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优秀3篇)
大提琴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篇一
近年来,大提琴作为一种古典音乐乐器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然而,与此同时,大提琴教学的现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大提琴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大提琴教学中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大提琴作为一种专业的乐器,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演奏水平和教学经验。然而,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小城市或农村地区,大提琴教师的数量相对较少,导致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教师进行学习。因此,应该加强大提琴教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和教学能力。
其次,大提琴教学中存在着教材不足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大提琴教材相对较少,且质量良莠不齐。一些教材内容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另一些教材则过于复杂,难以理解。因此,应该加强对大提琴教材的研发和审核,提供更加适合不同年龄和水平的学生的教材。
此外,大提琴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练习乏味的问题。学习大提琴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练习过程中的单调和乏味可能导致他们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应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练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最后,大提琴教学中存在着缺乏演出机会的问题。演出是大提琴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水平,培养舞台表演能力。然而,在一些地区,学生很难有机会参加演出,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因此,应该加强学生的演出机会,组织各类演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之,大提琴教学的现状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材不足、学生练习乏味以及缺乏演出机会等问题。为了改善大提琴教学的现状,我们应该加强大提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演奏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对大提琴教材的研发和审核,提供更加适合学生的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丰富多样的练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演出机会,培养他们的演奏水平和舞台表演能力。只有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才能提高大提琴教学的质量,促进大提琴音乐事业的发展。
大提琴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篇二
随着大提琴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大提琴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新的现状和挑战。本文将对大提琴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大提琴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数量不足的问题。虽然大提琴在中国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与其他乐器相比,大提琴的学生数量仍然较少。这可能与大提琴作为一种相对高级的乐器,学习难度较大有关。因此,应该加强对大提琴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接触大提琴,提高学生的兴趣。
其次,大提琴教学中存在着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由于学习大提琴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专注,但在学生们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他们往往无法投入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大提琴。因此,应该加强与学校的合作,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兼顾学业和大提琴学习。
此外,大提琴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传统的大提琴教学注重基础功底的培养,但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方面较为欠缺。因此,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方法,引入更加多样化和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
最后,大提琴教学中存在着缺乏学习资源的问题。大提琴作为一种相对高级的乐器,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器材来支持学习。然而,在一些地区,由于资源不足,学生很难获得合适的大提琴和配套设备。因此,应该加大对学习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加完善的设备和器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总之,大提琴教学的现状面临着学生数量不足、学习时间不足、教学方法单一以及缺乏学习资源等问题。为了改善大提琴教学的现状,我们应该加强对大提琴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学校合作,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模式;加强教师的培训,引入更加多样化和创新的教学方式;加大对学习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只有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才能进一步推动大提琴教学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大提琴学生。
大提琴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篇三
大提琴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 要:本文在分析大提琴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提升教学效果的对策:培养学生特别是低龄学习者的兴趣;根据不同学习目的实施针对性培养;注重大提琴演奏过程中节拍、节奏和速度练习;培养良好的音乐听觉;掌握不同乐曲风格及表现手法;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等。
关键词:大提琴;教学效果;提升对策;教学现状
一、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得到广泛关注,教育工作者开始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方面,近几年学习大提琴的人数逐年在增加。大提琴作为弦乐器家族中最接近人声的乐器,登上历史舞台已达两个多世纪之久,其音域宽广,音色热烈,被称为“人性化”乐器,其最高音比女高音的DO还高出三度,其最低音比男低音的FA还低四度,大提琴是弓弦乐器中的能够包括全部的人声音域,其演奏以接近人声、扣人心弦的旋律为特征,其声音使人感到温暖、真挚和亲切。我国大提琴的发展离不开大提琴教育家的辛勤努力,老一辈大提琴教育家朱永宁、马思琚、王连三和王友健等老师为大提琴的普及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王连三的《采茶谣》、丁孚祥的《西北民风舞曲》和刘庄的《浪漫曲》等推动了我国大提琴教学体系的建立,从而形成目前较为科学的大提琴教学模式。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演奏学派相互学习与融合,对我国大提琴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不过,在实际的大提琴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大提琴教学经验,提出一系列解决思路,以期促进大提琴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提琴教学的现状分析
1、审美教育得不到重视
审美能力作为音教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对于学生建立音乐教育思想和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教学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不注重审美教育是当前大提琴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2、不注重实践锻炼
大提琴教学不同与其他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教学,其以实践为主,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巩固、提高并有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大提琴学习,然而,目前的大提琴教学中,对其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3、教学方法及手段急需完善
许多大提琴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准确,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是单一、匮乏,致使教学效果差、不受学生欢迎,严重影
响着大提琴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4、忽略基本功的练习
练琴作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扎实的基本功非常重要,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片面追求演奏技术,而逃避练习基本功,不注重音阶及练习曲的练习,仅对乐曲感兴趣,即便对乐曲内容理解的很透彻,而由于技巧不能运用自如,致使其在演奏过程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演奏效果大为逊色。
5、宣传力度不够
在很多人看来,大提琴只是一种伴奏乐器,并非舞台上的主角,此外,大提琴音域较低,仅仅适合演奏抒情类乐曲,不适合热情、欢快的乐曲,这是对大提琴的作用没有正确认识。作为弦类乐器,学习的难度大、时间长且费用较高,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学习大提琴的人数相对较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少数人学习乐器的.效果比不上一群人一起学习。大提琴若一直是“小众”乐器,则会失去广大学习人群这一深厚的群众基础,便失去了持久的生命力。
三、提高大提琴教学效果的对策
1、培养学生特别是低龄学习者的兴趣
对于尚没入门的低龄学习者,大提琴教师需要换位思考,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与之耐心的交流,多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他们喜爱大提琴,再从最简单的知识讲解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而非被迫接受;对于成年的大提琴学习者,要格外注重激发其兴趣,激发方式包括两种:尽可能多的欣赏大提琴演奏作品,激发他们对高品质音乐的崇拜;此外,多组织或者参加大提琴演奏比赛,相互观摩,共同提高。
2、根据不同学习目的实施针对性培养
对于以培养特长为主的学生,大提琴教师应该多注重对其兴趣的培养,同时帮其掌握基本演奏技能,实现其能够独自弹奏简单曲目;就于高校学生而言,教师需准确定位其未来发展,降低课程难度,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构建适合师范生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
3、注重大提琴演奏过程中节拍、节奏和速度练习
节奏、节拍和速度作为音乐作品灵魂的塑造师,正确掌握音乐作品的节奏、节拍和速度就大提琴演奏而言非常重要。大提琴演奏过程中的节拍、节奏和速度,对演奏者而言,其关键不是如何选用,而是如何更好地将作品内容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来,所以,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必须掌握乐曲中节拍的强弱规律,熟悉音符时值的比例关系,掌握节奏速度,并通过长期实践,使之可以在内心形成节拍、节奏和速度的正确感觉。
4、培养良好的音乐听觉
音乐听觉指的是演奏者对音乐的节奏、音色、音调、风格及力度等方面所具有的感受力与想象力。在演奏乐曲时,能让内心的音乐听觉控制演奏全程。当然,演奏者对乐曲的感受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对乐曲的处理就会发生变化,同一首乐曲,每一次演奏,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一个好的演奏者,需要不断地将对自己音乐的感受积累,并不断创新,从而实现真实的情感表现。
5、掌握不同乐曲风格及表现手法
若想完美表现音乐作品,必须熟练掌握不同乐曲风格及表现手法,包括两个因素:首先是风格和手法,其次为娴熟的技巧。演奏过程中要将琴弓力度的强弱变化与揉弦相结合,要求演奏者需要具备对音乐作品细致的分析,切实增强音乐表现力,最终实现“人琴合一”的最高境界。
6、引入多媒体教学
现代化教育呼唤现代教学手段,在当前大提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传统教学进行必要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来辅助教学,通过各种音频及视频生动地向学生传授大提琴技能,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7、丰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量体裁衣,因为每一个学生表现乐曲的能力和掌握技巧的能力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大提琴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因材施教,采用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大提琴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对美的感知,作为大提琴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大胆探索,勇于尝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对大提琴学习的兴趣,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媛.浅析大提琴普及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J].学术论坛,2015.
[2] 崔萌媛.对大提琴演奏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大众文艺,2013.
[3] 徐海燕.高师音教专业大提琴选修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实践与探索,2007.
[4] 刘凤义.大提琴演奏技巧浅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
[5] 蔡子楠.大提琴教学研究文献综述[J].大众文艺,2007.
[6] 沈沛.大提琴学生在演奏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5).
[7] 李甄.大提琴教学诸问题的讨论[J].音乐学院学报,2004.
[8] 侯荻.大提琴演奏发音问题探讨[J].艺术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