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欣赏论文【经典5篇】
文学作品欣赏论文 篇一
从《红楼梦》看人生的无常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众丰满的人物形象为主线,展现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家族的兴衰史。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安排,作者曹雪芹传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变迁的描写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贾宝玉身世显赫,是贾府的继承人,但他却境遇多舛,最终命丧黄泉。林黛玉本是贾府的掌上明珠,却因为与贾宝玉的感情纠葛,最终病死在荒郊野外。薛宝钗是贾府的姻亲,贤良淑德,最终却被迫嫁给了贾府的另一支薛家。这些人物的命运转折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不论是贵为王孙,还是美丽聪慧,都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
其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多样性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贾宝玉是一个才子佳人,聪明伶俐,却在感情上痴情不专;林黛玉是一个独立自主、坚持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却因为家族的利益而最终走向了悲剧的命运;薛宝钗则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却因为家族的压力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幸福。这些多样的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多变和无常,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命运和选择,但最终都要面对无法逃避的命运。
最后,小说中的情节安排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贾府的繁华和荣耀,最终化为了灰烬;贾宝玉的童年欢乐,最终变成了成年的悲伤和忧郁;林黛玉的美丽和聪慧,最终被命运所摧残。这些情节的转折和反转,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无论是荣耀还是悲伤,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红楼梦》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情节的安排,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人生的起伏和无奈,更能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正如曹雪芹所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活在当下,用心对待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才能在无常的人生中找到一丝希望和意义。
文学作品欣赏论文 篇二
《1984》:对权力和自由的思考
乔治·奥威尔的《1984》是一部充满警世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权力和自由的思考,向读者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世界。这部作品以主人公温斯顿为视角,描绘了一个由极权主义统治的社会,探讨了权力的滥用和个人自由的价值。
首先,《1984》通过对权力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在小说中,党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行为,实现了对人民的绝对控制。党不仅通过监视和恐吓手段来控制人民的言论和行动,还通过对历史和真相的篡改来操纵人们的思想。这种对权力的滥用和腐败让我们深刻地反思了权力的本质和对人民的影响。
其次,《1984》通过对个人自由的思考,向我们展示了自由的宝贵。在小说中,温斯顿为了追求自由,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思想和行动的抗争。他渴望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却被党的思想控制所束缚。这种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让我们深刻地反思了自由的意义和对人的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最后,《1984》通过对权力和自由的思考,向我们展示了个体在极权社会中的无助和无奈。在小说中,党通过各种手段对人民进行思想控制,使他们失去了自由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党不仅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还通过对历史和真相的篡改来控制人们的记忆和思维。这种对个体的无助和无奈让我们深刻地反思了个体在权力面前的渺小和无力。
《1984》通过对权力和自由的思考,向读者传递了一种警世意义。它告诉我们,权力的滥用和个人自由的剥夺是一种危险和可怕的现象,我们应该保护和维护自己的自由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正如温斯顿在小说中所言:“如果有希望,那就在于被压迫者自己。”只有我们自己保持警觉和勇敢面对,才能够在权力的阴影下保护自己的自由和尊严。
文学作品欣赏论文 篇三
摘 要: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中职语文教育却存在忽视语文审美教育的倾向,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理解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是中职语文教育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审美观 文学教育
中职语文课本中大部分的篇章均文笔俱美、感情丰富,可是由于考试指挥棒的约束,我们仅以讲述分析性的命题为中心,艺术欣赏很难渗入。这种教法由于没有从形象到抽象的真切体验,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除在一定程度上应付考试外,别无收获。
一、预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
审美化阅读教学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情感性。语文是最富有生命和情感的学科,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唤起学生对文本情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各种情感。审美化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成为热烈浓郁的教学情、学习情和各种丰富细腻的情感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怀着对语文教学的爱,怀着对学生的爱,用富含情感的教学方法、教学言语实现教学目标。如教学《祝福》时可这样导入:“漫天大雪,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她,就是祥林嫂——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通过文学独白的方式,既高度概括出小说主人翁祥林嫂的形象,又营造出一种凄美之境,激起学生的审美热情。
二、重视朗读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听和看,旨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领悟生活中的美。首先要重视朗读。朗诵教学是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朗读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过程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教师要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涵养美感。如教学《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采用范读法指导学生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与词中所蕴含的人情美与深刻哲理。《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格外低沉,词的上片描写了词人与爱人在深秋的傍晚依依惜别的情景,下片描写了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词人对历史战争场景的感怀与对英雄任务的敬仰,词末应进行低调处理,读得洒脱一些。其次要加强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带、电视媒介等把文字作品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三、激发审美情感,让审美主体走进艺术
著名的教育家普列汉诺夫说:“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文学作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创造,它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所以,它本身便具有美的特性。在学习鉴赏活动中,当学生感受到某种美的事物、美的言行、美的情操时,就会产生一种兴奋、愉悦感,进而激起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培养高尚情操的理想和愿望。如教学《沁园春·长沙》时,就可借助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展开想象,并用优美的语言散文诗般地表达出来。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由眼前岳麓山的枫林联想到祖国无数山岳中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还要绚丽。“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转化为散文诗:秋水澄澈,秋江碧波,眼前的湘江,时值秋季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又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机勃勃。这样通过想象和再创造重新走进艺术创造的境界中,真切感受到词中所描绘的雄奇伟丽景物的壮美,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词中蕴含的革命者心灵的崇高美。
四、放飞情感思绪,用美好的情感创造美
中职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激发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过:在艺术作品中,发现是美的东西,通常不是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发现的。因此,想象力是创造美的基本前提条件。如教学《再别康桥》时,当我们读到“金柳”、“青荇”、“星辉”时,可以感受到徐志摩对于康桥的恋恋不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可以体验到苏轼面对美景时的超脱情怀。所以说语文教材是一种很好的、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美的素材,这个素材中的自然、人物、历史、风俗等都体现出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的满足,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或含蓄深沉、或热烈奔放的美,继而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真、善、美。学生的想象,就是对于美的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拓展的过程就是审美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对这种行为给予鼓励,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发挥其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实际的教育情况,充分发掘和应用当地的教育资源,选取出当地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额外的文化美育资源,充当语文教学的鲜活案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得到理性的提炼,并不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尽力捕捉新鲜而独特的情思。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获得了审美的愉悦。逐渐将在作品中、意象中蕴涵着的美渗透到学生的心中,净化他们的心灵,提升他们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李小琴.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新课程(教师版),2010(8).
[2]潘伟志.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课堂审美角色漫谈[J].教学与管理,2012(18).
[3]孟昭水.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4).
文学作品欣赏论文 篇四
摘 要:北雁南飞本是一种自然想象,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它已经拥有了自己特殊的意义。在诗,戏曲,小说中都得到广泛的运用。
关键词:北雁南飞;意象;意义
北雁南飞本是一种自然想象,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但它已经拥有了自己特殊的意义。在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中,作者将北雁南飞作为一种离别的意象使用。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作者更将这种意象所代表的离别之情渲染的恰如其分,将“北雁南飞”的动态意象与“碧云天,黄花地”等静态意象组合在一起,不但将张生与崔莺莺离别时的悲伤渲染地淋漓尽致,更将“北雁南飞”这一意象所代表的离别之情充分表达出来,达到震撼的效果。民国时期著名作家张恨水进一步运用北雁南飞这种意象,将自己的一部小说起名为《北雁南飞》,透过表象,将北雁南飞作为一种象征,暗示小说的结局,寓意小说主题是分别。
北雁南飞是一种自然现象。百度百科对大雁南飞这种习性这样解释道:大雁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因为行阵整齐,称之为“雁阵”。当古人看到“北雁南飞”这一自然现象后,不自觉地用特有的“东方认知文化”[1]对其进行阐释,不断地对“北雁南飞”这一意象进行感悟,最终形成震撼人心的千古名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首先,在唐代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中,作者便写出“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天。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全诗发端即缘物起兴,用萦绕山峦的悠悠白云衬托隐者(诗人自己)起然物外、怡然自得的情怀。接着笔锋一转,由相望引出等高又由心逐飞雁引出绵绵情思,表达诗人‘怡悦“中犹有淡愁对友人热切的盼望和无尽的思念。而且一颗驿动的心也早已追随飞雁到了友人身边。然而无论诗人如
何驰目远望都无法看到友人的身影,就连鸿雁亦消失得无影无踪。[2]诗人以“心随雁飞天”写自己由于望不到友人,站在高山处,心似乎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的天际。作者登高望远,又感伤友人与自己分离,看到大雁从北向南飞去,从表象上自然感悟到离别的忧伤,自然的将“北雁南飞”作为一种离别的象征提出,以抒发自己的离别悲伤之情。
其次,“北雁南飞”作为一种动态的意象,如果没有“碧云天,黄花地”等静态意象对离别气氛的渲染,很难将其所代表的离别悲伤充分表达出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宋代范仲淹《苏幕遮》中写道:“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其中词人用“碧云天,黄花地”来描绘当时的景色:碧蓝的天空飘着缕缕白云,金黄的树叶铺满大地。恰逢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碧蓝的天空下,枯黄的树叶落满大地,一片衰败之景,更将词人心中的乡愁牵引而出,使作者的愁绪一发不可收拾。后三句层层递进,“黯乡魂,追旅思”写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相续。“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写自己想要消除这种愁绪,安枕入眠,必须夜夜都是好梦。“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写夜间因思旅愁而不能眠,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一个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惆怅之情。只能借酒消愁,但酒一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之泪,欲遣相思反而更增添相思之苦了。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触发下发展到最高潮,词到此黯然而至。
王实甫在《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中,正是巧妙的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将“北雁南飞”意象所代表的离别表现的恰到好处。作者首先化用范仲淹《苏幕遮》中“碧云天,黄叶地”为“碧云天,黄花地”,不但将“叶”改为“花”,使之符合元曲韵律,更适合歌唱。同时将“碧云天,黄花地”愁苦凄凉、衰败的景象来渲染张生与崔莺莺离别的环境,最后点睛之笔,将“北雁南飞”这种自然现象来象征张生与崔莺莺像大雁秋天必须飞往南方过冬,必须离别。动态的北雁南飞意象与静态的“碧云天,黄花地”完美的结合,将离别的悲凉之情渲染到极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3]也因此成为千古名句,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题目便为“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惊芳心”,讲的便是宝玉在大观园桃花树下偷看西厢记,被黛玉撞见,就将《会真记》即《西厢记》推荐给她,黛玉果然非常喜欢。宝玉顺口用《西厢记》里的句子同黛玉开玩笑,两人小闹了一场。黛玉葬花归来后听到戏班演唱的《牡丹亭》唱词,回想起刚刚读到的《西厢记》许多妙句,不由心生感慨,黯然落泪。“北雁南飞”同“水流花谢”、“断井颓垣”等悲凉意象让黛玉心灵受到了震撼,惊警芳心。这段文字也是描写艺术欣赏达到共鸣境界的绝妙文字。
《名家图说林黛玉》中也有一段描写:行酒令时,她(林黛玉)随口说出了《西厢记》《牡丹亭》等淫词艳曲里的句子,失于检点,以至于受到宝钗的蔑视。《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呢?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是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昨儿失检点,把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4] 由此推出曹雪芹笔下林黛玉也是喜欢《西厢记》中词曲。民国时期著名作家张恨水也取这句中“北雁南飞”这一意象作为小说的书名。小说意象所取亦是悲凉意义,其人物之间可望不可及的悲剧命运,构成了小说扣人心弦的力量。
“北雁南飞”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经过文人的不断加工,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同时被广泛的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影响。《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也作为千古名句被人传颂,不断积累、运用最终造就了这个特殊而有着深厚内涵的意象。
[1]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1.
[2] 毕业.诗苑[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39.
作者简介:白启蒙,男,(1990--),陕西渭南人,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中文091班.
文学作品欣赏论文 篇五
【摘 要】《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之一,被时代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小说通过复杂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反应了旧中国的社会现状,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本文从高中生的角度对《围城》的艺术特色进行赏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围城》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围城》 文学作品 赏析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唯一的一篇长篇小说。在《围城》中,先生塑造了一批性格各异的另类知识分子,通过婚姻围城、社会围城、封建思想围城等的描写,揭示了民国时期,在崇洋思想和中国封建思想结合下知识分子的众生相。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传统封建思想极尽嘲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比喻生动形象
在《围城》中,钱钟书先生将暗喻和明喻巧妙结合,在勾勒人物时,笔法生动、细腻,却又形象、贴切。钱钟书不仅是一个小说家,更是一个学贯古今,誉满中外的大家,他的学识在《围城》中有较好的体现。文中广泛运用比喻,喻体涵盖了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知识。比如,钱钟书在文中将沈子培写“人”字时候的捺脚,喻做“老妈子缠的小脚”,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其畏首畏尾的性格;将苏文纨的手喻作“捏着冷血的鱼翅”,充分形容了苏文纨对方鸿渐的冷淡态度。《围城》中每一个本体和喻体都有着完美的结合点,每一个故事情节都蕴藏着先生的想象力和渊博的学识。同时,小说还运用了大量不同的中外典故,充分展现了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态变化。典故的使用使得全文语言生动活泼,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二、语言诙谐幽默
在小说中,钱钟书先生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刻画了一批另类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封建思想和崇洋心态的相互作用下,整日过着勾心斗角的生活,不思进取。《围城》中出场人物很多,人物关系复杂,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但是通过先生的描述,我们读者心中对每一个人物都有具体的画面,从而被完全带入到故事中去,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围城》围绕三闾大学展开故事,用“钱式幽默”对当时的所谓知识分子进行了嘲讽和批判。
三、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在《围城》中,钱钟书对每一个人物的心理活动都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挖掘,运用细腻且丰富的文笔对人物心理进行雕琢。先生对心理的描写,勇敢借鉴了西方幽默讽刺的技巧,用来刻画文中不同人物的心理特征,眼光独特,笔法尖锐。使得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人物形象在脑海中呼之欲出,对故事情节的代入感十分强烈。
四、象征意义富有内涵
在《围城》中,不仅有生动、趣味的比喻,而且有语言艺术的魅力,更有富有内涵的象征意义。婚姻围城、社会围城、封建思想围城,人的一生就是从一座围城进入另一座围城的过程。文中每一座围城的刻画都有着深远的象征意义。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姻,是一座围城,他们苦苦挣扎,甚至最后分开的时候,都是在争吵中度过的。赵辛楣穷其一生,也没有进入到苏文纨的围城中。他们在爱情、婚姻中苦苦挣扎,最后却还是以悲剧收尾。三闾大学是一座社会围城,城中的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整日勾心斗角,对别人极尽打压和诋毁,他们在事业上挣扎、奋斗,却也逃不过最终的幻灭。三闾大学象征着当时的封建的旧中国,人们在水深火热中期盼得到光明,但却总是无法摆脱现状,甚至深深沉陷于此。通过《围城》,钱钟书先生想要批判的并不仅仅是人,更是当时的整个社会,以及旧社会中的糟粕文化,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
五、意象化的描写
意象化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很常见,但是在《围城》中,钱钟书聪明的使用意象化的描写手法,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和创作空间。这篇小说中,最能体现意象化描写手法的地方就是前文提到的运用典故。比如用胡萝卜、驴和赶驴人三者的故事来类比下属和上司之间的关系,赶驴人狡猾奸诈,驴愚蠢无知,形象地刻画出领导对下属的驾驭关系。同时,从这一点出发,引申到社会其他关系上,表现出了极大的讽刺意义。钱钟书先生有其独具特色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以此创造出了很多生动的意象,并通过他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来呈现给读者,这是“钱式技巧”,是任何人都没法复制的。
六、结语
总之,《围城》这部小说,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而且有深远的思想内涵,是一部值得世人传送的佳作。整部小说巧妙运用比喻,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刻画出了一个又一个丰富的情境,引人入胜。小说极尽嘲讽的笔法,让我们在捧腹大笑的时候,又能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整个旧中国的不幸,笑中带泪,泪中深思。所以,作为高中生,通过对《围城》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钱钟书先生的写作特点,对理解他作品的深层意义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
[1]王靖 .<围城>中语言艺术赏析 [J].科技创新导报 ,2014(24):211.
[2]杨小淘 .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围城>语言赏析 [J].中学生阅读 (高中版·读写 ),2014(3):38~39.
[3]李宗成 ,张黎艳 .<围城>中的比喻翻译赏析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18(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