表现手法和小调的情感灵魂。虽说祁阳花灯可以作为独立的表演形式存在,但是从本质上说,祁阳花灯是祁阳小调的一部分。现今,祁阳小调已慢慢失传了,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挖掘出祁阳小调的潜在不同的元素,为祁阳小调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二、祁阳小调中道具的应用
(1)祁阳小调道具的使用
祁阳小调的经典道具组合是碟子与筷子。对碟子的挑选是有严格规定的,应选用碟面直径为14、5公分的瓷碟,碟子背面的底座要适中,便于拇指抵住。用筷子敲击碟子的边缘时,应发出清脆的声音。与碟子相搭配的筷子,应选中等长度,以便于左手的拿捏。筷子要有分量,它敲出来的声音才能好听。演员表演祁阳小调时,站姿也很独特,它的基本站姿:演员身体直立,面朝一点方向,左脚的脚窝处与右脚脚后跟想靠形成脚位丁字步。祁阳小调对道具的拿法有着严格的规定,左手持碟,右手持筷。左手要放松和松弛,大拇指和中指捏住碟子的三分之一处的中间,这样有利于持碟的稳定。右手的中指夹筷且要反着拿。用一句话概括:夹碟不松,夹筷松。碟子的敲法较为复杂,要勤加练习,才能完美的演绎它的敲法。下面就几种传统敲法进行整理:
1、线敲
基本要求是:右手的大拇指夹住筷子的尾端,左手拿碟子于肚脐前,碟心向下,碟背朝上。左手的大拇指和中指都要捏在碟子的三分之一处,不同的是,大拇指捏在碟子的背面,中指捏在碟心的那个面。手指要有力才能保持碟子的稳定性,在这个基础上,将右手的手腕发力置筷子的头端,在碟子背面边缘均匀地来回拨动,这样,碟子就会发出“叮叮叮叮叮……”的声音。敲打碟子的过程中,右手力度要适中,手腕松弛。要勤加练习才能敲出“叮叮叮叮叮……”的声音。线敲是边走边敲的.,预备拍时,左手拿着碟子放于腰侧,准备侧身走出。这样的线敲不仅声音好听,动作也很优美。它主要用于开头、结尾和过门。在祁阳小调中,线敲是最常使用的敲法之一。
2、边敲
基本体态是:演员身体直立,面朝一点方向,左脚在左前方向,右脚的脚窝处与左脚脚后跟相靠形成脚位的丁字步。基本动作是:左手拿着碟子向正前方伸出去一点,间隔两个拳头宽,有利于右手筷子的敲打。第一拍的前半拍,右手用筷子的头部来敲击碟子背面的边缘,后半拍,左手用筷子碰击碟子面的边缘,这是一套动作。这个边敲就是这两个动作一直在重复。这个边敲是最基础的一种敲法。与线敲不同的是,边敲中左手拿碟子的高度不同,线敲中左手拿碟子的高度在腰旁,而边敲中左手拿碟子的高度是位于胸前的第三个纽扣前,与线敲相同的是,都是碟面向下,右手拿筷子的尾端。经老艺人介绍,边敲中左手的动作是所有敲法中都要运用的动作(除了线敲之外)。而且,边敲大多数用于节奏类的敲击。在蒋钟谱的《祁阳小调音乐集成》中,它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姑姑打铁”。
3、抽敲
基本体态是:演员身体直立面向一点,面部看向身体的二点方向。双脚跟之前的敲法一样,呈左丁字步步位。跟之前的敲法一样,左手拿碟子
,碟心向下;右手拿筷子,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筷子的尾端,筷子的头部向下。与之前的敲法不相同的是筷子要与手掌呈45度角。基本动作是:第一拍的前半拍,右手用筷子的头部敲击碟子的背面边缘;后半拍是由左手用筷子碰击碟子的正面边缘。经杨老师的指导,我们知道左手的动作是它的基本节奏,左手的动作基本不变。第二拍的前半拍,左手处于同样的位置不变,右手用筷子的尾端(筷子头向上)冲击碟子的背面中心;后半拍是将左手的筷子碰击碟子的正面边缘。第三拍的前半拍,右手用筷子的尾端向外刮击碟子的背面边缘,与此同时,左手将碟子向上移至胸前的第二粒扣子的高度。当右手刮击碟子的背面后,右手立即向右侧甩出;它的后半拍同样是用左手的筷子碰击碟子面的边缘。第四拍又与前三拍不同。第四拍的前半拍,左手在原处,碟面向上,右手用筷子的头部冲击碟子的背面中心,与此同时左手拿碟子的背面对着筷子的头部用力碰击。第五拍时,左手与之前一样,拿着碟子于胸前,碟面向上,右手用筷子的尾端以带拖的方式向外刮着碟子的边缘,同时朝二点伸出,并与肩平行;最后,左手向六点方向及接近臀部的高处,碟子的正面向下。第六拍的前半拍,左手拿碟子于胸前的第二个扣子处,碟面向下,右手收回并将筷子的尾端向上垂直,筷子的头部向上,用筷子的尾端冲击碟子的背面中心,后半拍则用左手的筷子碰击碟子的正面边缘。抽敲是基础敲法中最难的一种。详细介绍了这三种基础的敲法,这三种敲法诠释了碟子的用法。其他的敲法都是以这三种敲法为基础。在基础敲法上进行变化,手脚配合加入一些动作,整个敲法就提升一个层次。比如,腕敲是花样的敲法,前后上下都要敲,它的基础敲法是边敲,它是在边敲的基础上进行方位的变化,将单一的训练变为复合性的训练;还有平敲,它是从上往下敲或是从下往上敲,自由变化,随身体而动。在基本的敲打动作上加上舞步,使整个敲法更为复杂。这个敲法主要是两个人对敲,一个人从下往上敲,另一个人从上往下敲,相互对应。这个敲法在舞蹈中使用,会让这个舞蹈更加的生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