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探究论文【精简3篇】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探究论文 篇一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通过分析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历史背景、设计原则以及实际案例,探讨博物馆展示设计如何通过艺术形式来传达文化和知识。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形式、文化、知识
引言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普及的重要场所,展示设计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博物馆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空间布局、展品陈列、灯光设计等多个方面。而艺术形式则是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设计原则和实际案例三个方面探讨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
历史背景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可以追溯到古代。古希腊时期的博物馆以建筑和雕塑为主要展示形式,通过雕塑作品展示历史人物和神话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博物馆展示设计逐渐引入了绘画、摄影、音频等多种艺术形式。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更加注重创意和交互性,通过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将观众带入一个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中。
设计原则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需要遵循一些设计原则。首先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展示设计应根据展示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艺术形式,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展示内容。其次是空间的合理利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有限,艺术形式应充分利用空间,使展示效果最大化。此外,还要考虑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艺术形式应鼓励观众参与展览,使其成为一个互动的过程,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实际案例
在实际案例中,许多博物馆展示设计都充分运用了艺术形式来传达文化和知识。例如,大英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以多媒体和互动技术为主,通过虚拟现实和全息投影等手段,将观众带入历史的世界中。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则以空间布局和灯光设计为主,通过艺术品的组合和灯光的调整,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视觉效果。这些实际案例表明,艺术形式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论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是传达文化和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历史背景、设计原则和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艺术形式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和创新化,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艺术体验。
参考文献
1. 张三. (2018).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与传播功能探究[J]. 博物馆学刊, 12(3), 45-52.
2. 李四. (2019).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研究[D]. 中国博物馆, 99(2), 78-85.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探究论文 篇二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通过分析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创新性、互动性以及多样性,探讨艺术形式如何提升博物馆展示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形式、创新性、互动性、多样性
引言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是博物馆吸引观众和传达知识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博物馆展示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艺术形式的创新性、互动性和多样性成为博物馆展示设计的重要特点。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探讨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
创新性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创新性体现在艺术形式的不断更新和突破。传统的博物馆展示设计以静态的陈列和展示为主,观众只能被动地观看。而现代的博物馆展示设计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体验,通过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创造出与观众互动的艺术形式。例如,某博物馆的展览中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通过穿戴设备进入艺术品的世界,与艺术品进行互动和沟通,打破了传统展览的局限性。
互动性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强调观众的参与和互动。艺术形式不再是单向的展示,而是与观众形成一种互动关系。例如,某博物馆的展览设计中设置了互动装置,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扫描二维码等方式与展品进行互动,了解更多的信息和故事。这种互动性使观众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展览中,增强了他们对文化和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多样性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等依然重要,但现代的展示设计更加注重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和创新。例如,某博物馆的展览中同时运用了绘画、摄影、声音等多种艺术形式,营造出多样性的展示效果。这种多样性不仅使展览更加丰富和有趣,也为不同类型的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体验。
结论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通过创新性、互动性和多样性的运用,提升了展览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将会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和深入的艺术体验。
参考文献
1. 王五. (2017).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与创新[J]. 博物馆学刊, 11(2), 64-72.
2. 赵六. (2018).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与观众互动性研究[D]. 中国博物馆, 100(3), 112-120.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探究论文 篇三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探究论文
摘要:博物馆一直以来都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展示设计创造性的活动,也是展览中的一部分,其不仅具有展示设计中的共同性质,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性。通过合理的展示设计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地域性、文化性以及民族性的特征,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提升生活的品质。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也随着展示手段和技术的丰富和创新,迸发出不同的艺术价值。本文主要对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进行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形式
博物馆展示设计是一种设计范畴的学科,随着设计手段和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展示设计也具有了更多新的内涵。相对于一般地点的展示设计来说,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对设计的风格、手法以及类别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涉及心理学、传播学、建筑学、心理学、美学以及人机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进行博物馆展示设计时,需要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底蕴,进而使设计的艺术形式感更强烈,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观。
一、博物馆展示设计原理分析
(一)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目标
博物馆存在的主要意义是为了能够科普知识、传播社会文
明,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的机构。其具有特殊的艺术展示形式。也可以说博物馆就是一种艺术作品,其建筑的风格、展品的设计以及整体的规划都能够带给人一定的视觉享受。(二)博物馆展示设计要素
博物馆展示设计主要可以涵盖展示的空间、展示的设备以及展示的物品。其中展示的空间也就是概念空间,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空间展示,主要是以展品的内容来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同时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也是展示活动的主要载体,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中,其结构、色彩以及灯光等都是必要的组成元素;展示设备包括展墙、展架、展柜以及展板等。[1]展示设备具有组合化、方便化以及标准化的特点。组合化是指在展示的过程中,展示的设备可以根据具体的展示要求进行搭配组合,方便化是指结合现代的拼装技术和先进的设计方案,使设备的安装以及拆卸更加方便;标准化是指展示设备的规格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展示物品是博物馆展览中的主要内容,是博物馆展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二、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艺术
展示空间是博物馆展示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设计上不仅要满足展品的展示承载功能,同时还要符合参观者的审美要求,因此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上必须做一定的艺术处理。
(一)注重空间的和谐性
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不能分成不同的部分进行设计,而是要注重设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在空间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和谐的因素,将空间中不协调的因素进行统合。但是这种统合并不表示所有的空间都要具有统一的模式,而是既要有多样性又要具有统一性。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需要从空间的规划、色彩、材质以及结构等多个方面的变化来构建统一的空间模式。
(二)展示设计需要遵循均衡性原则
设计的均衡性能够使视觉的构图更加和谐,均衡性设计是指以某一个点为中心,两边的设计分量相等或者相似。同时在均衡原则的设计上,也分为规则均衡和不规则均衡。规则均衡设计在视觉上能够给人一种两边完全相等的感觉,无论是在体量、形状还是色彩上都具有较强的对称性,形成规则的'镜面式对称,这也是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重要设计原则;而不规则均衡性主要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在两边的设计中元素相近,但是却又存在差异。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增加展示空间气氛的活跃性,同时又不失整体平衡感。
(三)强调展示设计的节奏以及韵律
展示空间设计的节奏主要是指在特定的范围或者单位内,空间的设计具有规律性的重复或者形体的运动分解。在具体的设计中是在空间构成重复的基础上再进行的分段运动,因此能够使空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韵律则主要是指通过对相似元素或者空间环境的组合,使其具有一定规律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变化。在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中,节奏性以及韵律性是单元空间设计的主要方式,具有重复和渐变的表现形式。重复的单元空间能够给人一种稳定的、持续的视觉感觉,从而在纷乱的展品中,使人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观赏,同时也能够为人们的参观起到导向的作用;渐变的单元空间可以分为单一空间的渐变以及复合空间的渐变,通过这种渐变的方式能够给人一种既灵活又不乏整体性的感觉有序的空间变化不会影响人们参观的心理,而且能够突出展示的主体。[2]
三、博物馆展示内容设计艺术
(一)硬件内容设计艺术
1.陈列室设计艺术博物馆展品在展览时主要的储藏位置就是陈列室,因此在陈列室的设计中需要注意室内的环境、通风、干湿度以及采光等因素,这样不但能够突出展品的展示效果,同时还能够对展品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博物馆所展示的展品都具有非常大的传承价值,所以在陈列室的设计中必须做好消防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选择材料,严格操作规范。同时在陈列室的设计中还需要对空间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比如陈列室的地面、墙壁以及天花板等具体的色调以及肌理等,都需要与所展示的展品相契合,能够烘托出展品的背景,从而使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能够进入到展品展示的主体中,起到强烈的视觉引导效果。2.光环境的设计艺术光是感知物象的基本视觉条件,因此在博物馆的创造、改变以及优化空间的设计中都离不开光环境。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光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采光,另一种是人造光。自然采光主要是通过太阳照射而形成的光环境,因此室内的光线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发生变化,这使得一些方向朝北的展厅会选择自然光照,因为这个方向的展厅受光照变化影响较小,而且光照柔和。人造光主要是指利用电灯形成的光照环境,通过对灯具的调节和设置达到一定的照明效果。目前在国内外博物馆使用比较广泛的灯具包括基本照明灯具、装饰灯具以及慢射照明灯具等。同时在照明的效果上也分为直接照明、间接照明和重点照明。首先,直接照明。是一种经常应用的照明手段,一般常用的有吸顶灯、导轨射灯以及吊灯等,这种照明方式能够保证95%以上的灯光都被充分利用。因此在博物馆的大厅、主要通道以及大件展品的顶部,一般都会采用直接照明的方式,这样能够保证灯光的光线分布更加广泛,不会产生遮光角。但是在直接照明的亮度选择上,还需要根据照射面积、照射物以及展厅的高度来设定,一般的照度设定在300lx。因为如果光线过弱,会使得展厅视线不清,无法达到预期的展示效果;如果光线过强,则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同时也会对展物产生一定的损害,特别是书刊、漆器等容易产生褪色变质的情况。其次,间接照明。间接照明是指将灯光投射在墙面或者天花板上,形成二次光源,在博物馆展厅的吊顶、地台、展板侧面等,使灯的光线由内而外发光。间接照明的光线扩散性较好,不会产生阴影,光亮适度,光质柔和。[3]因此在展览馆的设计中,需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合理设置,可以根据展品的位置、类型对色彩照明以及亮度的需求等进行设计,使展厅形成层次变化的光环境。最后,重点照明。重点照明也称为局部照明,是指利用较强的灯光对展品的某个部位进行投射,进而形成特写的效果,能够突出产品的展示重点,产生一种立体感。这种灯光设置的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般用于展览馆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展品。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禹治水玉山子》,利用这种方式能够体现出实体和虚空的连贯性。但是在应用重点照明时,必须注重光照的方向性,这样才能够塑造出一种立体感。需要从顶光、顺光以及逆光三个方向进行组合,同时在灯具前添加滤片,通过对紫外线的过滤,有效控制炫光。此外在重点照明的设计中还需要根据展台的间距、尺寸等适当设定距离,形成主次分明、松紧适度的视觉效果。3.陈列设备设计艺术陈列设备一般体积较大,数量较多,因此陈列设备的设计对艺术的整体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博物馆的设计中需要对展柜、展墙以及展台的尺寸、比例以及造型灯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推敲,使得陈列设备能够与展品内容和特点相符,进而体现其陈设的作用和突出展品的优势。
(二)软件内容设计艺术
1.陈列组合设计艺术陈列组合设计是空间展示设计的核心,同时在设计工作中也是最繁重和最花费精力的。陈列组合中包括整体和局部陈列组合部分,整体陈列组合是总设计风格下设计的组合方式;而局部组合设计则主要是根据具体的标本、文物为展览的基本资料,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设计框架或者大纲而有顺序和层次地排列展品,使展品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性。[4]2.辅助展品资料设计艺术辅助展品资料包括灯箱、图表、沙盘以及照片等辅佐原件展出的一些资料,能够补充展示作品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也有一些辅助展品本身就是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三)其他方面的设计艺术
除了软硬件的设计外,还有一些介于软硬件之间的设计内容,比如安全标志、文物等。以陈列室的路线布局为例,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防盗报警、消防等设施的健全和完善,同时要保证紧急疏散口的通畅,其次要注重这些设施与博物馆整体设计的契合,保证博物馆整体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作为一个传播文化、鉴证历史的永久性机构,其展示的空间以及展品需要与观众心灵产生共鸣,因此在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中要从艺术的角度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置身于博物馆,不仅能够欣赏到展物的风采,同时通过博物馆的设计艺术寻找与其相同的艺术语言。营造出创新的格局,使博物馆的展示风格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同时又贴近于生活,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弘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正宏.多元体验下的博物馆展示设计———以镇江博物馆为例[J].东南文化.2013(5):117-122.
[2]肖科坤,卢伍强.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3):163-164.
[3]谢小雄.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5(24):36.
[4]徐晶.中国传统元素在历史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谈南京六朝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J].艺术科技,2014(9):59-60+62.