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与哲学架构【最新3篇】

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与哲学架构 篇一

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哲学性质深刻而独特,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哲学架构。

首先,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体现在其对人性的理解上。老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在社会中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复杂和混乱。他倡导人们回归本性,追求自然和谐,以达到个体和社会的和平与安宁。老子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主张顺应自然,不争不抗,以达到身心的平衡和健康。这种对人性的理解,体现了老子思想中的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次,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还表现在他对道的理解上。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根本原则,是无形无物的存在。道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源泉。老子认为,人应该追求与道的合一,通过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主张人们要放弃功利主义和权谋之道,而要追求虚无和无为。这种对道的理解,体现了老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中国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还体现在他对社会政治的思考上。老子认为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人性的堕落和道德的沦丧。他批判了当时的统治者贪婪和暴虐的行为,主张以德治国,以谦逊和温和的态度来统治社会。老子认为,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是以道德为根基的,要尊重人民的权利和福祉。他的政治思想中,体现了对权力和统治的审慎态度,对后世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体现在对人性、道和社会政治的理解上。他的思想包含了人文主义、自然主义、虚无主义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老子的哲学架构以人性、道和社会政治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体系。他的思想启迪了后世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与自然和谐、与道合一的生活方式。

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与哲学架构 篇二

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与哲学架构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进行探讨,同时分析其哲学架构。

首先,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体现在他对人性的理解上。老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在社会中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复杂和混乱。他主张人们追求自然和谐,回归本性,以达到个体和社会的和平与安宁。老子的人性观体现了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思想,对后世哲学家和思想家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还表现在他对道的理解上。老子将道视为宇宙的根本原则,是一种无形无物的存在。他认为道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源泉。老子主张与道合一,通过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来达到个体的目标。这种对道的理解体现了老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和无为而治的思想,为后世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最后,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还体现在他对社会政治的思考上。老子批判了当时统治者的贪婪和暴虐行为,主张以德治国,以谦逊和温和的态度来统治社会。他认为一个好的统治者应以道德为根基,尊重人民的权利和福祉。老子的政治思想中体现了对权力和统治的审慎态度,对后世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对人性、道和社会政治的理解上。他的思想包含了人文主义、自然主义、虚无主义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老子的哲学架构以人性、道和社会政治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体系。他的思想启迪了后世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与自然和谐、与道合一的生活方式。

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与哲学架构 篇三

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与哲学架构

在我国先秦诸子中,老子的思想对所有哲学的问题都有过论述,且最有哲学的系统性和哲学层次。非常赞同扬柳关于“诸子百家思想中,老实说,根本上全是有政学结合的倾向,或是说诸子百家的思想都与政治思想紧密联系着,或者说当时的诸子都有政学结合的欲望,”的观点,先秦时代百家争鸣,应该说那个时期是我国学术思想发达的黄金时期。但各家所重视的问题,大多都集中在政治谋略、纵横方术、人生修养等比较现实或直接须要面对的问题上,涉及到宇宙方面的论述不多,唯独道家除了研究人生和政治的问题以外,进而对于宇宙的各种问题,而且谈论的更多了些,同时也都有着较为深刻的论述。以至于其对当时受政治环境的影响而提出的小国寡民的思想,反而成了其思想学说中点缀了。因为宇宙论是老子的思想根基,老子的思想就相对地比儒、墨、名、法等各家都要来的大气的多。
下面就老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哲学系统作些论述,首先要申明的是,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是无法用由笔者的三言两语能阐明得了的,就目前笔者的水准,其论述也不过是管窥之见罢了,难以从总体上将其思想的精华和哲学思辩叙述清楚,如若有那些不当或不到之处,肯定是笔者自身的水准之问题所致,敬请批评指正。
1、老子的宇宙论哲学思想
老子的宇宙论思想大致可分为宇宙的本源、宇宙的生成、宇宙的运动或变化等几个层面上。
1)、宇宙的本源:
宇宙论是老子哲学的基础,而宇宙的本源论又是宇宙论的中心,因此整个老子的哲学,就完全在于这个本源论里了。
关于宇宙的本源,西方的哲学家们是通过一些物质来说明,由于太具体或太个体了,往往是不能涵盖万物,贯穿始终的(恕不详述)。老子却以无上的智慧,摒弃这些浅现的

东西(如:水、火、风、数、原子等物质),以“道”作为宇宙的本源。老子的这一伟大的发现,就是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或总原则。
请看老子的论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25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4章)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其作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自然就和天地万物有所不同,天地万物是事或物,可称之为“有”,道不是事或物,是形而上的存在,则就须称之为“无”。
这里“有”和“无”,即是“道用”或“道体”,要论其层次的话,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无”就是道,不过这个“无”是针对具体事物的“有”所言,并不是等于零的那个数学上的概念。作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怎么能等于零呢。
道既不是实体,又不可能是空无所有,她的状态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道当然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第14章)她是一种“惟恍惟惚”的状态存在,“有物混成”就是指道体的浑融状态。
道还是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存在,既无所谓的`寿夭生死,也无所谓大小或广窄。庄子曾说过:“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一副创生万物永不止息的状态,是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也。
当然,道是一种超乎时空的形而上的存在,当然是不能依知觉去证验,也就说不能用言语去表述的了,所以老子一书开明宗义:“道可道,非常道”。现在虽不得不进行一番解析,却并不能清楚明白地说明其究竟是什么。对道的真正体认,还必须在于体会混成或恍惚这些词的意境或趣味。以明了其超越时空的特色,了解道既不很困难又不很容易,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但得道就不那么容易或简单了。

2)、宇宙的生成:
道是宇宙的本源,这本源及是道之“体”,那么万物滋生或万物滋生后的发展变化,则就是道之“用”了。就由于“体”、“用”的交互作用或运动,才有了宇宙的形成。为此而道体的存在才具有了实质性的意义,体认或经验了道体之后,对于道用滋生万物若也有一个认知或了解的话,才可能对老子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作出深明的的解析。那么道用是如何地在道体的作用下促成万物的生成呢?其生成的过程和生成的原则又是什么呢?请看老子的论述:
(1)、生成的过程: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42章) 那么,这些一、二、三以及万物,都指的是什么呢?根据老子对道的“体”、“用”的论述,我们知道道体是“无”,那么“道生一”就是“无”生“有”了,即一就应是“有”,有并非具体的事或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开篇的时候又说过,“无名天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正是道之混沌恍惚状态,已质变而非量变为具体事物时的名称。道从“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通过“有”这个过程,然后才能滋生出宇宙万物,“一”既是“有”,那么“一”自然也不是具体的事物了。
所以后人就“有数之始而物之极。”的注释了(王弼第三十九章注),庄子也在其《天地篇》里对此作出了论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未形”。若从理气这二者的关系上来论述的话,那就是“道”是“理”,“一”是“气”,“道生一”就是理生气。这气所指的就是阴阳未分之前的“一气”;二就是指的阴阳“二气”;“三”则是在阴阳二气之外,再加上由阴阳二气经过交合而生的另外种类的“气”之综合了。这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由混沌初态经演化质变为“一气”,再由一气经过量变而形成阴阳“二气”,然后就会有了由阴阳二气以及再经其交合作用生出另外之气——相互作用后,就是可以生出万物的“三”了。然后就有了滋生宇宙派生万物,这就是老子哲学思想中宇宙的生成过程。
道在滋生万物之后,并与万物同在同体,此时内在于万物之中的道老子将其称为:“德”。而“道”是“德”的本体,“德”是“道”的作用。“道”与“德”仅有体、用之间的差异,而无本质上的差别。德是道显现于万物之精气所在,而万物若得之于道就是德所寄。万物滋后后,还是由德之所在秉有道之全性。
(2)、生成的原则:
道虽生化万物覆育万物,却是毫没有任何一点私心去主宰万物,并不彰显自身的全知全能,也不去占有万物,而是完完全全地自然而然,讲究的是无心而成化。
在这个问题上老子指出: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第34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51章)
道滋生万物覆育万物完全是为了“莫之命而常自然”,正因为道因应自然,她才能得到万物的推崇和尊敬,所以自然二字便是道滋生万物的原则,亦或叫法则。
老子还进一步地对此加以阐述:“道法自然”。(第25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所谓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无心自化,正象本帖在论述老子的哲学法则时,指出的那样并不是在道上面还有一个叫“自然”的东西,要道去尊从或效法。正是由于她一切都顺乎自然,毫无企图,所以万物才能遂其所生,而道也才能尽其生化万物之功。并做到常无为,而无不为。相反若是有所企图,要有所作为,要彰显其生化万物的能力或主宰些什么,那反会破坏了万物的平衡,只是在戕害万物,又怎么能谈的上生化万物呢?
3)、宇宙的运动法则 道作为滋生万物的本源,同时还是万物运行变化的法则,这一运动法则老子也有明确的阐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第25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21章)
“反者道之动”(第40章)
道不仅滋生万物,也衣养万物,而万物能否生立,也完全在于能否自章道性,而道只是在顺乎自然,丝毫没有自私或勉强的意思。这里所谓的自章道性,就是对万物来讲,须法道法自然。
法道与惟道是从——是运动法则属性的两个层面,就是必须尊从道的运动法则,说辞不同是因其指向不同。
至于“反者道之动”当然也是指的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法则。这里的“反”字者表述了宇宙运动方式中的多种情形。
运动方式一:相反相成
老子在不同的章节里,对这些类型的运动方式作了相应的论述。老子认为道体自身独立超然,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相反对立的形态所构成,有美就不能无丑,有善就不能无恶,因此老子就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第2章)  《道德经》里的相对词儿特别多,相对的概念皆由相比较而得,当然是相反对立,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宇宙万物那也是相辅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2章)世人不可妄分是非,以免自陷纷扰。管理要无为而治,教化要不言而教,一切须顺应自然。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第27章)这里老子认为善人是不善的人的老师,而不善的人又是善人的借鉴或镜子,这正是宇宙间及其人世间相反相成的运动情形之一种;再比如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生态平衡的问题,就是老子所阐发的“相反相成”这一运动法则的极好的证见。我们所说的生态问题,以及在这个大的生态圈里的物种间的相互关系,无不体现了老子哲学思想的光芒所在。我们过去有一句老话,叫“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正是古时候人们关于相反相成的另一种说法。
运动方式二:反向运动
宇宙万物既然无不相反对立,那么就一定会有负面的影响,老子的思想又是在这方面给以了特别的关注,而且也特别重视负面的、反面的影响的介值。“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第39章王弼注),可以说已把这个意念诠释的很清楚。老子进而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第22章)曲、枉、洼、敝是让人讨厌的,但在老子看来全、直、盈、新就存乎其中,只是这道理是一般人所理解不了的而已。
因此老子还说: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7章)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第41章)
“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第81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第36章)
这些章节里的论述,无不是让人们谦让退后,舍己为人。这样反而却能得到拥戴,反而会使自身受益。儒家的“满招损,谦受益”也讲的是这个道理。因此老子就有了要人们守柔、居下,要人们无知、抱朴,要人们居于反面,这也是到达正面的捷径。那些单方面地追求美的、好的、正面的,其结果往往都是适得其反。
老子在这里还为我们阐明了这样的一个道理,那就是老子所要说的,“弱者道之用”。若是能明白这个道理,将会是终身受用。
运动方式三:循环往复
前两种的运动情形的极致,还在于循环往复,不管前面的那两运动,道体的运动,在事实上是不会一成不变地永远延续下去,而是经常地出现一些反复不已的现象。老子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25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第16章)
道周流不息,回运不已,再加上道虚无寂静。道才能成就绵延不绝的生命,使万物出而生动,入而寂静。才能成为万物依循的常轨,才能成为万物的归根,而宇宙万物由道所滋生,最后也要反回他们的本源——道;而用两句较为华丽些的词来讲的话就是:花儿生于根,将复归于根;浪涛生于水,终要复归于水。归根就是归于寂静,道之滋生万物,是由无到有的,经过一系列的运动,然后还会从有到无,即是复归于无,复归于无就是复归于道。归根自然也是说万物复归于本性,这种归根复命的活动,正是道体运作的常轨,这也就是万物同时要尊守的规则。所谓“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是也。
循环往复作为万物运作的自然法则,当然就须宇宙间的万物包括人世家的一切都不能例外地尊守。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第58章)。这是宇宙的奥秘,也是不变的常轨。当然儒家的“剥极必复,否极泰来。”也是具有这样的意义的。

2、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33章)
本章可说就是老子的人生论,特别着重的自知、自胜、知足和强行这几个环节,这几点做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就算是得道了。
知人只须要识别能力,自知则须要内省返照的功夫和去欲灭私决断,因此自知比知人更难,自知越久越能增进自身的道德,升华自身的境界。自胜者强的强,是“守柔曰强”(第52章)的强,不是“坚强者死之徒”的强。能够自我反省,自清自虚,自然那更是强者一个了。知足者富的富及是指的财货,欲望若深如沟壑,纵使群尽天下财富也难满足,若能谈泊寡欲纵使粗茶淡饭也会乐在其中,岂不是已绰然富裕了。强行者有志,其强行就是“勤而行之”(第41章)精微玄妙的道要领悟,重要的还是身体力行。稍遇戳折就半途而废必将前功尽弃,必须愈挫愈勤,直至死而后已。才算有志才有成功的机会。死而不亡者寿,重要的是在于人生的永久价值,有价值虽死犹生,就是不朽,就是寿。这与儒家的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是不同层次上的概念。道家的不朽全在一个“道”字上,如能得道,身虽死,道犹存,这就是不朽,就是人们所应追求的寿了。万物须尊行道而运动,人是万物之灵,当然要法道而行了。
其实,整个老子的人生哲学,更是其宇宙论在人世间的具体表现,总括起来也还是那句话,“自然无为”。依据这句话,人们自可与道合一与自然和谐了无凶灾。具体到人世间的相互关系里,就有如下几个方面须要注重的法则:
1)、致虚守静
虚静是道家的特点,其重要性当然在于道体原本就是虚静的,人体道而行自然要守虚静了。为此老子提出:
“致虚静,守敬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16章)
虚则能守,静则能观。人的心灵本来就是虚明寂静的,昏昧紊乱是为私欲所蔽。致虚守静就是去私、去欲,使本心回复到本性的清明寂静,以使其不为外物搅扰,体察其万物演化与归根,并悟道修道。静不仅能察,也能胜躁、胜动,以静致动是也。虚静的优势还在于,能成己、成物,是谓“虚怀若谷”是也。即: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26章)
“牝常以静胜牡。”(第61章)
“上德若谷”。(41章)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45章)
虚静的如此多的好处,勉励人们去“致虚极,守静笃”,不是就哩应如此了吗,这种显而易见的道理,“此其所长也。”(班固语)
2)、抱朴守真
真朴是道的本质所在——
“敦兮其若朴。”(15章)
“见素抱朴。”(19章)
“复归于朴。”(28章)
“抱朴守真”,就是抱持浑朴的精神,保持天真的本性,不能被外在的东西蒙蔽,不能被自己的嗜欲陷溺,从而避免离道去德,不被混乱的社会和扰动的世俗侵蚀,老子还常拿婴孩来喻天真之纯朴,如:“专气致柔,能婴孩乎!”(10章)“常德不离,复归婴儿。”(28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55章)在人类最保真最彻底的纯正没有能与婴孩相比的,他们的纯然天机,正是无所谓善或无所谓不善的真正至真至朴的境界。
3)、轻利寡欲
名利财货声色犬马,那一项都令人心迷神醉,要是追逐起来永无止境,因此人的道性就会受外物的蒙蔽。这些身外之物即使得到了,总有一天也会失去的。若有过追逐时的一时之快,那么失去时必将也带来莫大的悲哀。身心必遭摧残,因此老子叹曰: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44章)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谴其咎。”(9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圣人为腹不为目。”((12章)
名利财货与声色犬马一样,都是如此。 比及饮食视听,自有生理上的基本须求,满足也就行了,太多了就麻烦没好处。为腹不为目及是满足生理上的要求的需要,这样不但身体健康,神志更可清明。
当然不追逐不贪欲,并不是不承认这些财货或饮食的重要或存在意义。而是要人们节制,不过分追逐或贪求。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少私寡欲。”(19章)“知足不寻,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寡欲知足知止是身心得以正的保证。而过分贪心,还会给自己带来灾祸,自然也获得不了满足。因此,“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46章)
当然,这只是在量的方面,要轻利寡欲,要知足节制。另一方面还要在追求的过程中也应顺应自然,不能强求。这两者缺一不可,或视了那一点都会贻害无穷的。
4)、无私、无为,不争、不矜
作为人其处世法则很重要,老子在这方面的论述不少,也讲的很清楚。待人或接物全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是要无私无我,卑弱不争;无为自然,不骄不衿。
不管是人类间的任何纷乱,都起源于人群的不和睦,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争端,都是由于个人的私执,因此化解个人的私执,就成了泯灭纷乱、消除争端的首要问题了。为此老子提出了无私、无我,这一个人的处世法则。
“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13章)
“无身”即是无我、无私,人能如此,那真是善莫大焉!为此,老子还为我们描绘出了行善的方式及其模拟的模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66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67章)其主旨就是不争,不争的结果却铸成了“天下莫能与此争”。待人所操持的态度,应是柔弱不争,不争的方式就是“不敢为天下先”。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耶?故能成其私。”(第7章)
老子的无私、无我,并不是要人们摒弃自我,而是要顺应自然,利人利己。但是常人大多有急功近利的毛病,其所招致的失败,多在于过分有为。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56章)
对于创业来说,要想不失不败,那么还是要自然无为,顺应时势,该动则动,该止则止。即“为无为,事无事。”(63章)抱着因应自然,“无为”与“无事”的态度去“为”去“事”才能达成恒久的事业。
“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64章)
“不言之教,无为之,天下希及之。”(34章)
那种喜欢炫耀自己,自矜自夸一定会无劳无功,无功者自夸令人厌,有功者自夸也会贬低自身的功劳。因此老子就说: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24章)
反之则: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22章)“功成而不居,夫唯

[1]

相关文章

广告传播的文化学意义文化论文【精选3篇】

[论文摘要〕广告传播具有整合功能、管理与控制功能、教育与指导功能及审关娱乐功能,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传统文化是广告传播成功的基础,同时广告传播又帮助人们适应快节奏的现代...
论文2011-05-05
广告传播的文化学意义文化论文【精选3篇】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北京奥运会(精简3篇)

[摘要] 2008年北京奥运给我国产业 经济 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它将促进我国 体育 事业的 发展 ,并全面拉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带来“低谷效应&rdquo...
论文2017-06-06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北京奥运会(精简3篇)

广州房地产泡沫实证研究【通用3篇】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测度;指标;实证 研究 一、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泡沫测度 房地产泡沫是指房地产实际价格严重脱离 理论 价值的现象。泡沫的存在是相对于房地产的理论价值来说...
论文2019-04-01
广州房地产泡沫实证研究【通用3篇】

毕业论文摘要中英文版(经典3篇)

摘 要 本文从人性的角度全面揭示探春形象的典型意义,毕业论文-有才何尝能补天——探春论 - 语言文学论文。探春既是具有高雅志趣的罕见女儿,又是大刀阔斧的巾帼改革家,同时也是1个识见敏锐的、有着强烈忧患...
论文2017-02-08
毕业论文摘要中英文版(经典3篇)

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优秀3篇)

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是确保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步骤。《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
论文2013-01-03
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优秀3篇)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精选3篇)

毕业论文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
论文2016-06-07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